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神仙本是凡人做 > 第15章 龙首悟道(一)

第15章 龙首悟道(一)

    “明日会有匠人过来翻修茅屋,我那几个凡人朋友,就劳烦玉延道友照拂一二了。”得玉延赠珠,凌云已经可以尝试构筑灵台了。

    “嗯,道友一定会达成所愿的,这边我会尽力看顾,道友可以放心。”玉延认真点头。

    玉延虽然受本体限制,只能在周边十里范围内活动,但他九百年的道行,只差炼化本体,就能成就道基,修为相当于人类炼气后期的修士,又有天生的障眼法神通,虽然攻击力不强,但主动制造幻境,将境界比自己低的修士,困住一时半刻,不算难事。

    若不是猝不及防之下为凌云飞剑所制,凌云想要捉到他,绝非易事。

    清风吹过,林间松涛阵阵,盘坐在一汪清泉边的凌云摇了摇头,

    经过验证,凌云全力运转大小周天引气决,玉珠能够三倍提升灵气的涌入速度,能够极大的改善他身边灵气不足的情况,但这里已经是前几日发现灵气浓郁之地的最后一处了,每当他要构筑灵台时,总会有一种不圆满之感,凌云不得不一次次放弃,他深知要想出成果,绝不能允许有实验偏差,到底是哪个地方还有欠缺呢?

    这龙首山连绵千里,一一去寻找灵穴,那得到什么时候?难道真要去点苍剑派的洱海秘境?

    玉延倒是知道这龙首山中有一处灵穴,甚至这个灵穴极有可能是一条罕见的灵脉,但那个地方已经让胥宝奇给占了,而胥宝奇已经是炼气期圆满的实力,与凌风是同一个境界,打胥宝奇的主意,实属不智。

    但是这胥宝奇奴役凡人,截杀修士,甚至强抢了强梁的红颜知己做压寨夫人,等凌云实力强大了,早晚要剪出这个祸患,不急于现在这一时。

    凌云心中的目标十分明确,但目标中的灵地到底在哪里他完全不知道,只能心怀目标,又漫无目的的行走在龙首山中,恰好此时,山中雾气蒙蒙,又加之古木狼林,哪怕此时日上三杆,在这龙首山中,也是遮天蔽日。

    忽然,凌云驻足不前,轻轻念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原来如此,我明白缺在哪里了。

    刹那间灵光闪过凌云的脑海,他终于有了前进的方向,终于知道自己应该在龙首山中的何处,来构筑自己的灵台,完成自己修仙之旅中,最重要的蜕变。

    将腰间的宝剑斜背在背上,凌云手脚并用,开始攀登起龙首山的最高峰,一路上巉岩突兀,崎岖难行,山高似有万仞,凡人绝难登顶,

    凌云一步一步向上攀登,大小周天引气决生生不息,体内元精循环往复,天地灵气不断涌入他的身体,加之有玉珠相助,精气神不减反增,凌云此刻的气息也如同登山一般,一步一步正在壮大,这期间,云卷云舒,一轮太阳,从当头照耀,到日落西山,又有一轮弦月从东方升起,直到月上柳梢的时候,凌云终于登上了龙首山之巅。

    山巅之上劲风猎猎,仰观满天星斗,灿烂低垂,简直是“不敢高声语,手可摘星辰”,俯瞰万家灯火,连绵山脉,有一览众山小和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之感。

    凌云缺的不是别的,他是对外部条件太过求全责备,反而自身失了壮志凌云之心,所以才难以铸成自己满意的灵台。

    人感到迷茫的时候,正是最需要提高自身的时候,九分是外力,一分乃自身,这最后的一分是等不来,借不到,寻不着的,依靠外力,永远只能是九,休想百尺竿头再进一步,只有凭借自身,才会有那个十的可能。

    王侯将相,起于草莽布衣,不过是较常人先有了那个一而已。

    凌云领悟到这一点,终于感觉到契机完美,于是横剑炼气,五心朝天,全力催动大小周天引气决,一心一意构筑灵台,一时间龙首山巅如同风起云涌,灵气滚滚而来,

    凌云将周身灵力源源不断注入进漆黑的识海,漆黑的识海中无边的神魂之力与涌入进来的灵力相融合,发出晶莹的清光,如水滴般一滴滴汇聚成溪,溪流成河,河流成湖,湖流成海,最后海面波涛汹涌,一浪胜过一浪,

    凌云只感觉天旋地转,脚不能履地,五感尽丧,有种要被无边的神魂同化成虚无的错觉,这是他的神魂之力太过庞大,没有灵台镇压的缘故,而且如若凌云成就的灵台层级太低,他随时会有被染化成魔,肉身失控的风险。

    凌云运转功法,开始牵引神识之力由虚转实,构筑灵台,运转功法:“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一层,两层,三层,,,七层,八层,,,,”龙首山巅灵气远比想象中充裕,玉珠相助,灵气如同漩涡向着凌云汇集,一二三层灵台,需看悟性,踏上修仙之路就能成就,

    四五六层灵台,乃是天赋显现,一层比一层需要的天赋更高,而七层八层九灵台,无不是潜力巨大的天赋异禀之人,凌云的八层灵台顺顺利利,顷刻之间即告达成,第八层到第九层却迟迟难以铸就,

    凌云一心运转功法,持续了九天九夜,到第九日时,东方既白,众星隐没,

    龙首山巅云海汇集,一抹红日从云海中升腾而出,仿佛有一缕紫气,自东而来,涌进了凌云的识海,凌云的灵台之基,蓦然一震,终于再次扩大一圈,再次生出一层,成了,九层之台!

    还没来得及喜悦,凌云感应到风平浪静的识海,一个小小涡旋从中央海上的九层之台下诞生,然后涡旋越来越大,当整片识海都转动起来时,灵台轻轻一颤,仿佛震碎了一层未知的隔膜,一股神识之力自灵台上扩散而出,

    凌云顿时五感重新回归,方圆五十丈内的,如同开启了上帝视角,山巅上砂石草屑,蝼蚁灰尘,无不纤毫毕现,更加上声音气味,无不应知尽知,原来这就是神识!

    这个感觉太过于美妙,已经不是喜悦可以形容。

    “铿锵”一声剑鸣,行云剑离鞘而出,凌云用神识之力御剑,五十丈内,云幕如瀑,隔绝他人神识,飞剑纵横捭阖,所知所感,如自身持剑亲临,比之以气御剑时完全不可同日而语,随着灵台铸成,神识开启,凌云也自然而然的突破到了炼气期四层境界。

    可就在这个时候,被凌云神识覆盖的小印,发生了惊人的变化。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