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我被诡异娘子拿捏了 > 第一百五十一章 入院考试

第一百五十一章 入院考试

    若不是面前的这位少女,他早就已经命丧黄泉,魂飞魄散了。

    “你现在想撇下我,一个人去复仇?”南宫颜的朱唇一张一合,言辞动作都有些激烈,“你问过本姑娘的意见吗?”

    长生被怼的哑口无言,面色也有些不太自然。

    “这是我的事情,你要是因此丢了命……”

    南宫颜目光炯炯的看向长生,一字一句的强调道:“你可是欠过我一条命,你的命不是你的,是我的。”

    那一瞬间,长生只觉得少女的神情有一种说不上来的认真。

    “你若是想去复仇……就得带上我!要不然我就把密库的钥匙拿走,然后一辈子也不理你!”

    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长生见南宫颜拿定主意参与此事,只得把双手高举,做出投降求和的模样。

    “南宫姑娘愿意助小的一臂之力,长生自然求之不得。”

    “这才像话嘛。”

    南宫颜松开了他的衣襟,还作势帮他掸了掸灰。

    她的眉睫一弯,双眼几乎勾成了一对明月,洋溢着明媚的笑意。

    “算你识相,知道了离了我你什么也做不成。”

    少女伸出犹如葱白的手指,在长生的额头上轻点了一下。

    ……

    云麓书院。

    巨木参天,古色生香的典雅楼阁外,有一座广袤壮阔的青砖广场。

    高大宏伟的圣人石像高立在广场中央,目视远方,眼底有写不尽的苍穹豪迈之感。

    千里迢迢来书院报名的书生,皆会被眼前的这一幕震撼,心中生出难以言喻的激动之情。

    石象上的人,是开创儒道的第一位圣人,李正邈。

    传说,正是这位圣人从天神身边盗取书经,传下了儒家的修行之法。

    文庙三圣中,李正邈位居首圣。

    进入书院的考生在领过笔墨之后,端端正正地坐在了广场上,他们每人面前放着数张宣纸。

    入院只考文题,只要心气为正,就可入院读书修习,传授儒家道法。

    梁伯此刻正坐在千余名考生之中,心情澎湃的看向圣人石象。

    只要等考官老师出完题,再寻一位门童书生进楼报信,他就是圣人座下的新一名弟子。

    过了许久,终于有一名粗眉青衫的儒生从楼阁中走出,他背着一只一人多高的大笔,步伐沉稳而又富有节奏。

    来者便是圣人座下的判笔书生,易孟昭。

    他也是此次入院考试的主考官和出题人。

    全体考生凝神静气,等待着这位主考官出题,这也是决定他们命运的时刻。

    只见易孟昭在前行途中,步伐放缓,神色之间略有思量。

    片刻之后,他周身的气势陡然一变,紧皱的眉头也随之松开。

    只见此人高举起背后的大笔,运用天地之间的浩然正气,在空中写下一串大字。

    “君子多知而择焉,博学而算焉,多言而慎焉。”

    在写完之后,他随手一挥。

    这串飞字飞在了天穹之上,璀璨发光。

    “以此为题,论儒家正道。”

    浓厚的话音落地,场地上的数千考生开始沉思落笔,抒发心中对儒道的愿想。

    梁伯觉得自己是文圣附体,洋洋洒洒写了三千多字,阐述了谨言慎行的优处。

    待他把试卷交出,就迫不及待的赶到易孟昭面前,弯身行礼。

    “在下梁伯,与圣人曾有过一面之缘,圣人曾应许在下……若过了院中的应试,就可找人自荐于圣人门下。”

    易孟昭看了他一眼,见这人的神色不像撒谎,就走向了堆积试卷的案桌处。

    “君子孟昭,有令考文,梁伯试卷呈出。”

    案桌四周荡漾起一层青烟似的烟雾,随后便有三两张宣纸从中飞出,落在了易孟昭的身前。

    他在粗略扫了几眼后,随手划上几字,化成嫣红色的字印刻在卷上。

    梁伯在易孟昭的身后看的清楚,这位判笔书生题示的朱批正是落第。

    “这……”

    梁伯怔了一下,短促而痉挛地呼了一口气,像生根似地站在原地。

    “我……落第?”

    易孟昭神色冷淡,语声平缓,“全文浮躁而又虚浮,看不到一丝读书人的品性,今日之题本就是让你们辨识众人的品性优点,学习好坏……可你在先生的身上学到了什么?”

    梁伯脸色凝固,萎靡不振。

    “你以为得到了先生的助言,就可以顺理成章拜入圣人门下吗?你这篇文辞太过低劣,我云麓书院不收……明年再来吧。”

    易孟昭说完之后,转身离去,只留下梁伯一人留在原地,看着试卷上的朱批发呆。

    此刻交卷的案桌周围已经围了一圈又一圈的人,他们看着失魂落魄的梁伯,流露出了诸多表情。

    有冷眼,有不齿,但大部分的都是同情。

    穿着葱白绸衫外罩,内着一身藤黄色衣裙的祝英台刚刚从楼阁中走出,就看到了广场上的情形。

    她微微一愣,认出了梁伯的身影。

    “师妹。”

    祝英台见易孟昭从广场那边走来,出声问道:“易师兄好,那儿边发生了什么事情?怎么会闹得如此大?”

    “那小子得了先生的口信,说只要度过院试,便可进入圣人门下修行儒道。”

    易孟昭见祝英台的面色复杂,像是知晓此事,“你也知道这件事吗?”

    祝英台轻轻点头,“嗯,确有此事,那日我和他一起落水,被救到了先生的船上。”

    易孟昭肃容解冻,笑了笑,“怪不得我觉得他那篇文章有哪里熟悉,原来是受了祝师妹的指点。”

    “啊?那他过了吗?”

    “没有,我当面否决了他的试卷。”

    祝英台听到梁伯成绩落第,不由得惊呼出来,“我们……书院的入院标准何时变得如此之高了?他的文章我也看过,绝不是下品,这都不能进入书院?”

    “不,恰巧相反,他的文章进入书院绰绰有余……只是这孩子的文不错,可他的心性还有些不够,太过着急刻意了。”

    易孟昭也是对师妹解释道:“我不仅是云麓书院的主考官,也是代表圣人,筛选栋梁之材的主考官,师兄自然希望那孩子能走的更远,才否决了他今日的试卷,让他明年再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