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大宋相公 > 第四十五章 慕容流盈入京

第四十五章 慕容流盈入京

    慕容流盈坐着牛车而来,赵玉城和李存继骑马随车而行。

    出了县城后,慕容流盈拉开车帘。

    “赵郎君,你刚才问我的问题,我现在可以回答你!你知道云姐姐的身份吗?”

    赵玉城心中一动,道:“她也不是宋人?”

    慕容流盈幽幽道:“云姐姐是大同府人士,出身本地世族,五年前,因家中牵涉到辽国一场叛乱,全族被杀,只身逃到太原府,辗转流落风尘!”

    赵玉城微微动容,道:“原来她也是燕云的汉人!”

    燕云十六州中最有代表的就是燕京和云州。

    赵玉城忽然又想起一事,金大庆是燕京人,云翩跹是云州人,两人莫非是这个原因,才好上的吗?

    李存继忽然道:“辽国那场叛乱,我也听过。当时辽帝亲率七十万大军,对阵五万女真人,结果大败而归。”

    “一个叫耶律章奴的将领对辽帝不满,带兵入上京,想拥护辽帝的叔叔耶律淳为帝。结果被耶律淳告发,叛乱很快平复!”

    赵玉城奇怪道:“听李兄所说,这场叛乱只波及到上京,为何云家远在云州,也受到波及?”

    慕容流盈道:“只因云蹁跹的母亲,是辽国权贵萧敌里的女儿,萧敌里便是那场叛乱的主谋之一。”

    赵玉城点点头,道:“那云家也参与了那场叛乱吗?”

    慕容流盈摇了摇头。

    “听云姐姐说,他父亲也是事后才知此事。只可惜辽帝昏聩不明,并未派人详查,就将他们一族处死!”

    赵玉城试探着道:“云蹁跹与金大庆都是燕云人士,又都家破人亡,所以两人才同病相怜,走到一起?”

    慕容流盈轻轻点了点头。

    “云姐姐是可怜人,我打算帮她赎身,去东京城的路上,也能有个人做伴儿!”

    赵玉城吃惊道:“你要入京?”

    慕容流盈看了他一眼,道:“江南贼寇势大,枢密院传来军令,命河东路整顿军备,明春之际,南下剿贼!二伯命我入京,向大伯了解出征情况。”

    赵玉城早知是这个进程,并不觉意外,问道:“江南又打败仗了吗?”

    慕容流盈叹道:“方腊在青溪打败了官军,正在攻打歙州!”

    李存继哼了一声,道:“河东军都荒废了,江南军更不必提,能打赢才是怪事。”

    慕容流盈微笑道:“这次南下征战,是立功的大好机会。赵郎君,李世兄,我给你们带了些好东西!”

    傍晚时分,军营外却点了很多火把。

    原来营外有一支马队。

    三十匹战马,二十匹驼马,三十张硬弓,二十捆箭矢,二十根长枪,三十柄手刀。

    这便是慕容流盈带给赵玉城的好东西,也是慕容钤辖给赵玉城的赏赐。

    赵玉城又惊又喜。

    军械虽然宝贵,但想想法子还是能弄到手。

    这五十匹马的价值,却是无价的,想买都不可能买到。

    北宋丢了河套和燕云,马匹一向奇缺,原本的第四营,一共只配了两匹马,一匹给指挥,一匹给副指挥。

    曹正和雷猛走了,第四指挥只剩一个副指挥,高舍人自己有马。

    于是赵玉城自己留下一匹,剩下一匹给了李存继。

    除这两匹马外,就只有十匹骡子了。

    如今多了五十匹马,不仅大大增强运输能力,还能组成一支骑兵大队。

    几乎一瞬间,他便想好了怎么使用这一支骑兵大队。

    不得不说,慕容居廉的这次赏赐,让他非常感激。

    他朝慕容流盈长身一躬,道:“多谢。”

    慕容流盈微笑道:“你不必谢我,这是二伯给你的赏赐。我要走了,你还有话要交代吗?”

    赵玉城想了想,缓缓道:“虽然方腊在江南造反,但江北肯定也会受到影响,你一路小心。”

    慕容流盈轻轻点了点头,道:“我会小心的。那我走了,你们入京时,我再派人请你们过府做客。”坐着牛车离开。

    赵玉城命人将马匹和军械都搬入营中,独自返回军营,脑中思潮起伏。

    从古至今,战争只要不在险峻地区伏击对方,很难全歼一方。

    往往哪边先被冲散阵型,哪边就形成溃败局势,一个追,一个逃。

    所以想在正面战斗时捉到敌人酋首,难之又难。只要战争分出胜败,敌人首领肯定骑马飞逃!

    这时步兵很难追到敌人,只有骑兵才有机会。

    所以赵玉城如果有一支骑兵大队,才有机会抓到大鱼,立大功!

    军营之中,李存继是跟马接触最多的人,从小就苦练骑术,对马有一种特别的情怀。

    他和赵玉城一样,也产生了练一支骑兵大队的想法,不过两人考虑到的作用不同。

    李存继希望自己亲自带领这支骑兵,冲锋陷阵,斩将夺旗。

    将五十匹马安置好后,他便来到赵玉城的营帐,将自己的想法说了。

    赵玉城也不隐瞒,坦诚说了自己的想法。

    李存继皱眉道:“战场之上,只有先取胜,才能考虑捉敌人大将,你这样是否轻重颠倒了?”

    赵玉城微笑道:“你觉得朝廷会让咱们冲锋陷阵吗?”

    李存继愣了一下,点点头,道:“不错,肯定会让西军打头阵,咱们估计只能当预备兵。”

    “这就是了。我可以肯定,这一战我军一定大获全胜,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捉住敌方大将!”赵玉城眼中闪着亮光。

    李存继同意道:“那也是。无论如何,总要先训练好这支骑兵,赵兄,让我来训练吧!”

    赵玉城对骑兵一窍不通,自然同意。

    第二天上午,在李存继提议下,军营举办了一场骑马大赛。

    全营所有人都要参加,骑术最好的三十人,可以升为骑兵。

    原以为会是一场激烈选拔,结果会骑马的只有五十多人,其中不少人,骑术比赵玉城还差!

    最终选出的三十人中,骑术最好的人竟然是张信,连李存继都对他夸赞不已。

    这段时日的苦训中,张信是军中最勤奋之人。

    傍晚休息后,他会独自苦练到半夜,身体结实了许多,整个人焕然一新,散发着昂然斗志。

    赵玉城与李存继商议后,任命他为骑兵大队的队长。

    他虽然武艺不是最好,但整个人的精神面貌最好,士兵们跟着他,会受他影响,充满斗志和活力!

    大战在即,赵玉城逐步加强训练。

    不过忙碌间,他却忽视了一个很大的问题。

    因为新兵进营,军营之中,突然传开了许多方腊的消息。

    方腊和宋江不同,懂得利用宗教之力,蛊惑民众。

    他对外宣称自己是圣公降临,替天行道。

    不少百姓信以为真,对他十分敬畏,尤其是最近方腊打败官军,声威震天,原本不信的百姓们也开始信了!

    新兵们一开始并不知道要南下跟方腊交战,得知之后,一个个惊恐万分。

    老兵们也一样,很多人都笃信神佛,有的人打仗之前,还要去拜个签才能安心。

    他们原本待在军营,对方腊最近的事迹知道的不多,结果听新兵们一说,一个个也慌了,担心有去无回。

    幸好赵玉城这段时间的纪律训练,颇见成效,军士们不至于怯战而逃。

    只不过,纷纷写起家书,向亲人告别,还把身上的钱寄回家中,显然心存悲观。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