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党锢贵胄 > 第十一章 讨黄巾英雄集结 捕游鱼杨映被擒

第十一章 讨黄巾英雄集结 捕游鱼杨映被擒

    花开花落,花落花开,少年子弟江湖老,红颜少女两鬓霜。一晃,便是这这汉灵帝光和七年即中平元年(184年)。二月,张角率众起义。因义军皆戴黄巾﹐故称黄巾起义。

    时先零羌连同金城人韩遂,边章在凉州起兵。故凉州之乱与黄巾起义爆发于大汉之中。帝国大厦宛如将倾。董卓走马上任,前往镇压凉州之乱。此时的董卓便开始根植着在凉州的军队势力。

    三月,汉灵帝召群臣会议,商量镇压黄巾起义之事。北地太守的皇甫嵩奏请解除党人之禁,出皇宫钱财作为讨伐黄巾军费。灵帝问计于中常侍吕强,吕强说:党人禁锢多年,积怨甚深,若不赦免,一旦党人与黄巾联合,必将危及朝廷。灵帝惧而从之,下诏大赦党人,“党锢之祸”遂告结束。而此时皇甫嵩特意提及当年太尉陈蕃,灵帝亦觉当年错杀陈蕃实乃不智之举。陈蕃遂得平反。

    而后皇甫嵩晋升为左中郎将,开始招兵讨伐黄巾军。这时的他又想起了十多年前那场惨绝人寰的镇压匈奴之战:皋狼、西河、临河,还有那受人之托却半路遗失的幼子。想到这,皇甫嵩不仅心生感叹:若幼子未失,今亦长大成人矣。遂长叹一声。

    再说大军出征后,卢植率精锐的北军五校士负责北方战线,与张角主力周旋;而皇甫嵩及朱儁各领一军,控制五校、三河骑士及刚募来的精兵勇士共四万多人,讨伐颍川一带的黄巾军,朱儁又上表招募下邳的孙坚为佐军司马,带同乡里少年及募得各商旅和淮水、泗水精兵,共千多人出发与朱儁军连军。

    汉军在首战并未得利。四月,朱儁军就被黄巾波才所败而撤退,皇甫嵩唯有与他一起进驻长社防守,被波才率大军围城,汉军人少,士气十分低落。

    而冀州大地上,大贤良师张角并未受卢植所干扰,一路进军,遂杀到幽州边境。时幽州太守刘焉得知黄巾军将要进犯幽州,便下发招兵榜文。

    榜文行到涿县,引出涿县中一个英雄。那人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乃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姓刘,名备,字玄德。此时的玄德兄已经二十有八。再说关羽在岓城山之处与高人学武。那人见关羽力大无比,遂传授其一套刀法,其中的拖刀计更是精妙无比。约有六七年,那高人便长辞于世,而关羽也就一路向东,在冀幽边境干起拖车营生,又六七年。听闻此处招兵,遂来此。而张飞,是在此杀猪卖酒的土豪。而后一番“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关羽、张飞、刘备三人便在桃园结成了兄弟。三人率领随即招募来的义军便应征入伍、报效国家了。

    再说被围困的皇甫嵩心生一计,在傍晚时分吹起大风,皇甫嵩命士兵手持火把暗暗出城,利用黄巾军营寨周围的杂草,用火攻大破敌人,大呼进攻,城上亦举出火把响应,皇甫嵩持枪策马,打开城门,冲入敌阵,如入无人之境。

    黄巾军大乱,四处奔走。直至杀到天明,张梁、张宝引败残军士,夺路而走。忽见一支骑兵,截住去路。为首闪出一将,身长七尺,细眼长髯,官拜骑都尉,沛国谯郡人也,姓曹名操字孟德。

    当时汝南许劭,有知人之名。曹操往见之,问曰:“我何如人?”劭不答。又问,劭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因黄巾起,拜为骑都尉,引马步军五千,前来颍川助战。

    正值张梁、张宝败走,曹操拦住,大杀一阵。,张梁、张宝死战得脱。曹操见过皇甫嵩,随即引兵追敌去了。皇甫嵩见后,暗暗说到:“此人有我当年皋狼之勇也!”遂整军北上,与卢植回合去了。

    至此公元184年,刘备、曹操、孙坚、皇甫嵩、张角、董卓等,皆起于乱世!!!

