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元皇大道 > 第四十四章 先天,先天

第四十四章 先天,先天

    离开了大渡口,张栋干脆横渡黄河。

    他当然不会留在原地,因为此地作为交通枢纽,那商船往来长安与洛阳都要在这大渡口停留。

    这一场大火,以及数条千人命,很快就会吸引所有人的眼球,成为一个混乱的大漩涡。

    不知多少江湖侠客,朝廷官差会前来打探消息,实在不是个闭关的好场所。

    好在此时尚有大片的荒野,张栋在黄河对岸,又另寻了一个山头钻了进去。

    他一路穿行,忽见一处山林幽静,风景秀美,隔着林子不远处还有一条小溪,水质亦属上乘。

    此时正是盛夏时分,红、白、兰、紫等各种颜色的花草与青松倒映水中,蔚为壮观。

    又见此地野趣十足,毫无人烟干涉,张栋看了这环境十分的喜欢,道:“果然是个闭关的好所在,让人顿生望俗之心。”

    略做整理,张栋寻觅了块干净的草皮舒服的坐了下来,以“虎啸金钟罩”所传法门调息运气。

    功力全失之后,张栋仍选择将这道门第一护体神功重修回来。

    一则,张栋对这功法最为熟悉,而且身体多少残留了些印记。了,以后练起来亦更加容易。

    二来,此功中正平和,前途远大,对人体的种种秘藏有非常深刻的认知。更能促进自身骨骼增长,改变自己的形体。

    事实上,在与厉行封的战斗中,这门硬功看似没发挥效果,只是因为对手的破坏力超纲。而且,张栋能吸纳电劲入体,根源上也是因为有一副好身板。

    兼之,这功法中又寄托着师傅的殷殷期盼,张栋只能挥泪撒别,默默祭奠自己潇洒不羁的江湖画风。

    虽然最终的蓄气场所从下丹田转移到了中丹田,许多行气路线都要做相应的调整,但张栋亦不是当初的菜鸟,稍做尝试便已入门。

    轻车熟驾的驭使精气在筋络中穿行,穴道之间彼此相连,慢慢的改变精气的性质,化作一口纯阳内息,张栋神飞冥冥,一直到了傍晚时分,日头偏西时,这才醒了过来。

    虽然此时内力极为浅薄,但这股内息却份属先天,自有一股灵动感。

    当内息归入丹田,张栋只觉体内滚烫,好似冬日里一口白酒下肚,舒服至极。

    慢慢睁开眼睛,这一看下乖乖的不得了。

    只见整个天地清晰了很多,不但色彩丰富了,很多平时忽略了的细微情况,亦一一有感於心,至乎平时忽略了的风声细微变化,均漏不过他灵敏听觉。

    最奇怪是无论天与地,一块石头、一株小草,都像跟他是相连地活着般,而自己则成了它们其中的一分子,再不是两不相关了。

    关于此种境界的种种描述,张栋早就听出了耳茧,但此时仍有一种难言的感动。

    他发动气机,先天真气行入眼窍,进一步的加强自身感官,难以置信的看着眼前美丽倍增的世界。

    顿时,这个世界的色彩仿佛一下子明亮了许多,天地见得一草一木方面如第一次见到一般,偏又充满着一种无比神秘的韵味。

    张栋暗忖:我借助先天真气与世界贯通,用科学的角度理解,这是否意味着极大的增强了我的视域广度,眼睛捕捉到了那些本不可见的红外线、紫外线呢?

    此时的一山一水在张栋眼中并非简单的像素堆积,反而是一种频率,一种天地灵机的自然流动。

    他忽然想到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的参禅的三重境界

    曰: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

    心中暗道:我前世生活的世界灵气沉寂,禅宗大师青原行思自然也不是什么武道高人,但它的禅宗思想却非常有趣,非常准确的描述出了我现在的修行状态。

    先天之前,人与自然之间是存在隔阂的,只能用眼去看,用耳去听,此时山就是山,水就是水,只得了个色相。

    先天之后,人与自然的联系就被贯通了,精神借助真气直观的感受自然万物。此时山非山,水非水,就张栋自己而言,我与自然都是一股频率。

    这是张栋基于前世唯物主义教育,结合此时的感悟所形成的特殊世界观。

    因为先天阶段的修炼已经不讲究练气,反而强调与自然保持和谐,这与物理学中的“共振现象”是何其相似!

    张栋回忆起高中课本,一个很有意思的举例就是:一队军容整齐的军队,列阵走过大桥,因为步伐间相同的频率,从而将大桥震垮。

    张栋自忖:先天武者便是利用共鸣,去撬动自然伟力,其修行的过程,就是不断调整自身频率的过程,

    也因此,先天武者格外追求自己心灵的平静。动手之前,战斗的双方往往要先进行语言上的交锋,目的就是破坏对手的心境,使对手从“共振”中退出。

    张栋心中一动,他手指轻轻一弹,便有一股波动发射出去。

    仿佛推倒了多米诺骨牌,又像是琴弦的拨动不断传递,以天地元气为媒介,张栋的指力毫无损耗的将二十丈开外,那茂盛大树枝头的嫩叶击作一蓬粉末。

    果然,张栋暗忖:这厉行封死的冤枉,他只怕还有别的手段未曾使出嘞!

    摸摸腰间缠着的软剑,张栋心有余悸,他此时方知先天后天之间的巨大鸿沟。

    哈哈,幸亏我“万物成我剑”出手便是绝杀。想到美处,张栋得意的笑了起来。

    ……却不知宗师眼中的世界又是怎般模样。

    他心中有着向往,旋即,又是摇头失笑,武道修行岂可一蹴而就?

    张栋知道,自己的境界在先天中亦属上乘,但这只代表着自己能更清晰的感受自然频率,仍需要大量时间,去一点点的调整自身频率,以契合自然。

    至于内力浅薄,这反而是小事了!

    盖因内功的修炼,在后天阶段是重中之重,其唯一的手段不过是不断炼精化气,把代表人体的精气锻炼成真气。

    而人体的每日能产生的精气是大致恒定的,纵使是张栋这样的天赋,也非得五、六年的积累才能打通任督二脉。

    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不入先天,无论如何辛苦的的积累功力,打熬真气,真气的量的增长也不会太快,这也是很多年轻人功力不如老一辈前辈的缘故。

    而贯通天地之桥,进入先天后,精神与天地交感,就可以有限的吸取天地间无穷无尽的天地精气转化为真气,再也没有人体的限制,因此,往往先天境界修炼一年的成就抵得上后天修炼十年!

    当然,事实上人体有一定的极限,功力增长到一定层度就几乎不能在增长了。

    从个体真气的量上来说,宗师与大宗师差距不大,除非练炁!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