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隔天清晨,还在睡梦中的母女俩被汪明远的电话铃声再次唤醒。他们一行三人去了一个离市区较远的商业古镇。虽说那时的天色还昏暗低沉,古街上的行人也寥寥无几,可这些一点都不影响露华的兴致,她的感冒已好的差不多。古镇上高矮不均兼具江南特色的联排建筑令她颇感兴趣,她忙着浏览四周的景色,对母亲的问话有一搭没一搭地回着。据说,这个名曰“谷韵”的小镇已拥有上百年的历史,涓涓细长的河道两旁坐落的尽是一栋栋小巧精致且形态各异的矮脚楼房,它在向世人展示着上个世纪四世同堂的家族风貌。原本只供普通百姓过活的栖身之地,如今却也演变成一条透着浓烈商业气息的购物街道。尽管这些古色古香的老建筑照着原样给保留了下来,街道的景致也依旧如诗如画,但晨曦却对这样刻意营造出的精致提不起半点兴致。

    走在前方带路的汪明远借着兴头与露华热络攀谈,他详细地介绍每家铺子的特色商品。被落在身后的晨曦反倒似个局外人,只得自顾自地跟在后头,兴味索然地游览着窄巷子里的人文景观。她意兴阑珊地尾随俩人踏过的脚印来到巷尾,转角处是一座通往河对岸的石拱桥,桥的形状呈一个大大的半弧形。台阶由一块块的大石砌成,一个紧挨着一个,高低不平,人踏在上面有种怪异之感,总会不自觉地将后跟轻轻提起才能迈向更高的台阶。石桥两边的扶手也造得格外的低,有带小孩子的游人经过,必须紧紧拽住孩子的手行走才会安下心来。

    他们仨人站在桥的中央从高至低排列下来,宛如三尊人形石膏像。汪提议让母女二人拍照留念。露华也在一旁起哄,“好的,我们就站在桥边拍。”

    她不想破坏大家的雅兴,只得不情愿地答应,嘴里却不停地嘀咕着:“你们别靠石栏太近,扶手这么低,真是太危险了。”

    “没事的,我在这儿你还怕什么!”汪边说边拿起相机摆好位置。

    “是呀,妈咪,您什么时候胆子变得那么小。”露华带着顽皮又轻佻的语调说。

    “我可不像你俩会游泳。”说着,她轻轻将身子靠向露华那一边,这时的女儿仿佛成了她的保护神。

    镜头里的母女,一个如素雅的海芋,一个似红艳的木槿。汪对自己的杰作颇感自信,他按着倒退键展示给她们一张张录下的倩影,还不忘询问二人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这时,晨曦的发丝被不知何处吹来的寒风浮上脸颊,细心的汪在一旁替她将发丝拨到耳后,经过的路人不时向他们投来异样的眼光,有的带着善意,有的出于好奇。她有些感到不安,尴尬地低下头,佯作不知情。露华看在眼里却没有作出多余的举动,或许是为了不让母亲难堪,她不再故意撮合二人。

    没多久,天空又笼上了一层厚厚的烟灰蓝,毛毛雨随之而来,且看样子愈下愈大。汪赶紧领着她们跑进一家附近的小酒馆躲雨,顺便一道解决午餐。酒馆的陈设简单,整体呈木质结构,堂内的所有桌椅均是用略带斑迹的榉木打造而成,显得传统而有年代感。汪似乎早已认识这家酒馆的主人,他们被安排在了二楼就坐,上楼前汪还不忘与老板寒暄几句。他们踩着木质楼梯吱吱作响,二楼空间要比一楼来得宽敞许多,上面只放了几张桌椅,显得愈加空阔,不过由于地板较薄,楼上走动的声音,楼下的人可听的一清二楚。老式的房顶喜欢用三角形斜面搭建,抬头望去犹如置身于寺庙。

    他为自己及母女二人分别点了两只湖蟹。被蒸好的蟹子一只只均匀的摆在盘中,色泽光润,透着红澄澄的光彩,光是看就令人难以抵抗。配着姜葱醋汁细细品尝,更是美味无比。一边是窗外的雨景,一边是鲜美的蟹肉,两者结合不愧为人间一大美事。邻桌一对情侣也点了相同份量的湖蟹,他们吃得意犹未尽,满是陶醉的样子。

    晨曦发出赞叹,“终于食物的滋味胜过景色了。”

    汪听了也不住地点头,顺便提起自己是这家酒馆的常客。不仅于此,他还叫来侍者给他们仨人加一壶温好的黄酒。端来酒壶的中年人却是这家酒馆的老板,一个年约五十岁上下却略显苍老的男子,头发已近全白,但精神头还不错。

    他笑眯眯地与三位客人打招呼:“汪老板可有一阵没来了,您最近在忙啥呢?”

    汪回说:“忙着赚钱呗,这年头的钱是越来越难赚了,不忙不行啊!”

