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文科生的三国 > 十七、董卓进京

十七、董卓进京

    十常侍之乱两败俱伤收场,但雒阳的大乱并没有就此结束,带兵拦截少帝和陈留王的河南掾闵贡,也不是什么好人。

    闵贡试图劫持天子,而同往的尚书卢植并没有军权,卢植百般劝说闵贡无果,也是无计可施。

    天子御驾由小孟津向雒阳回转,而在路途中,迎面遇上了奉诏进京勤王的西凉刺史董卓。

    雒阳郊外,北邙山。

    道上,面对董卓所率的西凉铁骑,闵贡自知不敌,不敢言语。

    董卓打马上前,拱手行礼,然后高声喊道:“陛下何在?”

    少帝眼见西凉军威,躲在车驾中,浑身颤抖,不敢应答。

    皇子协遂立于车驾前,答:“天子御驾在前,来者何人?”

    董卓定睛一看,乃皇次子,陈留王,眼见陈留王临危不乱,与其对视良久,心下赞许。

    “臣前将军,并州牧董卓,叩拜于天子近前,臣救驾来迟,致使御驾受惊,请陛下降罪!”董卓话说得卑微,却未见其有请罪之意。

    “将军此来何为?”陈留王问。

    “臣此来,乃是勤王救驾。”董卓答。

    “将军兴兵,可有天子诏书?”一旁有大臣问。

    董卓却答:“尔等皆是朝廷公卿大臣,不能匡扶汉室,致使国家动荡,天子受难,咱家出兵是为了救助天子,要何诏书?”

    公卿大臣们再不发一言,如今各地诸侯皆将目光投向京兆,大将军何进在各地的旧部仍在作乱,董卓已经早一步赶到雒阳,找到了天子,公卿大臣们在这种局面下,不太可能去出头。

    于是,董卓先各地诸侯一步,迎少帝还京,十常侍之乱告一段落。

    汉光熹元年八月末,前将军、并州牧董卓率兵勤王,于北芒山救驾于御前,入雒阳。

    天子脱险,遂改年号光熹为昭宁,是为昭宁元年。

    九月,董卓进位司空,手握少帝刘辨,成为号令天下的人。

    但进位司空的董卓并未完全稳固自己的地位,究其原因是各地进京勤王的兵马在司隶并未离开,其中尤其以何进旧将、并州刺史丁原的军力最强。

    丁原义子吕布,有万夫不当之勇,董卓在雒阳设宴招待丁原等勤王众将,而吕布一人便压制了整个凉州集团的武将,引得董卓忌惮不已。

    雒阳郊外,丁原军营。

    “奉先,你要想清楚了,是继续在丁原手下籍籍无名还是转投董太师麾下?董太师为了你,特地送来赤兔宝马,言道只有奉先这等勇将才配得上赤兔宝马,还承诺一旦奉先弃暗投明,便许以重任,绝不似丁原这等目光短浅之辈。奉先啊!早做决断,丁原迟早为董太师所败,你如今尚能以其性命做投名状,假以时日,你白身投靠太师,如何能得重用呢?”李肃强抑自己内心的慌乱,劝说道。

    吕布一言不发地听着,心下暗自做着抉择,考虑半晌,他最终道:“好,此事我应下了,你且回去告知董太师,明晨我便将丁原首级献于阶前。”

    “好,奉先果然真英雄。”李肃激动地笑道,心下暗自松了一口气。

    吕布的身份想杀丁原,何其容易?丁原虽勇,但在吕布面前,与稚子无异,当夜,吕布便在丁原营帐内将其斩杀。

    翌日,吕布于南宫朝会时献上丁原首级,李儒受命于董卓,列举丁原“意图谋反”、“拥兵自重”等十几条罪状,由吕布奉诏将其斩杀。

    满朝文武皆惊,前番还压制董卓不敢妄动的丁原,转眼间已是亡魂,董卓又得一天下骁将,更兼朝堂之上再无可与其匹敌之人,此时的董卓,已是只手遮天。

    光熹元年九月二十八,雒阳南宫。

    在谋士李儒的力谏下,董卓终于是下令,使少帝退位,立灵帝二子、陈留王刘协继位,改元永汉,将少帝贬为弘农王,与其母何太后一齐贬谪到弘农幽禁起来。

    雒阳,幽州联络点。

    “将军,韦珍先生传来书信,言道让我等待车驾出雒阳后将其劫下,便一刻不停朝魏郡去,主公已遣程知节将军率军过境冀州接应。届时,将军什么都不要管,沿途郡县都会有我们的人制造混乱,你只管带着车驾朝魏郡走,到了魏郡,程将军自会接应你们。”雒阳幽州联络点的负责人对看着地图的韦睿说道。

