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虎年聊话“虎”文化

    虎年将至,观读书籍,翻到一些关于“虎”的诗词史事,略作整理如下。

    一、古时黎民生活艰辛,老百姓很害怕虎。有诗云:“猛虎出林行,咆哮取人食。居人虑虎至,荆棘挂墙壁。”猛虎若来,荆棘安能奈何?足见古时百姓对虎的害怕。至于孔子过泰山侧,见一妇人所述家中多人死于虎,发出“苛政猛于虎也”的感叹,则是借虎之狞暴,批判古代统治者的暴政,替老百姓说话。

    二、军队要有虎之力、虎之勇。“磨尔牙,错尔爪。狐莫威,免莫狡,饥来吞噬取肠饱。”这几句诗把虎的威风描述得十分生动。面对如此凶猛之动物,君不见井阳冈上武松打虎之精气神,君不见辛弃疾抒发的“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横行不怕日月明,皇天产尔为生狞。”虎是百兽之王。军队如果没有这种战斗能力和战斗精神,怎么能打胜仗?正因为此,古时皇帝调动军队的兵符都是虎的形状,也叫做虎符。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们家乡走出一位开国中将陈正湘,在黄土岭战斗中指挥炮兵连,用几发迫击炮击毙日军“名将之花”阿部规秀。陈正湘将军去世后,葬于家乡的一座山顶,这座山的名字就叫虎形山。

    三、虎不食子,虎也有柔软的一面。鲁迅曾写了一首诗:“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小於菟”是古人对虎的别称。兴风狂啸之下,森林中的动物们无不吓得瑟瑟发抖,可是对于自己的“小於菟”,老虎也和别的动物一样,充满温情。

    四、虎再有能耐,也要服从于政治。孔子说:“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谁之过与?”对于老虎,是需要严格管控的。***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豪迈地吟咏:“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这里的“虎”,既可以理解为南京的地势之险要,也可以引申出人民解放军的坚毅勇敢,是勇猛之虎,是胜利之师。至于***说过的“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则是以虎为题,更为自信地反映出老人家驾驭全局的战略能力。

    以“虎”为题,略书几句。祝大家虎年生龙活虎,龙腾虎跃,虎虎生威,虎年大吉!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