    酒馆老板不忘提醒说:“您这可就谦虚了,钱哪有赚得完的事。您可别太拼了,还是要劳逸结合呀,身体健康才是王道,不然有钱也没命花。”

    “你说的在理,我看你这小店开得还不错,最近生意可好?”汪问道。

    “也就那样,今年不如以往。我们也就是糊口而已,跟您那种大买卖可不能比,一家老小就等着这门生意养活。”老板无奈地说。

    “哪来什么大买卖,我们彼此彼此。不过话说回来,生意难做也得做,日子总得要过下去的。”

    “是呀,每天都有那么多开销要应付呢。”

    话毕,汪明远给酒馆老板介绍起坐在对面的晨曦母女,说是特地带两位来尝尝这里的招牌菜。老板听罢,生怕当事人不识货,立刻笑容满面向两位做起了广告,“我们的大闸蟹在这一带可是数一数二的,一来个头大,二来新鲜,你看看这色泽,那可不是吹的,味道绝对鲜美。”

    汪连忙插话进来,“老板这话我同意,你看我吃那么多次,就足以证明这里的蟹好。不只是这蒸蟹好吃,提起他们的醉蟹,那个味道才叫一个绝。”

    她笑着说:“呵呵,看来你比我这个土生土长的人还地道。知道怎样的烹饪方式更好吃,还了解什么季节出时鲜。”

    老板忙点头称是,这时邻桌的男女正唤他过去,他们刚才似乎也听到了老板的介绍,所以想借机多点一份酒馆的招牌“醉虾蟹拼盘”。他看有客人点菜,只得借故离开。

    待老板下楼,汪接过晨曦的话题说:“不是我地道,在本地住了这么些年,看也应当看会了。”

    “那倒也是。”她边说边拿起预先准备好的湿巾抹干净手,还不忘叮嘱坐在一旁的女儿,“多沾点醋,蟹子性寒,吃多了怕对肠胃不好。”

    露华点点头,尽顾不上回答母亲,只专心地用嘴猛啜蟹脚里那一条条细白却少的可怜的蟹肉。

    汪用欣赏的目光望着露华,说:“看来露露也是个懂吃的人,说不定将来还能成为一名美食家。”

    她瞟了一眼女儿,“哪里,她就是只馋嘴猫。”

    “哪有这么说自己女儿的。”露华放下手中的蟹脚,连忙替自己申辩。

    “你妈这是在跟你开玩笑呢,她疼你还来不及,怎么可能会数落你。”汪忙着为俩人打圆场。

    “听汪伯伯怎么说的,我疼你还来不及呢。”说着,她一边为女儿打开湿巾袋的封口,一边将湿巾递了过去,“快擦擦你的嘴,都快成大花猫了。”

    看他们吃到尾声,老板便交代年轻的侍者为他们端来一壶姜茶暖胃。汪着手为母女二人洗杯倒茶。茶杯的外形设计精巧,形似斗笠,杯身还烤上了秀气的梅花图样,正是从远近闻名的瓷器生产地运来。露华捧着茶杯爱不释手,学着坐在对面的汪小口品尝甘中略带辛辣的姜汤。

    喝茶时,晨曦的眉头皱了一下,“嗯……不错不错,一开始不习惯,几口下去倒也慢慢适应了。”

    “是啊,多喝几口,驱寒。”他接着说:“这个小镇我常来,只有这里最附合我的口味。对岸还有几家的菜色也不错,下次有机会再带你去。”

    “好啊,求之不得。”

    汪找话题问露华:“露露也快上大学了吧?”

    她点点头,母亲忙替她回答:“快了,也就后年的事。”

    汪又问:“有什么打算吗?我的意思是打算读什么专业?”

    露华答:“我想报考建筑设计。”

    晨曦说:“她自小就对建筑有兴趣,我们看似平淡无奇的房屋结构,在她眼里就能看出花来。”

    汪笑着对露华说:“是嘛,读建筑好啊!将来伯伯打算给自己造个养老的住所,我看这个任务可以交给你了。”

    “如果能考上,那我一定效劳。”露华胸有成竹地说。

    “你别听小孩子信口开河,到时候让您失望。”她生怕女儿说错话,连忙作解释。

    汪说话的语气很坚定,“你对自己女儿不了解吗?她既然有信心做到,就一定能行。”

    他继续跟露华聊着与建筑相关的话题,从远古至今,亚非到欧美,两人似乎找到了共同话题般投机。晨曦没有丝毫插嘴的余地,只安静聆听他们的对话,同时还不忘为三人续上姜汤。她端起茶杯细细观察,翻来覆去地看,彷佛在研究什么特别之处。

    汪注意到她的举动,便好奇地问:“你在看什么?”

    她回答:“没猜错,这瓷器应是从某个出名的小镇运来的吧?”

    “这就得问老板了,这些茶具都是由他亲自挑选的,你怎么想起来问这些?”

    “没什么,只是好奇。”她将剩余的姜茶一饮而尽,接着倒扣杯身,把底部朝上递给汪明远看,“瞧,这上面写着呢!”

    汪接过杯子递到眼前,认同地说:“还真是,这应该是篆体,还是你观察仔细。不会是对茶道产生兴趣了吧?”

    她摇摇头,笑着更正他,“不是茶道,是茶具,严格地说是陶瓷器皿。”

    “以前可没听你说过。”

    “其实我一直都对陶艺有浓厚的兴趣,只是没有机会去接触。”

    “那么有打算往这条路上发展吗?”

    “如果有机会的话,那是当然。”

    汪顺着当事人的意思鼓励她,“那就勇敢去尝试,或许真的是个契机。”

    她但笑不语,内心却起伏不定。或许是该认真考虑一下他的建议,毕竟自己年纪不小,老是呆在舒适区并不是明智之举。有生之年总得有点追求,虽然这些想法还只是雏形阶段,可她必须要作出一些行动来让这个念头更为实质饱满。

    露华看母亲发呆,便道出自己的心声,“妈咪,在想什么?我倒是觉得汪伯伯说得对,您是应该好好筹划一下,反正回去以后也会闲置一段时间,倒不如趁这个时候认真考虑一下接下来的打算。”

    汪被露华突如其来的说法愣住,他问:“露露,你的意思是妈咪暂时没有工作吗?

