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君有兰 > 第十二章:幽兰图

第十二章:幽兰图

    回到同安院,红蕊和碧桃将笔墨纸砚摆好,管家也从库房拿来了颜料。

    听到赵瑾瑜要作画,一项爱画的裴汜也想赶来一看,于是众人就围聚在了同安院之中。

    赵瑾瑜有些目瞪口呆看着下人将桌案铺满颜料,只得惊叹商家豪横。

    “这……这莫不是传说中的青金石制成的群青蓝?”赵瑾瑜难得出现这般惊诧的神色。

    “公子好眼力,这的确是群青蓝。”徐绍安见识甚广,所有对画也有不少了解。

    “这染料有何不同之处?”常志安也鲜少见到自己兄弟露出这样惊奇的神色。

    “这青金石传于西突厥,相当于同样重量黄金两倍的价格,可谓有价无市。其更是佛家七宝之一,道教炼丹之原料。且著名的《千里江山图》的山头便是以此着色,如此你可知此物之贵重。”赵瑾瑜解释一番道。

    “不妨事,这东西我还有些,瑾瑜哥哥你随便画。”徐宥兰摆摆手。

    此句一出,旁人倒未意识到什么,裴汜却紧紧看向赵瑾瑜,锐利中带着几分凛冽的眼神仿佛要把赵瑾瑜看穿。

    看到身旁的女子满是笑意的看着书案前握笔构图的男子,裴汜眼眸微眯,嘴角微勾。

    “宥兰想让我画什么?”

    “幽兰图怎么样?”徐宥兰笑靥如花的看着眼前的男子,却没发现身旁的裴汜紧了紧拳。

    赵瑾瑜点头,随即蘸墨。

    “这幽兰图当真不好画,我自幼便练习,每每让于叔叔查阅之时,他都说差强人意,如今练得像样了,可于叔叔却不在了。”先前那位绘图师傅常常指导徐宥兰绘画,徐宥兰同其关系甚好。

    “幽兰以润透雅逸为美,所以当选用兼毫之类的软头,绘花也需要考量疏密、正侧、向背、偃仰、含放、呼应之关系。先看这墨,着水便是一大考量之处,水多则溢腻,水少则干枯。”赵瑾瑜用笔头将墨色试好后,便向徐宥兰示意。

    徐宥兰走到赵瑾瑜身旁,认真点了点头。

    “花叶则当考虑'起承转合',应当做到出笔画劲利,收笔勿浮华,如书写草书一般,虽洋洋洒洒却不失大气。”说着就一笔画成一叶。

    “再说这'交凤眼'和'破凤眼',叶片相交或直或曲随性而变,笔笔之间则要气脉相连。”说着就紧接着绘出两叶。

    “再看这叶片之间的虚实与疏密。虚实则要记一句'实笔不肿,虚笔不浮',这疏密则就要有密不透风,疏可走马的考量了。”不多时,兰花的叶片便画成。

    “在叶片的墨将干未干时点蕊,用笔则当考虑虚实,切勿用力,以防失了轻盈。花瓣之间相互呼应,瓣叶之间相互开合及藏漏。”言语即罢,一副幽兰图便画成。

    “除过墨画,宥兰妹妹也可采用没骨与双勾画法,想来定会有更多体悟。”

    “好小子,深藏不露啊!”常志安一边惊叹一边鼓掌。

    “想不到瑾瑜小哥竟如此善画,若是老于还在人世,定是要同你做个忘年之交了!”徐绍安也是一脸嘉许的看着赵瑾瑜。

    与此同时,站在一旁的李莞郁扯了扯公孙庆的袖子,“哎!叔,这赵瑾瑜赵公子当真是不错啊!”

    “自然,他可是我的得意门生。”公孙庆骄傲的仰仰头。

    “那,叔,他可成亲或者有什么婚约?”李莞郁凑近公孙庆小声问道。

    “这倒是没听说过,怎的?莞郁丫头这是想找女婿了?”公孙庆打趣道。

    “我都多大了,您还像从前一样叫我莞郁丫头。这,做什么不都得赶早不赶晚嘛,当年要不是我托您去帮我说亲,我也嫁不给他徐绍安啊!”

    “提起这事我就来气,你骗我说只要说成,你就把你爹的画影剑法给我,结果呢!”

    李莞郁摸摸鼻子,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那……谁让您那么容易上当受骗,我自幼蒙骗过你多少回,您自己不上套嘛。”

    “瞅瞅你,这么多年嫁人了也没点改进,冒冒失失哪有个快当祖母的样子。”

    “我……”话还没说完,两人就被徐绍安打断。

    “您俩怎么又掐起来了?今儿可当着王爷和孩子们的面儿,等回头闲着了您俩再吵,行不?”

    徐宥兰和徐宥叡对此场景已经见怪不怪了,无奈的摇摇头。

    李莞郁的父亲名叫李遵,母亲名叫姜穆,皆与公孙庆师出同门。李遵与公孙庆两人同时入朝为官,官拜将军,乃刎颈之交、手足兄弟。姜穆武艺出众,先帝惜其才华,特赐封其为李遵之副将,二人日久生情。

    二人成婚不过一年,姜穆诞下一女,取名李莞郁。女儿刚满周岁,边关便传来战事,先帝指派李遵与姜穆二人为将领出征,二人只得把李莞郁交给公孙庆照顾,当时公孙庆尚未成婚,怕嬷嬷照顾的不好,事事亲力亲为,当亲生女儿看待,乃至两年后夫妻二人得胜归来要回女儿,公孙庆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

    此后但凡有战事,夫妻二人都会把李莞郁送到公孙庆家,一来二去,两人感情便如同亲身父女一般亲厚。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