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红楼改气数 > 第六百二十三章 贾琏兵法厉害

第六百二十三章 贾琏兵法厉害

    贾琏这话说得风轻云淡,声音不大,可听在石道心耳中,则已经如同惊雷一般。

    他不是没想过。

    可他是真没想到贾琏能这么直接、直白、直中命门地一句话给说出来了。

    石道心一惊之下,瞬间攥紧了拳头,攥出了两手的冷汗。

    贾琏不语,就那么风轻云淡地看着石道心。

    石道心思索了好一阵,才蹙眉道:

    “为了茱萸,我也并不希望你牵涉进这些龌龊事情当中。

    实话告诉你罢,我一直暗中在查太子结交边臣之事。

    原想着寻个合适的时机,不显山不露水地将此事透露出去。

    此事必定戳了皇上的肺管子,他得知后必定要派人去详查,但绝不会派我,我反倒最安全。

    只是我也没想到,冯紫英父子竟然会横插一杠子。

    他们截杀太子了密使,劫走了太子的秘信,此事便又把四王八公给牵涉了进来。

    如此一来,事情就复杂得很了,皇上必定要往更深里想,还必定会把太上皇他老人家也给招惹进来,他再一插手,事情就委实不好办了。

    我更没想到的是冯紫英竟然又会来找你求救。

    此事若把你再给牵连进去,就更非我所愿了。

    至于你说‘要是没有了太子’的话,唉——”

    他一声长叹,欲言又止。

    .

    石道心比谁都明白,贾琏那“要是没有了太子”七个字,才正是他生平所有难题的“最优解”。

    皇位的继承,无非是三种选择——立嫡,立长,立贤。

    如今的五个皇子,哪个也不是正宫皇后的嫡出,所以,此时没什么“立嫡”的说法。

    而且老大早死,当今太子是老二,比老三石道心大两岁,所以,“立长”也轮不到他石道心。

    至于“立贤”……

    石道心不由给了自己一个淡淡的苦笑,望着贾琏,又是自失的一个微微苦笑:

    “当今太子,那可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自从十五岁被立为太子,他可是从无半点‘不贤’的风评啊。”

    当今的朝廷,关系极为复杂。

    已经登基做了皇帝的水浤,四十多岁仍然做不了天下之主,因为他头上还压着一个“退而不休”的太上皇水祺庸。

    尽管那些比耗子都精明大臣们,各自为了自己的前途,已经分别站队皇帝的太极宫和太上皇的大明宫,愣是在同一个朝廷里搞出了两个山头。

    可偏偏皇帝水浤本人从来都标榜“以孝治天下”,毕竟天字做了榜样,“天子孝,臣民忠”,想想都和谐。

    当然更重要的,还是太上皇他老人家自己的势力还在朝中掌握着大权。

    皇帝都只能忍着太上皇,太子当然就更得在皇帝面前谨小慎微、如履薄冰了。

    .

    贾琏一听石道心的话,瞬间就已经明白了:

    石公子当然希望能搞掉当今太子,所以他在等机会。

    于是他郑重望着石道心,重新又重复了一句:

    “那要是没有了太子呢?”

    石道心的心中狠狠一个震颤,知道不能跟贾琏打太极,把牙一咬,终于还是说出:

    “我求之不得。”

    贾琏又紧接着追问了一句:

    “太子的位子,总得有人坐。不是皇二子,还有皇四子,那又当如何?”

    这一句话,又是狠狠砸在了石道心的心坎上。

    当今太子水尧书一旦上位当了皇帝,怎么可能容得下石道心?

    让这个与自己有着相同的龙裔血脉、同时又掌握拿捏着大量皇家和官员秘辛的小特务弟弟水尧章还活在世上,水尧书睡觉都不敢闭眼。

    同样的,没了老二水尧书,因为水尧章已经没了皇子身份,那说不得就该轮到老四水尧志上位了。

    都是皇帝的儿子,都明白皇位面前你死我活,水尧志对石道心也不会比水尧书对石道心仁慈。

    最是无情帝王家。

    谁心软,谁倒霉。

    所以石道心若想活命,也只能和自己的亲兄弟们你死我活。

    而且,一旦动手,此生就绝无回头路,不死不休。

    石道心闭上眼,眉头紧蹙,半晌睁开眼,也只是一声长叹:

    “此身生在帝王家,多少事情,没奈何也得奈何,不愿意也得愿意,不狠毒也得狠毒。”

    .

