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桃花深处有神仙 > 三十六章 为何事众人定计,走邮门借刀杀人

三十六章 为何事众人定计,走邮门借刀杀人

    “来人不才在下李存义,过路时看到你们隐士之间的联络暗号,不曾想一来就是这般有趣的话题,忍不住放声大笑,如有得罪,还请海涵。”

    许高峯听得矮子说自己是李存义,不由眼前一亮。

    此人名头不小,在江南三州还算是不显,北方五州名声更响,好结交隐士,传闻还和大魏遗族那边有来往,本是江湖第一高手剑神卫求来的义弟,剑神卫求来被仙人降临摘去头颅之后,李存义一口咬定是大晋杀人栽赃,而他受仙人恩典,已习得神功,开始沿路袭击官府为兄报仇。

    最近三个月,唯有此事最大,传播最广。

    江湖中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他们赵盟中人不信鬼神,对剑神卫求来平素为人褒贬不一,有人说是伪君子,有人说是真英雄,但对剑神卫求来的死因,却一致认为是大晋所杀。

    这也不止是他们这样认为,便是他们家中大人,也都是相同看法。

    仙人?

    好笑,哪里来的仙人。

    大晋杀人后的托词罢了!

    最近三月,李存义可是干了不少惊天动地的大事,一连袭击无数衙门府衙,金银累赘,便索性扔了烧了,也不给当地官服留存,州府不敢去,便专门袭击乡县衙门,沿途三十六县,摘了三十六个县令的脑袋。

    可谓是凶威赫赫!

    如此战绩,不止说明李存义的立场,也说明李存义武道修为精深;

    传闻之中,李存义已入绝顶,

    依着大晋武将的体系,绝顶高手在担任一千二百石官阶以上,校尉、都尉级将军的选拔上,先天是有加分的,如今大晋八州都尉,十六校尉,其中就有半数左右是绝顶高手,其余半数一流八鼎境界。

    比起七鼎境界的柳正枫,只有轻功入八鼎;一个全方位的八鼎绝顶,显然更有结交价值。

    如此,不论柳正枫为人品格,与他们赵盟已产城的渊源,单纯从对赵盟的帮助来看,李存义倒更胜一筹。

    许高峯心知李存义一向与各地隐士交好,又主动来到此地,也不矫情,上前拱手道:“前辈大名,如雷贯耳!今日是我们赵盟聚会议事,前辈沿路袭击官府,我辈都佩服得紧,不知道有没有兴趣共商大事,聊一聊如何刺杀炎州府令的事情!”

    也说李存义,

    他沿路袭击三十六县,还从未去过郡城,更别提是州府。

    他手段单一,一般都是想办法混入城中,然后冲到衙门里便一通乱砍,见着身穿皂服的便杀无赦;司徒真真杀他大哥、二哥,在他看来便是大晋杀他兄弟,为兄弟报仇,自可先从大晋肌肤的乡县杀起。

    若只杀司徒真真,莫说他也敌之不过;

    便是能杀,也是对大晋杀性视若无睹,属于对复仇对象的错误归因。

    司徒真真杀人,他杀大晋官吏,

    要说李存义一向对自己的逻辑能力颇有自信,这番高论,江湖中便有谁人能提的出来?

    此时李存义听得对方要进州府杀府令,顿时来了兴趣,这里人多势众,结伴成群,又有人否则谋划,他们未必不能成事,杀一个府令,可比杀一群县令能对大晋造成更大打击。

    杀县令,不过是在大晋的皮肤上割上一道小口子;

    而杀一个府令,才是将大晋的一只手用匕首钉在了木桌上。

    县令死得再多,官阶不高,只会起到一点威慑作用,但对真正做决策的大晋高官们没有震慑,县令、乡老死了,死了一批再换一批便是,反正是要尽忠听命的傀儡,有什么干系?

    但州府中的千石役官员,朝廷政令传达很小,是真正封疆大吏,拥有极大的自主权责。

    若能杀一个,干系才打。

    说实在话,

    李存义甚至不觉得靠这里的人,真能杀死一个州府的府令,但试一试总归是好的。

    这次若不成,也当是积累经验了。

    于是李存义当即拍板:“好!我便加入你们赵盟的刺杀!”

    “稍等片刻,小弟正气侠,大哥便是那位三月来袭杀三十六县的李存义?”