    七月,皇甫嵩率众北上。途经河内郡时,收到灵帝圣谕,命其调转兵锋,由上党郡,走太原,再走雁门,进而东出冀州,与河北官军形成对黄巾军的合围之势。

    皇甫嵩遂与账下合议,其中一人说:“此间若往并州一去,其太行之山,重峦叠嶂、隐天蔽日,几无陆路可通,且不说我大军行军受阻,倘若叛军在此设下伏兵,我等必将损失惨重。故而末将认为,应渡沿太行山脉北上,而非遁入,再过淇水,克林虑,再由漳水而下,奇袭魏郡。一来可蒙骗过皇帝斥候,二来形成夹击之势。”

    “此计甚妙!”皇甫嵩大喜,遂命全军从其计策而行之。

    再说这杨映下山。陈映自走出通天山地界之后,便觉体内一股异气四散而出,忽然忘了一大半师傅所教之学。杨映却也没多想,依然往东走去。

    被老者收留以后,杨映便再未离开过通天山,因此对于路线、方向等极为不明。不过数日日,便走失在了这茫茫大山之中。

    一日,陈映倍感饥饿,便欲下河捉鱼,用其手中朴刀便对河中游鱼砍去。折腾半个时辰,却也毫无收获,遂使用其柳叶刀法。此刀法玄妙无比,因而河中水花迸溅,鱼虾滚动。声音也似乎有些过大,便也招来了山中贼匪。

    贼首慢慢靠近,只见一身长七尺的男子在河中“砍鱼”,只见此人手持一三尺朴刀,精神一振,使出玄妙刀法法,招招连绵不绝,犹似行云流水一般,瞬息之间,全身便如罩在一道光幕之中,水中也宛若有游龙一般。众贼徒见此仗势,竟想退却。

    贼首即刻瞪着众人,同时张弓搭箭,又对准了百步之外的杨映。只听闻“咻”的一声,陈映应声落水。

    众贼徒大呼“彩!”便一齐涌向水边。待众人靠近之时,只见水中一阵水花溅起,令众人措手不及。随后杨映从水中跳起,大喝一声,便一刀砍倒了一个贼徒。众人见状,立刻奔回林中。贼首却将弓箭扔向一旁,单持一长矛,便缓缓走出。

    “你这贼人,竟放暗箭伤我?”杨映说。

    “哈哈哈,何为暗箭?杀鸡焉能用牛刀?况且算汝命大,竟未射中。”

    “箭法虽好,却也如此狂妄,看我拿你!”杨映说完,便跳出水中,上岸即向贼徒砍去。

    贼首见他扑来,便身子微微一侧,避开陈映的刀锋,大喝一声,犹似半空响了个霹雳,右手持矛,向杨映腰腹横扫。

    他身材魁伟,比映足足高了一个头,这一矛扫将出去,正对准了他腹部。映虽然对他毫无惧意,听到这一声大喝宛如雷震,却也是有些心惊,以至于反应过慢。只见映被狠狠重击,打飞四五步,空中翻了个跟斗,倒在河边。好在映体质较好,一般人想必已经丧命。随后运一口气,旋即如鲤鱼腾起。

    贼首见此人仍然不死,眼中竟也有些诧异。心想:“此人刀法精妙,且受我一重击竟然还能跳起,想必有些武艺。”