    “睿知晓了!”韦睿毫不犹豫地回答。

    永汉元年十月初一,少帝刘辩被贬谪出雒阳,有弘农王郎中令李儒亲自押送往弘农。

    新城附近官道上,李儒正思虑着到了弘农后怎么完成自己的岳父董卓交待的任务,忽觉背后一阵寒意,遂本能地喊道:“有埋伏。”

    李儒的反应救了他自己一命,他话还没说完,箭羽便如飞蝗一般铺卷而来,他反应很快,马上趁乱将自己压在自己中箭倒地的坐骑之下,强忍左臂中箭后的剧痛装死。李儒福大命大,若不是韦睿急于劫人,按照沙场宿将的性子,必然会在每个人身上补刀,那么李儒将再无生理。

    “护送”弘农王的西凉军士,在韦睿和幽州精锐中的精锐的玄甲骑兵手下,很快便被扫除一空,护送着何太后和弘农王的车驾扬长而去。

    韦睿等人携车驾走后,李儒几乎是用了十二分的力气,方才将压在死马下的腿拉出来,匆匆向雒阳的方向赶。弘农王被劫,这可是大事,若不及时反应,可能会导致局面陷入被动,董卓前番除掉掌权最大的威胁丁原后,先后逼走了包括袁家兄弟在内的诸多原本何进的旧部,又行废立之事,得位不正传闻早已传扬开来。弘农王一旦脱离掌控,李儒不敢想将来局势会演变成怎样?要知道,董卓的处境并不想现如今看上去的那样好,有诸多世家令他投鼠忌器,更有一个势力不比他差的幽州陈非,现在,还不是掉以轻心的时候。一念及此,李儒暂时强迫自己忘记了箭伤剧痛,一瘸一拐地向雒阳去。

    李儒到雒阳时,韦睿一行人早就走到了魏郡,与前来接应的幽州在司隶州的兵马汇合。

    “太后娘娘,弘农王殿下,让你们受惊了,末将征北将军陈非麾下将军韦睿。”韦睿在汇合了大部队后,四千余骑总算能让他松口气了。

    他们照着当初的计划一路狂奔,幽州在司隶的力量全部都发动了起来在掩护他们,待董卓做出反应时,已为时已晚。如今,一行人暂时安全了,他才来向何后和现在的弘农王见礼。

    “将军平身,若非将军将哀家母子二人从董贼魔爪之下救出,哀家和皇儿将命不久矣,无须如此多礼。”何后尽量拿出太后的威仪说着。

    何太后尚能说话,但弘农王却在车驾内瑟缩着不敢说话,自继位以来,他一直面临着刀兵威胁,先是自己的舅舅与宦官之间的宫廷之祸,而后是董卓之乱,他没有一日不在心惊胆战中渡过。

    “太后勿忧,待到了幽州,太后与弘农王将再无性命之虞,我幽州雄兵百万、战将千员,足可护太后和弘农王周全。”韦睿说完便继续指挥车队启程,有赵云在最前面开路。

    回到雒阳的李儒,赶紧去见了董卓,告诉了他弘农王一行被幽州军劫走的消息。

    董卓听到这个消息,自然是惊怒交加,幽州军竟在西凉军控制的雒阳把人劫走了,这让他自觉大感不妙。

    “这个陈非太可恨了,竟敢劫走刘辨母子,咱家要罢了他的官,夺了他的爵。”董卓吼道。

    李儒忍着剧痛劝道:“相国大人,如今当务之急是以天子名义下令给冀州韩馥拦截太后及弘农王车驾,幽州如今势大,若真让他们迎回太后和弘农王,将成为相国大人的心腹大患啊!”

    “文优说得对,来人,立刻给咱家,哦!不,以天子的名义连夜下诏书给冀州韩馥,让他拦下太后和弘农王。”董卓又不傻,他当然知道事情的轻重缓急,连忙让人去传召。

    “诺!”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