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圆梦新媒体 > 第三百三十章 有种需求叫甲方的

第三百三十章 有种需求叫甲方的

    从小就杨立新就被老爸牵到了厂里,那时他指着那个盖章的主任说:“爸爸,将来我要做这个。”

    爸爸一听,也都愣住了,因为这可是车间主任啊!

    反倒是那位主任没生气,他从工位上下来,弯着腰对着杨立新道:“你知不知道这个章的重要性啊?小家伙?”

    小小的杨立新哪里知道那么多,他摇了摇头。

    主任将公章放在了杨立新的手上,并说道:“这个章啊,很重要的,你感受一下吧。”

    杨立新那时以为“重要”是很重的意思,浑浑噩噩过了二十几年,现在回想起来,那时自己还真的心大啊。

    这个公章,可代表的是一种权力。

    不过,他一辈子却并没有为权力付出过什么,也是因为做导游失意,才转型做酒店,逐渐退居后勤后,才接触了公众号文案。

    自此,杨立新就爱上了这份工作,就连下班后也会发一些文章到论坛上。

    那段时间就像是终于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开心却也迷茫,毕竟万事开头难,而难就难在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却总是找不到正确的方式,去避免现实里的那些明明可以避免的破事。

    在艾迪的时候,杨立新也遇到过奇葩的甲方,客户爸爸神出鬼没,总在最不设防的时候出现!

    客户爸爸从来不在工作时间出现,只要杨立新看电影、吃饭、逛街、睡觉,他就必然现身!

    而且,电话是不停的,所有文案都会遇到的任性甲方需求,其名字叫改改改。

    犹记得第一份有业务的文案,当时跟甲方约好是第二天中午给到初稿,但这毕竟是接手的第一份文案,杨立新当然会干劲十足,于是在当天晚上就加班加点给了出来。

    满心欢喜地将自己的成果交出来的时候,结果呢,甲方爸爸开始各种吹毛求疵,甚至连“美丽”要改成“漂亮”都挑了出来。

    这简直就是丧尽天良的对乙方的“关怀”!

    有问题杨立新可以改,甚至可以不停的改,但是这么明显的挑刺,杨立新只能选择——流着泪去改。

    直到后来他来到了深城事,通过王小琥的话,才知道原来是当时的他给稿太积极,甲方觉得这钱给的不太值,就想让他改一改。

    后来,他也知道,这种甲方,其实就是没有钱的。

    他还遇到了一种更无耻的甲方,不管你怎么严谨,各种查资料,各种请教回来写出的成品。

    然后,他直接一句不合格,甚至修改意见都没有提出,就让杨立新的努力付诸东流了。

    杨立新当时还觉得是自己能力不够,直到后来当他发现网上有一段似曾相识的文章,竟然出现在某个公众号上,才发觉自己是被骗稿了。

    但其实,文案和视频不一样,因为文字人人都能编辑,也没有什么保护。解决的办法少之又少,大多数人只能吃了这个哑巴亏,而杨立新就是大多数人中的一位。

    这篇文章几乎原封不动,甚至连图片的水印都懒得抠,直接裁掉。

    高价收买你的热情,低价回报你的真心。

    再有一个甲方,更是奇葩,他们谈好的价格是在200元一篇的,这对于杨立新还是非常开心的,毕竟这个价钱对于杨立新而言,也是非常不错的价格。

    不过,接下来的事情简直可以用天真二字概括。

    从写好稿子,甲方审核,返回修改,到整篇通过,这整个过程都很顺利,杨立新那时真的很开心这次没有遇到太多的事情,能够让杨立新顺利的过稿。

    但紧接着,甲方就告诉杨立新审稿改稿都需要扣钱,杂七杂八地扣一扣,到手只有80块。从200到80,杨立新很难过,却也只能无奈。

    经历过太多的出乎意料,杨立新开始意识到想要继续走下去,就不能再单打独斗。

    杨立新需要更好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性,同时也需要一个靠谱并且长久的甲方爸爸,于是杨立新选择减少写稿数量,开始为自己寻找出路。

    也就是从那时起,杨立新心中产生了要成立工作室的念头。

    自己组建一帮团队,让各自的人,去发挥所长,大家只要一条心,奔着想要做的事去努力。

    当你不用花费时间跟甲方商谈,也不需要在担心压价、不给稿费的问题,你会发现自己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提高自己,去充实自己。

    在努力进步的同时,到手的稿费也不会少,可以边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边挣钱,这种感觉真的非常棒。

    杨立新很喜欢写东西,在接触到文案后,杨立新就觉得自己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事情。努力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不称心的事情,也许你也很迷茫,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再继续下去。

    但在杨立新看来,能够遇到自己喜欢的事情是非常难得的,哪怕有一丝的不甘心,都不要轻易去放弃。

    只要你愿意学习,愿意写稿,愿意坚持,钱就总能赚回来,梦想就总会实现。

    可现在现实也很残酷,毕竟现在牛人太多了,肯来的却很少。

    而且请人,是需要成本的,能力不如你,写出来的东西,总是差点意思。能力比你强的,根本就不会愿意跟随。

    这也还只是文案这边,营销的人呢?后勤人员呢?各种岗位都缺人。

    有时候,不自己去开工作室,很多东西自己是不知道的。

    真的很不一样,连思维都不同。

    你作为员工的时候,可能考虑的只是做好自己就行了,别的不用管。但你作为工作室的负责人,几乎等于一个小老板,你需要考虑的东西就有很多了,各种不同的问题,甚至是同时发生。

    思路没有条理,就根本担当不起来的,也驾驭不住,最终人就会崩溃掉的。

    所幸的是,杨立新当初的岗位正是运营经理,就算每个岗位的具体工作不太懂,但至少,他大概能知道,每个岗位要干什么。

    现在,他只是找到这么一群人,去做好就行了。

    这个自来的客户,就当做是练手吧。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