    晨曦知道女儿说漏了嘴,赶紧瞪了她一眼,并顺势找了个理由来搪塞过去,“我最近不是拿长假嘛,自然是闲在家中无事可做了。”

    汪到底是个聪明人,对于她这不温不火的解释还是产生了怀疑。

    “你的长假能拿多久,最多不是一个月,别以为我不懂,公司可不会养闲人。”

    她知道自己瞒不过去,才吞吞吐吐地回答:“说的是啊,哪个公司也不可能让我无休止的请假,其实……我已经离开那里了。”她的声音低的连自己都听不清楚。

    听罢,他并没有显出异样,反而从盘中拿了一只蟹子放到她碗里,“来,趁热,再多吃一只。”

    听罢,汪并没有显出异样,反而从盘中拿了只蟹放到她碗中,“来,趁热,再多吃一只。”

    他考虑半晌,才说:“为什么不早说呢?我说你怎么老是心事重重的样子,既然事情已经发生,那就另想法子。你成天心绪不宁,对事情本身并没多大帮助,你说对吗?”说话当儿,他还一边帮着拆卸毛茸茸的螃蟹腿。不得不提,他的手法娴熟,完全是个地地道道的吃蟹能家。

    晨曦默默点头,勉强露出一丝笑容。她将碟中的醋汁倒进自己碗中,一边沾着吃,满满的蟹脚已差不多溢出碗口。兴许是蟹肉的美味使她暂时忘记了烦恼,好心情也随之而来。饭后,汪坚持要为母女俩付账,她虽一百个不情愿,为了不让局面难堪,也只得欣然接受。

    午后雨过天晴,淡淡的阳光铺在地面。他们离开谷韵坊,驱车前往地处闹市中心的现代博物馆。对于晨曦的喜好,汪明远可谓是了如指掌,他信心满满地认为这趟旅程一定能博得伊人芳心。或许是饭后人会变得慵懒,她的倦意涌上身,便靠在一边闭目养神。他则知趣地安静开车,大约四十分钟后才抵达目的地。站在大门前,一扇气派的古欧式铸铁门赫然在目,上面却挂着一个“参观时间仅至下午五点”的牌子。他赶在最后一刻买到入场票,并像是完成任务般地吁出了一口气,又顺手从售票处拿了两份场地指南递给母女俩,说道:“估计内部规模颇大,不如先研究一下地图,可以慢慢了解走向。”

    露华翻来覆去看了半天,一脸窘迫地说:“不好意思,汪伯伯,我的中文不太好,有些字只能用猜的。”

    “这都要怪我,她小的时候没好好重视中文教育。”她在一旁解释,说话时手还不自觉地搭在女儿后背,大致是想安慰她。

    “这样啊,没事,我去帮你问问是否有英文版的。”说着便又跑走去窗口跟工作人员多要了一份英文说明。对于母女俩的要求,他总是尽力满足,生怕哪里做得不周到。冬天的夜来得较早,他抬头望了望天空,感觉天色逐渐变得暗沉,虽说已不见雨水,但这个时候的气温仍属于偏低。这时不知从哪个方向刮来一阵刺骨的寒风,吹在身上还觉得腿部阵阵发抖。露华对寒冷的气候还不能适应,她把整个头缩进大衣之中,两手怀抱在胸前,身体也不由自主地向前拱着。尽管穿了里三层外三层,可还是抵不住这样的冷空气,她只得站在原地来回跺脚。汪看在眼里,疼在心中,对晨曦说:“要不然我再去车上拿件外套,露露的感冒才稍稍好转,可不要又复发了。”

    她没有拒绝,只觉得对他颇有亏欠。

    露华披着汪明远从车上拿来的外套走进馆内,衣服的尺寸偏大,套在她身上像极个罩子,显得很滑稽。馆内的游客不少,他们各自说着不同国家的语言,虽然听不太懂,但从肢体语言和神情上看多少能猜出是以赞许的为多。整个内部环境充斥着年代感,仿佛一下子回到了上个世纪。他们在指示牌的指引下走过一道道幽暗的人造巷子,来到了旧时代的申都。不得不否认形色各异的布景及道具都复制得恰到好处,难以辨真伪。他们的心境恍如隔世,像是坐上时光机窜梭到了过去那个年代,留声机里还不时传来女歌手幽婉的靡靡之音。晨曦的脑海时不时地浮现出老电影中的片段,婀娜多姿的民国女子一手挽着西装笔挺的绅士漫步于街头,街边是吆喝着贩卖商品的小商贩,马路中间是挥着大汗拉黄包车的人力车夫,还有拉着孩子在向路人乞讨的贫妇。这样的景象以前在新埠的博物馆也看到过,只不过建筑风格颇为不同罢了。她闭上双眸,深深吸了一口气,看得出她已全然沉浸于其中,只有一旁的露华还懵懵懂懂,不知究理,她问母亲:“这些布景都是什么年代的?那个时候的人真是这样生活的吗?”

