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江湖梼杌 > 第六十四章 武学之道

第六十四章 武学之道

    直到这时,围观众人这才醒过神来。这方不圆来得蹊跷,走的仓促,可此人是什么来历,却无人知晓。一时间议论纷纷,都在猜测方不圆的身份,尹无阙的来历。

    尹无阙来的理会他们,转身看着由美子和王祖鋆,“咱们走吧。”

    由美子点了点头,走了过来。王祖鋆却好像还没有明白什么一般,边走边道:“好兄弟,刚才那个胖子说你赢了,你怎么赢的?”

    尹无阙笑了笑,不理会他,转身正准备离开,覃不情突然快步走来,挡在他的前面。

    尹无阙笑道:“覃兄有什么要赐教的吗?”

    由美子也笑了起来,“覃公子,你还想着和尹大哥比试吗?”

    覃不情冷冷道:“不用了。我打不过他。”

    尹无阙到没想到这人,看起来虽是冷酷倨傲,但也是实诚。尹无阙笑道:“覃兄过谦了。”

    覃不情道:“我从不谦虚。”他上下打量了一下尹无阙,道:“未知尹兄贵庚几何?”

    尹无阙一愣,道:“在下今年二十七岁,覃兄何出此问?”

    覃不情道:“我今年二十三岁。”说完,他转过身去,不在理会所有人,朝着外面走去。

    尹无阙看着他,心中莫名,这人非但说话奇怪,而且举止更是奇怪。他想开口问问,可他见到覃不情孤傲的背影,终究只是叹了口气。

    由美子道:“这人也是个怪人。咱们走吧。”

    尹无阙点了点头,三人起身。

    傍晚时分,几人回到客栈,一进门就看到杨家兄妹正在大堂坐着。

    杨蓉见到尹无阙过来,连忙起身走了过来,“大哥,你回来了。”

    尹无阙点了点头,走到他身前,“你们怎么来了?怎么没去竹林看别人比武玩儿?”

    杨蓉噘嘴道:“哥哥不让我去。”

    杨少杰道:“家父在岭南,多年未行走江湖,我们此来中原,当然要拜会一下家父以前的朋友,这也是家父嘱托我们的。不能亲自为尹兄助威,还望见谅。”

    尹无阙笑道:“杨兄总是这么客气,我同你一起还真是有些拘谨呢。”说完,就叫店家上菜上酒。

    杨蓉又道:“大哥,今日拜会了一天的人,乏也乏死了。你们今天比武怎么样啊?说给我听听,大哥这么厉害,一定是赢了。”

    尹无阙笑道:“比武一点儿都不好看。你们今天见了那些武林前辈?说给我听听,这些人我都是只闻其名,不知道点苍派的人来了没有?”

    杨蓉道:“点苍派?听说是来了,我们家倒是同点苍派没什么交情。”

    杨少杰道:“别说我们,便是天下各门各派,也没有几人同点苍派有什么交情。大理之地,四季如春,气候养人的缘故,点苍派门下大多是温良如玉的君子。他们既极少卷入武林纷争,也很少参与中原武林之事,颇有隐者之风。江湖中对于他们点苍派行事作风,由来是赞誉有加。这次南宫老爷子大寿,点苍门下来了,老爷子听了可是大喜过望呢。怎么,尹兄要去登门拜会?”

    尹无阙点了点头,道:“也不知他们在何处落脚?”

    杨少杰道:“他们就住在南宫府中。”

    尹无阙道:“老爷子倒也好客。”

    杨少杰道:“是啊。想必南宫家的情况,你也有所耳闻。老爷子生有两子,不幸都已经过世,现在膝下只有一个幼孙,才七八岁。南宫府有皇上敕令建成,豪华大气,占了半条街呢。偌大的一个南宫府,却人丁稀少,多数的院子都空了出来。点苍派前来祝寿,老爷子心中高兴,就留点苍派在府里住下了。这般待遇,不瞒你说,便是王三叔这才来了,可都是自己赁的房子呢。”

    尹无阙道:“老爷子这般青眼有加,点苍派果真是非同小可。”

    杨少杰道:“是啊。不过尹大哥若是要登门拜会,倒也不难。我到洛阳之后才知道尹大哥竟有这般的名声,可了不得呢。”

    尹无阙微笑着摇了摇头,就没有再说了。这时候杨蓉又缠着尹无阙将今日比试的事情。尹无阙看着他,笑道:“小妹,你说你一个女孩儿,怎么对这种事情这般上心?”可也执拗不过,便讲起今日之事。

    杨少杰听了一会儿,道:“依尹大哥所言,这方不圆的功夫可真是奇怪。也在不知他究竟用了什么招式?”

