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圆梦新媒体 > 第三百零二章 笑看风云

第三百零二章 笑看风云

    此时的气氛,瞬间变得有些不安了起来。

    有时候,还真的没有想过,我们离死亡可以很远,也可以很近。

    谁会想到,只不过是一时耳鸣、眼前一片黑、看不见、晕眩、四肢发冷、酸痛无力等症状之后,就是与世隔绝了。

    王伟的爷爷,原本是习惯低血糖出现这些症状的。

    可万万没有想到,这次症状之后,得来的,却是永远地撒手人寰。

    戏剧的程度,甚至比戏剧还要戏剧!

    更为诡异的是,王伟的爸爸和妈妈竟然大笑了起来。

    杨立新看着他们,那脸上挂着笑容,的确是在大笑。

    而王伟也跟者笑了起来,他反倒是笑中有泪。

    看着这表情,再看看这气氛,这画风让人甚至感到有些许不安,甚至感到背后脊椎有些心寒。

    如果他身旁不是带上了摄影师阿宇的话,他恐怕真的会被吓到。

    当杨立新给报告情况的时候,王小琥说何鹏让他继续在哪里待着。

    而住宿酒店费用,则是回来报销。

    杨立新得知这一消息,真的是要谢谢何鹏了。

    这么损的想法,居然还可以被他想出来。

    没有准备之下,杨立新只好到村附近找一间小旅馆住下了。

    因为是村里头的旅馆,因此,价格意外的便宜。

    他们两间房,只是需要三百块,而且,是住一晚还含早。这住三天,也不过是六百块。

    而这小旅馆虽小,却五脏俱全,改有的东西,也还是有的,只不过,旅馆的装修就有些旧,风格也有些许落伍而已。

    三天过后,就下葬了。

    王伟爷爷的葬礼,办的也是场面浩大,光墓地就花费上几万,墓碑,棺木价格也是高达十万元,这放在维州妥妥的,可以交个首期了。

    灵堂布置也花费巨大。这样的场景也是只有他们这做生意的,所能享受得了,寻常百姓估计身后事也就百八千就完了。生前金钱美女子孙满堂,生后风风光光下葬,人生赢家!

    他的葬礼与我们平时所见不同,他的属于“笑葬”,所以灵堂前是以红、白玫瑰为主。与我们传统葬礼中的黄、白菊花有很大的不同。

    王伟爷爷生前的照片被大片白玫瑰、红玫瑰组成的花海所包围,配合着绿色的地毯,整体清新自然。

    因为王伟的爷爷是七十多岁去世的,因此横匾高书“福寿双全”。

    杨立新还注意到了招片中间还有三个心形的花圈,这分别是他生前的三位好友所赠送的。

    大体表示沉痛、哀悼和不舍。从这往后则是家里人的花环。

    在葬礼上,王伟的子女纷纷携着子女献上花圈。

    大家都身穿素衣,表情肃穆。

    随后,那些亲朋好友、街坊邻里,纷纷上前表示哀悼。

    一阵阵悠扬思远的唢呐声在村中响起,听起来让人联想起一个老人的一生。

    尽管现代社会提倡文明从简治丧,但是老宝安人依旧遵循着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从守夜打斋过亡,到大殓出殡,样样都不能疏忽,一丝不苟。

    上午9点,殡仪馆的车带着一具火化棺来了,出殡仪式开始。

    杨立新和阿宇也就跟在王伟他们家人的身后从头到尾了解了一次深滨良安人的丧葬仪式:担幡买水,大殓入棺,藏白,捧寿饭,喃棺材头,巡材三圈,大出丧,回丧。担任了这次丧事的喃巫主持据说,在村里也是有头有面的。

    在良安和北山,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那就是以道教为主。深滨本身受道教文化影响极其深厚,生活上的习俗以及婚丧嫁娶大多都是采用了道教仪式或是带有道教色彩。

    参加完这葬礼后,杨立新对于生死有了另外一番的理解和体会。

    生命诚可贵,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

    我们时常会看到某某人死于车祸、死于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这些常常让我们感到一种茫然和失落,感到生命是如此的脆弱,如此的不堪一击。

