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开局程远志 > 十九章 他们像群恶狼

十九章 他们像群恶狼

    ……

    缚虎谷又叫葫芦谷,两头窄中间两个圆,两个圆肚之间是一段半里来长的狭道。

    王五率领八百部众赶到时,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谷口空无一人,地上散落着一些干草木柴的碎屑。

    两名临时征调来的斥候跑来禀报,入口两侧山上没有发现贼军踪迹。

    之前,由于董昭没打算把剩下的一千人派出去,所有专业的斥候都被前面四个都尉带走。

    而回来报信的五名斥候,一进入城池,便人亦受伤马亦疲,说什么都站不起来了……

    借着火把的光,王五在黑黝黝的谷口踱了几步,犹豫片刻,还是一挥手,率众冲了进去。

    他来此的计划有两个,驱散贼军,救援前部。

    贼军既已不见,那便执行第二个计划。

    不大一会,八百勇士穿越长长的狭道,进入第一个谷肚。

    里面却空空无物。

    斥候回禀:前路被山石堵塞了,无法通行。

    王五驱马近前查看,发现狭道中石头垒起一人多高,想在短时间内疏通道路,几无可能。

    正要原路返回,眼角余光发现一侧石壁上似乎有字。

    遂命兵士举火查看,只见上面写着:

    “君已入瓮,箭火无情,切勿轻动。”

    恰在这时,另一个临时斥候,从后面惊慌失措,跌跌撞撞的跑了过来。

    王五神色大变,心头咯噔了一下,很快又咯噔了一下。

    咯噔,咯噔,咯噔咯噔咯噔咯噔……

    心如鼓擂。

    与此同时,两侧山顶上冒出无数火光……

    王五很憋屈,他想冲锋陷阵,与贼人正面大战一场,哪怕是死,也死得其所。

    可瓮中之鳖怎么能攻击到外面的人呢?

    王五想撤退,可不知何时,来时的谷口已是火光冲天……

    两侧高处,还有无数弓箭手,虎视眈眈。

    ………

    城楼上,程远志轻柔的将董昭靠坐于城墙上,取过他的佩剑,印信。

    然后吩咐守在城门口的八名兵士打开城门……

    ……

    不知道过了多久,董昭幽幽醒转,睁开眼,发现月已中天,城中灯火通明,自己却被悬在离地三尺的城楼高处,

    当即心下大骇,瞪大眼睛四下张望。

    于是一幕明显超出他承受范围的画面便映入眼帘。

    他留在城中的200名兵士,被驱赶至城外空地,三人一捆,五人一扎,被绑成一个个粽子。

    一群数量更多的匪徒围成一圈,在看守他们。

    与此同时,更多的匪徒从城中各个街口走出,举着明晃晃的长刀,或赶着马车,或驱使着城中富户,人工往外运粮。

    众匪徒的动作有条不紊,神色坦然自若,仿佛在拿自家的东西一样。

    什么时候,匪徒賊子竟如此猖狂了?

    什么时候,官府受过如此奇耻大辱?

    董昭看的睚眦欲裂,血气上涌,仰天怒吼了几声,老泪溢出来几滴,好几次想一头撞死在城墙上,不再受此屈辱,却苦于无法做到。

    绳子绑缚的很巧妙,正好让他的脑袋探出来一点,看清内外诸事,却又无处着力,够不到城墙。

    也不知是何人所绑,看得出是用了心的。

    董昭一副生不如死的模样,全部落在一旁的程远志眼中,他摇摇头,轻轻叹息了一声。

    身为县令,这家伙已经做的足够好了,险些令他功败垂成,奈何这家伙最终还是输给了他。

    这个时间点,鬼才还在种地,卧龙还在尿床,凤雏冢虎还在玩泥巴,曹操还在何进手底下唯唯诺诺说不上话。

    程远志忽然觉得自己可以为所欲为……

    嗯,忽然有点喜欢上这个时代了。

    “董县令,今日某只为借粮,不为杀人,也不取百姓一针一线,若有得罪之处,还望……忍耐一二。”

    “竖子何必多言,要杀要剐悉听尊便,嗬~推!”

