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文科生的三国 > 三十四、李郭之乱

三十四、李郭之乱

    话分两头,说道说道回到长安的吕布,虽然进位大将军,可吕布与董卓为首的西凉系之间隔阂却越来越大。

    原因很简单,貂蝉进了郿坞,这让吕布如何能接受?当即就要找董卓“讲道理”,最后被王允还有赵普“劝”了下来。

    “那老贼欺我太甚,你等为何拦我?”吕布怒气冲天道。

    王允心中狂喜,他从吕布的称谓上就听出了此时的吕布对董卓的厌恶已经不加掩饰了,但他明面上却还是“耐心”地劝说道:“君侯,莫要着急,董卓居于郿坞,又有三千飞熊军把守,君侯虽有万夫不当之勇,可在那里也是施展不开,君侯的狼骑大军进不得城来,此事还得仔细谋划才是啊?!”

    “可我那貂蝉还在董贼处,布是一日也不想等的啊!”吕布痛心疾首地说道。

    “允当知晓君侯对吾女貂蝉心意,此事则平早有谋划,君侯是此次谋划的关键,如今只看君侯愿不愿意成为功在社稷之臣了!”王允意有所指地问道。

    “此话怎讲?”吕布不解。

    “还是由则平来给君侯讲一讲此次谋划吧!”王允见时机已到,决定当即向吕布摊牌。

    赵普心领神会,拱手行礼后对吕布说道:“敢问君侯,若在郿坞之中,你除国贼有几分把握?”

    吕布想了想,皱眉回道:“不过三成。”

    “若董贼不在郿坞又当如何?”赵普又问。

    吕布目光微凛,凝神说道:“若身边没有重兵护卫,布有十成把握能拿下董贼首级。”

    “如此甚好!”赵普快意一笑,随即继续说道:“不瞒君侯,我等已有天子诏书,以天子禅位为由诱董贼入皇城,登基大典之时,太庙只有礼官,并无重兵,而君侯身兼宫城戍守之责,在场不会引董贼防备,届时君侯只需趁董贼无备,取了国贼首级,司徒大人会当场宣读除贼秘诏,到时以君侯在军中威望,必能稳定军心,待到君侯狼骑大军入城,则大事定矣!”

    吕布的神情随着赵普的话,一点点地变得精彩起来,目光也越来越炙热,待赵普说完最后一句话,他长身而起,神采飞扬地说道:“此计甚好!布定当不负天子所托,除国贼,兴社稷!”

    “我等谢君侯大义!”王允和赵普心中长舒一口气,拱手行礼,恭送吕布出了司徒府。

    董卓接到天子刘协诏书,虽心痒难耐,但仍听从其心腹李儒之言,三辞禅位诏书,直至第四次方才受诏。

    公元一九三年,九月十五,伪汉帝刘协下诏禅位于伪汉丞相董卓,于长安未央宫举行禅位大典。

    清晨,董卓在其亲军飞熊军护卫下,乘天子车驾,着天子袍服,意气风发地来到了未央宫。

    主持大典的是司徒王允,董卓走下车驾正欲上台阶,王允手持一道诏书,拦在了他的去路上。

    董卓神情不悦道:“王司徒何故挡朕啊?”

    “哼!奉天子诏,诛杀国贼董卓。”王允冷冷地道。

    “王允好胆,我儿奉先何在?给朕杀了他。”董卓大怒道。

    这时,斜刺里杀出一员大将,四下刀兵相交之声骤起。

    来者头顶束发金冠,体挂西川红锦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弓箭随身,手持画戟,座下赤兔马,好一个威风凛凛!

    来人正是不久前威震八方,阵斩十余万异族的汉大将军吕布,天下人冠以“飞将”之名!

    “吕布在此!”吕布高声喊道。

    慌乱之中的董卓并没有注意吕布的语气,见到吕布的他大喜道:“奉先我儿,王允之辈欲害为父性命,快快将这帮逆臣拿下,枭首示众!”

