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江湖百晓女财神 > 第十三章 身世之谜

第十三章 身世之谜

    虽然不知为何狄柔的不死军团没有大举入侵北胡,给了兀术狼时间等到了大宁的援军,但陈绅儿不敢掉以轻心。按照她的计划,萧岚国也早就应该起兵了才是,此番浩劫若是少了这中土第一大国的力量,是万难取胜的。于是再度写信给魏慧文,催促萧岚国起兵之事。

    魏慧文岂能不知此事的严重性,在接到陈绅儿第一封信的时候,便开始着手安排。只是没想到,在这个关键的时候,萧岚国的“太后”居然病危。

    宣和帝并非一位安于太平享乐的皇帝,心中有着自己的宏图抱负。自从登基以来,励精图治,倒是一位难得的“贤君”,更是一位“孝子”。自从太后病倒,宣和帝每天下了朝都守在太后身边,虽然几番接到了朝臣关于出兵助胡的上奏,但都被宣和帝按下。兵者,国之大事。休养生息了数年,萧岚国的国力刚刚有所发展,实现他心中宏图霸业的时机尚未成熟。因此宣和帝的本意是不愿贸然出兵的,至少不是在这所谓的“浩劫”之初就拼劲全力,他要等着最后的时刻“力挽狂澜”。但真要这么做了,又怕落下个“枉顾天下生灵”的骂名,恰巧太后病危,虽然宣和帝心中万分担忧“母亲”的身体,但也算给了他一个最好的拖延借口。

    太后的寝殿中,宣和帝龙颜大怒,指着御医们的鼻子大骂“废物。”因为他们已经尽力,却无法治愈太后的绝症,说白了,这位短命的太后,如今就是在倒数着日子等死罢了。无论于公于私,宣和帝都不可能愿意听到太医们的“无力回天”之词。

    听到了宣和帝的怒吼,不时昏迷的太后缓缓睁开了眼睛。

    “诚儿。”太后语气虚弱的轻声唤道。宫女急忙为太后通传。

    宣和帝听闻太后醒了,也顾不上发怒了,丢下这跪了一屋子的御医们,三步并作两步的赶到了太后的凤榻前,抓起了太后的手。

    “母后,诚儿在。”

    “诚儿啊,莫要迁怒御医们,他们尽力了。”太后淡淡道。

    赵玉诚的眼眶泛红,强忍着泪水,挤出了一丝笑容安慰着。

    “母后宽心,御医们说了,您的身子修养几日便会康复了,到时候诚儿陪您下江南,您不是一直想回故乡去看看么。等您病好了,诚儿就陪您去。”

    只见太后一笑,缓缓摇了摇头。

    “哀家自己的身子,自己清楚。诚儿啊,让哀家好好看看。”言罢,太后吃力的想坐起来,赵玉诚急忙将太后扶起。只见太后缓缓将手抬起,轻抚着他的脸庞。

    太后嘴唇微微发抖,渐渐呼吸困难起来,满眼的慈爱与不舍。

    “诚儿,你……要是我的亲儿,该多……好……”话音刚落,太后的手便无力地垂了下来。最后的这句话,声音很轻,只有近在咫尺的赵玉诚听得清楚。

    “母后,母后!母后……”赵玉诚撕心裂肺的叫着!不停的摇晃着太后的遗体,一个萦绕心头的问题哽在喉间,却不能在外人面前问出口。

    随着赵玉诚的嘶吼声,寝殿内的所有人纷纷跪地,哭声一片。就在此刻,宣和帝身边的太监总管,一路小跑,引着一人急匆匆奔向太后的寝殿,刚奔入门,不由一愣,随后也急忙跪地大哭,口中痛呼着“太后!”