    死不是生的对立,而是生的一部分,死是每个人生命的最后节日。

    三天过后,正好是周末,杨立新和阿宇也得以休息两天。

    这两天,杨立新都是睡得很早,也起得很晚,几乎没有吃过早餐。

    尽管,他也知道不吃早餐不好,可他自己却感到十分疲惫,就是起不来。

    不过,杨立新也收获甚丰,他终于睡了一个真真正正的安稳觉。

    睡足了一觉的人,整体也十分精神,甚至感觉到脚底的血液都在流动。

    整个人精力充沛,似乎有使不完的劲,那感觉还是十分奇妙。

    原来,一个人睡好觉,是那么舒服的!

    当然,快乐的日子很快就过去,一晃又到了周一了。

    何鹏

    让杨立新参与一个有很多大人物参加的会议。

    有总经办的叶少凡、洪胜男、戴东、田晓,几位总监何鹏、琛哥,以及那个让人有点厌烦的杨帆。

    杨帆那嬉皮笑脸的样子,着实让人有些讨厌。

    如果说何鹏那有些阴阳怪气的声调,有些恶心,那么杨帆那故作镇定,却腹中无墨的样子,更让人讨厌。

    今天,他莫名其妙的盯着杨立新看。

    他还特意跟杨立新打招呼。

    杨立新记起来,早在几个月前,杨帆跟他说的那番话。

    “你也知道,你现在的年纪有点大了,工作可替代性也很大。”总之就是各种职场pua。

    将你说得一无是处的,当然,这样也好将你压价。

    等你真的相信了这点之后,那么,他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欺负你了。

    毕竟,你也觉得自己本应该如此,就不会向公司索取什么,也不敢向上反映什么。

    可杨立新是什么人?这辈子,他也没有真正怕过谁的,他当时只是感到十分惊讶,小小杨帆竟然在自己的面前如此嚣张,你以为自己是谁呢?

    现在倒好,嬉皮笑脸,又一番嘴脸。

    杨立新不禁在心中要问,咱们很熟的吗?