    贾琏忽然起身,郑重一礼:

    “我愿助石兄。”

    石道心一惊,攥紧在袖中的两手不由微微颤抖,咬着牙冷静了一下,才声音暗哑而低沉地问道:

    “你……你到底为何要冒这个险?”

    贾琏抬起头,清冷的眸子与石道心对视着:

    “石兄为了保命,我为了保家。

    为了避免贾家被抄家,族人遭飘零,仅此而已。”

    看石道心不解,贾琏又继续坦然道:

    “我也不瞒石兄,四王八公之中,我们贾家占了两个国公,当年有开国之功,已经在朝中横亘将近百年。

    太上皇对四王八公尚且倚重,但未必合当今圣上的心意,拔除贾家是迟早的事。

    现在朝中情势复杂,太上皇的父党和当今圣上的儿党,两股势力渐成,还有个现任尚书令司南星,独揽相权左右逢源,彼此争持权力,一派乌烟瘴气。

    若我贾家当真为人臣子而不臣,那就算被抄家,也是罪有应得。而事实则我贾家到了如今,家中男丁都无甚本事,只求能退步抽身,安稳度日而已。

    奈何也脱不开功臣派的名头和四王八公这些故旧,更改不了皇上的心意。

    所以我只能寄希望于石兄。

    石兄知晓我为人,知晓既然是我做了贾家家主,那么贾家必定绝无不臣之心。”

    石道心听贾琏这一番话说得极为透彻明白,却还是低头沉思了一阵,旋即一把握住贾琏的手腕:

    “也罢,我若出了事,我母亲和茱萸的日子也未必好过。

    你我既为兄弟,以后更是姻亲,今日又如此肝胆相照,不妨歃血为盟,我若能上位,绝不负你。”

    屋中无酒,二人以茶代酒,用随身小银刀割破手指,滴血入茶,跪拜天地,起誓从此祸福同当。

    誓罢,石道心扶起贾琏,微笑道:

    “从今以后,咱们这一对‘石兄’、‘贾贤弟’可不只是个称呼而已了。”

    二人重新落座后,石道心拉着贾琏的手道:

    “今日既然是你为了帮冯紫英来找我,我猜你必是心里已经有了主意,不妨说出来,咱们参详参详。”

    “知我者,石兄也。”贾琏点头道,“那我就先抛出块砖头,也好引出石兄的美玉来。”

    .

    贾琏的主意,是顺水推舟,开笼放鸟。

    太子被劫的书信,是上不得台面的,他吃了这个暗亏,不敢声张,只怕要背后和冯家父子找补。

    既然太子结交的云贵节度使童寿芝在南边,那就把神武将军冯唐和他儿子冯紫英调去北边,远离是非中心要紧。

    要抗击漠北,宣府和大同是九个边陲军事重镇中重要的两个。

    “边境虽长,但九边之中,有四处紧要之地,分别宣府、大同、蓟州辽东四镇。若此四地失守,则国家危矣。

    广威将军陈也俊毕竟年轻,还是得有冯唐这样的老将坐镇才好,若能由他担任宣大总督,统领两处兵马,则此二重镇就安稳多了。

    而且冯紫英正是年少意气风发之时,正所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跟着他爹在前线多历练历练,以后必是一员虎将。”

    贾琏一番话,说得石道心连连点头,目露喜色:

    “果然前任宰相姚老大人好眼光!

    他保荐你做直隶节度使,我还只道老宰辅是看中了你的治理之才,原来你竟然胸藏锦绣,也深知兵法!”

    贾琏两手一摊,笑道:

    “我一直跟齐国公玄孙、昭武都尉陈景行借兵书看,得空还与他讨论切磋,这可是石兄失察了?”

    石道心微笑道:

    “你这表面上的花花公子,把我都瞒过去了。”

    石道心忽然道:

    “那……尊叔近来常去太子府,此事贾贤弟可知晓?”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