    被引领之人浑身冷汗涔涔,眼睛一转,松了口气,同样跪地嚎哭起来。

    良久,赵玉诚才缓缓起身,宫女们着手为太后整理遗容,准备着身后事。

    赵玉诚泪流满面,悲痛万分,却瞥见了被太监总管带入殿内的陌生人,只见此人絮着一对八字胡,哭得那叫个伤心。

    “你是何人?”赵玉诚声音嘶哑问道。

    这人一愣,跪伏在地,不知如何开口,太监总管急忙接话。

    “启禀陛下,此人乃是刚刚揭了皇榜的郎中,江湖人称‘双疯邪医’的韶南峰。”

    “草民韶南峰,拜见陛下。”韶南峰慌忙见礼。

    “唉……晚了!什么‘双疯邪医’,江湖名头罢了。跪在这屋子里面的,有六位都排在‘神医榜’上,不也只能告诉朕‘无力回天’么。”赵玉诚哀叹了一声,摆了摆手,太监总管会意,带着韶南峰退出了大殿。

    韶南峰不由心中后怕。

    自从奔流寨出了事,韶南峰便直奔帝都摘星楼而来。本想报信儿,可离帝都越近,越担心陈绅儿迁怒于他这“逃兵”。后来摘星楼,财绅庄,都满天下的找他,吓得他更不敢露面儿了。隐姓埋名,东躲西藏,惶惶不可终日。

    今日,终于还是被摘星楼的眼线发现了,为了躲避摘星楼的捉拿,情急之下这才揭了皇榜,想到这宫中避难。压根儿就没仔细看那皇榜,只瞧了个大概是给太后看病。太后嘛,自然是女人,韶南峰也就会瞧点儿女人的病症,也没想过,他会瞧的那些花柳病,太后岂能沾染?

    进了宫这才后悔起来,凭他那点儿本事,万一露了馅儿,怕是死无葬身之地了,万没想到,老天保佑,这太后提前驾崩了,也算让这韶南峰再次逃过了一劫。

    太后驾崩,这是多大个事儿啊,太监总管可有得忙碌,也顾不上招呼他这江湖郎中,随意叫了个小太监,带着韶南峰安顿下,便去忙活起来。

    是夜,赵玉诚带着嫔妃们,还有三个皇子,两名公主为太后守灵。跪在灵柩前,他的心中却始终放不下太后临终的遗言。到底是太后病糊涂了,还是另有隐情?此事成了赵玉诚心的一个难解的心结。

    第二天早上,守灵时辰已过,赵玉诚依旧跪在太后的灵柩前,发着呆。嫔妃们早就跪不住了,奈何这赵玉诚不起身,她们哪里敢起身。一名嫔妃暗中给太监总管使了个眼色。做为皇帝身边的近侍,心思岂能不活络?这察言观色的本事早已炉火纯青,立刻便会意了。

    只见太监总管来到赵玉诚的身后,轻声提醒着。

    “陛下!守灵时辰已过,今儿是否停朝一日啊?”

    赵玉诚这才回过神,转头望了望窗外,果然天已大亮。

    略微沉默,赵玉诚还是摇了摇头。

    “国不可一日不朝,走吧,我们去上朝。”太监总管连忙上前搀扶,赵玉诚跪了一夜腿也发麻。

    “你们,都回去歇着吧,除了三位皇子,今夜其他人都不必来守灵了。”赵玉诚扫了一眼大殿中的嫔妃们,淡淡道。

    众嫔妃们哪里敢随意应命,纷纷垂首不语。赵玉诚也懒得计较,离开了奉先殿,准备上朝。路上依旧是心事重重的样子。

    “卫全。”赵玉诚随口唤道。

    “奴才在。”

    “你说,这世界上,有没有什么法子,能知道两人是不是血亲呢?”

    太监总管卫全吓得一个激灵,这个问题非同小可,他岂敢胡言乱语?

