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大宋相公 > 第六十八章 方腊老巢

第六十八章 方腊老巢

    双方战了十几回合后,李存继忽然听到赵玉城大喊道:“李兄,快退出来。”

    李存继心中一凛,这才注意到自己不知不觉,已快被敌人围住,急忙勒马撤退。

    光头和尚大吼道:“哪里逃!”驱马追赶。

    此时两名起义军将领也策马挡住李存继退路,一人挥刀,一人挺枪,双击李存继。

    李存继扭身躲过枪头,挥鞭架住长刀,反手一鞭,将使刀的起义军将领击落马下。

    “好狗官,休得逞凶!”身后传来大和尚的吼声。

    李存继回头一瞥,只见禅杖横扫而来,反手挥鞭架住,另一鞭倒击过去,打在马头。

    光头和尚的坐骑嘶鸣一声,翻倒在地,将光头和尚甩了出去。

    李存继又一鞭将使枪将领打下马,飞马疾驰,逃出敌人包围,与宋军汇合后,朝着官道撤退。

    ……

    军事集议在睦洲州府衙门的后堂内召开。

    集议内容,是对帮源洞方腊残军的最后总攻。

    大堂内,东西两路军的将士们泾渭分明地站成四列,左右各两列,中间隔了一丈远。

    赵玉城升为统制后,也有资格参加此次集议。

    当他救下张伯奋,领兵返回睦洲后,便收到王禀命令,马不停蹄来到州衙。

    他站在右边靠后的位置,目光打量着坐在上首的西路军统率谭稹。

    整个后堂内,只有他一人坐着,王禀、刘延庆虽然和他一样,面向众人,却是站着的。

    三人你一言我一语,话虽然说的客气,其实正在暗中争夺着攻打方腊的优先权。

    如果童贯还在,那不用争了,肯定是东路军主攻,西路军策应。

    然而童贯不在,王禀和刘延庆在名义上,还要听谭稹节制,所以双方争执不下。

    赵玉城听的很仔细,他级别低,还不清楚目前到底是什么局面。

    听了一阵,才从双方争执中了解局势。

    原来方腊很早就开始给自己布置后路,命人在睦洲找了一个偏僻险峻所在,修筑防御工事,囤积粮草,又留下五万大军。

    这个地方正如他之前所预料,就位于帮源洞。

    倘若正面战场打不过宋军,他还能撤回帮源洞,据险而守,跟宋军耗着。

    等宋军耗不过撤退,他就能卷土重来,东山再起。

    睦洲城外的大战,方腊不战而溃,便直接领着残军去了帮源洞。

    王伯奋恰好撞见方腊撤退的部队,一路追击,结果追到了帮源洞,差点全军覆没。

    总体来说,方腊留的这个后手还是起到了作用。

    王、刘二人与谭稹争了一会后,双方都不肯退让。

    辛兴宗忽然道:“既然难以定断,不如派人向童宣抚请示。”

    一名马脸黑须的将领哼道:“童宣抚已经回京了,来回请示多费功夫,岂不是给贼军喘息机会?”

    谭稹手下有两员大将,一个叫杨可世,一个叫刘镇,此人便是刘镇。

    杨可世是童贯爱将,用来制衡谭稹,只有刘镇才是谭稹嫡亲部将。

    辛兴宗斜了他一眼,道:“刘将军的话大家谁不知道?然而争执不下,除了请示宣抚,还有别的办法吗?”

    刘镇正要再说,谭稹忽然摆了摆手。

    “这罢,本使退一步,这次就让你们东路军正面攻打帮源洞,刘将军,你率西路军从洞后进攻。”

    一场争夺功劳的集议终于结束,东路军似乎取胜,赵玉城心中却有一丝隐忧。

    他亲眼瞧见过帮源洞地形,此地确实易守难攻,驻守的起义军战力也颇强。

    王禀若是又指望着方腊军不战而溃,只怕会吃亏。

    也不知王虎是否找到了通往帮源洞的小路。

    沿着州衙走廊向外走着,突然听到身后有人喊他,转头一看,正是刚被他救下的王伯奋。

    王伯奋脱险后,赵玉城让他领兵先走,自己断后,不过起义军也没有追赶。

    入城后,两人都收到了召集令,没时间说话,直到现在,始有机会交谈。

    “赵统制,多谢救命之恩。”王伯奋拱手道,他大约二十四五岁,也不知是不是受了伤,脸色有点发白。

    赵玉城微笑道:“大家并肩作战,相互照应是理所应当,不必致谢。”

