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一章 结束

    云城前线,被逼迫着再次投入战斗的士兵,自然是心不甘情不愿,况且大多都是为生活所迫,又或者被强行征战进队伍的,此时已经积聚了大量的不满。

    所以刚刚进入阵地,战斗一打响,就开始出现大面积投降的现象。

    到了傍晚,战线进一步的向前推进,仅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城区还在蒋维的手中。

    而此时,周桐的部队还被紧紧的压制在五镇之内,完全没有突破的可能。

    至于李飞黄,他的部队依旧进展缓慢,每一步的前进,都是用士兵的鲜血铺就。

    此时,距离云城还有80公里,但已经是远水解不了近渴了。

    晚上8点。

    当蒋维的指挥部都已经可以听见枪声的时候,他知道云城已经守不住了。

    在对李飞黄与周桐下达了自由撤退的命令后,蒋维带着剩下的两个合成师与还存在大半的装甲师,以及一些残兵共计7万多人,退出了云城,向铁山岭方向而去。

    得知云城失守,周桐自知抵抗只能是以卵击石,在经过考虑以后,下达了向自治政府投降的决定。

    在晚上10点多一些,五镇的战斗结束,20多万的守军放下了手中的武器,向陆战队投降。

    而李飞黄则不同,在接到命令后,还有近30万部队的李飞黄,知道云城失守,就直接命令部队转头向缓冲区另一个城—济岭城方向撤退。

    至于第一道防线的守军,李飞黄并没有通知他们,他还需要这些部队帮他地方后方追击的敌人。

    一直到第二天凌晨,第一道防线的士兵们才得知云城失守,李飞黄向济岭方向撤退的消息。

    已经成为弃子的士兵,再无斗志,甚至军官们也对李飞黄的决定很是不满。

    早上6点半,第一道防线的士兵们走出坑道,向宜水关方向进攻的陆战队投降。

    至此,缓冲区中仅有济岭方向还有梁月支的部队盘踞。

    在稍作休整之后,韩彬下达命令,抽调宜水关方向的五个师部队和云城方向的十个师部队,同时向济岭方向挺进。

    得知自治政府军追击而来的消息,刚刚抵达济岭的李飞黄惊魂未定,不顾梁月支坚守济岭的命令,再次带着部队出逃。

    而宜水关与云城的部队不费一兵一卒,顺利在济岭会师。圆满完成了战前制定的五天占领缓冲区的任务。

    从宜水关开始,到济岭城结束的这一系列战斗,被安康王国各个势力称之为云城战役。

    根据统计,这场战役中,总共消灭了梁月支集团68万余人,其中阵亡和失踪20余万人,俘虏了48万人。

    而自治政府这边,阵亡630多人,伤6200多人。

    不管从哪一方面来说,都是一场大胜。

    方华通过云城战役,总算在半岛上拥有了一片近百万公里的落脚点。

    战役结束后,由济岭前出的一部13个师组成的部队进抵铁山岭前,这片连绵的山脉,成为了一道天然抵挡陆战队前进的屏障。

    而防守的,是由蒋维率领的残兵与李飞黄的30万人在铁山岭汇合,再由梁月支紧急抽调的20个师一起,组成的铁山岭防线。

    而另一个方向,由5个陆战师为前导,后续抵达的10个师6个旅跟进,总计15师6旅组成的集群,则在离开云城后继续挺进,向着扶风市政府驻地的列芒城方向发起了进攻。

    云城战役惨败后,梁月支几乎损失了五分之一的部队,可谓是损失惨重。

    但面对自治政府的进攻,却不得不继续调集部队进行抵抗。

    此时,已经占领的区域内,大量的工程机械人被调集了起来,送到占领区中。

    它们要做的,就是在这片区域内,建设包括防空导弹塔,机场,军营等等各种军事设施。

    当然,跟随工程机器人抵达的,还有数量庞大的建筑工程队伍,他们要做的,就是进入云城,维修被战争破坏的建筑,同时在占领区选址再建设一些城镇,安置难民。

    不管是工程机械还是建筑工程队,他们的任务都十分的繁复,毕竟大量的工程都堆积在他们身上。

    与此同时,在难民群中,新一轮的征兵工作开始了。

    这一次,方华决定将陆战队的数量再增加一倍。达到200个陆战师,170个陆战旅的规模。

    也就是说,这一次总共要增加100个陆战师,85个陆战旅,共计265万部队。

    毕竟,随着战事的进展,需要的部队也会越来越多,再加上岛屿上需要布置的兵力,按照帕纳尔的话来说,就是需要这么多,才能满足进攻和维持治安。

    维持治安这一说,就纯粹是帕纳尔在为扩军找借口了。

    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除了陆战队的扩充,同时还帮助政府逐渐建立起来了一支武装警察队伍。

    如今这支队伍已经达到了25万人,遍布在各个城镇,作为维持治安使用。

    不过方华也没揭穿帕纳尔的小花招,毕竟有那么大的地盘要打下来,多扩充一些军队也无妨。

    因此,就在安全区被占领以后,陆战队的扩军计划就已经开始了。

    每天都有大量愿意从军的难民被挑选出来,然后运送到岛上,进行军事“培训”。

    每天6万多人的速度,在战斗进行的顺利的情况下,倒也足够了。

    毕竟这次扩充军队的计划,是在三个月内完成就可以,时间那是绰绰有余。

    而在缓冲区的战斗结束后,因为大量的建筑工程要开始动工,难民中又多了一种招募点,那就是建筑工的招募点。

    比起军队来,建筑工程的招募规模更大,毕竟是一个涉及数亿人的大规模城镇建设计划。

    这个计划不仅在如今的缓冲区,甚至还有如今还控制在梁月支手中的地盘的规划。

    这个计划规模之大,即便是在高机械化作业的情况下,依旧需要近千万的工人。

    就算一个家庭出一个人,光是这个建筑业,就足够拯救数千万处于饥荒之中的难民了。

    再加上从军的人数,也不是一个小数字。

    也就是说,即便才刚刚开战,方华启动的项目,已经救活了晚安近十分之一的难民。

    而随着占领区的扩大,一些工业项目落实下去,那么将晚安数亿的难民都拯救出来,完全不是问题。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