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张家父子 > 第十五章 狗与猫(二)

第十五章 狗与猫(二)

    张少坤家的狗和猫都历经几代更迭。

    目前家中留存的这只三花猫是张少坤养的上一只白猫产下的崽。

    白猫是一只母猫,在张少坤家生活了将近3年,每年固定下一窝小猫。巧的是,每次都赶上冬季下雪天。每产下一窝小猫,白猫都是精心哺育它们平安长大。

    去年,白猫又产下一窝小猫。张少坤一数,不多不少,正好5只。花色各异,有通体全白,也有白橘相间,里面夹杂着唯一一只三花猫。

    不知是什么缘故,农村人对于三花猫的喜爱程度要大大超过纯色猫,甚至双色猫。张少坤就是如此,张励却不以为然。

    “三花猫哪有纯色猫好看啊!”张励指着其中一只小白猫对张少坤说道,“这多漂亮,这颜色多纯!”

    “去去去!你懂什么!这三花猫才是有福分的猫!”

    “那福分跟颜色有啥关系!那都是遗传问题吧!”

    “胡说!起开这儿!要不我让小猫咬你!”张少坤作势要把手伸进猫窝里去抱小猫。

    “切!老思想!”张励嘴一撇,起身离开。

    两人关于毛色的争执告一段落。

    每天中午,白猫在小猫吃完奶后,就离家外出,留下几只小猫仔在窝里睡觉。白猫的具体去向,张少坤和张瑜从不过问。

    当然了,即使过问,白猫也不见得会告诉他们。

    白猫一下午都不见踪影,直到傍晚,才会慢悠悠的归来,然后围着自己的窝转上一圈,而后跳到窝里给小猫们继续喂奶。

    这样的情况持续了近一个月的时间。

    突然某一天傍晚,张少坤照例来到猫窝前,结果却发现,白猫外出仍旧未归家。

    这样反常的举动,引起了张少坤的警觉。在发现小猫们睡得正香后,张少坤悄无声息的又走了。

    第二天早上,张少坤一起床,就赶紧来到猫窝前,发现白猫仍旧没有回来。到这时,张少坤才证实了自己的猜想-白猫应该是出事了。

    白猫一天都没有回来,猫窝里的小猫们早就饿了,一个一个的在窝里蛄蛹着,奶声奶气的叫唤。望着这一窝小猫,张少坤的“母性光辉”爆发出来。

    白猫不回来,这些小猫总不能生生饿死啊!那是人干的事儿吗!

    于是,张少坤骑上自行车,去到前街附近的小卖部买了一袋奶粉和一个奶瓶。回来后,用奶瓶装上热水和奶粉,放温后来到猫窝前,挨个喂小猫吃奶。

    小猫仔们吃惯了白猫的奶水,乍一喂奶粉,也是吃不惯,总是吐出奶瓶上的奶嘴。张少坤百般尝试,始终不得要领。

    后来小猫仔们估计是饿坏了,等张少坤再次把奶嘴送到小猫嘴边时,小猫仔们也顾不得是不是自己妈妈的奶水了。只要是到嘴边的吃的,就开始大口大口的吃。

    就这样喂养了一段时间,这窝小猫渐渐的出窝了,而这期间,白猫始终不见踪迹。

    白猫妈妈不在了,家里的小猫仔们却一个一个的都“名猫有主”了。等到小猫能够吃些杂粮时,张少坤就把这些小猫仔们一一送了出去。

    送猫或者是要猫,在村子里是一件很稀松平常的事情。

    和宠物猫不同,村子里的猫都是普通的家养猫,不如宠物猫值钱,也就没有买卖一说,基本都是送来送去。

    毫不夸张的说,现在张少坤所在的村子里的猫,很大一部分其实都有着相同的血缘。即便不是兄弟姐妹,往上捯三代,不是同母异父,就是同父异母。

    在村子里,谁家若是下了一窝小猫,不用本家自己宣传,第二天消息就会传遍整个村子。不到一周,这窝小猫基本就全都被“预定”了。一旦小猫可以走路,不需母猫哺育的时候,之前预定的人家就会来这里带走它。

    张少坤家的白猫下的一窝小猫仔,就是这样被预定了。幸好张少坤自己留了一个心眼,提前留下一只三花猫,谁都没给,因而保住了家里唯一的“猫脉”。

    除了一只三花猫,张少坤家还养了一只小狗。

    张少坤家现在的狗,是张少坤的朋友送的,据说品种很好。

    但是村里人嘛,也不怎么识品种。只要狗够灵够懂事,就足够讨主人家欢喜。

    张少坤看到这只狗的第一眼,就觉得这只狗不一般。

    小狗的两只耳朵一直竖立着,一双大眼睛炯炯有神地四处张望。一听到动静,就会立马奔向声音的来源。虽是小狗,别看个头还小,面对陌生人的气势却丝毫不减。

    每当邻居来张少坤家的时候,还没推门,小狗就开始在院子里“汪汪汪”的叫唤。张少坤往外一瞧,正好碰见邻居推门进来。

    张少坤一瞅,嘿,这小狗还挺灵。次数多了,张少坤对这狗的喜爱程度更甚。

    小狗刚来,对周围环境也不熟悉,也没办法拴狗链,于是张少坤就一直在家里散养着。同时紧闭大门,以防小狗偷跑出去不识路,无法回家。

    张少坤家的狗历来都没有名字,这已经成为了张家的一种传统。当然了,他家也不会多养,每次只养一只。养多了,不仅喂养的成本增加,还有每天打架的风险。

    因此,一只狗就足够了。

    张少坤和张励每次叫自家狗时,都唤做“小狗”或者“黑儿黑儿”(方言)。狗也是很灵的,多听几次之后,下次再一听这种声音,就知道是在叫自己了,这大概就是“听音识人”吧!

    和别人家的猫狗和平相处不同,张少坤家的猫和狗从小就不对付,就像《猫和老鼠》中一样,见面就打。

    三花猫从小就在张少坤家,在潜意识里就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领地”。小狗是后来才来到这里的。小狗的到来,激起了三花猫的“领地意识”。

    初来乍到,在陌生的环境里,小狗也不敢太“放肆”。

    为了避免他俩打架,张少坤给猫和狗分别购置了饭盆。即便这样,每次吃饭,小狗仍旧要被猫拿爪子挠脸,挠的脸上的血印子一道一道的,看着就疼。

    但张少坤也没有办法,打谁都不是。

    打猫,毕竟自家孩子,从小就没了妈,挺可怜的。

    打狗呢,没理由啊,本来人家就挨揍受委屈,哪有还打人家的道理。

    张少坤干脆撒手不管,谁有本事谁称王!

    小狗慢慢长大,体格也逐渐健硕。而猫呢,终究是猫,再怎么长那个头也大不过狗!

    这个时候,猫就开始躲着狗走。偶尔两只正面遇见了,那就是一顿乱叫,喵喵声和汪汪声此起彼伏。但令人奇怪的是,就是没有真正上手打过。

    小狗长成大狗,张少坤适时的给他戴上了狗链,拴在院子里的一个角落。一方面是避免它外出,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避免它“怀孕”。

    没错,他家的这只狗是母狗。

    小狗一拴,天下太平。

    但令人郁闷的是,三花猫看到小狗被拴,竟然时不时的就挪着步,大摇大摆的在小狗面前晃悠,每次经过都惹得小狗狂叫不止。

    张少坤曾阻止过,但无济于事。

    管不了,那就不管了。张少坤将“得过且过”的信条贯彻的相当彻底。

    就这样,张家的猫狗在打打闹闹中度过了一年多的时间。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