    “这……陛下,奴才只是个宦官,哪里懂得这种学问,不过宫内御医国手众多,陛下若是想知道,奴才可以替您去问问。”

    “不必了。”赵玉诚冷声道。这种事情他岂能让宫中的御医们知道。万一有什么变故,不知道要惹出多大的乱子。

    “对了,昨日你带回来的那个大夫,他本事如何?”想到这里,赵玉诚突然想起了韶南峰。

    “这,奴才不敢妄言,不过此人既然敢揭皇榜,相信本事自然不差的。‘双疯邪医’的名头,奴才也是略有耳闻,好像都是‘财绅庄’的人。”卫全如实禀报道。

    “‘财绅庄’……若是陈绅儿手下的人,应该是有些本事的,退朝后,带此人来见朕。对了,此事要保密。”赵玉诚不忘警告了一声。

    “奴才明白。”

    韶南峰本以为,太后驾崩了,等宫中忙过了这段日子,他就能平安离宫了,还少不得一笔丰厚的赏钱,没想到只隔了一天,这宣和皇帝便再次召见了他,还是单独的密谈。

    当晚宣和帝在为太后守灵的时候,说了个让人背后直冒凉风的事儿。太后托梦给赵玉诚,嫌弃婢女没有把她的头梳好,命人开棺重新替太后梳理。趁机从玉梳上捋下了几丝太后的头发。而这夜还有一位意料之中的“不速之客”前来吊唁,便是摘星楼楼主魏慧文。毕竟太后同她可是“情同姐妹”。

    也不知揣着怎样的心思,可能是心血来潮,亦可能是冥冥中有那么一种感应。赵玉诚“无心”的替这慧文姨娘拂去了落在肩上的几丝落发,命人秘密的一并送给了韶南峰。

    第三天夜里,宣和帝下令,皇子们也不必守灵了,只有赵玉诚与魏慧文二人为太后守灵。次日一早,魏慧文离开了奉先殿,离开了皇宫,眼睛哭得高肿起来,赵玉诚也是同样,外人全当是为了太后的驾崩悲伤罢了。

    摘星楼九层中,魏慧文忍不住再次落泪。

    “小姐,您这是怎么了?”萧美华几时见过魏慧文掉过这么多眼泪,不免担忧问道。

    “诚儿,都知道了。”魏慧文幽幽道。

    “什么?知道什么了?”萧美华不由心中一惊。

    “他知道了我的身份。”

    “这……这样也好!小姐也算解开了个心结,应该高兴才是。”

    只见魏慧文摇了摇头。

    “我最怕的,是这孩子经受不住真相的打击。”

    “小姐,你该不会是把所有的事都告诉他了吧?”萧美华凤眸圆瞪问道。

    这次,魏慧文缓缓点了点头。

    “既然他知道了我的身份,怎么可能不追问,如今他也大了,这些事儿,我也不想继续瞒着他了。要恨,便让他恨吧。”魏慧文幽叹道。

    “唉,小姐,您这次怎么如此糊涂?陛下从小有您暗中照拂着,没经历过什么风浪。他怎么能接受得了如此不堪的身世?”萧美华也不由担心。

    只见魏慧文揉了揉太阳穴,也不免有些后悔。可事已至此,也只能无奈感叹了。如今她最担心的,就是这件事儿会影响到萧岚国的出兵计划。思量再三,魏慧文亲自手书一封,命人飞马送入北胡陈绅儿的手中。信中言明了此事,恐怕萧岚国不会出兵了。

    事情果然如魏慧文预料的一般,得知了身世后的宣和帝,仿佛变了一个人。他岂能接受自己是赵洪鼎强暴了魏慧文所生?包括赵洪鼎的死,他的登基,司政相国的权倾朝野,宁家一门双王,竟然都是魏慧文的安排。如今饶是魏慧文痛斥利害,赵玉诚也决定,不再“任人摆布”了。要自己掌控命运,掌控这萧岚国,未来还要掌控天下!

    接到了信函的陈绅儿,不由凤眸微皱,摇了摇头,此事以后的后续影响,简直不可估量,但眼前最大的危机,该如何解决呢?

    就在接到魏慧文消息前不久,陈绅儿还收到了另一个从萧岚国传来的消息,江湖中,也发生了诡异的事情。除了超凡世外的天机观外,包括一门三宗在内数十个大大小小的门派墓地被盗。被盗走的具是各门派中成名高手的尸体!陈绅儿终于明白了为何莫言按兵不动,知道了莫言在等什么了,只是知道得太晚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