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王少与女人的爱恨情仇 > (二十二)、家逢顺境,喜上添喜

(二十二)、家逢顺境,喜上添喜

    王奇昌在莞城的工作开展得不错,比在源城任上更胜一筹,有点如鱼得水的感觉。这主要得益于莞城黄叶公司老总李建银是个不揽事的角儿,凡事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样一来,很多工作就压在王奇昌肩上了,而王奇昌正当年轻,是做事业的年龄,也乐得有工作做。这样一个放权,一个管事,两个老总各取所需,倒也其乐融融。

    王奇昌有时会拿源城老总武金国与莞城老总李建银做比较:“老武像手持一把磨得铮光发亮大砍刀的山东大汉,逢事都要发力抢夺自己的利益;而老李则是一个手持铁锤的石匠,不断用铁锤敲打着另一只手抓着的铁钎,让铁钎受力后向石头戳去,而他自己便有了一个很好的缓冲。——这就是人与人的差别,也是各人的能耐。是要学一点啊!”

    王奇昌在想着这一层的时候,李建银正在办公室看着一份省公司下发的文件。

    李建银用早已被香烟薰得黄黄的左手食指和中指夹住一支苏烟-铂晶(注:这烟时价1900元一条,每抽一支便要9.5元),点上火后,吞云吐雾地享受了几口,接着,吐出一个小似一个的烟球排成一串。看着不断翻滚着的烟球,他自个儿欣赏评点了一番。然后,他戴上老花眼镜,专心志致地拿起桌上那份秘书刚刚送来的文件。开眼一看,只见上面写着:《关于安排接受应届大学毕业生的通知》,他迅速往下查到莞城公司那栏,上面写着:“接收一人:姓名:金家英,性别:男,毕业院校:华清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毕业,籍贯:吉*省人。”

    看完文件大要,他打通了王奇昌的电话:“小王,你来一下。”

    王奇昌接完电话,并没有马上赶往李建银的办公室,而是在估摸着李建银找他的可能原因。他思前想后也估摸不透,便往李建银的办公室走去。

    “李总,你找我?”王奇昌不失谦卑地问道。

    “小王,是这样,省公司安排了一个大学生要来我们这里工作,是华清毕业的,商量一下让他干什么,这是省里的文件。”李建银说完,将文件推到王奇昌面前。

    王奇昌看完文件,对李建银说:“好啊!省公司在抢高材生了。”

    李建银接口说:“是啊!其实,也没有什么,你比我年轻十岁,还要拼搏一下。”

    王奇昌笑着附和说:“我也看到网上有一个段子这样写的:‘不吹牛,是理论素质不行;不作假,是能力素质不行;不泡妞,是身体素质不行;不受贿,是心理素质不行。’你看,说绝了。”

    李建银笑了笑,说:“说正事,这金家英的事由你跟进,我看就放在办公室看他几个月,如果有点灵气,日后给个主任让他忙活,但现在不要给他讲,免得让他小看了我们。公司里的事,你多操点心。我这把年龄,就是混混日子的了。对了,你老婆还在老家上班,你们这几年都是两地分居?生活上有什么困难要我帮忙的吗?”

    王奇昌觉得是一个机会,便说:“是啊,一人在外,一家三地生活,难得聚在一起,我正为这事发愁呢!”

    “要把她调到莞城来吗?”李建银问道。

    “我的想法是,”王奇昌解释说,“我老婆也接近退休年龄了,她的调动暂时不急。急的是我那唯一的儿子王小英,没有什么生活能力,在源城电信公司工作,我有点不放心,要是能在自己的黄叶系统内工作,我便放心不少。”

    李建银沉吟片刻,表示理解地说:“调到莞城黄叶公司?近亲同在一个公司,有点难度。不过,我与省里争取争取,先招进系统内,让他到下面打打杂,也算是你看得到,放心一点。”

    “那我先谢了!”王奇昌感激地说。

    几天后,王奇昌主导了从北方匆忙赶来报到的金家英的入职谈话,示意他只要用心做事,会重用他的。金家英是个聪明人,听了王奇昌的话,在站队问题上颇为用心。

    在源城,王小英与吴巧秀吃过晚饭在公园散步回来。

    王小英在客厅看了半个多小时的电视后感到索然无味,便走进房间与躺在床上看书的吴巧秀调情。

    吴巧秀有点不耐烦地说:“你就是把心事都放在睡女人身上了。”

    王小英说:“莫问出处,看我的功夫怎么样,是不是新潮就行了。”

    吴巧秀故作神秘说:“本来五天前就要来潮的,但到现在都没有来,我在怀疑:是不是你要做爸爸了?”

    王小英听说,很是兴奋,一把搂住吴巧秀说:“好哇!我的秀秀果然不同凡响。”

    吴巧秀不忘提醒王小英:“下个月到医院做个检查,如果证实是怀上了,你可要节欲了。”

    “好嘞!为了孩子,我就做一回牺牲。但是,我想要了该怎么办啊?”王小英心有不甘地说。

    “怎么办,怎么办!”吴巧秀抢白说。

    王小英诙谐地说:“现在还不敢。”

    吴巧秀说:“我没有大方到这种程度!对了,你刚刚说的,是怎么样的?”

    王小英不被吴巧秀提醒好像忘了:“是这样:………”

    吴巧秀在配合着王小英,听到问话,不置可否,反问道:“你说呢?”

    半个小时后,夫妻俩都累瘫在床上喘着粗气。

    吴巧秀可能怀孕的消息很快便传遍王家上下以及姑姐至亲。

    这中间,最高兴的莫过于王乃章、梁芝兰夫妇,他们好不容易待到星期六的到来,因为这天王奇昌会携带着王小英、吴巧秀返老家过周末双休日。

    当天晚上,王奇昌介绍了莞城工作进展,他说:“我原以为到莞城又要从头开始,想不到李建银比武金国更大器、更豁达,相当好处,这样我就放心了。小英的工作调动也会很快有眉目的,李总答应到省公司跑一跑。”

    王乃章听后说:“巧秀已经怀孕,小英又说调动,那不像罗锅一样——两头不搭蓆?”

    梁芝兰则说:“现在只是说小英的调动,没那么快的,倒是十月怀胎这事耽误不得,要请一个保姆到源城去,服侍他们,一来让他们安心工作,二来也可以让巧秀少干点家务。阿昌,你听妈的没错。要不然,家里这个训练好的李姐,算是熟手保姆,你先带出去使唤?”

    王奇昌说:“阿英他们能领到多少钱?一个保姆月工资一千五,租房一千五,就去了三千;伙食一月要三千元吧?那些杂项就不要说了。这样干下去,他们还不是啃老族?”

    梁芝兰说:“现在是特殊时期,我的曾孙子要紧,你就多花一点,有回报的!这叫钱用在刀刃上,花得值。”

    这时,谢燕发话了,她说:“我说我养了一个好吃懒做的儿子,儿媳妇虽说是平民女,但也变得很快,成了千金小姐了,三两重都懒拈了。要是没有我们撑着,不知道他们怎样活下去呢!”

    梁芝兰说:“谢燕,你说得对,就是要你们做父母的为儿孙遮风挡雨。保姆的事就这样定了。还有,谢燕:你要交待巧秀,叫她与小英注意尽量少过夫妻生活,免得把我那曾孙子早早压出来了。”

    这时,王乃章的脸上露出了些许笑意。

    梁芝兰看了他一眼,说道:“你笑什么?这是正经事。我们不说,年轻人哪里知道?会误事的。”

    王乃章顺水推舟:“那就跟小英和巧秀都说吧,让他们注意点。”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