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张家父子 > 第八章 排队(一)

第八章 排队(一)

    秋末冬初,天气转冷,街边的树木也渐渐萧条。

    风一吹,树上的叶子纷纷往下落。车一过,地上的树叶又纷纷扬起再次落下。

    都说冬天是疾病的高发期,是老人们的一道“坎”,这话确实不假。仅10月份,村里相继去世的就已经有5个人了。

    这5个人里,不仅有已经年过七旬的齐家爷爷,也有刚刚抱上小孙子的李家婶婶,更有还未见到儿子娶亲就撒手人寰的王家嫂子,等等。生老病死,不胜唏嘘。

    村里邻居们之间平时低头不见抬头见,突然之间就走了5个人。每每想到他们,大家的心里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不落忍的。

    去世的5个人中,尤以齐家爷爷最让人惋惜。

    齐家爷爷,原名齐玉国,建国前生人,和张少坤的父亲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在张家日子还比较艰难的时候,齐玉国总是尽可能的来帮衬。

    有什么好吃的,除了自家孩子能分到,张家的孩子们也能分得一些。

    今天给拿来一点玉米面,明天给送几块糖,后天就又给端来几碗热菜。家常便饭,时不时的给张家几口弄一些来。

    虽说不是大鱼大肉,但在那个年代,这样的“雪中送炭”,让张家人很是感动。

    所以张家的孩子们对于齐玉国总是格外敬重,张励从小也总被张少坤这般叮嘱。因而每次给张少坤和张瑜买东西时,张励总会多备一份给齐玉国送过去。

    齐玉国住在村南边的一栋小房子里,老伴儿前年去世的。偌大的房子,只有齐玉国独自居住。

    别看齐玉国已经70多岁,他的身体在村里的老人中还算是硬朗。拎个水桶、搬袋大米都不在话下。

    当然,这些都要得益于齐玉国不停歇的锻炼。

    齐玉国有一个习惯,就是每天清晨都要围着村边转悠。

    看一看河里的水,望一望来来往往的车辆,时不时还能和过路人聊上两句,精神状态保持的也还不错。

    村里起早出去工作的人,每天都能在路上看到他的身影。若是他某一天不出来溜达,人们还会奇怪问上一句。

    每天清晨看见齐玉国,已经成了村里人的一种习惯。

    齐玉国在村里遛弯的时候,每天都是一副慈祥的模样,乐呵呵的笑容永远挂在他的脸上,仿佛世间没有什么烦心事能入得了他的心。

    按理来说,年过70岁的老人,如果是独自一人的话,基本上都是要和子女们在一起居住的。

    毕竟独居老人嘛,子女若不常在身边,出个什么事,绝对会成为子女们这辈子的遗憾。

    齐玉国的小儿子曾经也劝过他,这么大年纪了,总是一个人住也不是办法,不如兄弟姐妹几个把他接到身边轮流照看。这样一来,其他人也不用总是惦记着,也能更好的安心工作。

    每每谈论到此事,齐玉国总是强硬的拒绝。给的理由永远都是,自己住舒坦,不想和其他人住在一起,别扭。

    子女们没有办法,但又不能每天来这里看他。除了小儿子,其他人都相隔较远。小女儿更是嫁到了邻市,回来一次开车都要5、6个钟头,实在是不方便。

    于是几人一合计,索性就全权拜托给了齐玉国最小的儿子。

    再三叮嘱他,一定要每天早晚都去齐玉国那里“报到”,以防意外发生。一旦出现任何情况,一定要第一时间打电话通知他们。

    齐玉国的大孙子还专门给齐玉国买了手机,并教给他怎么用。

    如何开机,如何打电话,如何接电话,没电了如何充电......一项一项,事无巨细的反复教他,直到齐玉国能独立操作才作罢。

    齐玉国很喜欢小孩子。

    每次看到小孩子的时候,他总要从口袋里摸索半天,掏出一块糖来逗他们开心。兴致来了,还会伸手抱一抱。当然抱的时间也不会太久。毕竟上了年纪,体力再好,也已经大不如前了。

    村子里的孩子们也喜欢围在他身旁,“爷爷长、爷爷短”的叫着,跑前跑后,嬉笑玩耍。

    这样的一位老人,突然之间从大家的视野中消失,真的是让人们很不习惯。

    除了齐家爷爷,李家婶婶和王家嫂子的人缘在村里也是有名的。

    李家婶婶在村里的口碑很好,是村里调解家庭矛盾的一把好手。

    谁家婆婆和儿媳妇闹矛盾了,谁家儿子和儿媳妇闹着要离婚了,都要请李家婶婶前去说和。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每次李家婶婶都能迅速摆平。

    别人奇怪,问她处理这些矛盾究竟有什么诀窍,李家婶婶总是笑着回答,

    “哪有什么诀窍,家长里短不过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别人见从她口中问不出个所以然,索性也就不再追问。但是对于她调解矛盾这一套,村里人都是很信服的。

    王家嫂子要说最让人印象深刻的,那就是那清脆的笑声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说的就是她。

    她家在村里经营着一间村里人常说的“小卖部”。

    日用百货、蔬菜水果一应俱全,算的上是村里的一个小型超市了。

    村里人去她那里买蔬菜、买水果,每次称够了斤数,王家嫂子总要再给搭上一个。若是付款有个几毛钱,王家嫂子也会痛快的把零给抹掉。

    农家人,哪好意思总是欠人情。于是有人坚持要给几毛钱的硬币,这个时候,王家嫂子总会爽朗的笑出声,安抚道,

    “你给我这钱。不就是打我脸嘛!我这店能开到现在,又不是仗着你这几毛钱!快快快,收回去!收好,别掉了!”

    敞亮的性格,利落的行事风格,常常为人称道。

    本来宁静的小村庄,因为这一个个生命的消逝,而变得躁动不安。

    大家仿佛昨天还能看到他们在村里谈笑风生,结果今天就已经阴阳两隔,不再相见。

    每每谈起这些,村里人们的言语间总透露出一种无可奈何和对死亡的恐惧。

    村里的老人们活了大半辈子,虽说已经看淡了生死,但是临到谁头上,都还是有些怕的。

    “半截身子都入土”看似是在调侃,但每个人心里都清楚,当这一天真的到来,没有人是真的想离开这个世界。

    张少坤虽然不说,但是张瑜和张励也能看出来,张少坤这几日明显没有之前那么开朗了,反而沉默寡言了许多。

    所以在家里的时候,张瑜和张励都在尽量避免谈及已故的人,尽量转移张少坤的注意力,避免他胡思乱想。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