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追魂殿 > 第二十一章 九洲侧目

第二十一章 九洲侧目

    “你说什么?商文君,你这二哥把我楚国害的如此境地,本王可做不出以德报怨的行径来,再说了,本王现在将你二人一起处死,你渝国大军群龙无首,士气大跌,我楚国也不是没有一战翻身的可能!”

    “我还是先回答大王前面那个问题吧,如果我渝国西城兵败,那么等待我们的就只有灭国,再无谋划了。”萧策缓缓说道。

    “哦?只可恨我西城二十五万大军,一朝兵败,竟变成绵羊一样任人宰割,若能殊死搏斗,鹿死谁手也尚未可知。”

    “所以我军在西城散布谣言,秦燕齐三军会师楚王都,楚王城上督战,中流失身亡,王城陷落,西城楚军以为后援绝断,军心大乱,斗志全无,只能任人宰割。还有,大王不觉得我一路来到你这朝堂之上,少了个禀报的环节吧,而且我只身前来,可不是来送命的,相反,我可以为大王指条明路。”

    “大难将至,朝中之人各有谋划,这我能理解,但我楚国也不是人人贪生怕死,召集甲士杀了你们二人的能力,我还是有的,而且敌酋指的明路,恕本王实难从命,你渝国大军压境,本王还要与诸位将军商讨城防事宜,就不再与二位耽搁了,禁军何在?”

    “在!”

    “将此二人拖出殿外,斩首祭旗,再将首级悬于城门之上,灭灭渝国的威风!”

    “遵命!”

    “慢!”眼见几十位甲士包围而来,萧策赶忙出声制止。

    “哦,萧将军可是怕了?”

    “大王还是先听听我的明路再做决断也不迟。”

    楚王看着殿内满脸旁观之像的大臣们,心中一片落寞,犹豫片刻后,缓缓开口道:

    “那本王就听听商文君高论!”

    而在楚王犹豫的这段时间,大殿内寂静一片,萧策却目光坚定的望着楚王,时间缓缓的推移,而就在氛围达到冰点的时候,楚王的话打破这死一般的宁静,萧策心中长舒了一口气,开口朗声道:

    “大王应该知道,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共分九洲,我们所在的天璇洲也只是处于世界的东南一隅而已,少时我曾游历九洲,发现九洲之内只有我们天璇洲不是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其余八洲尽皆一统,甚至还有一国占三洲的庞大王朝。但是我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这些王朝没有入侵我们天璇洲,但我看出来了天璇洲大小的几十个诸侯国经过这两百多年的边境磨擦,必会爆发一场席卷一洲的大战,而以我渝国的国力,则必定会被这场大战的滚滚车轮碾成齑粉,于是我便开始翻阅典籍寻求救国之策,终于,我在天权洲的学宫内看到了以往一场场九洲大战的纪实录!”

    “哼,九洲大战,商文君,你就算是在拖时间也没必要用这种无稽之谈吧?”听到此处,旁边站立的一位白发老者忍不住站出来打断了萧策的言论。

    “听他说下去!”

    楚王挥了挥手让老者归位,见大王如此,老者愤慨的回到自己的位置,思绪着什么。

    “一场场战争的记录,就仿佛身临其境一般,里面有一个小小的草原部落最后统一一洲形成强大的王朝;有鼎盛王朝因树敌太多被群蚁噬象而亡;有一人守住了一个王朝;有一人灭了一个王朝;有先破灭后崛起的王朝;有马上要崛起却因一招不慎,满盘皆输的王朝;悲歌雄歌,圆满遗憾,看完后让我久久不能忘怀,每每回想,心中激荡不已。后来我便主要研究小国的崛起之路,发现合纵连横两条策略,何为合纵,既弱小之国联合自保而;同样的,连横即是强大之国联合吞灭小国。弱小,则合纵自保图强,强大,则连横吞并图霸,一步步走来,直至对手尽灭,然后站在这段波澜壮阔的时间长河下游,再回首,风波已定。”

    “我说这么多,是想给大王讲清楚,也是想让诸位清楚,这场大战不只是你我渝国与楚国的大战,甚至不只是齐燕秦三国来占便宜的大战,而是会席卷一洲甚至九洲的大战,这场大战不是几年十年,可能是几十年上百年,需要几代人的奋斗与努力。大王此时不过是输了开局,手中依然握有数十万精兵,若是大王能够打开心结,让出都城,率军西迁入蜀,明心智,查大势,恢复国力,将来你我或许还会在战场相遇,或许那时我已是战场枯骨;或者大王与我渝国决一死战,即便大王以孤城困守耗死我渝国,届时楚国必定已是强弩之末,齐燕秦三国虎视眈眈,楚国也难逃被瓜分的命运。一条逞匹夫血勇,或许后世会以悲壮的英雄来记录大王的一生,但明事理的人读到大王事迹的时候绝对会加上一个愚不可及的批注的,因为别的人不说,大王您应该是清楚的,英雄不过是当权者迷惑下位者的手段而已。”

    “商文君真是好口才,但商文君不会真的觉得仅凭你这三言两语便会让我让出楚国王城这么简单吧,若果真如此的话,我就不会在史书上被人批注愚蠢了,而是现在天天被天下耻笑愚蠢了。”

    “大王有何条件,尽管提!”

