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文科生的三国 > 第四十一章 实力猛增

第四十一章 实力猛增

    冀州,大将军府。

    袁绍端坐上首,心情不虞地问道:“眼下两路战况不佳,朝廷逼迫甚紧,诸位可有主意啊?”

    审配言道:“主公,朝廷兵势愈大,属下以为,当下还是与朝廷议和,以图后策啊!”

    “审正南所言欠妥,朝廷兴师动众而来,我冀州若轻言议和,日后主公岂不是次次都需忍让,那我主公还有何颜面立于当世?”许攸带着讥讽道。

    两人甫一开口,袁绍手下两个派系又开始了争论不休的相互拆台,没完没了。

    袁绍脸色越发难看,最后目光定格在一直沉默不言的管忠身上,不禁问道:“仲瑾,你意如何啊?”

    管忠微微一笑道:“主公,有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北平朝廷兵戈之利,天下闻名,依属下看来,我冀州军半是输在了军械上。战报上说,我大军数万人冲阵,还未靠近朝廷军营寨百丈,已损失过半,此非人之过也!若主公能忍一时,潜心修戈制甲,整理军备,不出数年,主公实力朝廷也要避让三分啊!”

    袁绍深以为然道:“仲瑾之言有理,既如此,孤令仲瑾总理整理军备之事,凡我冀州、并州治下,皆听仲瑾调用。”

    “禀主公,忠能力有限,还请主公另请人主理此事,忠愿从旁听候调遣。”管忠当即推辞,他一个初来乍到的幕僚,何德何能能主理此事?即便是他有这份能力,也不该由他去做,“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他还是没忘的。

    袁绍似乎也想到了什么,便点头道:“那便由沮授主理,田丰、仲瑾从旁协助。”

    “主公,忠有一请求,请主公允准?”管忠适时道。

    “有何请求?”

    “忠请主公在邺城重建‘百家学宫’,以主公四世三公之名望,若学宫建成,广招天下名士,必然应者如云。如此,不仅能巩固主公贤名,而且能为主公谋取在野贤才,使主公实力得以提升,岂非百利而无一害?”管忠郑重地请求道。

    管忠所说的便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稷下学宫”,“稷下学宫”为齐国挣得了天下名望,成强齐五霸之位,如今管忠想在邺城重建学宫,再现先祖的辉煌。

    “言之有理,仲瑾,孤令你兼任学部司马,督造邺城学宫。”袁绍拍板同意了管忠的请求。

    “谢主公!”

    冀北两个战场,北平军虽然都取得了战果,但毕竟人数上不占据优势,双方初战后,再无任何动作。

    正面战场没有动静,趁火打劫的张燕同样停下了进军的步伐,唯恐被袁绍大军反包围。

    北平,丞相府。

    “主公,我们的人传信回来,查到四夫人和五夫人一行人都被软禁在毋极的甄氏老宅里,由袁绍二子袁熙领兵三千看管。”执掌‘风音’的展昭一身灰衣立于案前报道。

    “有把握把人毫发无损地带回来么?”陈非淡淡地问道。

    李元芳正色道:“主公宽心,属下等定当将两位夫人安然无恙地带回来。”

    “孤相信你们不会让孤失望,记住,你们只有三天,你们进毋极之时,尉迟恭会率一万精骑,拦截颜良大军回援。张燕大军同样会向袁军施压,你们救下人,便向西北赶路,进入张燕占领的区域,自会有他的人接应你们。”陈非着重叮嘱道。

    “主公放心!”两人齐声保证道。

    陈非是没有耐心与袁绍和谈的,他的打算便是在李元芳、展昭两人救下甄氏兄妹后,直接强攻冀北,逼袁军决战。颜良、高览若是退避,顺势拿下冀北三郡国,若是不退,则重创两路袁军,给袁绍一个深刻的教训。

    “传杨延嗣、赵云来见!”陈非再次下了指令。

    侍者应声前去传令,不一会儿,一身青灰色战甲的杨延嗣和一身银甲的赵云便来到了陈非身前。

    “末将拜见主公!”杨延嗣和赵云齐声行礼道。

    “七郎、子龙,深夜召你们前来,是有要事需要你们去做。”陈非开门见山道。

    “但请主公下令。”赵云毫不犹豫地回答。

    “岳鹏举大军与袁军对峙,孤欲令你们二人率三万精骑奔袭颜良大营,一举围歼颜良大军。”陈非顺势说道。

    “北平四营尚有焦赞、孟良两位将军坐镇,末将和七郎领兵恐怕不好吧?!”赵云是卫尉,对京畿布防和兵力烂熟于心,陈非的话让他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还没动的焦赞和孟良的两营兵力。

    “孤可没说子龙你们是领着他们的兵马出征。”陈非小小地卖了个关子的。

    “如此,末将斗胆,请问主公兵马从何而来呢?”赵云绞尽脑汁也想不到这三万兵马如果不从各处抽调,又从何而来?