    她点点头说:“是呀,这些都是民国时期的人物,大约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样子,工作人员可完全是按照真实的生活背景复制出来的。”

    露华一脸惊讶地说:“真了不起,他们能把过去的建筑和人物进行百分百还原,而且还做得那么逼真。”

    她耐心对女儿解释,“那当然,这些幕后人员首先要对过去的历史有着深度的了解,再加上细心的观察力和巧妙的制作能力才能将其中的精髓还原。”

    “你妈妈每次只要谈到与文化产业相关的话题都颇有见地,她看事物很细腻,这一点我们可得像她学习。”汪明远从旁插话进来。被他这么一说,她的脸颊突然泛起了微红,“你又取笑我,我仅是出于个人爱好,分享心得罢了。”

    “啀,有爱好总是好的。我身边多数是生意上的朋友,一般很少会来这种高雅的地方,今天可是借了你们的光才有机会踏进这里。”

    听着他们的对话,露华的眉头挤到了一起,说:“真不习惯你们俩说话总是那么客气,一点都不像是认识很久的样子。”或许是出于认同,俩人听了她的说法都相视而笑。他们在融洽的氛围下有说有笑,几乎将馆内所有的景点走完。汪经过礼品店时给她们各自买了花色缎面的饰品盒子,上面还印着旗袍仕女的图样,甚是好看。露华爱不释手地捧在手心,一边不忘道谢。

    隔天早晨,汪明远打来酒店客房说自己有要事处理,因此当天不能相陪,只得让母女俩另作安排。他在电话中的语气满是歉意,一而再再而三地表示自己的不周到。这一举措反而令晨曦有了心理负担,总感觉自己在打扰对方,她在电话中回道:“你太客气了,说不好意思的应该是我们才对,不必担心我们,我跟露儿会自行安排。”

    躺在一旁的露华听到母亲的回话反而神情恬淡,心情不受任何影响。她一边用手机翻阅当地的热门景点,一边计划着行程。

    晨曦挂上电话,转身对女儿说:“汪伯伯今天有事,我们来个自由行吧,下午带你去参观一下著名的浦江,这座城市的母亲河。”

    露华的脸上立马堆起了笑容,“说不定我们母女二人能玩得更尽兴呢。”

    拉开厚重的窗帘,瞬间感受到一束刺眼的强光。阳光透过雾气笼罩的玻璃窗户射进屋内,像一块毯子般贴在地上。俩人的心情不错,她们分别换上了在来申都前新购置的羊绒大衣,衣服的款式类似于秋季风衣,她们都喜欢那种柔和的淡米色系。大衣的腰间还有个粗细均匀的腰带,衣身很长几近靴口。晨曦特别钟情于这种风格的冬衣,既有风度又不失温度,非常适合她那样身材玲珑的女子。露华早已穿戴整齐,坐在梳妆镜前化妆。她在眼帘处涂上亮色的眼影,双眸在光线的衬托下立刻变得闪闪发光,灵动而有活力,与素颜时的她简直判若两人。晨曦在这方面颇为开明,她鼓励女孩作适当的妆扮,认为那也是社交礼仪中的一部分,更凸显对外人的尊重。

    在一切就绪后,她们来到酒店一楼大厅用餐,中年女侍者将她们领到靠墙的角落坐下。餐厅的空间较小,但简洁明亮。堂内整齐地摆放着一张张四方形餐桌和圆形木椅,配着洁白的墙纸及橙色的水晶吊灯,温馨而雅致。四周只坐了零星几个客人,整个餐厅显得异常安静。晨曦点了可颂火腿面包和一杯加奶咖啡,露华则要了一份蔬果沙拉和冰橙汁。

    “吃了两天的中餐,现在也该换换口味了。”露华突发感慨。

    “老实说,我还是喜欢吃中餐,种类多,味道也丰富。”她边说边喝着咖啡。

    “那可能是因为这里做得不算正宗,好的西餐也是非常美味的,一点不比中式料理来得逊色。”露华不认同母亲的说法,她想起了上次与父亲在一家意大利餐厅吃饭。

    “爹地带我去过一家西餐厅就很不错,他们的烤羊排可谓一流,还有意大利海鲜焗饭,味道也是没得说,下次我一定带您去尝尝。”

    她先是愣了一下,然后放下手中的餐具,转而问女儿:“你是多久以前跟爸爸见的面?”

    露华这才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忙用手盖住嘴巴,双眼瞪着前方,支支吾吾地回答:“就那一次……爹地给我零用钱的时候。”

    她的语气颇为不快,“我早已跟他约定好了,关于零用钱方面的事,他会用电子转账的方式打给你,我就是不想你再跟他有太多的接触。”

    “那是为什么呀?”露华不明就里地问。

    “你都知道他现在已有新的伴侣,而且又要当爸爸了,老是去打扰他不合适。”

    “从血缘关系来讲,他都是我父亲,他有没有再婚跟我们的父女之情不发生矛盾啊!”

    “你这样做有没有考虑过他未婚妻的想法,毕竟他们很快要成为一家人了。”

    “我不认同您的说法,他跟我的血缘关系是不会变的,无论他跟谁结婚都是一样。再者说,那位阿姨我也见过,看上去知书达礼,也不像是那么小气的人。”露华反驳道。

    “我知道有时候是我自己多虑了,可听妈咪一句话,你别老是去跟他见面,好吗?”