    李存义听到有人提起他的功绩,脸上不由浮现得意的笑容:“不错,李存义正是我,我正是李存义!”

    袭杀三十六县,虽然都已经是选择了夜晚之类,防御薄弱的时候,但县城中大晋官吏不少,偶尔还有驻守的郎将,袭杀之后次次脱身,有几次也是有惊无险。

    能有如此功绩,他自得也是自然。

    不过当李存义听及柳正枫自称正气侠,也是惊叹:“听闻正气侠一年多以来在江南三州行侠仗义,也杀了上百大晋官吏,而且还有手段劫掠钱财,这才是以战养战的善法,愚兄正欲请教。”

    柳正枫笑道:“不敢,不敢,我也有向李兄学习的地方。”

    李存义听到这话露出微笑,

    他其实有心和柳正枫结伴而行,他袭杀官府衙门口的方法‘太笨’,一直以来若不是靠着仙师传授《云中洞》一卷内的诸般玄奥武功,他恐怕是十死无生!

    而若有这位以轻功、智取闻名的正气侠柳正枫为伴,无疑他袭杀各地官府的效率会高上不少。

    柳正枫似是看出李存义心中所想,笑道:“小弟独来独往惯了,怕是不习惯和人同来同往,只是听闻李兄义举,亦知道其中难度不小,不知道可否向李兄讨教一二?”

    李存义听来缘是如此,心中不禁失望,但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或许他二人目的不同,做法不同,但对于大晋的敌意,却是相同的。

    结交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敌人来得要好;

    更别说是,大晋如今捕杀各地隐士,镇压整个江湖的意思昭然若揭。

    “如此甚好。”

    柳正枫闻言,与李存义二人来到场地中央,周围赵盟成员纷纷避开,二十四长老也是满脸微笑地让开,二人切磋武功,他们也是乐见其成。

    其中各种对敌技巧,他们看了说不定还大有裨益。

    他们在各自世家当中,子弟们经常公开较技,随后还有老师上前点评。

    柳正枫抬手,便令人感觉不凡,正所谓飘然若仙,举重若轻,大有天外飞仙之感;饶是此处聚集大量隐士世家子弟,几乎遍及江南三州各路数高手,也没有人能认出柳正枫所使是何武功。

    但其一举一动,显示柳正枫不止是轻功卓绝;

    他的其它功夫,虽不像轻功身法那般令人忍不住拍掌叫好,但明眼人也能一眼看出是上乘武功。

    李存义抬手,则更令众人吃惊。

    其武功不止举重若轻,更有举轻若重之感,一举一动,浑然天成,有道家功夫底子的人看了,与周围人低声议论,说是这李存义的功夫路子颇有一些道家影子,有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的意思,一举一动不止轻描淡写,更威力巨大,看着,竟是比柳正枫的上乘武功还要高明不止一筹!

    两人交手几十招,

    柳正枫不觉已落下风,只靠着轻功不断周旋才免于落败。

    二人交手,本不是生死搏杀,一招一式留有余力,只以较技为主,探明彼此虚实,二人便已一掌为约,各自分开,停手,柳正枫脸上敬佩之色明显,抱拳道:

    “我得传师父上乘武功,自以为以所习武功境界高低而论,不输天下任何人!便是大晋武库中,为朝廷绝顶高手提供的上乘武功也是毫不逊色,没想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这天地间还有如此这般玄奥的神功!”

    柳正枫所言,引得众人纷纷点头,纷纷称是!

    当真是:神功有天成,藏于三星洞;

    现世得传人,才得世人知。

    存义仙人授,绝艺惊四座;

    凭功行义举,匡扶正道明!

    “哈哈,不瞒各位说,不自大的说,我这功夫可真是神功,名为《云中洞》,那是得传于仙人手中,那一日……”待得李存义将和徐方策相遇的原委说出,又引得四座惊呼。

    当然,其中细节也被李存义刻意隐去。

    众人听出李存义心中意思,也都不加追问。

    亦是对李存义所说心中信了八成,虽然仙人之说令人讶异,但如此神功,若是由仙人所受,那才是天经地义,若是由凡人所创,反而让许多人难以置信。

    只有少数几人,心中不信:

    “这李存义得着神功便得着了,何必遮遮掩掩,这里都是反晋的豪杰,谁会追究他神功从何而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