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菜

    不止是番茄黄瓜种的太多,得益于近期充沛的雨水,那些叶菜类的也是到了大丰收时期。

    以村子里的小菜市场也消化不了,而且住在村子里的村民们也不会缺少这些普通蔬菜,大部分人自家都有种。

    了解了一下,也只能是自己拉到镇上的批发市场卖了。毕竟不是那些大农场之类的,人家不可能专门上门收购。

    镇上的批发市场,实际上辐射的范围挺大的。得益于它所处的位置,处于三市连接点,交通条件便利等因素。

    不止是蔬菜瓜果,其他杂七杂八的东西中转地也是在这里。以前路过的时候,还以为是一大片厂房呢,原来是内有乾坤。

    老表拉货的时候,这个市场跑的次数是最多的。毕竟货运的中转和市场基本是一体化的,市场旁边除了国道还有高速路口,车辆的进出都非常方便。

    好在来之前已经和老表打听清楚了怎么走,不然真怕迷路了。除了占地面积大之外,一般人进来也会迷糊的。

    主要是没有比较明显的区域划分,另外的什么服装啊五金建材啊之类的一个个铺面分布成了一整排。除非一个个逛过去,不然很难找到在哪。

    可能也和市场才建成没几年时间有关,规划的不是很合理。唯一比较欣赏的一点就是货运区域了,尽管很多车子在上下货,可是看上去却显得井井有条。

    按照老表说的路线,先去管理处办了个临时摊位的条子,才能把车子开进去摆摊。

    蔬菜区域和水果区域是合并在一排的,人流量还是很大的,大部分都是周边三市的采购商。

    假如这个市场是第一级别的价格,那么这些采购商就是第二级别的价格了,回去后到达零售环节又是另外的价格了。

    那些进口的,或者是从比较远的省份运输过来的商品,更是体现得明显。

    也难怪很多人抱怨物价越来越贵了,一样东西在你买到手里之前,它的价格一直在提高着,不贵才怪了。

    买菜的次数是不少了,卖菜那真的是属于人生中的头一遭。第一次来这里,有点懵,也有点无聊。

    眼睛不由地打量着后面区域,那里有许多搬运师傅们在上下货,脑海里却一直在想着其他有的没的。

    今天带过来的主要是两筐番茄和两筐黄瓜,剩下的很多叶菜都没带过来。能买多少钱,实际上真的没个底。

    其实能有这么好的收成,已经是出乎意料之外了。毕竟种的时候除了搭个架子,清理一下杂草,其他时间就没细心地打理过。

    抱着能卖多少就多少的目的吧,也不想像旁边其他人那样大声吆喝,招揽客人。现在是真学不来他们那一套,想喊些什么,又总是卡在嘴里了。罢了,卖个菜而已,何必为难自己呢。

    仔细地观察过了,周围的这些商贩,看很多人的样子也不是种地的。按我推测,大部分人应该专门是从地里头收购蔬菜后,拉到这市场过一手的类型。

    不知道他们收购的价格怎样,反正目前听到的价格一般都压的很低。也难怪以前听过一些果农宁愿倒掉果子,也不想卖的事了。

    突然间有点莫名的冲动,所以故意把价格提高了一半,爱买不买吧。

    从进来也差不多半个钟头了,来来往往的人也不少了。不过都被价格给吓跑了,呵呵。

    也不算吓跑,实际上他们买回去,转手的价格更贵。假如从这里就买贵了,那么他们的利润就减少太多了,很好理解。

    罢了,懒的一个个地去应付,找管理处的人借了笔。再剪了两张纸箱板子,把价格写上去,摆在框子上面。

    果然,这下子安静多了,不少人都是看到价格转身就走了。也能听到周围那些商贩的议论,大多数是嘲笑的表情。

    无所谓了,和他们就不是一路人。能理解他们也是为了养家糊口的,可是压低价格这事,想起来总是莫名地有火气。

    转过头,依旧是打量着那些师傅们上下货,还是这边比较有意思。

    他们的动作确实麻利的很,才一会没注意看,有几辆车已经卸好了。

    这几辆开走了,后面又有其他的车子开进来了,也没见他们休息一下。一群人又拥了上去,有点像摩托车拉客的样子。

    见着车里头不知道是司机还是货主的人走下来,随意地点了几个人留下来卸货,其他人又很自觉地散开了。

    这次车里头装满了的是水果,门开了,可以看到后面的是一个个塑料筐子,叠得满满当当的。

    从地面到那车厢高度最少都是三四米了,这里面也没有叉车之类的设备,不知道他们是怎样卸的。

    还是小看了他们的体力,只见其中的一个人,迅速而熟练地爬到了最顶部。手一拉一个框子就被他给卸到了下面的人手里,最底下的那师傅早就拉了一个拖板在等着了。

    远处看着好像很轻松的样子,实际上他们搬的那一框子水果份量轻不了。卸下来可以看到里面满满的都是橙子,一框子起码得五六十斤重了。

    而且在车上和在平地了搬,那是两码事了,难度大很多啊。特别佩服在中间接力的师傅,那一双脚踩在小小的范围,根本没有多少借力的地方。

    一只手拽在上面的塑料筐子里,另外一只手不停地接应着,很难想象这样操作的难度。

    好在只是最后面的一排这样难一些,有了站脚的地方,就明显轻松很多了。那个在顶上的师傅下来后一个人留在车厢里卸运,两个师傅再把框子转移到托板上摆好。

    正当我完全投入到他们的节奏里面时,突然感觉肩膀被人拍了两下。

    转过头来,面前出现了一张大胖脸,有点被吓了一跳。好家伙,眼前的胖子起码吨位得接近两百斤了。不到一米六的身高,挺着大大的肚子,整个横向发展的典型了。

    嘿,哥们,回神了,这菜是不是你的。我买了,你看去哪里称啊,我赶时间呢。

    看着这胖子满头大汗的样子,确实是挺着急的样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