    餐厅很安静,她们的谈话声被听得一清二楚,邻桌的客人不约而同地看了过来。

    她望了望四周,压低嗓音对女儿说:“对不起,我刚才有点激动了。”

    露华小声回道:“没关系,我也有错,下次我会尽量按照您的意思去做。”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很自私,跟他分开以后,身边最亲的人就只有你了,我很怕你也会离开我。”

    露华轻轻将手放在母亲的手背上,用坚定的语气说:“不会的,我一直都在您的身边。现在是,将来也是。”

    她深受感动,虽然眼睛没有注视女儿,内心却有一种说不出安慰。

    “妈咪放心,我会陪您一辈子,但我们现在可以先吃饭吗?不是说好要带我去看申都的母亲河吗?”露华打破沉默说。

    女儿的幽默果然奏效,晨曦的眉心舒展,把剩下的食物一扫而光。为了补充体力,还额外喝下一整杯黑咖啡。

    她们最后决定坐地铁去浦江,露华用手机导航找到附近的地铁站。申都的路线错综复杂,看得人眼花缭乱,要抵达目的地至少需要转换两条地铁线。她们按照指示图先从黄线坐到蓝线,又接着从蓝线坐到红线,这才辗转来到浦江。露华兴奋极了,一下站台就手舞足蹈的,或许是没有外人在场,她无需装出一副拘谨的样子,可以随心所欲地作出自然的举动。晨曦走在身后,一直笑盈盈地望着女儿。她们沿着通道,穿过一个又一个的地下商业街,一边行走还不忘张望两旁的商铺,每家小商店都把琳琅满目的商品摆放在最显眼的地方以供顾客采购。这里不乏奇装异服,首饰配件,以及各种品牌的化妆品,多数以女性消费品为主。露华正值好奇的年纪,一时被这些商品迷得挪不动脚步。她只得拖着女儿的手朝出站口的方向走去。

    出了站口,一座座高耸如云的摩天大楼立刻映入眼帘,露华一脸难以置信的表情,发出感叹,“可要比我想象中的繁华啊!”

    晨曦在一旁直摇头,说:“大小姐,我们这才看到其中的一部分而已,往下走还有更多令你震撼的景象。”

    “是吗?那我可要把背包里的照相机准备好再说。”说着便取出包中的相机将其挂在胸前,晨曦见了忍不住笑出声来,说她的样子活像个“国家地理频道”的记者。

    通向浦江的大道,至少需要经过三条步行街。虽说全程需徒步大约一个多小时,但由于街道两旁尽是品牌商店和大型购物商城,走了一段时间倒也不觉得疲惫。她们对高档名牌的兴趣不浓,倒是一些别致的礼品店更能吸引她们的视线,俩人可以在店内驻足半天。她为三五好友挑选了精致手礼,分别是几款带花香味的雪花霜。礼品的包装极其精致,圆形复古的金属盒搭配万花筒的图案,着实令人爱不释手。露华也让母亲为她挑选了几款送给交情颇好的同学,主要是百合和栀子花香的。最后在结账时,她又看中了一只复古的金框边黑底圆形手表,表面还镶着花鸟的图案。晨曦只瞄了一眼,便爽快地对店员说:“这个也给我包起来吧。”

    时光飞转,走着走着,俩人到了步行街的尽头,浦江边的景致已一览无遗。露华经常听母亲谈起它的美,这次算是真正体验到了。它宛如一条宁静而平直的黄丝带隔在城东与城西之间。广场的这一边是形态各异的欧式建筑,粗壮结实的石柱像守卫者般一排排伫立于每栋建筑物的前方,庄严而气派,眼前的一切就像是在向世人诉说着申都的历史面貌。

    她领着女儿越过马路来到浦江边的步行道,她们倚在石栏边挑望对岸,一座高耸入云的塔状建筑物牵动着二人的目光,它们如高贵的女神优雅地屹立在对岸。她轻声对女儿说:“那座最高的建筑物便是申都的地标之一。”与其并列的现代建筑高楼,有着同样壮观的外形,分别是环球金融中心和世贸大厦。它们错落有致,连成一片,从远处望去像一副连绵不绝的画卷。周围的游客不约而同地对着两岸的风景按下相机按钮,咔嚓咔嚓地响个不停。母女俩也沉浸于这副画卷之中,心潮澎湃。露华学着他们那样举起手中的相机,将美景一一录下,并沿着石栏向前推进,捕捉各处的镜头。她则静静地站在原地,耐心等女儿拍完。

    “我们再往下走走,别老是呆在这里,说不定前面还有更好的风景。”她向女儿提议。

    “好啊。”露华兴致勃勃回母亲。

    她们沿江边朝着钢架桥的方向走去,天色也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变暗,周围的游客却没有减少的意思,像是有什么好事临近。这时对岸的高厦中突然射出五彩缤纷的霓虹灯光,闪烁的光源照在人们的身上和脸上,将一天中最精彩的时刻推向高潮。身边一对母女也正谈论着对岸的高楼建筑,听口音是外地人。“妈,我看了半天,你说那座大厦像不像一个开汽水瓶盖的扳手?”那个与露华年龄相近的女孩拉了下她母亲的袖子,并将手朝着对岸指去。

    那位母亲认同地点了点头,“的确是,你的想象力还真丰富。”

    “那是哪里?”女孩继续问。

    她母亲思索了一下,才确定地说:“应该是环球金融中心吧。”

    “哇,这么高!目测快要一百多层了吧!”

    “嗯,估计是。”

    “你以前上去过吗?”

