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1940年对中国人民来说是沉痛的一年,对陈家耀来说是不幸的开始。

    这一年是他入学的第二个年头,日军侵入越南,为了切断滇越铁路这条运输线,日军的轰炸机在铁路沿线的上空不断地轰炸。

    陈家耀的父亲陈积财的木材生意和滇越铁路有很大的关系。

    陈积财收来的木头主对长度和粗细都有一定的要求,他经常让儿子拿着尺子丈量收来的木头。

    十岁出头的他也早早当了家,除了上课,其余的时间都在帮家里做事。

    这时的陈家不幸的事一件接着一件,生活逐渐开始走下坡路。

    陈家耀的奶奶艰苦生活了大半辈子,终因常年劳苦得病去世了。

    没多久,爷爷则在山上伐木的时候受了重伤,随后一直卧病在床,身体慢慢垮了下来,一日不如一日,硬挨了两三年也走了。

    看着这样的形势,陈家人都有些害怕,害怕厄运降临到自己身上,每个人都忧心忡忡。

    1942年,春天刚来临不久,这天,运木材的陈积财和伙计在路上,前方不远就到火车站了。

    突然天空飞来一架轰炸机,顿时火车站广场拉起了警报声,人们四处逃窜。

    那架轰炸机只是飞过,就在人们以为没事了,哪里知道又有两家轰炸机飞来,天空中投下的炸弹在广场上爆炸了起来。

    快到火车站的陈积财和伙计被炸弹的气浪一下轰出十几米开外,可怜的他感觉肚子都被一下掏空了,虽然没有生命危险,但受了很重的伤。

    半个月后陈积财才被抬回家里,当时他的妻子已经怀孕,看到受了重伤的丈夫,又想到孩子们还小,她不知道以后的日子该如何支撑,眼泪不禁扑簌簌地流了下来。

    回到家中一直休养的陈积财,平时下不了床,心情郁闷之极。

    每当想到平时自己平日里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并没有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就会想不通老天为什么要如此对待他。

    眼看老婆有身孕,孩子们都还小,自己又下不了床,只好成天唉声叹气,陈家耀经常听见父亲嘴里不时骂着日本人。

    怀着身孕的陈妻每天不仅仅要照顾一家子人,为他们洗衣做饭,还得照顾躺在床上的丈夫,生活的担子完全压在她的身上,少年的陈家耀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

    这年秋天,母亲产下一子,家里需要做的事情越来越多,可家里能做事情的人只有陈家耀,只能是他挑起家庭重担。

    陈积财看着妻子刚生完孩子,只休息了几日就围着头巾匆匆下地干活。

    他心里懊恼至极,一肚子的怒火和不甘不知道该往哪儿发泄。

    看着劳累的母亲整日不断地辛苦做事,陈家耀心里也很不是滋味。

    父亲躺在床上无法做生意,全家只能靠三亩水田过活。

    陈家耀一边上学一边帮家里做事,砍柴、烧火做饭、在地里帮母亲打下手。

    做这些仅用课余时间根本不够,他开始逃课,上午听老师讲完课程之后下午就急忙赶回家。

    老师从其他学生口中得知了陈家的情况,知道他是一个懂事的孩子,虽然心疼他但也帮不上什么忙,只有在精神上予以支持和鼓励。

    即使是这样,陈家耀的学习成绩也没有退步,反而在每次考试中都名列前茅。

    抗日战争时期,很多人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各地有小撮人被生活所逼,有人占山为王,做起了打家劫舍的勾当。

    村民们为了防止山贼进犯纷纷买了一些土枪,以备不时之需。

    在凤凰镇上,陈家宅院在村中格外显眼,为了防止意外,每天晚上陈家耀跟着村庄会武功的男人练武,有时还抱着爷爷当年留下的步枪守护家院。

    艰难无比的生活就这样战战兢兢地过了四年光阴。

    1943年的6月,在病痛中煎熬着的陈积财似乎感受到了死神的召唤,他将家人全部叫到身边,陈家耀也被母亲从学校叫了回来。

    当时他正在教室听课,母亲在门外悄声叫他出来。

    从教室里走出来,他看着母亲那凝重的面容,心里隐隐感觉有一种不妙,母亲并没有说什么,只是拉着他往家里赶,一路上两人好像心照不宣一般默默地加快脚步。

    陈家耀和母亲赶到家中的时候,父亲的床边围了一圈人。

    陈家耀急忙跑到床边,望着脸色有些苍白的父亲有点哽咽,一时说不出话来。

    陈积财当着两家人的面说了两件事:一个是希望陈家耀能和凤凰镇石家长女石香岚结婚,原来多年前父亲与石家订了娃娃亲。

    第二件事是自己死了以后要追随父母和兄长,安葬在凤凰山的祖坟里。

    气氛异常沉重,同族的人轻轻拍了一下陈家耀的肩膀以示安慰。

    当天夜里,陈积财逝世,年仅四十三岁,埋在了祖坟之中,和他的父母和兄弟团聚了。

    陈家耀给父亲的墓碑磕了一个头,满怀悲伤。

    从此以后,他知道自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他肩头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了,看着还小的弟弟妹妹,陈家耀默默地在心中给自己打气。

    站在凤凰山上俯视四周的山川,陈家耀的心胸也变得开阔起来,压抑、沉重的心情缓和了许多。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