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张家父子 > 第四十九章 清茅厕(二)

第四十九章 清茅厕(二)

    张励回到屋里一顿翻箱倒柜,终于找出了一双雨鞋,穿上脚,嘿,正合适。又从抽屉里拿出浴帽戴上,口罩也必不可少。此外,张励还把张瑜平时用来刷碗的橡胶手套套在了手上。

    这样一番“打扮”之后,张励才觉得有了那么点干活的样子。

    在镜子前驻足看了看,张励总觉得还是少点什么?

    张励又从脚往上打量,这该遮住的地方都遮住了,应该没有落下什么啊?张励又望向镜子里的自己。

    得!把它忘了!

    张励赶紧打开另一个抽屉,拿出了自己的墨镜。

    嘿!齐活儿!

    全副武装之后,张励这才放心的大摇大摆的来到院子里。

    听到张励的脚步声,张少坤扭头一看,差点气笑了。看着张励这幅派头,张少坤不禁吐槽:“瞎精致!”

    吐槽归吐槽,张少坤自己也是包裹的严实。虽说没有浴帽和眼镜,但是口罩、雨鞋和手套还是齐全的。

    别看父子俩平时针尖对麦芒的互相争吵,但是在清茅厕这件事情上,父子俩简直就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样。

    张少坤每次清茅厕,都忍不住要恶心、干呕。张励跟着清了几次,也是同样的“毛病”。偏偏张瑜一点事情没有。

    为此,张瑜每次都要指着这父子俩念叨:“不就是清个茅厕吗?就跟你俩不拉似的!自个儿拉的东西,都能把自个儿恶心成这样,真是,啧啧啧!”

    说归说,父子俩每次清完,照样持续不断的发出干呕的声音。

    有这样的生理反应,其实也怪不得张少坤和张励。

    村庄里的茅厕和城市里的卫生间不一样。城市里的卫生间,洗手、洗澡、马桶都在一起,瓷砖铺地,整洁干净。

    而村庄里的茅厕真的就只是当做马桶使用,偶尔有人家也会当做工具储藏间。

    茅厕在村庄里也是分等级的。

    平常人家的茅厕,就是在院子的角落盖上一个面积为3平米左右,高2米的小房子。在房子的靠左位置挖一个长1米,宽0.5米,深1米左右的坑,用砖块垒砌,抹上水泥,防止污水渗透污染。而小房子的右边则是用来进出。

    讲究点的人家会在深坑的左右两个边边上再另搭两块长木板,供上厕所的人踩踏。

    若是稍微节约一点的人家,盖的茅厕则为面积不到1平米的小房子,仅能容纳一人身。在茅厕正中间挖上坑,也就能用了。

    若是再好一点的茅厕,面积则会更大些,内部则是全部采用水泥面。深坑采用斜面,直通茅厕外面,清厕所就无需进入茅厕,而是只在后面清厕所就可以了。这样也就保证了茅厕内部的清洁。

    而这样的人家就要求房子的左右是没有人家的。不然,邻居街坊是万万不会允许他将清茅厕的开口开到自己家的。

    现在村庄里的茅厕内一般都会接通电灯。但在较早以前,张励印象中,张少坤家的茅厕里面是根本没有办法接电的。晚上去上个厕所,张励要么摸黑,要么提前在屋里点上蜡烛,一手拿着蜡烛,一手护着火苗,小心翼翼的往厕所的方向去。

    若是半路,火苗不小心灭掉了,就只能停下来再重新点上。

    茅厕是否安装门,不同人家也是有各自的考量。有的人家认为,安上门不利于散味,毕竟都是囤积在坑内。有的人家则是坚持安上门,认为安上门能更好的保护隐私。当然了,是否安装门也和请茅厕的方式有关。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