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党锢贵胄 > 第二十章 袁本初自告奋勇,杨沅君智守馆陶

第二十章 袁本初自告奋勇,杨沅君智守馆陶

    话说皇甫嵩大败之后,便前往上党郡招兵买马,以待来日再战。转眼已经到了10月份,皇甫嵩再得朝廷援兵一万,又坐拥五万兵马,驻守邯郸。这朝廷援兵便是大将军何进派来的袁绍一支以及董卓的残军。原来那日董卓救下杨映之后便前往河北战张角,不料张角诈死,董卓便中其埋伏,大军死伤惨重。后朝廷下令,命董卓残军前往邯郸。

    这日,皇甫嵩在大帐之中与众将商议事宜。座下袁绍、董卓、曹操、孙坚等其余将领齐聚一堂。

    “今早收得北中郎将卢植密信,贼首张角在广宗被官军杀得大败!”(巨鹿为张角老巢,此时卢植已经占领巨鹿,广宗在巨鹿东,再往东过界桥则是清河,巨鹿南为广平,巨鹿北为平乡、南河。)

    底下众将齐声喝彩。

    “但是张梁、张宝等近二十万人将卢植八万人马团团围住,情况十分危急,诸位可有何良策?”

    那董卓说道:“吾等仅五万余人,安能破贼?”

    孙坚说道:“汝岂不知那黄巾军皆为百姓民兵,安能与我等精锐相提并论。卢大人能以数万人马大破张角三十万人,我等莫非皆酒囊饭袋乎?”

    一时帐中众说纷纭,争执不休。

    皇甫嵩拍案道:“诸位切勿急躁!孙文台正合我意。卢植必须援救!只不过老夫目前暂不知如何去救。”

    那曹操答道:“古有围魏救赵。而今张宝张梁重兵围在巨鹿,想必此时张角早已退守界桥。而这清河县位置较为孤立,如若派一支精锐直驱清河,那广平张梁必然派兵来援。届时我军再攻广平,张梁必然首尾难顾,不战自愧。而后卢大人再自行寻机突破即可。”

    皇甫嵩点头示意:“此计甚妙,众将以为如何?”那帐下皆点头附会。

    “那这直取清河之兵,哪位愿往?”

    “汝南袁本初,愿挥本部兵马直驱清河!”这袁绍手握五千精骑,又有颜良文丑高览等猛将,时下兵锋确实无人能及,其余将领便也不争。

    “风霜以别草木之性,危乱而见贞良之节!既然本初愿往,那便好极!切记,你等只是佯攻张角,切勿恋战。”皇甫嵩嘱咐道。

    “遵命!”袁绍答道。

    说完,皇甫嵩便命众将回营歇息去了。

    袁绍回到自己账中,便命颜良、文丑、高览、杨映等入账商议。

    “方才皇甫嵩问何人敢直驱清河,我心想此为大功,如若凯旋则我等不仅在军中立得威望,会到雒阳那边也能平步青云!故而我立下军令状,众兄弟以为如何?”

    那文丑说道:“将军勇猛,我等自然追随将军!”

    高览则说道:“这……如果我等要攻清河,那必然得突破巨鹿西侧的包围圈。只是这重重包围如何得破?”

    颜良驳道:“高览何故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我等可是朝廷精锐铁骑,怕这些民兵作甚?”

    杨映正欲作声,袁绍却抢先一步答道:“我等铁骑自然不怕那黄巾贼人,只不过如果我大军行踪暴露,则难过广宗啊!”

    此时账中一片沉默。杨映见状,便鼓了鼓嗓子说:“我等长途奔袭,又还要突破重重阻碍,实在有些难了。况且燕赵大地多南北向河流,跨河奔袭更是我骑兵一大阻碍。如若绕道则又……”

    袁绍也皱起了眉头,心想:方才我一时冲动已在众人面前立下军令状,此番再看虽犹如登天,却也不得不上了!

    他思索一番道:“我看还是绕道突袭清河为妙!敌军主力在巨鹿一带,我等只需从邯郸直往东去,进而北上便可到界桥之后!”

