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大秦:从骊山小卒开始封侯拜相 > 第八章: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

第八章: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

    暮食过后。

    骊山陵区也陷入了罕见的平静,刑徒以及服役人员纷纷躺在大石上,操着五湖四海的口音吹牛聊天。

    这一刻,是没有地位,没有阶级,汗流浃背一天,埋头苦干后,唯一的放松。

    就算是章邯等人,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斥责刑徒,所有人都清楚,若是连这一刻都被剥夺,会激发暴乱。

    赵书望着天空,思绪飘远,他对于骊山陵区的管理制度很感兴趣,不愧是割韭菜的祖宗啊。

    不管是对刑徒,还是对他们这些服役人员,基本上都是该严格的时候严格,该放松的时候放松。

    他们不会逼得刑徒活不下去,而是在刑徒极限之前停下,从而保证工地运转,也保证刑徒没有多余的精力作乱。

    “五百主,你是哪里的人啊?”一个操着韩地口音的刑徒开口,他的眼中满是敬畏。

    因为他清楚他的上级,不会在这里待太久。

    听出了对方的口音,赵书轻笑,然后意味深长道:“我是老秦人,你们是新秦人。”

    “在未来,这片土地上,只有秦人,也只能有秦人。”

    先不说他本就是老秦人,在任何时空,都存在政治正确,要不然,纵然有惊天才能,也只能碌碌无为。

    闲谈之时,骝过来:“赵书,少府那边需要采集工具的数据,你跟我过来一趟。”

    “诺。”

    点头应诺,赵书连忙起身朝着骝一拱手:“有劳上吏过来一趟。”

    骝也清楚眼前少年虽然在服役,却得到了章邯与李斯的看重,他的态度也不再高高在上。

    “都是为了少府奔波,为了大秦出力。”骝虽然是秦吏,对于人情世故,还是熟练的。

    一路上,两人都没有多言,这里距离骝的办公的地方并不远,当两人赶到,章邯已经在房间里等候。

    烛火摇曳,房间中,气氛凝重。

    “坐。”章邯示意赵书落座,骝走出了房间。

    在对面落座,赵书朝章邯拱手:“多谢少府。”

    “我很看好你,将你的志向于廷尉说了,廷尉李斯也欣赏你的志向与才华。”

    喝了一口茶水,章邯开口:“想要上战场是好事,但一腔热血,往往会死在战场上。”

    “骊山附近驻扎着一支精锐,我和廷尉的意思是,只要你每天完成任务量,可以进入军中训练。”

    “提前学习一下何为军阵,何为大秦锐士。”

    闻言,赵书大喜。

    他刚刚还在为此事发愁,章邯便送上了门,喝了一口凉茶压下心头激动,赵书站起身来,朝着章邯深深一躬:“少府与廷尉之恩,书没齿难忘。”

    “不论未来是否出人头地,书必以少府廷尉马首是瞻!”

    这一刻,赵书没有丝毫的犹豫,也没有半点纠结,便将自己卖给了章邯与李斯。

    他的话很直白,那就是你们给了我出人头地的机会,我可以做你们的小弟,为你们摇旗呐喊。

    “嗯,你有此心,我深感欣慰。”章邯先是点了点头,随即摇头:“我们并非要你干什么,只是我与廷尉都是寒门出身走到今日的。”

    “我们知道寒门想要出头有多难,你很聪明,让我们在你的身上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所以,只要你有能力,我们不介意推你一把。”

    说到这里,章邯话锋一转,朝着赵书道:“一个人,不论是从军还是从吏,都要读书识字。”

    “我会吩咐骝,你若是有闲暇时间,不妨多去拜会拜会。”

    闻言,赵书再一次朝着章邯深深一躬:“书多谢少府提携之恩,还请少府代书向廷尉转达谢意。”

    “嗯。”

    望着赵书离开,章邯眼中浮现一抹精光,赵书给人的感觉,太沉稳了,他身上虽有少年人的锋芒,也有谋定后动的沉稳。

    “骝,以后多教教他。”章邯朝着骝吩咐道:“这个年轻人,不会留在这里多久了。”

    “与这样的人结下善缘,会让你日后有大用。”

    “诺。”

    骝点头应承,然后向章邯深深一躬:“属下多谢少府提携。”

    他心里清楚,有了章邯与李斯作为后盾,只要赵书不是废物,必然会出人头地。

    赵书的才华,才是他敲开章邯与李斯大门的关键,骝相信,只要赵书活下来,必然会出人头地。

    赵书能走多远他不清楚,但骝明白,未来赵书的成就,他拍马难及,教导赵书,这是章邯给他的机缘。

    当赵书回去营地,众人都已经入睡,除了木屋,四下无人,躺在一处大石上,望着满天繁星,赵书心下激动。

    章邯,始皇帝未来的保镖头子,绝对的心腹。

    李斯,如今的廷尉,未来的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今日章邯一番话,让赵书一扫心头颓废,他心里清楚,自己遇到了贵人。

    赵书不是愣头青,多年的社会打拼让他清楚,人这一生中,遇到贵人是多么难的事情。

    有人曾说:人这一生,遇到贵人先立业,遇到良人先成家。

    望着漫天星辰,赵书在心里暗暗立下誓言:“章邯,李斯,若我能够出人头地,君若不负我,我必不负君。”

    虽然赵书也清楚,在大秦投靠最好的选择,是如今尚未成为始皇帝的秦王政。

    接下来是王翦父子,其次则是蒙恬兄弟,但这些人他接触不到,距离他太过遥远。

    作为一个服役的庶民,赵书要求从来就不高,只要有人递出橄榄枝,他就会接下。

    此时此刻的他,太需要这根橄榄枝了,别说是李斯与章邯这样的组合,就算是赵高,他也会毫不犹豫的接下。

    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

    这一刻,赵书想到了原身的家人,嘴角露出一抹笑意。

    一个男人,拥有一个完整的家,无疑是很幸福也很幸运的一件事。

    前世,他陪伴着父母走完最后一程,没有留下遗憾,如今他占据了原主的身体,他也要为其父母养老送终。

    在大秦,他就是赵书。

    念头起落,从家人转移到了事业,这一刻,赵书心里有些期待明日前往京师军营地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