    随着各大部门的总监的到来,会议也开始了。

    而杨立新是这里唯一以主编身份加入开会的,这当然多少让其他部门的总监有所侧目。

    这会议,大家各抒己见,有时候,甚至争吵得面红耳赤。

    目的已经非常明显,就是要在叶少凡和洪胜男面前,好好表现。

    让自己的地位更为牢靠,甚至是可以获得一些资源的倾斜。

    杨立新也甚至自己在这个高层里头的地位,虽然只是参与了会议,但是他的地位也还是大家之中最低的。

    保持缄默,对于初哥来说是最好的。

    既可以看出这会议的规矩,也能让大家一时半会儿看不透你的真实想法。

    不过,话又说回来,不得不说,他们这些高管的想法,还真的是很多,甚至有些精彩。

    而杨立新也十分喜欢看到他们为了一件事,而争吵不休。

    “劈里啪啦……”重覆而枯燥的键盘敲击声伴随著电脑屏幕上,这是杨立新的会议纪要。

    是的,这也就是杨立新现在的情况,负责记录会议而已。

    一行行字句,跟随着每个人的话语,也逐渐填满了文档编辑器的空白页。

    杨立新在电脑跟前码字,旁边窗户外的太阳在西斜,

    挥洒下的阳光,映在远处办公楼的顶上,辉映在那一块块反光的玻璃上。

    也穿过近处,小区里繁密枝叶的空隙,落在地上,

    映进窗户,映在杨立新脚边。

    杨立新码字是很认真的,他的手甚至已经赶上了大脑的速度。

    电脑屏幕上,杨立新一条一条地罗列出来,这样条理清晰,好让将来翻看的时候,不至于看不懂了。

    在码字的时候,杨立新逐渐清晰了自己的思绪。

    这种感觉也是很奇妙,一切的外界事物,似乎不影响他,而他却是又真实地能感受到世界。

    现在的他似乎不用思考,靠条件反射就可以做到码字和思考。而且两种思维相互不穿插。

    他码字码着码着,越发感觉到,自己既然在深网和深城事学了那么多所谓的“专业技能”,这些东西说白了,也就是他们那些科班出身的人,曾经的课本内容而已。

    但在杨立新眼里,其实也不过是一些基本操作了。

    有时候,也觉得总是有些人,对于一些东西过分与执着。

    只不过一篇文章,竟然可以花上个一两天,去纠结这些文章的观点,以及论述是否合理,论据是否充分等等。

    这些东西,以前在杨立新看来,简直就是多余的。

    因为,杨立新写文章喜欢天马行空,他的思维是跳跃也放飞的。

    基本上没有章法,写到哪里算哪里,写好了之后,再回头慢慢修改的。

    也就是为什么,他可以出文那么快的原因。

    直到现在加入了深城事,他现在出文反而变慢了。

    各种要求以及不懂瞎指挥的操作,让杨立新对写这类文章,有些不太喜欢了。

    原本叫他进来,就是要将深城事的文案提升一个深度的水平,好提出一些年轻编辑所不具备的东西来。

    可事实呢?杨立新的各种观点被打脸,甚至胎死腹中,好不容易出来的文案,可能已经是经过千锤百炼,数次易稿才出来的。

    这让杨立新十分的无奈,甚至是有时候,写文章,还要带上一定的思想导向,要制造一些话题来引导网友思考的方向。

    这本就违背了杨立新加入这里的初衷。

    在杨立新看来,原本城市论坛不是应该大家抒发自己的感情,分享自己的生活以及提出自己的观点的地方吗?

    可事实上却是,舆论由公司控制,更新的内容,都是按照任务而来。

    这种方式就导致了,文章同质化、且无法令人共鸣。

    与其这样,不如自己搞自己的事业吧。

    而对于杨立新来说,能够变现的只有发展自媒体这条路了。

    而他之前常写东西的那个平台,因为数个月没有更新,也确实掉了一些粉丝。

    而,他后台,也收到平台给他的好多私信。

    大体内容都是让他赶紧回来更新,需要写些什么作为热门话题的灵感。

    因为几个月没有上,杨立新忽然感觉这个平台似乎跟他原本的不一样了。

    界面变得美观了不少,而且,操作也更为亲民。

    这就是别人家的平台,而深世代下的软件普遍存在一个原因就是思路太久了。

    虽然,这些旧的想法,可以很稳妥,也可以有一定的收益。

    可这却往往阻碍了,大家那发散性思维的形成。

    而自媒体具有平民化特点,具有更大的自由创作度。

    内容的呈现形式丰富多样。

    传统媒体站在专业的角度,对新闻稿的标题和内容审核都是比较严格的,从活动主题到稿件的遣词造句都有固定的审核标准,所以许多企业的活动和新闻稿件时常会被

    主流媒体拒之门外。但自媒体在这方面就相对自由许多。

    自媒体内容的主要表现形式有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与一些表现形式单一的传统媒体相比,更加丰富多样。

    交互性是自媒体的根本属性之一。与传统媒体相比,自媒体的受众无论是与媒体沟通交流还是彼此沟通和交流,都更加方便、顺畅。自媒体在自己的平台上给用户提供充分的分享、探讨、交流、互动等多元化体验,满足受众使用自媒体的核心目的。

    曾经有好长一段时间,杨立新沉迷在网友给他评论的那里。

    有时候,聪明的网友给的评论,不管在专业度,还是在精彩程度,甚至超越了他自己本身的文章,有点的网友更是发挥自己的那些强大想象力,以及自身幽默细胞,让评论一个比一个搞笑,一个比一个精彩!

    单凭这点,杨立新就觉得是时候,深耕一下自己的平台了。

    这可是属于自己的ip,将来如果这个ip成了,甚至不需要给公司付钱,这可是完完全全自己的收益呢。

    而公司的各类表达渠道,反倒更像是一言堂。

    假大空的样子,根本制造不出共鸣,观点表达之后,也不会迎来网友的共情。

    面对着属于自己的平台,杨立新得以充分使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内容也可以随性,不拘一格。

    他决定,好好地在这个平台深耕一下。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