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党锢贵胄 > 第十八章 旧人相遇不相识 河水渡鬼不渡人

第十八章 旧人相遇不相识 河水渡鬼不渡人

    上回说到,杨映与袁绍、高览等告辞之后,便一人向东走去。一连几日,并未曾寻访到欧阳程的踪迹。眼见着自己马上要走出山林,心中又略有不甘,打算再向南巡。

    这一天,杨映正在缓缓走着。迎面却撞见了一支士气低落的朝廷军。那帅旗上写着“皇甫”两个大字,为首那人策马持枪,威风八面,颇有帅相。

    杨映不愿节外生枝,便躲了起来。等大军走后,他再出来不迟。

    可杨映未曾料到,没过一会儿,便有数名斥候将其抓住,送到了那将军面前。

    “报告将军,方才小的在巡视之时,见此人行踪诡秘,东张西望,好似黄巾探子。此人随后见我军到此,更是躲在山中,小的便将其抓住,带与将军!”那斥候道。

    那将军端详了一番,便问道:“你从何而来,要往何处去?”

    “我本是太行山民,受山贼侵扰,后幸得朝廷军相救,便独自一人出山寻求活路。”杨映道。

    “你口中所说朝廷军,老夫未曾听闻有扫荡山贼的朝廷军,你可知统帅何人?”

    “那人身长貌伟,行步有威,豪杰盖世,武勇超群,汝南袁绍袁本初!”

    “原来是何进的那位门客,他不是应当来助我一臂之力的吗?”

    “将军说得没错,可他在山中迷了路。顺道荡平了山贼老巢!”

    “哈哈!这袁本初还是有几番本事!那他现在何处?”

    “我一草民,安知袁将军下落。”杨映说道。

    “也罢,你既知袁本初,那应当不是黄巾探子。你且自行离去吧!”皇甫嵩道。

    “谢将军。”杨映说完,便瞥了一眼抓他的斥候,随后走开了大军。

    杨映看着这支朝廷军,心想:“定是日前有过大战,虽来不及休整,却又精神抖擞,此皇甫将军果然治军有方!”随后他又想到了前些日子在太行的厮杀情景,不禁一番感慨。

    又过了些许日子,杨映一路南下,过了上党、高都县,继而向西到了阳阿县。

    这阳阿县城相比于上党附近的县城确实要好得多,倒不是其城墙有多完备,道路有多干净,而是这里十分具有生活之气。百姓来来往往,人虽不多,却也不紧不慢,城门口也不见有多少守卫。

    杨映见天色已晚,便欲进城找一地方休息。那门口的守卫见到入城之人更是不作盘查,可见此地并无战乱。

    来到一处小庙,那庙主持见杨映身无分文,饥寒交加,便带其留宿一夜。这客房虽有些简陋,却也住着其他人。杨映一路走来,途遇不少生人,为打听欧阳程小落,便询问了不少。见眼前躺着这人身长八尺,想必是奇人,有多见识,便上前询问道:“在下西河郡杨映,敢问壮士姓名。”

    那人侧身面着墙壁,听着“西河”二字,又想到十多年前的老友,便转身说道:“在下河东郡关羽!”

    杨映见此人面若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眉卧蚕,相貌堂堂,威风凛凛,心中不禁赞叹,问道:“敢问关兄,可曾有听过一名叫欧阳程的女子?”

    “在下十年来未曾踏出濩泽县(洛阳西北,近阳阿)半步,并未听闻过芳名。”

    “唉,我自北而来,已过了太原、上党二郡,都未曾有任何下落……不知她现在何处?”杨映哀叹一声。

    “噢?如若不闲关某愚钝,可愿告知这来龙去脉。”关羽问道。

    杨映见关羽有心询问,便将他自被高览所抓至今之事一一相告。

    “阁下情深义重,实在是令关某佩服。”

    “关兄方才说十余年来未曾走出濩泽县半步,为何今日到了阳阿?”杨映问道。

    “关某自析城山随师父学艺十年,近日听闻黄巾贼人四起,且上党郡皇甫嵩在招兵,便欲北上参军。”