    映又持刀扑来,其显然不敢大意,更显得有些稳重了。但映每一招不论如何灵巧玄妙,总是碰不到贼首一根汗毛。只见贼首大喝,双手持矛,左突右刺,如寒针一般,便逼得映纵高伏低,东闪西避。突然间拍的一声响,贼首手中长矛为映的朴刀所断,化为两截,矛头飞上半空,斜阳映照,闪出点点白光。

    贼首猛吃一惊,却不慌乱,右手急挥,将矛杆化作“佛棍”,向映猛挥过来。映大叫:“啊!”,突显慌张,用刀背相当。那贼手中长矛,仿佛千钧之力,无人可挡。映接中之时,只觉手中一紧,倍感刺痛,只得顺势放掉朴刀,以免强力攻心。

    贼首见状,又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响叮当之势,挟住映颈部。众贼见状,亦大呼“老大威武!!!”又一蟊贼说到“此战老大长矛虽被截断,但败中求胜,潇洒自如。反观持刀鼠辈,毫无招架之力。”说罢,便齐聚捆住杨映,押往林中去了。

    再说这皇甫嵩率军沿着太行山麓北上,一路渡过了淇水,不日便兵临林虑城下。林虑一城,西靠太行山脉,地势险峻,易守难攻。虽然隶属于司隶,却因城中叛军,很快便被攻占了。

    “将军,前面便是林虑城了。是否派哨骑前去探测?”一人说到。

    “不可,若被贼人发现有官军出没,岂不是打草惊蛇?且兵法云: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敌;若敌先居之,盈而勿从,不盈而从之。险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阳以待敌;若敌先居之,引而去之,勿从也。且敌军于日间,必有使者通往,若被敌主力发现,夹击之势亦不可成也。故而待夜晚,当火攻、奇袭之。”皇甫嵩说到。

    众人皆允,便回营整顿兵马了。

    但过暮后,皇甫嵩等人仍在账中商量具体奇袭事宜,突然,一声炮响。随即而来的便是众贼人的呐喊狂呼。皇甫嵩听后,大喝:“贼人莫非已经发现我们了?各位不要惊慌,林虑城中,贼兵不过千人,此来必是送死!”

    “报!!!禀报将军,我们被贼军包围了!!!”一探子来报。

    “何来包围?”账下将官问道。

    “小人不知,但小人大概估计,越有十万贼众,四面八方全是人头喊声!且、且……”

    “且什么!”

    “且,小人见中军有帅旗,写着人公二字!”

    “啊?贼军主力怎会在此?莫非我等计策早已被透露?”

    “众将士不要惊慌,即刻回营,与我一起向东杀出,荡阴回合!”皇甫嵩说。

    “诺!”众人齐呼。

    皇甫嵩出账,持枪策马。大喝一声,便杀向敌军。几名贼骑直冲帅账而来,皇甫嵩迎面杀去,几个回合便纷纷落马。又一贼将见状,策马过来。只见皇甫嵩长枪一挑,枪尖绕过贼人的手腕,疾速闪电般刺向他的脖颈。不想费尽全力亦是完全刺他不得。反而被他凌空劈下,直取他那有些破旧的头盔。

    皇甫嵩将头向后方轻轻一仰,竟化解了贼将凶狠的攻击。不知不觉已经接近百回合了,两人依旧厮杀得热烈中,而他们四周则已经是成千上万死魂的海洋。皇甫嵩越杀,越显得乏力,而贼将却越战越酣。

    “吾乃廖化是也,狗贼!你今日逃不出去了!还不快快下马受降?”那贼将且战且呼。

    “哼!尔等乱民,还敢嘤嘤狂吠。休要多言,看枪。”

    说罢,二人继续酣战起来。却各自如约好一般,杀向士兵去了。

    杀到半夜,皇甫嵩越发觉得汉军人数变少。便率本部军队,往东突围。奈何东部已经是张梁中军所镇守,丝毫突破不得。厮杀一番后,只得率少量骑兵往西遁走。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