    “子龙可信天赐之说?”陈非问了一句让此时的赵云和杨延嗣摸不着头脑的话。

    “遇上主公前,末将不信,如今末将是相信的。”赵云坚定道。

    “这就对了,兵马孤已经为你们准备好了,三万精骑已在东门外十里的校场等候,此次出征仅有孤与岳鹏举知晓,你们这就手持兵符连夜出城,汇合大军出发,一路注意绕开官道,记住,你们是突袭!”陈非最后说道。

    “主公放心,延嗣誓斩颜良首级而还!”杨延嗣这个时候是最兴奋的,对他而言,没什么比出征更令他热血沸腾的了。

    “孤等着七郎的好消息!”陈非对杨延嗣能斩颜良还是持怀疑态度的,但对于颜良可能会被阵斩这件事深信不疑,毕竟还有赵云同行的。

    赵云和杨延嗣领的三万精骑自然是一直在系统城池里待命的三万人,为了给袁绍一个刻骨铭心的教训,陈非不惜动用了这支一直未出现的精骑,对颜良大军他志在全歼。

    美中不足的是现在他的旗下猛将还是太少,五十万大军,拿得出手的武将一只手都数的过来,赵云、尉迟恭、太史慈加上身为军团主将的秦琼和岳飞,以及自己身边的潘宁,算上杨家将,倒是能凑足十个,但对于五十万的北平军来说还是太少了。不是所有人都能像岳飞一样上马能横槊,下马能统军的,秦琼性格沉稳,坐镇北海问题不大,李绩坐镇龙城有杨家将协助,也没有问题。岳飞就是个光杆司令,等冀北三国拿下来,岳飞就是在与袁绍对峙的最前线了,所以陈非派了两员大将和三万大军前去,使得岳飞军团兵力扩展到接近十万人。

    乾安三年,十一月二十,中山毋极。

    一片平静的毋极县城随着甄家府宅响起的一阵嘈杂的金铁交鸣,城中突然开始乱起来。

    李元芳带着几十名随从强闯甄府,同一时间,潜伏在城里的各处的暗卫开始引燃早已准备好的纵火之物,城门处的暗卫在展昭的带领下,守住打开的城门,等待着李元芳一起冲出去。

    尽管派李元芳和展昭来营救甄家兄妹是陈非几天前才下令的,但在当初收到甄家一行人被扣留的消息以后,两人就得到了陈非准备救人的授意。那个时候中山国还是袁军的控制区域,现如今,颜良都自身难保了,营救的时机也就到了。毋极城内仅有三千军马,拦不住两个武力达到了全史一流的武将加上上百名精锐的暗卫,袁熙尽管一直催促军士们冲上去,但面对手持强弩的上百名暗卫,几千人显然没有多少威慑力。因此,袁熙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群来路不明的人将甄家兄妹劫走,扬长而去。

    此时,蒲阴战场的黎明即将来临,岳飞大军向颜良大营主动发起了进攻。

    “检测到岳飞‘武穆’属性爆发,上阵杀敌时,己方士气上升,免疫一切负面属性,将士武力随机上升1-3点,自身武力+2,统帅+3,岳飞基础武力97,武器沥泉神枪+1,坐骑汗血马+1,‘武穆’属性+2,当前武力101。尉迟恭受‘武穆’属性影响,武力+2,当前武力上升至102。”

    陈非仔细听完,发现岳武穆的属性简直就是为北平军量身定做的,在军备已经远远优于敌人的前提下,战力还能得到提升,这样的加成,只要不是数量太过悬殊,闭着眼睛都能打赢。

    颜良和蒋奇堪堪抵挡着岳飞大军的攻势,但没过多久,东南方席卷而来的北平军数万骑兵令两人大惊失色,朝廷增兵了?北平的斥候究竟在干什么?这三万铁骑从哪儿冒出来的?这些问题瞬间从袁军将领们心里冒出来,但却没时间让他们弄清楚了。

    在赵云和杨延嗣的兵马赶到的同时,颜良的第一反应便是撤军,七八万人打三万人都被压着打,再来三万人还能打么?

    “撤兵!”颜良一声令下,袁军却是兵败如山倒,被北平军趁胜追击,接近七万人或被斩杀或被俘获,颜良十万大军几近全军覆没。

    颜良大军覆灭,高览又怎敢固守?过了几日,消息传到易县,高览没有丝毫的犹豫,率军向南撤退,唯恐被北平骑兵抄了后路。

    袁绍出兵二十万,损失过半,加上冀北尽数落入朝廷手中,可谓是元气大伤,即便是心中有万般怒火也难以发泄,只能蛰伏等待着机会。

    徐州方面,坚守了数月之久的下邳城被陈登父子打开,继承陶谦徐州牧之位的其子陶商被杀,曹操顺利地取得了徐州大部,而朝廷取得了徐州北部三郡国。

    陈非下令以岳飞为河北道行军总管,总理冀北兵马,赵云、杨延嗣在其麾下听用,程咬金调回北平任禁军统领,李绩任龙城道行军总管。尉迟恭卸任渤海道行军总管,麾下大军并入北海道,渤海郡国划归河北道统辖,巡抚府并入北海道,新取得的徐州三郡国也由北海道统辖。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