    高览则说道:“这番周折之后,耗时过多,恐贻误战机啊!”

    袁绍说道:“现如今大势所趋,只求那卢大人能再坚持坚持了。”

    随后众人皆回帐休息,袁绍往帅帐汇报之后便也休息了。

    待深夜时分,袁绍一声令下,众骑兵便从往邯郸东去,连夜奔袭数百里路,从下游跨过清河。待马匹力竭之时,已到了次日深夜。

    “袁将军,弟兄们的战马皆已经跑动不得,而前面便有一县城,不如我等在那歇息一番。”高览道。

    “哦?这前面的是什么县城?”袁绍问道。

    “这图上写着馆陶县!”高览答道。

    “你且派斥候前往探查,这县不知是否被黄巾贼占据。”

    袁绍说完,高览便派杨映等人侦查去了。

    “此城略小,如若真是黄巾军,想必那侍卫也不多。你便杀掉守门侍卫,举火为号!”此时的杨映早已疲惫不堪,已经一整日未曾歇息,见高览命他前往侦查,自是一番慢吞吞的模样。

    高览怒道:“杨映!你莫不是想贻误军机?”

    杨映这小子自然是吓得不轻,便与人匆匆忙忙地去远了。夜色之下,他小心翼翼地摸到县城那土墙底下。这土墙比之大城实在不高,不过三四米。待杨映用钩子爬上土墙,只见城中一片漆黑,墙上亦无守军,他便悄悄地靠往城门方向。那城门之处隐约闪过人影,杨映定睛一看,果然是头戴黄巾的敌军,只不过那两人已经是昏昏欲睡。

    随后他便与其余三人一同潜伏靠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那两名黄巾侍卫暗杀掉了。随后他拿起火把,便往城门上一站,又令其他人打开城门。

    城内还在昏睡的黄巾军只听见西门喊声震天,待那头领集结兵马之时,颜良文丑等数百人已经涌入城中。巷战之中,那黄巾军哪里是官军的对手。而颜良文丑又是一路披荆斩棘,直取那头领首级。众人见头领已死,便都丢盔弃甲,倒戈投降了。随后袁绍及高览等人则率本部人马入驻城中。

    “高览啊!是何人潜入城中的?”袁绍问道。

    “禀告将军,正是那杨映带人开得城门!”高览答。

    “杨映?没想到他还有这飞檐走壁之术。”

    高览笑道:“我等山民,多会一些爬行之术,不足为奇。”

    “很好!杨映自追随本将以来,首战便立大功一件,本将自然是论功行赏。快把他叫来。”

    杨映到后,袁绍便命他留守馆陶县,看管投降的黄巾军。杨映连夜奔波,自然是精疲力尽,听闻此番不用再次赶路,便喜出望外,欣然答应了。

    待到次日凌晨,众人早已休息好,大军整装待发,高览十分担心杨映,便嘱咐道:“此番你独自带兵,虽说是驻守县城,如若遇黄巾众贼,切不可贸然出战。除此之外,必用仁心待这些黄巾旧部,否则内外夹击……”

    杨映笑道:“高兄放心,等大军凯旋之时,我便在此设宴!”

    二人说完,袁绍便一声令下领大军北上了。

    杨映此番留守馆陶,袁绍剩下二百骑兵,另有近千人的黄巾旧部。杨映一直忌惮着贼军偷袭,毕竟此县城是自己潜伏“偷”得,故而一直站在城门上来回巡视。

    旁边士兵也是十分敬佩这年轻人,故而劝说道:“少将军且去休息,我等自在此巡视便是。”

    “此言差矣,为将者,如若以身作则,则将士一心。”杨映说道。

    待天明之时,杨映才下得城楼,便又欲往营地探视黄巾旧部。一路上见城中百姓面如死灰,他自是觉得乱世之下民不聊生,心里不是一番滋味。

    而后来到县城营地,杨映先是与那副头领交谈。此时一些黄巾士卒却与官军起了争执。杨映见那士兵欲挥刀砍去,想起高览所嘱,便立马大声喝止。待察得原委,方并罚二人。其余黄巾士卒皆对这少年将军刮目相看,心起敬仰之情。

