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中原突击营 > 第二十六章 每人三十亩良田

第二十六章 每人三十亩良田

    威远将军拍了拍徐校尉说道先“回去稍作休息。”

    威远将军刘超,转头看向刘政,哈哈哈,爽朗大笑起来…

    “好小子,昨日在街头看到你时,就觉得不是等闲之人,果然是位不凡的少年郎。”

    乔一抱拳说道:“将军过奖了,只是侥幸而已,没有黄子檀等人一同前去,我一人什么也做不成。”

    威远将军刘超低声说道:“看你不凡,还想调查与你,没想到你是将军的师弟。”

    “呵呵呵”乔一尴尬的一笑。

    “进城,老将军等人还在等待。”

    威远将军一众人直奔中军大帐中而去,一路之上,两边百姓都停在五步之外等候。

    百姓都很好奇发生了何事,被限制一刻钟内不得走动,都昂着头焦急等待,议论着几辆囚车中,是何重要人物。

    乔一,来到中军大帐中外等候,大帐里两旁坐着一众文臣武将。

    正中而坐的是一位,白发飘飘的老者,脸色红润精神矍铄,一身白衣长袍,穿着的十分随意。

    “镇北将军,乔一,徐校尉等人已经来到,”威远将军刘超行礼道。

    “好啊,哈哈哈。”镇北将军大笑道:“定要好好奖赏这几十位勇士。”

    乔一被请进大帐中,与众多官员打了个照面,唯独听到郡守赵康年的名字时,眼睛睁大了些。

    师傅说过,就是此人救了母亲几人,乔一看待赵康年的目光,充满了感激之情。

    看着这位四十多岁的郡守,长方脸,鹰钩鼻,目光炯炯有神的也打量着自己。

    赵康年上下打量后,确认没见过此人。

    简单寒暄几句后,乔一走到镇北将军张元濮近前抱拳行礼道:“草民,见过镇北将军。”

    “哈哈哈”镇北将军张元濮笑了起来,又靠近乔一小声说道:“师傅可没少提起你。”

    乔一也轻松了许多,小声说道:“来了北疆城没第一时间拜见将军,莫要责怪。”

    “无妨,这不是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师傅说你各方面的能耐都在我等众师兄弟之上,我还有点不服气。”

    “别看我老了还是有点能耐。呵呵呵,”张元濮口气平和,依然豪气冲天。

    “哈哈哈”乔一疑惑的笑了笑,问道:“师傅他,对我评价如此之高。怎么得出的结论。”

    “说你脑子里有常人没有的想法,有些天马行空。”张元濮笑道。

    乔一听到此话心里一惊。这个百岁老人到底是何方神人。

    就听张元濮提高嗓音说道:“你不光擒获了匈奴王子,带去的人马都完好的回来了,老夫很是佩服,一定好好犒赏与你。”

    “那太好了,能不能给我几十亩田地,在下平生所愿,有百亩良田即可。”乔一也不客气的要求道。

    这让张元濮等一众官员更是差矣,“这小子怎么能张口要田地!”

    张元濮哈哈哈大笑:“果然与众不同。你跟我来。”

    赵康年听到二人提到了“师傅…”他是张元濮将军的师弟,这年岁相差甚远大了一些。

    他师傅究竟是何高人!教出了大梁三铁柱不说,又来了一个年轻的师弟,单人入敌营这是何等胆量。

    赵康年愣神琢磨之时,镇北将军张元濮走到他面前:“赵大人想什么呢这么入神?”

    赵康年回过神来尴尬的:“呵呵呵笑起来,张将军何事?”

    指了指乔一说道:“这是有功之人,需要几十亩良田,这个归你管!老夫不能做决定。”

    “啊…!这…”赵康年有点蒙!定了定神说道:“这是小事,这次前去的将士,每人三十亩良田,外加三十两白银,这是规定,受伤的兵卒多十亩良田,多加十两白银。”

    “谢过赵大人了”乔一抱了抱拳行礼道。

    “谢我为何,这是你应得的。”

    镇北将军对大家说道:“都散了吧,待大军收拾了城外五千胡人,我们日后摆酒庆贺。”

    “乔一我在府中给你安排住处,你随我到家中吧,”

    乔一连忙道:“将军不可,我在城中有个落脚之地,现在想好好休息,改日在登门拜访。”

    “那既然这样也好,先回去休息,今晚我们在军中大营议事,到时我会派人前去接你。”

    镇北将军对下属吩咐道:“先给乔公子,安排一下前去休息,晚些时候接他到营中议事。”

    “是”

    乔一点点头:“确实要睡个好觉。”

    赵康年心事重重的离开。

    “乔公子,安排的一处住所,离此处不远,我头前带路。”

    “好的,有劳了!”

    “公子,叫我于洋即可,我是将军家中一名小小的随从。”

    “呵呵呵,”乔一微笑着说道:“那谢过于管事。”

    “驾~”乔一骑上高头大马,甚是威风凛凛。

    赵康年并没有回家,而是来到了镇北将军府:“何事啊,赵大人?”

    “老将军,这个乔一到底是谁啊?我到听你们提到师傅?他是您老的师弟,怎会如此年轻?”赵康年不解的说道。

    张元濮不慌不忙:“是我师弟,今日也是第一次见!不过,你可是第二次见了!你认不出他是谁?”

    “有点眼熟,不过想不起来在哪里那见过!”

    “哈哈哈”张元濮大笑着说出四个字:“指腹为婚。”

    “什么…他是…是欧阳…平、之子。”赵康年恍然大悟。

    怪不得看着眼熟,仔细想来,果真有点像欧阳平,激动的赵康年原地转了好几个圈。

    “这是怎么回事张将军?为何他会成了你师弟?”

    张元濮抿了口茶:“我说过他是你请来的客人,为找母亲而来。”

    “哦…这是自然。”

    “当年我师傅在东海郡的一处战场刚好遇到,一个婴儿被一匹战马驮着过江,所以就顺手救下。”

    “原来如此,果真是他无疑了。”赵康年想到欧阳平曾说过,他将孩子绑在马背上,打马过江的。

    “这些年一直与恩师学习武艺。师傅托我找那玉佩的主人,这两年才有了线索。”

    赵康年也安静下来,端起茶水一口喝下:“怪不得您老问我关于当年,在东海郡的战场之事!这孩子真是命大,能得到恩师的指点,也是有莫大的福气了。”

    张元濮欣慰的捻了捻胡须:“师傅曾说过,此子有常人不敢想的想法,将来必定在你我之上。”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