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我真不想当宋钦宗啊 > 第二十四章:号角响,做最后一搏

第二十四章:号角响,做最后一搏

    “呜……。”

    “咚咚咚……。”

    号角声响起,战鼓声犹如九天雷霆,惊动了整个东京城,守城的将士们急匆匆地在营帐中爬起来,于寒夜之下,穿上铠甲,拿起冰冷的武器,快速上了城墙。

    城内的百姓们也被惊动,一个一个连忙起床,行色匆匆地让护院守好整个大院。

    靠近城墙的坊间已经被民工征用,这些一部分是朝廷征用的民工,没有配备铠甲,也没有像样的武器,他们穿插在城墙和城墙下,负责运输一些金汤、抛石、弓箭等。

    张叔夜、刘韐、姚友仲、刘延庆四壁守将,开始部署防御工事、巡逻监军。

    “陛下,陛下!”

    王怀吉躬身在寝宫的外面,大声地叫着。

    赵煊已经在朱皇后的服侍下穿好了火红的官袍,打开门回道:“慌慌张张,成何体统!”

    王怀吉连忙镇定神情,内心却还是被吓了个半死,这金贼要是破城而入,他这个官家身边的大押班必遭祸患啊。

    “陛下,金贼又开始攻城了。”

    “张相公传话来,说是金贼这一次的攻城气势远超前几次,还请陛下做好应对的准备。”

    王怀吉很想劝说赵煊在城破的时候,带着他们一起杀出去,向南边逃。

    最好是淮河以南,这样金贼就会因为河北以及陇西的勤王大军而不敢继续追击。

    但是这种话,他现在可不敢说出口。

    陛下已经有言,要和京城共存亡。

    在这个时候劝说陛下南逃,必然被陛下所不喜,那王孝迪等人可是很好的例子。

    赵煊自然也有一点儿慌乱,毕竟关乎于自己的生死大事。

    “召百官进入垂拱殿,商讨如何防守京师之事,再传话给张叔夜,有什么需求,尽管提出来!”

    “朕当会尽心尽力配合他守住东京城。”

    王怀吉躬身领命,大步匆匆地跑出寝宫,安排大押班去通知百官以及张叔夜。

    现在,张叔夜可是同知枢密院事,是枢密院的副相,拥有着管理大宋兵事的权力,也就是掌管着一半的兵权,其本人威望也因为此番勤王有功,再加上守城有功,更胜以前。

    而很多主战派的官员现在也开始以张叔夜为主,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他的身上。

    百官们在听到号角声和战鼓声的时候,就惊慌不已地爬起来,穿了衣服,行色匆匆地向皇宫赶去,路上全部都是殿前司的士兵在巡逻,把一些慌乱出行的百姓们都赶回了家。

    还没到皇宫,就遇上了大押班的人,连忙一起跟着去皇宫。

    到了垂拱殿。

    赵煊已经端做起来,心平气和。

    “臣等拜见陛下,圣安。”

    赵煊回道:“朕安。”

    百官们刚直起身,就听到赵煊直接宣布了圣意。

    “如今金贼兵不血刃拿下京城的阴谋已经破碎,开始急了,想要一举拿下京城。”

    “朕自临危受命一来,也曾因为是战是和而犹豫过,错失了打败金贼的良机。”

    “朕之过。”

    百官们惊讶不已,都以为官家这时候开始下罪己诏了。

    何栗第一个站出来,躬身道:“陛下,此乃王孝迪等乱臣贼子之祸,而非陛下之过。”

    “金贼亡宋之心不死,是陛下第一个看出来,京师能够收到现在,也是陛下文治武功,积极应对,宣召勤王大军前来支援京师。”

    “然而,大宋生死存亡之际,却又奸臣谏言,让勤王大军按兵不动,以至于金贼长驱直入,兵围京师。”

    “臣死谏,请陛下治唐恪谋逆之罪,以安民心!”

    何栗不愧是一个会察言观色的臣子,也不愧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大臣。

    以前联合孙傅一起欺骗赵桓,如今又像是小人得势,得理不饶人。

    当然,他肯定是不想让赵煊背锅,毕竟皇帝要是下了罪己诏,也就要失去他的威望。

    何栗明白自己现在和赵煊彻底绑在一起,一旦城破,他要是投降了,估计也不会被金贼放过,毕竟他可是朝堂上主战派的带头人。

    而且,他死谏请求赵煊问罪唐恪,也是担心城门守不住,到时候唐恪等人又死灰复燃,他更是要遭殃。

    赵煊愣了一下,秦桧、王时雍、莫俦、李秋水、陈过庭,一个一个的官员,都站出来了。

    他们也不傻。

    这时候,维护一个已经失去了陛下信任的前宰相,不如维护现在正当红的副宰相何栗。

    对方这临战之时,死咬一口,可不简单。

    赵煊也乐的如此,直接同意了百官们的请奏。

    派遣何栗、秦桧、王时雍三人一起,带着圣旨,把唐恪抓起来,押送去宣德楼。

    不仅如此,还让王宗濋带着殿前司的人,拿着圣旨,去大理寺天牢押送王孝迪、孙傅、李邺三人去宣德楼。

    而后带着百官来到了宣德楼上,这是内城的城墙之上的塔楼。

    在火把的照耀下,整个朱雀街上出现不少的百姓,他们被大押班的人呼唤,前来宣德楼城下,听取官家的圣言。

    赵煊想要鼓舞整个京城上下的士气,同时,也想百姓再一次传达,他誓死守城的坚定信心,也好让百姓们明白朝廷的意思,也站在主战这边。

    本来在朝堂上,承认一下自己前身犯下的错误,也好安抚一些官员的心,同时,树立自己明君的形象。

    没有想到何栗趁机把黑锅甩给了唐恪,拥有着赵桓记忆的他,自然清楚唐恪的为人。

    赵煊觉得北宋末年的六贼,应该是耿南仲、徐处仁、吴敏、唐恪、王时雍、王孝迪。

    既然何栗打算让唐恪背锅,那正好,他也就不必煽情了。

    “轰!”

    外城时不时传来巨响,还有战士们的嘶喊声。

    城内的百姓都是瑟瑟发抖,抬起头,看着站在城墙上的官家。

    此时。

    于火把的照耀之下,官家的红袍犹如鲜血一般。

    也就在这时。

    王宗濋急匆匆走上来,气喘吁吁地说道:“陛下,东大营有闹事者,还请官家移圣驾,也让百姓们回去避祸。”

    而东边突然出现大火,还有厮杀声。

    赵煊直接对荆超吩咐道:“你带两千殿前司去东大营,闹事者,就地格杀!”

    荆超立即拿着虎符,带人去平定东大营之祸。

    城下的百姓也听到了东边的厮杀声,也看到了东边的走了水,立即慌乱起来。

    “肃静!”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