    中午时分,杨映在县府休息,突然手下来报:“禀告少将军,西北向有黄巾出没!”杨映大惊,立马披甲上马,前往城楼探视。只见那十里之外尘土飞扬,号旗闪动。

    “少将军,斥候早些时候在城外四十里处察觉黄巾动向,这支敌军是分兵而来,不下五千!其余黄巾军当是向东北而去!”一旁的老兵说道。

    “东北,莫非是袁将军他们行踪暴露了?”杨映道。

    “如若真是如此,那袁将军他们可凶多吉少啊!”那老兵叹道。

    “吉人自有天象,我料袁将军等人定能凯旋而归,只不过这五千余人向我等奔来……”杨映一番思索,随后命人撤下军旗,继而插着黄巾旗帜。

    “将军莫不是想诈得敌将入城,进而擒贼先擒王?”老兵问道。

    “确实如此!”杨映回道。

    “妙计啊!只不过我等需要借黄巾一用,不知那些旧部……”老兵说道。

    “我自当亲自去寻,你叫好众位弟兄在此集结,脱下盔甲,待我取得衣物来。”杨映道。

    杨映带着数十骑兵便飞奔到黄巾营地,他与那副头领说明原委,哪知那头领跪倒在地,说道:“我等加入黄巾,原是朝廷军大人为恶一方,方才少将军明镜高悬、一视同仁,我等众兄弟便已心生投靠之意,只是不知如何投名,这番天助我也!”

    “头领这是何意?”杨映问道。

    “不劳官军卸甲更衣,我等愿为少将军引那黄巾入城。官军只需在城内埋伏即可!”

    杨映大喜,此番黄巾旧部出乎意料,他便说道:“既然如此,那诸位也无需官军相称,我等皆是一军!只不过诸位无需加入我军,待事成之后,诸位可自行解散,回家赡养老人孩童!”

    听得此话,黄巾旧部便也十分感动,自是与那少年将军往那城门而去。

    待黄巾军近得城边,那副头领于城楼之上喊道:“城下是哪位兄弟?”

    “我乃地公将军张宝麾下渠帅程远志,奉将军之命,前来整顿兵马,你等速开城门!”

    “原来是程渠帅,兄弟们打开城门!”

    眼见城门打开,程远志便吩咐左右:“你等在此原地休息,我且率数十人带得兵马归来!”原来这程远志是为了补充兵马而来。

    他骑着马缓缓入城,城门之上守军也是一直盯着。待程远志走得近民房之处,见街道人影渐失,心中便生惧意。只听见左右房中一声大喝,还没等程远志反应过来,便被几人围住。他向后望去,那城门却已经紧闭,城中只进得数十人却也被重兵围住。程远志大喝一声,挥刀杀去。那几名士兵虽是精锐,却也无法近身。

    城外黄巾军见城门突然关闭,便觉有诈,命那副头领快开城门。副头领说道:“诸位好汉!程渠帅已经被我擒获,你等还是快快放下兵器。”

    那副将怒骂道:“好你个头领,竟然敢叛变投敌?”

    “实非在下叛变,只是想求得一方安宁!”

    那副将听后,问道:“一方安宁?我等起义是为何?还不是官府欺压百姓,我等欲讨回公道!”

    副头领说道:“起义数月以来,我等不仅难以安宁,还饱受战乱之苦!这起义又有何意义?还不是为了助那张角等人打得天下?”

    “那你甘愿做那汉朝廷天下之丧犬?”

    “非也非也……”

    那副将正欲攻城,副头领再次劝告。两人还在论辩之时,那城内却仍在厮杀,毕竟程远志已经连杀几人。杨映见状,便持刀上前与之单挑。两人战了二十余合,程远志便已落下风,但杨映却也无法杀得其要害。忽然杨映心想当初关羽在寺中展示那拖刀之计,他便佯装力竭。待那程远志正欲追来,杨映转身一刀,手起刀落。那程远志便已经命丧黄泉。

    随后杨映拿得程远志首级,往那城下一扔。众黄巾军见状,皆四散而逃。副将却也无可奈何,只得挥马西回。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