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天启年 > 第一零二章 明人守明土!

第一零二章 明人守明土!

    第二天朱由校离开戚家军的军营回宫的时候毫不意外的在宫门外见到了三个横眉竖眼的红袍老头儿,他们像是泥雕木塑一般杵在那儿毫不动弹,直到看见了自己才有了些活气儿。

    韩爌和孙承宗倒是还好,但邹元标一见到朱由校他们便快步走了上来,对着一身便装的林礼就是一顿劈头盖脸的训斥,反而把朱由校这个正主儿放在了一旁。

    看着林礼被喷得满头满脸都是口水,而脖子上都已经青筋暴起的邹元标还是不依不饶地拦在林礼面前,朱由校颇有些尴尬。

    林礼这是为自己挡枪啊!自己若是站在一旁就这样看着倒是显得自己这个做皇帝的不够有担当了。

    朱由校轻轻咳嗽一声,一把将林礼推到自己身后,笑着对显然是余怒未消的邹元标说道:“老大人这是何必呢?朕不过是去京城周边的村子里看看土豆的长势,不必这么兴师动众的劳动诸位重臣吧!”

    邹元标面无表情地拱拱手,说道:“老臣不敢。皇上肩上担负着九州万方,乃是一国之本。国本应该深藏于大内禁宫之中。像今天这样不带侍卫微服出行,若是万一出了闪失,我大明可承担不起啊!请皇上三思!”

    一旁的韩爌和孙承宗也跟着邹元标一齐拱手道:“请皇上三思!”

    要是换了个一根筋的家伙,恐怕就直接跟邹老爷子杠上了;但是朱由校显然不是那样头脑简单的家伙;两世为人的他怎么会连这种小事都糊弄不过去?

    他笑着对三个白胡子老头儿说道:“朕知道几位老大人是为了朕的安危着想,也是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着想。朕刚刚仔细想了想,这微服出宫确实不怎么安全。几位老大人对这个说的不错,朕知道了。”

    邹元标的脸色刚刚由阴转晴,便听到了朱由校慢悠悠说出的下一句话:“朕下次出宫的时候一定把侍卫带得多多的来保护朕,想必几位老大人也不必多担心了。”

    他的脸色立马又黑了下来,却一时间又不知道怎么反驳。毕竟刚刚确实是自己说皇帝的侍卫太少。总不能说自己说错了吧?

    匹夫一怒,血流五步;

    元标一怒,转身便走。

    看着邹元标和韩孙二人快步离去的背影,刚刚被邹元标训斥得大气都不敢出的林礼不禁笑出了声。朱由校不禁没好气的道:“没出息的货!就知道笑!”

    刚刚被邹元标说了一顿,又被朱由校训斥一顿的林礼只是嘿嘿傻笑,并不言语。

    …

    孙承宗给通政司递了个本子。

    大明的题本有三种样式,通俗的说便是以红色封皮表示紧急,以黄色封皮表示重要,以蓝色封皮表示日常。

    而孙承宗今日递上来的题本其封面正是象征着“紧急”的红色。当通政司负责送题本的通政大使将那一沓题本抱到林礼在内阁旁边的值房之时,那一个红色的本章在一堆其他颜色的本章中尤为显眼。

    原本正在慢悠悠喝茶的林礼丝毫不敢怠慢,急忙将那个题本翻开看了看结尾的落款,一看见是内阁次辅孙承宗的名字,他便将手头的其他事情尽皆停下,马不停蹄地将它送到了宫里。

    朱由校说过,但凡有红色封皮的题本,他必须要第一时间看到。林礼把这句话记得很清楚。

    而见到这个题本的朱由校也很是诧异。要知道,红色题本的意义极为重大,孙承宗可不会犯这种拿错题本的错误!那么其中的内容必然是极为重要的。正在专心致志地刻印章的朱由校立马停了下来,翻开了手中这份红色封皮的题本。

    当他看到一半的时候,朱由校就不禁皱起了眉头。孙承宗提出的这个所谓“辽人守辽土”的方略在朱由校看来委实不是什么好方案。

    在他前世的记忆中,孙承宗用这个方略确实建立起了一道让女真人无法逾越的“宁锦防线”,而辽东兵将守卫家园的斗志确实也很高。

    但是辽东兵将尾大不掉的事情也是个残酷的事实!李如松当年遗留下的家丁制度到现在留下无穷流毒,各地的军镇已经隐隐有了自行做大的意思;

    而在原本的历史上,当“辽人守辽土”的方略推行之后,本来就已经抱起团来显得极为排外的辽东将门更是被紧密地凝结到一起。

    在皇太极绕过宁锦防线袭扰京师使得崇祯皇帝震怒之后,袁崇焕被杀。而在他被杀之后,其部将祖大寿根本不听皇帝调令,直接就带着旗下的辽东军将回了锦州!

    像辽东将门这样的小团体朱由校可不准备要。要知道,在他给大明规划的蓝图里,可没有辽东将门准备的位置!

    他坐在书案前摸着脑袋想了一会儿,便提起朱笔在孙承宗的题本上批复了起来。

    当天,内阁便将一份题本转抄之后呈递给了六部和京里大小所有官员,并登上了邸报明发天下。

    而其中关于“辽人守辽土”和“明人守明土”的论述更是被朱笔挂上了一个大大的圈。

    ……

    在孙承宗看到朱由校的批复的时候,他的心中不禁生出了一股对朱由校的敬意。

    和朱由校批复的“明人守明土”这五个字比起来,自己的“辽人守辽土”显得格局就有些小了。

    不过他的心里其实还是有些疑虑。明人守明土……听起来确实不错,但是真的能够实现么?单单就九边的那些军头来说,恐怕他们是一定不愿意消耗自己的老本的。

    看给他们这些军头美的!当兵吃饷的事儿,怎么还搞得像是做生意一样?迟早有一天我要把这些军头给处置喽!

    随即他又苦笑起来。

    自己肯定是不行的,但是这位年轻的皇帝或许可以…自己已经在他身上见过了很多奇迹,想必也不差这一个。

    一时间,从京城到各地州府纷纷开始讨论起“辽人守辽土”和“明人守明土”的可行性。

    而所有人都心照不宣的是,无论“明人守明土”的方略是否会被最终执行,各地军头的好日子恐怕是过到头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