    “皇甫嵩?”杨映一声惊叹。

    “阁下可认识此人?噢,当今世人谁人不知皇甫嵩……”关羽笑道。

    “我前些日子南下,途中遇见了皇甫嵩将军。此人的确不凡。”杨映感叹一声。

    “那是,想当年皇甫嵩将军威震西河,近年来又扫荡黄巾,可谓是我大汉忠良。”关羽一说到这,心中便已汹涌澎湃,而后再问:“阁下何不与我一起去参军报国,这军中消息更加灵通。”

    “可是参军之后便无人身可言,常年征战各地。”

    “阁下此言差矣,平定黄巾,必然在河北地界。而后黄巾余孽定遁入并州太行山中,我等便可奉命在并州停留,此间亦可寻找欧阳小姐呐!况且,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不思保国安民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国不能安,何以安家乎?”

    杨映听后,有所顿悟,待拜谢关羽后,住持便也来邀请两人前去用斋。

    次日卯时,杨映见窗外阳光射入,便欲起床。又见关羽不在,便以为关羽早已走去。待出得院中,见众僧人围而喝彩,便自往探看。原来是关羽在练功,只见他身姿如燕,却拳拳狠劲,随后又拿起扫帚乱舞。所舞之处,落叶飞旋,仿佛有千斤之力。

    待十分钟后,关羽停下身来,却也是气不喘。

    “关兄果然是武功盖世,可敌吕布!”杨映赞叹道。

    关羽心傲,闻杨映此言,便有些不喜,说道:“阁下所言吕布果真有关某武艺?”

    杨映也心直,说道:“吕布之武艺,不在关兄之下!”

    “既然如此,关某日后定当会他一会!不说此事了,参军之事,阁下考虑如何了?”

    “参军之事,万分抱歉。我当前并无此心,若日后寻到小姐下落,定当来与关兄保家卫国!”杨映道。

    “既然如此,那便不再说了。不如与我来切磋一番。”

    话音刚落,两人就互搏缠斗。杨映哪里是关羽对手,不过十个回合便已落下风。

    “阁下承让了!”关羽道。

    “唉,关兄果然武艺高强……”

    “关某见阁下身手生疏,却隐有天赋。当是缺人指点,不如这样,阁下若与关某参军,便教你武艺!”

    “承蒙关兄厚爱,我这武艺虽不能及关兄,却也能敌得过一般山贼。足矣!”

    关羽见杨映心意已决,便不再多劝。待两人用过早斋,便互相告别而去。

    杨映与那关羽告别之时,关羽曾嘱咐过他:关某见阁下武艺天赋奇高,然惜无人教之,今后阁下若愿有一技之长,便可向南走数十里路。此间群山之巅,名曰:“析城山”,为关某学艺之处。关某师父虽已年迈,却仍有精湛武艺可传授于阁下。

    杨映南下至析城山时,又想到:若在此耗费十年半载学武,欧阳程便再也寻不到。故而不上那析城山,继续南下去了。

    又两三日,到了帜县(洛阳北),打听之余听闻洛阳城四通八达、车水马龙,而那洛阳城中有一曹姓商家,此商巨富,天下消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再者,这数月以来也不知高览如何,杨映心想趁此机会可以见见高览,便又南下前往洛阳。

    帜县到洛阳,中间隔着黄河。可杨映寻了半日,并未见有什么渡口。见河边有一客栈,便前去一探究竟。

    这客栈从外面看上去十分冷清,杨映推开店门,那店家仿佛见到活佛一般欣喜若狂。

    “这位客官,是打尖呢还是住店?”

    “我不打尖,也不住店,只问这何处有渡口,我要去那洛阳城。”

    “洛阳?”那店家也不失落,继续问道:“客官去洛阳作甚?”

    “去拜访故友,他在朝廷作将军!”

    “噢?那可是大官啊!不过此地离洛阳还有些许距离,不如在此热壶好酒上路!现在连连灾荒,黄巾起义,这官府也不让私自酿酒,我这酒可是陈年老酿,只此一家!”

    “可是我身无分文。”

    “赊账也是并无大碍,来日客观若有良心便再来偿还!”

    杨映听后甚喜,便听从了店家劝告热了一壶酒下肚。

    “多谢店家美意,这酒我便欠下了,店家这下可以告诉我渡口在哪了吧!”