    王伯奋道:“家父常常告诫我,受人之恩,定要竭诚相报,以后赵兄有什么事,尽可以来找我。”

    赵玉城听他谈吐,似乎也是世家子弟。这也正常,这么年轻就做到统制,没点背景可做不到。

    “好说。”

    王伯奋又寒暄两句,拱手告辞,他刚离开,慕容居廉从远处走了过来,笑吟吟道:“玉城,你与张叔夜的儿子也认识吗?”

    赵玉城讶道:“他是张叔夜的儿子?”

    慕容居廉笑道:“是啊,张叔夜招降宋江成功后,连升三级,知镇江府,如今可是朝中炙手可热之人。”

    赵玉城点点头。

    他知道张叔夜是个忠义之人,徽、钦二帝被捉走后,他不肯认张邦昌为帝,也被金人押走,最终绝食而死。

    张伯奋既是张叔夜儿子,以后倒要好好结交。

    两人一起离开州府,骑马朝着营区返回。

    半路上,慕容居廉又道:“玉城,刘延庆已经主动让出指挥权,咱们东路军征讨方腊的最后一战,将有王禀将军全权负责!”

    赵玉城并不意外,王禀是童贯爱将,估计童贯离开之前,就已经做好了交代。

    慕容居廉侧头看了他一眼,接着道:“明日就是总攻,官家早已下旨,谁能得方腊首级,便授两镇节钺。玉城,这可是个好机会!”

    赵玉城心中一紧,打完方腊马上就要征辽国了。

    这是一场极其屈辱的战争,自己必须尽快多立功劳,升至高位,才能在征辽一战中,设法自保。

    “末将一定竭尽全力,争取这个功劳!”

    帮源洞所在的山脉叫长龙山。

    次日刚到卯时,东路军便在睦洲城外埋锅造饭,午时不到,便进军至长龙山脚下。

    与此同时,刘镇率领西路军,也朝着帮源洞后洞方向挺进。

    王禀抬头看去,只见长龙山地形崎岖,山道狭窄险峻,山腰之上尽是叛军修筑的箭楼土堡,不由皱了皱眉。

    辛兴宗策马过来,大声道:“王都制,末将请领本部人马为先锋,一定击溃这帮贼兵,活捉方腊。”

    王禀颔首道:“那好,就由你打先锋,我再派折可存给你打掩护。”

    辛兴宗一摆手,昂然道:“叛军早已丧胆,末将有信心攻破贼人堡垒,不必帮手。”

    王禀没有再说什么,同意了他的请求。

    随着号鼓声响起,辛兴宗率领一支人马冲上了山,很快便与山上的叛军交锋。

    天公作美,阳光明媚,碧空如洗,正是作战的好天气。

    赵玉城手搭凉棚,立马眺望,只见辛兴宗部与起义军缠斗在一起。

    旁边的李存继骑着马,抱着胳膊,淡淡道:“这帮贼军战力不弱,辛兴宗那厮没什么能耐,讨不了好。”

    高平笑眯眯道:“那正好。二哥,等他攻打失败了,咱们再向王都制请命攻打。”

    赵玉城升统制后,他的称呼也越来越恭敬了。

    李存继瞥了他一眼,道:“高指挥,咱们去也是一样,攻不破敌人的防御。”

    高平吃了一惊,道:“不会吧?”

    赵玉城眯眼注视着山上情况,道:“李兄说的没错,咱们军的战力其实还及不上辛兴宗手下人马,这一战没那么容易。”

    辛兴宗本部有六千多人,都是西军精锐。

    赵玉城手下也只有第四营能与之相论,其他五营都差得远。

    因地势原因,攻守双方都无法铺开人马,只能一点一点攻破敌人防御工事,慢慢掘进。

    战斗一直持续到天黑,辛兴宗却连一个土堡都没能攻下来,完全陷入僵局。

    王禀只得鸣金收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