    “当然没有,希望有一天你有机会上去。”她笑着对她女儿说。

    女孩信心满满地点点头。

    母女二人又沿着江边走了一段时间,可回过头才发现,她们走了不过一半的距离。露华挑了个石凳坐下来休息,她一边敲着腿,一边对母亲说:“我的腿好酸。”

    晨曦好似没听到她说话,自顾自地东张西望,似乎在找什么地方,心想昨天跟汪大哥吃饭的地方应该就在这附近,她记得自己就是从那几幢大楼的其中一个位置看向浦江对岸的。回忆起昨晚的就餐情景,她决定不如带女儿再到那儿光顾一回。

    她打定主意后,转身对女儿说:“走,我带你去一个地方。”

    “可我的腿还很酸,让我再休息一会儿嘛。”

    “年纪轻轻的,怎么这么不经走,看来学校的运动课是白上了。”她皱起眉头说。

    “妈咪,我们从地铁站出来已经整整走了两个多小时了。您看我脚下还穿着长筒靴呢。说实话,我还真不习惯穿这种鞋子。”说话间,露华不忘把一只脚抬了起来作证。

    她心疼地看了看女儿,又将身子靠回原来的地方。夜幕降临,气温已逐渐转冷,身体能明显感觉到一阵阵的寒意向她们迎面袭来。她抬头望了望天空,依稀看到点点繁星已躲在云层后方,朦胧的月光普照大地,与浦江之景相映成辉。几分钟后,露华终于起身伴随母亲的脚步往一条宽大的巷子走去,她不住地打量道路两边的罗马式建筑,这些建筑物中多数是当地的高档宾馆或品牌名店。隔着豪华的玻璃拱门往里瞧,大堂的水晶吊灯折射出璀璨的光辉,里面的一切对她来说似乎充满了好奇。不止是她,身旁走过的路人也会情不自禁地向里张望。而晨曦还在用手机定位系统搜索着去往“伴玥”的路线,昨夜是汪明远开车前往,而今日只能单凭那一丝模糊的印象来摸索大楼的外观,如果没记错的话,估计应该就在这个方位了。约莫十几分钟后,一座似曾相识的建筑物出现在她眼前,她信心十足地告诉自己,应该就是这里。原来看似离江边颇近的“伴玥”,居然也走了蛮长一段路。

    她让露华等在原地,自己则疾步走上石梯,待确定地方后才转过身对女儿说:“快点上来,终于已经找到地方了。”

    露华拖着疲倦的身体紧跟上来,“谢天谢地,我都快累死了。”

    她笑着安慰她,“好啦,待会儿多点几道喜欢吃的菜肴,奖励一下自己。”

    露华突然露出天真的笑容,兴奋地说:“说话算数?那您可要准备口袋破个洞了。”

    “好吧,小馋猫。那就请让我破一次产吧。”

    一切似乎都是安排好的,她们顺利找到了通往“伴玥”的电梯。昨天的印象还很深刻,她没有多想便按下了按钮。接着电梯上升的时间她对着反光镜整理衣装,生怕有哪里不妥,不知何故心情起了微妙的变化,好似有种说不出的紧张。露华看在眼里,便忍不住说道:“妈咪,您看上去很不自在,好像要是去见什么重要人物似的。”

    “不好那么说,虽然只是去吃顿饭,但这家餐馆毕竟是上档次的,注重细节也算是基本礼貌。”她嘴上虽理直气壮,但内心也觉得自己有点多此一举。听母亲这么一解释,露华也只得跟着她稍稍拨弄了几下头发。俩人都被彼此间刻意的举动而忍不住笑出声来。电梯门打开的那一瞬间,的确有些令露华感到惊喜。她的审美一直跟母亲较为相似,总是对暗沉忧郁的色调情有独钟。门口站着一位身穿暗红色绣花滚边旗袍的迎宾小姐,她面露微笑,亲切可人,这个装扮看似与“伴玥”的风格不甚匹配,但又何妨,母女俩还是愉快地迎了上去。

    “请问俩位有预约吗?”迎宾小姐的举止非常礼貌。

    “喔,不好意思。我们是临时找来的,不曾预订座位。”她心想,自己冒冒失失,居然忘了先打个预约电话。她用商量的口吻说:“我昨晚也曾来这里用餐,不知今天能否通融一下给我们安排一个座位?”

    “这样啊,请允许我去跟老板商量一下,俩位请稍等。”迎宾小姐说完便向着餐厅走去。

    没多久,弗兰克就笑脸盈盈地从里面走了出来。他还是昨天那副洒脱的表情,笑的时候嘴角微微上扬,极富魅力。那一刻,她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陶醉。

    弗兰克一眼就认出了她,“晨曦?”

    “是我,林老板的记性真好,居然还能记得我的名字。”她意外中带着惊喜。

    “怎么会忘记,能忘记别人都不能忘记汪总的朋友啊!”弗兰克继续强调,“他可是在我们面前一直提到你,可见对他来说你有多重要。”

    晨曦露出一副不置可否的表情,说:“呃,是嘛。真抱歉,我今天来得比较突然,不知道你们是否还有预留的空位?”

    “当然有,虽然今天预约的客人较多,但主要以包厢为主。只是可能没有景观座位了,两位介意吗?”出于礼貌,他还将目光转向露华征求她的意见。露华只稍稍欠身,并没有提出异议。

    她替女儿说:“那些都没所谓,有地方坐就好。”

    “那就好,请两位跟我来。”

    说着,弗兰克便带着母女俩向堂内走去。餐厅内座无虚席,跟昨晚比起来只有更甚,昨晚她没留意餐厅的面积,今天仔细一看尽如此宽敞。弗兰克领她们到了一个宁静昏暗的角落,而座位上方的浦江夜景图顿时牵引住了她的视线,看得出画这幅画的人手笔细腻,阴翳的色彩中带着怀旧的基调,她站在原地看出了神。画卷的下方摆着长形的棕木餐桌,侧面紧贴墙壁,它的一边是被固定住的长椅,上面用祖母绿天鹅绒布料紧紧包裹住,而另一边则放着一把相同质地的欧式靠背椅。弗兰克礼貌性为她拉开椅子,露华也相应在她对面坐下。她借机感谢他,“林老板,你的服务如此周到,难怪生意这么好。”

    他谦虚地回道:“你太客气了,叫我Frank就好。我在这里也算是服务人员之一,没有差别,把餐馆经营好才是最终目标。”

    她听罢心生好感,“你真是平易近人。那这店堂的装修都是由你亲自设计的吗?”

