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长江滚滚 > 32 在路上

32 在路上

    小车往长江边开去,奔走在广阔无垠的原野上,四个人默默无言地瞧着远方,除了母亲小包里施舍点什么外,一身空空,然而,即使家有万贯,常言说坐吃三餐海也干。

    这个漫漫的人世,悠悠世间,谁也离不了皆为生存而奔波在路上,岂能止步。

    人生永远在路上,不走不行,

    不走那有饭吃,不走那有衣穿。

    人生走不完的路,不走不行,

    为了吃饭,为了穿衣

    人生路走不完,不走不行,

    不走那有饭吃,不走那有衣穿,

    为了吃饭,为了穿衣。

    因为这儿的长江段,位于出海口,水急浪大,鱼虾停不住,没法生长养殖,因此发展不了渔业,繁荣不起来,浩浩长江边连个港口都没有,不要说城市、村镇,像样的集市都无,在这片广袤、贫瘠的土地上,人烟稀少,偶有的住家,孤零零的,各选沟道立足,三五户人家在一起的都极少,日本人不会去啃泥土,所以日本人也不来,这里成了乱世的世外桃源,人们虽穷一些,但安宁,如今这世道,贵在安宁。贫穷的中国,远离城市的农村,百分之八九十的是农民、农田,基本上都与此大同小异,这些人守护着贫穷的日子,过着艰辛的生活,其实这算什么,中国地方大,虽到处都是山山水水,但荒无人居的地方普遍是,正因为中国贫穷落后,八国联军才敢欺负中国,进攻中国,占去了中国许多地方,日本人更是野心勃勃。

    小车在原野上奔驰,韩义民与刘草草两人恋恋地望着窗外,默不做声,也许是一直裹夹在城市刀枪剑影中的缘故,眼前的一切景象多么迷人,田野,河沟,泥土小路,小丘小林,,芦苇青青,茅草的白花在微风中摆动,野花处处,高枝上的喜鹊巢,偶尔随风飘来幽幽的箫声,时而出现一个农家,竹或芦篱笆墙,小孩在地上打滚,几只鸡,一群鸭子,黄牛在耕地,农夫擦着汗,点点白矾,几个纤夫拉着船正过桥,微风吹过,物浪滚滚,一望无际,一片宁静,这似乎苍老、荒凉,虽是偶尔所见,可多么深沉、神圣。

    世上谁不知道最美好的一切都来自于广袤、贫瘠大地的这个基源。韩义民说,我真不想走了,真想在这荒野里住下来,找一个河沟弯,建一间房子,开一块地,住上一辈子。刘草草道,想坐享清福了,我们若真能在这里住下来那该是多么心醉!韩义民道,江南江北都是河沟如织,水埠家家,潇潇雨歇的人间天堂,只是,这都是经人去辛勤劳作得来的。刘草草道,我没有到过江北,江北也是那么美好吗!韩义民道,当然,我的家乡启海,才是水乡,河沟围绕得像蜘蛛网,出产富饶,鱼虾、海鲜随处都是,上海姑娘都愿意嫁到我们那里。听着这,刘草草立即反诘道,哎,哎,你什么意思?韩义民有点脸红起来,马上更正道,你误会了,我不是说的你想的意思,是实际事情。

    刘草草:看你脸都红了,没出息,胆小鬼!

    韩义民:不要以为上海是花花世界,到处迷人,对于久居的上海人或上海姑娘,叫他们老去逛南京路、游外滩,或大世界,已经不感什么新鲜,不一定有多大兴趣,启海,南挨长江,东靠黄海,境内有吕四、秦田大鱼港;内河环绕,四处连通,四处是各有河景的小镇,驳船朝过晚来;民沟将家家宅院围抱,真是天然水乡,千古长江,淘尽了多少王朝和英雄豪杰,望着那滚滚东流江水,是多么地壮怀激烈,看着滔滔黄海的潮涨潮落,轰轰隆隆,如天神天将的疆场,时而郁闷,时而狂暴,神秘莫测。可是我不能安居在美好家乡,享受宁静,差点送命在长江里;草草的生长肯定不是一般的家庭,可满身的风雨创伤;秀秀和小娟家是多么地优越,而我们四个人都无地安身,无处落脚,正走在路上,人这一生啊,是走不完的路,不走不行,不走那有衣穿,不走那有饭吃,人生走不完的路,为了吃饭,为了穿衣。贺秀秀和贺小娟听着,不知什么时候流下泪的,贺小娟竟泣出声了,草草也泪水汪汪,贺小娟仿佛作成诗了在朗诵:

    人生永远在路上,不走不行,

    不走那有饭吃,不走那有衣穿。

    人生走不完的路,不走不行,

    为了吃饭,为了穿衣

    人生路走不完,不走不行,

    不走那有饭吃,不走那有衣穿,

    为了吃饭,为了穿衣。

    贺秀秀说,是啊,人生走不完的路,为了吃饭,为了穿衣,我和妹妹就在这儿开一块地吧,我们很愿意自己开块地,建个家。

    韩义民没有停下车,没有言语,而心里想,这个世界是大着呢,无处投奔的人自己开块地,建个家应该是好事儿,古代的部落还不是开山劈地慢慢形成的吗,现在的李家村、王家庄不知是那儿的逃荒要饭人到了荒山野岭落脚下来,开垦种植,建家立业,形成了家属宗室的吗,更是那闯关东走西口,甚至奔南洋,闯出大天地的吗,他们也是度过了多少艰难曲折,甚至是付出生命的吗;此世界也小的很,这个无际荒原没人开垦无人管,若有人开垦出了名堂就会有人眼红,凭这姐妹俩是弱女子,又那么漂亮,在这样的乱世,一当落脚,有些名堂后,豺狼虎豹都会出现,还是去临江村吧,那里的村长很正直,清楚他是泅渡长江过来的,气盖犹在,又清楚他所以要泅渡江过来的重责,非一般人,不禁敬畏他几分,姐妹俩在这里不会受亏。至此,韩义民只是说你姐妹俩还是到临江村去吧,现在是乱世,偏野处必有土匪,你两刚脱离紧固,要有个安定的地方,养好身体。

    着心着肉话,姐妹俩一听就知道,忙说,我们明白,我们明白。

    大地一片沉静,只有车在无声地开着。瞬间,到了长江边。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