    “客官,其实小店便是这渡口,只不过我这店是不是渡的不是人,是你这样的将死之人!”店家说话,楼上便闪出数名大汉,为首的自称廖化。

    杨映心想大事不妙,问道:“店家何故害我?”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这乱世之中,我们几个也是搏点活路。洛阳是肯定会带你去的,不过嘛是把你卖了去!看你这相貌不凡,虽然瘦是瘦了点,年纪却还小,能卖出个好价钱。”

    原来这渡口店家专干的是买卖人口的营生,这边抓住了,再押往洛阳周边的黑市去卖。价钱随所卖人体格相貌而定。

    杨映听后,大怒道:“哼!要想害我,先看我这拳脚答不答应!”杨映说完,便起身运力,却是发觉浑身无力。

    “不用白费力气了,我这酒可是下了药的,任你是谁,一旦运力,三日之内便如废人一般。”

    杨映听后,也不再运力,心想:“我若惨遭不测便无所谓,倘若是欧阳小姐也被这班土匪山贼给抓住岂不是……”想到这,杨映不禁自责:“如果当初我能有匹夫吕布那身武艺,欧阳小姐也不会被吕布抓去……”

    “很好,就这样别惹事端,我也给你挑个心善的买主。”说完,那廖化便用一布袋将杨映塞了进去,运到了地下暗室之中。

    第二天早上,那些人又把杨映等人带到了船上。原来,这地下暗室不止杨映一人,还有几个与他同遭不测之人。

    过了许久,渡船终于靠岸。廖化等人又找出早已藏匿好的推车,一车放一个人,将人嘴堵住防止发声,再在人上堆放粮食,乔庄为运粮队伍,防止官府查见。

    果然,走了不到四五里路,便路遇一支官军。两队相逢,自然是廖化等人停在路边。那将军也不生疑,便带人马走了过去。

    廖化见官军走远,便再次启程。突然,只听见策马之声,廖化回头,原来是那将军及数名侍卫。廖化干这行当也没多久,第一次遇见这种情况心中也有些慌乱。

    “将军不知忘了什么?”廖化颤颤地说着。

    “噢?方才本将见路上有麦子,你这麦子可否卖给我军?”

    “将军,不是小人不愿,只是这麦子……”

    “怎地?”

    “只是这麦子是奉命送往京城北军之处,实在是官命难为!还望将军见谅!”

    “也罢,当今洛阳城外山贼横行,本将奉命巡视各处,你等且要小心为妙!”

    “多谢将军嘱托,小的日后必定拜会。”

    待廖化说完,那将军便也带人离去。

    “可把我吓得不轻,这草包将军!”廖化对左右小声说道,随后便缓缓启程了。

    到了正午时分,众人便也到了洛阳北郊的一处山林之中。杨映这才从车上被拖了下来。环顾四周,杨映这才知道此处并非黑市,只是一地下驿站。

    “开饭了开饭了,你们给老子好好地吃,吃饱了才能有好买家买,不然呐就是些恶毒买家,你们以后也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唉,只可惜欧阳小姐还未寻到,我便……”

    待天色渐晚,杨映也早已睡意朦胧,便昏睡下去。不知过了多久,只听见一声炮响,满眼便是厮杀的场景。

    不过一会儿,廖化等人便落荒而逃。

    “吾乃大汉东中郎将董卓是也,尔等可自行离去。”

    杨映不知东中郎将是何名头,只见眼前士兵众多,这董卓左右将领也皆是身长八尺、虎背熊腰,心想他定认识袁绍,便问道:“将军可识得汝南袁绍?”

    董卓常与何进来往,自然知晓其账下有一袁绍。但眼前这人并无感激之言,董卓不喜,说道:“未曾听说!”说完,杨映正欲再问,那董卓却只扬鞭东去。数不清的军队也浩浩荡荡地向东开拔。

    次日早晨,其他人都走得查不到了,只剩杨映独自一人。

    “唉!我到底该不该去那洛阳城?”

    “既然都快到了,行百里者半九十,还是去吧!欧阳小姐,哪怕是你香消玉殒,我便与你同地而去!”

    “呸!此等恶语怎能从口中说出呢?欧阳小姐定是遇贵人相助!”

    犹豫了片刻,杨映便再次下定决心。他在废墟之中找了点干粮,便又踏上了去往洛阳的路上。

    “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