    他以为母女对店里的装饰产生了异议,便回答:“是鄙人设计的,两位有什么好的建议尽管可以提出来。”

    怕对方误会,她连忙解释:“没有任何不妥,一切完美,我只是想称赞你的审美眼光好。”

    她昨晚只顾着跟汪明远说话,也没仔细打量他,今日她故意盯着弗兰克多看了几眼,感觉愈发眼熟。这个举动倒是被敏感的露华发现了,她忍不住地问:“妈咪,您为什么用这样的眼神看着他?”

    “我一直觉得他面善,好像在哪里见过。”她还在大脑里思索着,自己曾在某个地方见过此人。

    “妈咪,您这样说也太不合适了吧!”露华给母亲使了个眼色。

    “噢,我不是那意思,是真的好像在哪儿见过他。”她怕女儿想到别处,赶紧作解释。

    “呵呵,听很多人说过,我是典型的大众面孔。”弗兰克在一旁接话,并将放在身后的菜单递到晨曦眼前,说:“两位女士,别只顾着说话,不如先点几道可口小菜,边吃边聊。”

    “是啊,我们还是先点菜吧,”她接过菜单,转而又将它递到露华面前,“今天我请客,喜欢吃什么,尽管点。”

    “这位小姐怎么称呼….?”弗兰克礼貌地问。

    “刚才光顾着说话,忘了介绍这是我的女儿Rosalind。”她对弗兰克表示歉意,转而又对女儿说:“这位叔叔是这家餐馆的老板,昨晚我跟汪伯伯来这里吃饭也是他招待我们的,快叫Uncle。”

    露华顺着母亲的意思,向他问好。

    “好意外,你女儿都已经这么大了。”弗兰克完全没有恭维的意思。

    露华仔细翻阅着菜单,身子始终保持着挺直的坐姿。菜单的外观同餐厅的装修一样精致,只是选择不是很多,大致是一些新埠的传统菜色。她用试的口吻问母亲:“妈咪,我们能不能点辣椒螃蟹?”

    “看来你女儿也是个懂吃的行家。这道菜的确值得一尝,我们的螃蟹都是刚从南方运来,既新鲜又美味。”弗兰克借机推荐。

    见露华一时害羞没有表达看法,她便用双手比了个手势,问:“是那种个头较大的青蟹吗?”

    “对,就是青蟹。”

    她看了女儿一眼,便爽快得决定,“那我们就要这个吧,另外再帮我们来一份枕头面包,可以蘸着酱汁一起吃。”

    弗兰克看着她的双眼,打趣地说:“看来你也是内行,这可是最标准的吃法了。”

    她的脸颊瞬间泛起了红晕,低声说:“我哪是什么内行,只是看到身边的朋友都是那么点的。”看来这人不止外表迷人,连声音也令人陶醉,她还没滴酒未沾,似乎已醉了一半。除之螃蟹以外,她还要了酱蒸鱼头和清炒芦笋,同时又觉得少了点什么,顺带为自己叫了瓶哈尼根啤酒。每次都听人说海鲜配啤酒对健康无益,这时兴头儿上她已顾不了那么许多。

    待弗兰克转身离开,露华才小声问她:“妈咪,您刚才可真够露骨哟。”

    “为什么这么说?”她反问。

    “才刚认识,就地跟人提dejavu。”露华神秘兮兮地说。

    “不要胡说,我是真的觉得在哪里见过他,兴许是电视上,我也说不上来。”为了不引起误会,她特意纠正女儿。

    “啀,我只是跟您开玩笑。不过从他的眼神里可以看出他可是个有故事的人。”

    “什么故事?”

    “当然是你们成人世界的故事咯。”露华将挂在胸前的长发拨去背后,又继续摆出大人的样子说:“感觉他的眼神里有异样,好像曾经发生过什么难忘的事情。”

    “谁没有过难忘的经历呢?好像地球上的每个人都有吧。等你长大了自然也会经历很多事情。”

    “我知道,可是有些人所经历的要比一般人来得更刻骨铭心。”

    晨曦摸不清女儿的想法,只得接着她的话题往下问:“你指哪方面呢?”

    “可以是很多方面啊!譬如说婚姻方面的,工作方面的,或者是健康方面的。”露华很认真地回答母亲的问题。

    她看着女儿说话的样子,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年轻的男侍者在二人说话时奉上啤酒和饮料,紧接着又为露华打开易拉罐,将其倒入加了冰的玻璃杯中后递给她。这个喝水加冰的习惯也是自南洋生活后养成的,无论走到哪里,遇到什么样的气候,喝下放了冰的水似乎更爽口。

    “你说的这些都不算特别,他眼神里的异样兴许只是工作了一天后感到疲惫而已,”待侍者走开,她又接下去说:“再怎么说他一个正值壮年的男人哪可能没有点故事。”

    露华点头表示认同。

    “您似乎很了解他的生活状态噢,他是您喜欢的那种类型的男人吗?”