    尹无阙摇了摇头,“这我可就识不全了。”他对于武功招数所知有限,而由美子是东瀛人,王祖鋆痴痴傻傻的,三个人都是亲临者,可偏偏这三人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不觉天色已晚,几人吃饱喝足,杨少杰带着杨蓉告辞而去,两人才走没多久,王淩又来了,说是王垚请他过去,少不得又随着王淩去了。

    原来刚才尹无阙同方不圆比试的事情已经传开了,王垚请尹无阙来,就是问一下方不圆的情况。等到尹无阙将事情来龙去脉说明,王垚听完,也是大为好奇方不圆的来历,“此人竟然只输给你半招,就这身手,当今武林中可谓是少有敌手了。武林中突然又出来这么一个人物,真是啧啧怪事。”

    告别之后,尹无阙回到客栈,到了房间又想起明日准备拜访点苍派的事情,从包袱里找出当日柳乘风给他的两本书。点苍剑法是别人门派的功夫,自己也不便看,就拿起另外一本书来。当日柳乘风说这本书送给自己,只是这段时日以来,在襄阳的时候被宫婉儿当猴子耍,后来又匆匆赶路,一直以来,实在也无余暇翻阅,人家送的厚礼,倒是早就丢到爪哇国了。

    反正明天要给点苍派还剑谱,这时候想起这事情来,他便翻开看看。一翻开书来,前面便是一段自叙之文:“余自困炼狱以来,已四十年矣。四十年间,囿于孤岛之上,困顿难堪,生不如死。当初幸赖苍天眷顾,得以重返中土。去时青丝,归来白发,回首过往,悲愤难平。当日之时,蛮夷勇横,侵我河山,又欲驱我辈如犬羊,一旦不服,流吾辈与荒岛之上。悲江山之变色,涕流满面,叹生平际遇,睚眦欲裂。吾自知年已耄耋,惜天不假年,驱虏之志,已为泡影。然江山人才,代代相陈,吾志将湮,惟盼后继。遂以将生平所悟,录成此书。得此书者,务要继我遗愿,驱除鞑虏,还我河山。”

    尹无阙看道这里,大吃了一惊,心道原来柳乘风是因为反抗朝廷才被流放到炼狱岛上,不过自蒙古人入主中原以来,天下汉人便反抗不断。尹无阙这一年以来,江湖又来,自然也是见过朝廷腐败,民不聊生。只是元廷国运正盛,各处虽义军纷起,却并未动摇其根基。尹无阙想到这里,不由叹了口气,继续往下看去。

    “唐宋以降,武学昌盛,一时之间,门派分立,名家辈出,蔚为大观。武人好争,天下豪杰莫不苦心问道,但求执牛耳也。自宋季以来,势趋明朗。一曰快,一曰无意。百年以来,天下武功未有出此藩篱者。招式之发,若电光石火,攻敌所不及,是为快,天下家当以江南谢家为宗。无意者,招式之意,不在表而在内,不在招式而在心中。收发变化,皆随心而动,不为招式拘泥,便世人所谓‘无招胜有招’也,武昌姬子陵当为百年第一。百年以来,两家纷争,虽有一时之胜负,然则谁优谁劣,却无定论。四十年前,鞑子灭我中原武林英雄,谢家没落,姬子陵不知所踪,各门各派豪杰皆徙炼狱,武学之道,恐为不传也。余在孤岛,苦心经营,求生之余,顿悟一道。余之道,则异余前人,吾谓之力也。何谓之力?譬如两军对垒,己方带甲百万,而彼则唯有一人。我方粮草盈年,士气高涨,号令明肃,而纵彼人智赛孔明,谋过孙吴,仁匹孔孟,又焉能一胜乎?盖绝对之力,何惧算计?惜乎前人已逝,道且不传,又幸乎苍天有眼,我得以重返中原。遂以将四十年来所悟,尽录于此书,以传后人。又取逐鹿问鼎之意,遂以‘神鼎’之命冠此掌法。”

    再往下看,便是一套掌法的口诀心法。尹无阙一路看了下去,只觉得这路掌法,端的是刚猛异常,每一招都势大力沉,仿佛有千钧之力,但是招式却极其简明。尹无阙虽然见识有限,不敢断言这套掌法便是天底下最刚猛的掌法,但是这从这套掌法中运气发功的路数来开,只怕也是武林中少有的刚猛路子了。

    尹无阙正在叹服这套掌法的精妙之处,心中正感慨着柳乘风学究天人之姿,忽然想到了当日自己见到柳乘风时候的场景,心中不由咯噔一下,连忙收起书来,环顾四周,见到没人,又坐回桌子前面。

    当日,柳乘风被四人围攻,可按照这书中所言,柳乘风绝迹江湖四十年,而当日围攻柳乘风的四人,年纪也不过四十来岁,这样的人绝不坑同柳乘风有什么怨仇,除非是他们长辈的仇恨。只是柳乘风绝迹江湖四十年,世人只怕都认为他已经死了,这种情况下,他们又如何牢记仇恨,有如何这么快同时找到柳乘风?尹无阙摇了摇头,觉得有些不可能,又想起那四人的样子,心中暗道:“莫非这些人是朝廷的人?”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