    “首先,你口中所说九洲大战纪实录必须交给我;第二,你我可以放,这苏徐害我楚国至此,我必杀他;第三,我要加入你们四国的合纵;第四,蜀国边境的永安和始安两城必须给我们一个;第五,愿意随我而走的楚国平民,你们必须放行;第六,西城之战中我楚国不愿投降的俘兵,必须归还于我。”

    “我二哥不能杀,我愿意始安永安二城都归大王来换。”

    “哦,始安永安可是两国交接的边界,地理位置等同西城,商文君大气魄,一人换一城,好,本王答应了,作为盟友,能避免至亲血仇还是尽量避免吧。”

    “如此,请签订国书。”

    赵历443年冬,也就是渝楚之战的第六年,商文君萧策所率领的大军入驻楚王城,天下皆传商文君萧策一人前往楚王殿说服楚王撤军,随后楚王带着浩浩荡荡的大军与百姓组成队伍西行入蜀,蜀地驻军望风而降,随后,渝燕齐秦楚五国大军会盟襄阳城,以齐国为首,向诸侯中的霸主魏国宣战,消息一经传出,便快速的飞往九洲大地,渝国商文君萧策的生平事迹,更是躺在了各个大人物的书房案头。此时,在后知后觉的大人物都知道,天璇洲乱了,而了解过往秘辛的大人物们更是知道,接下来九洲都会跟着乱的,随后便一道道命令传了下去,没过多久便是一个个家族的染血,逢此乱世,忠臣,奸臣已经不重要了,只要是不忠于皇室的,都必须杀!

    就在九洲大地紧锣密鼓的准备着应对接下来的大势之时,渝国的西城城头之上,萧策与萧宽并肩而立,望向东方,此时朝阳初升,万丈光芒照射城头,更衬托的一身鬼面盔甲的二人如天神一般,

    “策弟,按照我们一开始的谋划,楚王城这块骨头再难啃,我们也是要独自打下来的,我这个死间是也应该是必死的结果,你真的不该冒险救我,不应该给楚王蜀地喘息,在我们的后背放着一个有血海深仇的大敌,更何况我还……”

    “不要再说了,二哥,当初你,我,大哥三人争储,我强在武功,文治稍逊,而你强在文治,武功稍逊,大哥文治不如你,武功不如我,我们两人都没把他放在眼里,然而当时就在我们两人的夺嫡之争发展到不可控之势的时候,甚至那时父亲都以无力阻止你我二人,这时大哥出面了,我记得当时大哥将你我约至西城,一番长谈,你我二人便都拜大哥掌国,你可知当时大哥最打动我的是那句话吗?”

    “还请赐教。”

    “当时大哥有一段话,大概意思是,策弟强在武功,宽弟强在文治,我的文治武功还算尚可,当此乱世之时,我三人当齐心协力三足鼎立才能支撑得起我渝国去面对接下来的乱世惊涛,我便厚脸皮请二弟三弟让一让了,这渝侯还是我来当的最为合适。你呢,二哥?”

    “呃,我还没想明白这段话怎么就能令你寻出如此改变呢。”

    “很简单,如此厚颜无耻却又审大势,明事理的人,才能真正带领我们去统一天璇洲。”

    “我是被大哥那句,我们的子民,当向阳而行。哈哈,现在想来,我们俩可能真被大哥的厚脸皮给震住了。”

    “我不如大哥,所以在安邑城外,当我下令攻城的时候,我突然感觉好孤独,可如果是大哥的话,当时应该不会收回命令吧。”

    “大哥给我说如果这场大战我们输了,我必死,如果我们赢了,我就会活,道理很简单,楚王是不会杀我祭旗的,因为激怒你和大哥对他没有任何好处。”

    “太冒险了,我们要先在战争中活着,然后再在战争中成长!”

    “报,大将军,渝侯令到!”

    “念。”

    “商文君萧策,不听军令,私自行动,着军杖四十,降为马夫,以观后效,渭文君萧宽,暂领大将军,部署北部防线。”

    “遵令!”

    “遵令!”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