    她被女儿突如其来的问题心里咯噔了一下,一时竟不知如何作答,只好说:“你怎么老是对我的感情问题念念不忘。”

    “因为我也从您刚才的眼神里看出了异样。”

    “你绕了一个大圈子,就是想要告诉我这些?”

    “我没有绕圈子,只是顺着思路说话。”

    “你是我一手带大的,我会不知道你那点小心思。”

    露华知道自己的想法被母亲猜中,立刻装出一副无辜的表情,“什么心思,我真的只是随口一问。只是我并不觉得他有哪里胜过汪伯伯的,如果非要比一下的话,可能外貌气质方面会略胜一筹吧。”

    她无奈地摇了摇头,说:“我真怀疑,你是不是被汪明远给收买了。”

    说话的当儿,一道道的美味佳肴被端了上来,眼前的美食顿时吸引住了她们的眼球,终于暂停了刚才的话题。她帮女儿小心翼翼地拨开螃蟹盖子后摆到她的盘中,一边也为自己的盘子里添加食物,接着又为女儿剥下鱼头两侧的肉,去了鱼骨后才夹到她碗中。露华则拿起公勺分别为彼此的米饭淋上酱汁,可能这样的举动更能增添食物的味感。她一口接着一口地喝着啤酒,杯子空了,又再一次添满。偶尔露华也会拿起酒瓶来为她倒酒。餐厅的光线有些昏暗,头顶上的灯光正好打在她的脸上,时隐时现,神情迷离。这时她没有注意到的是,一个站在不远处,将身体斜靠在柜台边的男子正朝着她的方向看过来,这个凝视她的成熟男子正是弗兰克。

    正餐结束后,他亲自为她们端上甜品,分别是清淡可口的杏仁布丁和香糯绵密的芋泥糕,这两道都算是南洋颇有名气的饭后甜点。只可惜露华最喜爱的香芒西米露今日断货,不然她必定会要求母亲再帮她多点一份,以解口腹之欲。弗兰克并没有离开的意思,他拿出了随生携带的名片递给晨曦,说:“这是鄙人的名片,请收下。上面有我的私人电话,下次来光顾之前只需照着这个号码打我即可。”

    她欣然收下。弗兰克接着问:“那两位打算在申都呆多长久呢?”

    “大概一个礼拜的样子,过后会回熙城一趟,陪父母住一小段时间才回新埠。”她稀里糊涂地对着一个认识不到一天的人交代了自己的行程。

    “那好,希望你们在回熙城之前还有机会过来。”

    她笑而不答,橙色灯光的映衬下她变得愈加楚楚动人,不禁令弗兰克的脑中生出了一丝非分之想,他的眼睛情不自禁地望着她。只有坐在对面的露华倒像成了个多余之人。他似乎也察觉到了自己的不妥,连忙找个借口脱身。

    离开伴玥后,她们在大厦前叫了计程车回酒店。一路上露华都显得特别安静,她不像平日那样跟母亲谈论食后感,也没有提到弗兰克半字。这样反常的举动倒令晨曦感到不适,本以为女儿会对自己的安排发表些意见,或是表现出兴奋的样子。不曾想,一顿饭后她尽像没事发生一般不动声色。

    回到客房,她还是按耐不住地问女儿,“你今晚怎么了?晚饭不合胃口么?”露华没有接话,而是转身取换洗衣物走进浴室,只留下母亲一人杵在原地。露华匆匆洗完澡躺回床上,一边将电视的音量调高。她想再次跟女儿搭话,便走到她的床沿边坐下,用柔和的语气说:“不好意思,今天是妈咪不好,刚才尽顾着跟弗兰克讲话,没有顾及到你的感受。”

    露华坐起身,说:“妈咪,为何要说抱歉,您又没有做错什么。”

    “你老是不搭理我,我以为自己哪里做得不妥。”

    “您别误会,我只是有点累了。”

    “没生我的气就好,我还当你对我跟他之间的对话有何不满呢。”

    露华的眼睛注视着母亲,说:“我没生气。说真的,您是不是觉得跟他聊天很愉快?”

    她避开了露华的目光,将头转向别处。

    “愉快谈不上,只是找到了一种和谐的感觉,和跟汪伯伯在一起的感受不同。”

    “是爱的感觉吗?”

    “那还不至于,你别想歪了。”

    “我看您跟汪伯伯在一起也很和谐啊!到底有什么不同?”

    “说不上来。那你为什么看弗兰克就没那么顺眼,他到底哪里不对劲。”她借机反问女儿。

    “妈咪,您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却反过来质问我。”露华不满地说。

    “不同就是不同,没有理由。”她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便自顾走到柜子边拿起早上煮过水的电壶,自言自语道:“这水都放凉了,我再去重新煮一壶。”说完,她便径自走进浴室装水。刚走出浴室就听见女儿在问:“您还记得前两天说过暂时不会考虑感情问题吗?”

    “是的,我暂时不考虑。”她很坚定地回答。

    “那你可要说话算话喔。”

    她的情绪有了点起伏,一时还无法给她承诺。她实在不理解为何女儿会作出如此大的反应,这已出乎自己的意料之外。她心虚地认为那只不过是几句家常对话,并无参杂其它的感情因素,到底是什么让露华产生了抵触心理,或许是她比较慢热,但转念一想,也许是自己多虑了,那点小事应该不至于影响母女间的感情。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