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程凡把他们都安置在位于临时营地东面比较靠近外围的位置,距离食堂也就只有800来米,正常人跑步的话也就三四分钟的路程,更别说他们这些经常在死亡线上反复横跳的人了。

    不过先前众人胡吃海塞的缘故,即便是后面有戮蛛盯着的压力下,当最后一人进入营房的时间也已经是十五分钟以后。

    这是一座由工字钢与冷轧钢板焊接而成的铁皮房,依山而建,占地面积有将近700平米左右,营房分为了上下两层,总高5.8米,平均每层高2.9米,里面的布局异常的简陋,只有一排排长2米宽1.2米的钢结构上下铺单人床,是MOSS在发现这伙武装分子的时候,就下达指令给巧手搭建的,取材方面都是使用的从4号庇护所的仓库中找到的材料。

    材料现成,加上全部都是由巧手机器人组成的施工队,因此施工速度非常的快,在战斗结束的前两个小时营房就全部完工。

    好在营房的位置背阴,基本上晒不到什么阳光,再加上最近程凡在结合‘蜂群’和阿卡迪亚‘灾后废墟清理与废物管理部门’①捡回来的‘垃圾’,优化后开发的热电材料制作的中央恒温系统被程凡吩咐虞姬空运了几台过来,让他们先试用试用,收集实验数据。

    事实证明,恒温系统非常给力,从安兹他们‘下午’入住到现在营房的室内温度一直被恒定在26℃,要不然的话,就凭这白天平均温度四十度往上的室温,再加上阳光直射的温度,现在即便是太阳已经在地球自转的作用下偏转到东半球,室内的温度经过一下午的加热,现在的温度也应该在35℃以上,住里面就和住干蒸桑拿房没有两样。

    此时的营房里的光敏式灯控系统也在感应到变暗的环境光自动启动,抵达营房的众人站在营房内,透过敞开的门,看见身后先前‘督促’他们的总多戮蛛已经逐渐散去。

    少数的几只体型相对较小的戮蛛分散在营房周围,看来是负责看管他们,那看一眼就让众人心里发毛的猩红色光芒已经全部变成了微弱的幽蓝色光芒,在夜幕的笼罩下非常的不起眼,如果不仔细观察的话,根本发现不了。

    看到这,众人提着的心也稍稍的放下,内心的恐惧与彷徨也随着被灯光驱散的黑暗一样,顷刻间烟消云散。

    见暂时性的安全之后,已经选择躺平的他们平复下因先前吃太撑,加之先前在戮蛛的催促下疾走后有些急促的呼吸后,纷纷爬上先前已经分配好的各自的床铺上当起了咸鱼。

    渐渐的,许是今天经历的事情过于刺激,在满满的饱腹感,以及舒适温度的共同作用下,众人紧绷的神经逐渐舒缓,然后慢慢的熟睡过去。

    不久后整个营房便如同夏季的田野般,响起阵阵如蛙鸣般的鼾声。

    营房内的灯控系统在检测到房内的众人都已进入睡眠后,慢慢的调低了照明亮度,最后将仅保留了几盏调暗后用于夜起照明的灯以外的所有灯全部关闭。

    ﹒﹒﹒﹒﹒﹒分割线﹒﹒﹒﹒﹒﹒

    刚刚结束了一天忙碌的‘程师傅’正穿着那迭代后的战Ⅱ型全防护动力装甲,坐在4号庇护所外的食堂中,吹着风享受着巧手端过来的晚餐。

    在发现位于庇护所核心能源室中那条除了基因序列比对与蚯蚓相似的巨型长条状生物,能够将核裂变反应后产生的辐射并加以利用转化的能力后,多年学习过培养起来的求知欲都蠢蠢欲动,不过在念头刚冒出来的时候就被他给压了下去。

    毕竟什么场合该干什么事情他还是有分寸的,而且就以现场这环境也具备研究条件,除非他以后将技术继续迭代,做到想如同“开拓者”III型综合型前哨基地核心那样才行。

    至于现在嘛,想想就好,想想就好!

    确保了针对那条大蚯蚓的应急防御措施全部就位,负责样本采集的工蜂也从它身上收集到足够多的实验样本后,程凡又把4号庇护所内逛了个遍,狠狠地体验了一把探险的瘾。

    唯一可惜的是,庇护所内部已经被空降三连一排和二排的战士上上下下清理个遍,除了那只大蚯蚓很有研究价值,加上体型过大,最最主要的是它盘着的那个反应堆,冒然发动攻击的话风险太大,因此被踢出攻击序列外,其他但凡在庇护所内移动,带有攻击性意图的非友军识别单位全部都被轰的七零八落,这里一块那里一块,大大的增加了工蜂的工作量。

    他穿过4号庇护所那扇被破开一个大洞,失去实际作用的大门,出来时已是明月当空,繁星遍布。

    实际上如果是按照时间上来划分的话,这应该被称之为‘夜宵’才对,毕竟现在已是午夜零点一刻。

    他手口并用大口大口的吃着食物,填补着胃部的空虚,眼睛看着面前则投放着好几块虚拟全息显示屏,听着虞姬的汇报。

    “先生,根据分析对方微表情、潜意识肢体动作对比目前收集到的现有数据分析,庇护所中清理掩埋的尸体残骸中有27%是归属于这一伙武装势力,同时根据4号庇护所中央数据库中提取到的最新资产清单对比,对方携带的装备中有31%是庇护所中登记在案的......