    吕布冷冷地说道:“董贼,布奉天子诏令,取你项上人头,以安社稷民心!”说罢,不由董卓分说,打马上前,扬起了手中方天戟。

    董卓来不及反应,赤兔马已到近前,只见一声惨叫中,一代权臣身首异处,殒命当场。

    董卓被杀后,满朝文武和所有士兵都高呼万岁,长安老百姓高兴地在大街小巷载歌载舞,共同庆祝奸贼被诛,而依附董卓的人也都被下狱处死。

    李傕、郭汜等人因为王允、吕布杀了董卓,因此非常痛恨并州人,便把在他们军队中的数百名并州男女统统杀死。

    不久后,牛辅死于西凉军中动乱。在牛辅死后,众人无所适从,打算各自散去。李郭二人害怕,就先派人到长安,乞求赦免。王允以此认为李郭二人已经服软,以一年内不能两次赦免为借口,不答应他,更欲趁势削夺凉州兵将领的兵权,取缔凉州兵,利用关东兵去控制他们。

    李郭二人见没得到朝廷赦免,准备舍弃西凉军士直接跑路,但被贾诩拦下来,贾诩言道若是二人就此离去,偌大的西凉军朝廷派一队普通军士来就能解决他们,如果他们置之死地而后生,趁长安大乱反攻长安,兴许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挽回局面,他们二人也能成为社稷功臣。

    于是,李郭二人就这样被贾诩鼓动,率数千西凉军士一路杀向长安,途中击败了来阻拦的西凉将军徐荣,收拢沿路的西凉溃兵,到长安城下时,二人手下军队已有十余万人。

    二人与董卓旧部樊稠、李蒙汇合,一起围攻长安,长安城墙高大坚固,西凉军久攻不下。

    直到八天后,在城内固守的吕布军中出现叛乱,叛军接应西凉军入城,长安城遂破。

    吕布手中无兵,李郭二人杀意已决,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他只得带着亲兵冲杀出去,大战之中还不忘带上心心念念的佳人貂蝉一起突围。

    城破以后,李傕郭汜等将纵兵掳掠,城内一万多官民被杀,街市上一片狼藉,尸体堆满街道。卫尉种拂挥剑战死,李傕、郭汜屯驻在南宫掖门,太仆鲁馗、大鸿胪周奂、城门校尉崔烈、越骑校尉王颀等人遇害。

    吕布寡不敌众逃出城外,王允保护汉献帝刘协上了宣平门楼,李傕、郭汜率众包围门楼,都要求王允出来,问他:“太师何罪之有?”王允苦劝许久,西凉军不退,只好下城门,死于乱军之中。

    六月初二,献帝大赦天下,任命李傕为扬武将军,郭汜为扬烈将军,樊稠等人都任中郎将。

    八月,太傅马日磾、太仆赵岐持节安抚关东义军,向关东诸将示好。

    九月,李傕任车骑将军、司隶校尉、假节钺,封池阳侯;郭汜为后将军,封美阳侯;樊稠为右将军,封万年侯;张济为镇东将军,封平阳侯。

    李傕、郭汜、樊稠三人掌管朝政,张济因为力量最弱,于是出屯弘农。

    只是失去董卓坐镇的西凉军渐渐有了四分五裂的迹象,权力野心的极速膨胀,导致樊稠张济二将与李郭二人矛盾日益加剧。

    时间很快来到初平五年,也就是乾安五年,马腾率军来到长安城外,欲与李榷见面议事被拒绝,准备对李榷动兵,献帝派使者前来调和未果。韩遂率兵由金城而来,准备调解双方矛盾,不成后又与马腾结盟,驻军灞桥。

    李榷见势不妙,决定先下手为强,派郭汜、樊稠以及自己侄子李利率兵进攻马腾韩遂,马腾韩遂大败,退走凉州。

    李榷派樊稠率军追击,韩遂派人找樊稠说和,而后又亲自来与樊稠见面,叙同乡之谊,两人并马而行。

    李利回到长安,对李榷说了韩遂与樊稠见面的场景,加之樊稠历来作战勇猛,在西凉军中威望甚高,李榷早已不满,二人之间矛盾进一步加深。

    二月,在一次宴会之上,李郭二人合谋击杀樊稠,樊稠旧部与二人手下兵马火并,张济赶来调解纷争,暂时稳住了局面。

    然而,长安朝廷本就岌岌可危,李郭二人久居人下,现在陡然掌握大权,野心必然膨胀,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小小的长安朝廷,不可能容得下两个手握兵权的人掌权。

    李榷、郭汜以及张济三人出于利益分配,均分了长安城内的地盘,各自为政,但长安城内的局势不见好转。

    城内军队把持一切,百姓罹难,粮食价格飞涨,快到了易子相食的地步,献帝下令打开太仓放粮才缓解了局面。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