    董昭眼神一凶,奋力吐出一口三十年陈酿,迅疾如风,直射对方面庞。

    却被他轻松一跃,躲过。

    对方并没有生气,只是笑呵呵的说了句:“打不着……”

    神态极其欠奉!

    而后又补充道:“你这是在求死么,本帅就偏不如你愿……”

    言语间,小人得志的嘴脸一览无余。

    董昭顿时就感觉喉咙里有点腥咸……

    情况已明,在这一场暗地斗智斗勇的较量中,他输得一败涂地。

    直到此时,派出去的两千八百兵士都没回来。

    他已经意识到自己至少中了对方无数个计策,离间、调虎离山、再调虎离山、定点埋伏、围点打援……

    环环相扣,天衣无缝,最终兵不血刃破了城,取了粮。

    对方甚至都未死一人……不,很有可能双方都未死一人。

    完全是一场碾压式的,细思极恐的谋划!

    可恶!今日过后,竖子必然扬名天下。

    董昭巍巍颤颤低下头,眼神保持着一定程度的平静,隐藏住愤怒,直勾勾俯视着三步之外的“袁射”。

    如果可以,他想一口咬死对方。

    程远志并不靠近他,只是平静的与之眼神对接。身后,城下,无数黑山军正举着火把,有秩序的运着甄家的粮食。

    两人都没有说话,就这么冷冷的对视着。

    “……”

    董昭别过头去,闭上眼睛,暗暗发誓不再与眼前这个狡诈之徒说一个字。

    自今日后,谁敢再说黑山贼是一群泥腿子,不明法度,不懂兵策?

    这分明是一群狡猾的恶狼。

    时间缓缓流淌,瘿陶城一夜未眠。

    到天微微亮时,取粮行动已经到了尾声。

    北门之外,独轮车、二轮车、马车密密麻麻,数之不尽,俱是装得满满当当,排出去好几里地。

    这种场面,程远志只在后世农村交公粮的时候见过。

    他将背靠在城墙上,距离董昭不远的地方,思路清晰的指挥着部众换岗、运粮、善后。

    两人中间燃起了一堆大火,散发着炙热的温度,令董昭不至于冻死在天寒地冷的城楼上。

    仅仅听了一会,董昭就不得不承认,无论是谋略还是调度,对面这个“袁射”的能力都高出他许多筹。

    脑海里忽然冒出四个字,“运筹帷幄”。

    这样的人……竟然归了黑山贼。

    他忽然不想死了,暗暗盘衡,若今日侥幸脱困,定要奏请朝廷,说其利害,发大兵剿灭黑山贼。

    一刻都不能等!

    程远志的心情很平和,也没有再嘲讽董昭,在这个时候,他觉得自己应该保持赢家气量,尊重一下失败者的心理感受。

    ……

    负责运粮的五千黑山军已经先行而去,善后的五千人还在搜刮富户们最后的余资――金银财宝,仆从美女。

    这些都是会移动的三百块,可以自己到达指定位置的“珍贵资源”,不需要额外的运力。

    最多最多,安排几个士兵,配一挂鞭子,就可以将她们安全准确的运送到云梦山。

    程远志站在瞭望台上,迎着清晨的阳光,缓缓点燃一堆柴火,而后熄灭火把。

    柴火是半湿的,青色的浓烟迅速冒了出来,直冲云上。

    不多时,西北方向十里外也出现一股青烟,之后二十里外,三十里外,依次出现青烟。

    又过了许久许久,直到城中再无一名黑山军部众出来,两名兵士便将董昭架上马车,驶出瘿陶县城。

    程远志骑着丑一,坠在队伍的最后面,缓缓而行。

    总的来说,这一趟收获不错。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