    综合考虑地区、温度、环境、体格、死因等等,众多因素代入演算分析在角落里‘躲过’被‘恶霸犬’②当作口粮的尸骸身上腐烂程度进行演算得,死亡时间在17~23天前,和‘地龙’③破坏庇护所大门所造成的痕迹推演,最近的死亡时间的仅间隔了大概±17小时......”

    “能推断出他们基地在什么位置吗?

    镇上最近的摊子有点大,人手有些不足了。”

    虽然程凡嘴上抱怨着人手不足,但实际上真的如此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目前位于奥林帕斯山的荧惑1号基地已全面投入使用,二期规划的依托塔尔西斯高原另外四大盾状火山,也就是艾斯克雷尔斯山、帕弗尼斯山、阿尔西亚山以及亚拔山为核心的环塔尔西斯高原综合基地群,也在以‘开拓者Ⅲ型前哨核心’为主体的大型立场重构装置作用下,进行着主体建设。

    火卫一与火卫二两颗卫星在一个月前完成星体重构,现在的它们已经是功能完备的‘共和国’“玄武Ⅲ型行星防御要塞。

    而在依托于火卫一、火卫二两颗卫星构建的“环太阳系防御系统——长城”火星段,‘环火星防御系统’已经完成组网工作。

    就现在他手里掌握的武装力量,毫不夸张的说,锤起这个时空里核战前的美国跟打手握七匹狼的老父亲打儿子一样的。

    可考虑到距离三相传送门的开启时间只有五年多的时间,在不清楚多久能够返回的情况下,他在这个时空中还能逗留的时间只有着五年多。

    五年多的时间,如果只是重建文明社会的话对他来说,到还算简单,可想要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谈何容易,而想要让文明长远健康发展的话,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在充足的人才支撑下,文明才能走的更远。

    对于一手建立阿卡迪亚的程凡来说,这是不被他允许的,他希望他的第一次‘末日灾后重建文明社会’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尽善尽美,也算是为以后开一个好头。

    但在没有‘点’出虚拟学习装置、专业技能知识灌输装置等,能够让个体将学习、掌握知识的时间,从原本的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段,压缩到五年或是更短的时间里就能够学习并掌握知识技能的技术,想要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谈何容易。

    不过程凡的嘴上抱怨着人手不足,但他最想要的可不是这些在北美洲废土上,把狗脑子都快打出来,教育水平在胎教与小学水平间波动起伏的。

    抱怨完的程凡把目光投向了投影的众多屏幕中一块显示着的实时地球信息动态地图,本时空里共和国所处的位置,那里被虞姬特意标注上了鲜艳的红色,方便程凡辨认。

    在那鲜艳的红色中,被虞姬密密麻麻的标注了大量的点位,还有一些是被重点圈出标记,这些被标注的点位都是被近两个月内,虞姬整理轨道侦查与遥感卫星收集到的数据归类分析后,得出的有一定数量人员固定活动的聚集地位置。

    初次看到虞姬汇报的时候,程凡的心里还是非常的激动的,能有这么多异时空的同胞能在战后存活下来,他还是非常开心的。

    虽然时空不同,但相同的皮肤、瞳孔,相同的语言、历史文化,天然的就能被彼此所接纳。

    至于那些被重点圈出的,是虞姬在物理黑掉地球轨道上所有卫星后发现的,与卫星建立了数据链通道的,或是对卫星发送指令的地面设备所在的位置。

    至于地点是怎么得出来的?

    解析构建了本时空通讯协议与架构代码的虞姬面前,这就像是在大热天里喝凉白开一样,轻松惬意!

    面对这明晃晃的‘诱惑’,虞姬直接就逆向侵入了对方的设备,并得到了详细的地理位置。

    经过对比后发现,这些位置与当年原时空中共和国三线建设时的地下设施位置基本吻合.....

    在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程凡恨不得立马飞过去,但毕竟现在摊子大了,有几万人要他管着吃喝,而且现在他的实验室也在这边,也走不开人。

    因此,在综合考虑了众多因素后,最终程凡决定,先派遣一支机械小队过去,先探探底,有着全球组网卫星保障数据链的实时通畅,他对AR与VR现实交互技术也‘略有’研究,到时候大不了让机械小队带上全息通讯投影设备,或者他借用机械小队个体单位的视角远程了解、控制与对面接触。

    正好下一批小行星群物流也快到了,到时候让它们在月球背面的月面基地中转一下就行,也不耽误事儿,到时候和物资一起‘发’过去,也就改个‘收件’地址的事,也算是他这个异时空老乡的一点‘小小’的心意。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