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再见唐朝 > 第五十六章 唐高宗的改革

第五十六章 唐高宗的改革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唐太宗病危。

    临终前,他召见长孙无忌和褚遂良,让他们辅佐太子治听政,让唐小天参知政事。

    是月,太宗病逝于翠微宫含风殿。太子即位,是为高宗。

    罢辽东之役及诸土木之工,诸王为都督、刺史者,并听来京奔丧。

    四夷之人入仕于朝及来朝贡者数百人,闻丧皆恸哭,翦发、剺面、割耳,流血洒地。

    八月,葬太宗于昭陵,谥文皇帝。阿史那社尔、契苾何力请杀身殉葬,未获准。被擒蛮夷君长颉利等十四人的石像被列在北司马门内。

    埋葬父亲后,李冶想起自己的妻子,晋王妃王氏。

    贞观年间,选为晋王妃。

    贞观十七年,李治被立为太子,因而被册封太子妃。

    那么,如今我继承王位,她就是皇后。

    于是,王氏成为了皇后。

    王氏,名不详,并州祁县人。出身太原王氏,北朝名门。高祖父王思政,曾任西魏尚书左仆射;父王仁祐,贞观年间担任罗山县令。王氏与唐朝皇室系旧亲,唐高祖李渊之妹同安大长公主是王氏的叔祖母。

    因此王氏出身显赫,既是西魏重臣的后裔,其父母两族亦都是唐朝皇室的姻亲,属于关陇贵族军事集团。

    王氏因貌美,经同安公主告知唐太宗李世民,于是成为晋王李治的王妃。

    贞观十七年,唐太宗废黜太子李承乾,改立晋王李治为太子,册封王氏为太子妃,并提拔其父王仁祐担任陈州刺史。

    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驾崩,唐高宗李治继位。

    永徽元年,正式册立王氏为皇后,其父王仁祐为特进,封魏国公;其母柳氏,封魏国夫人。王仁祐死后,追赠司空。

    美貌在古代就是女子最有利的硬通货,你可以从千万人中脱颖而出,来到皇宫选为妃子,摇身一变,野鸡变凤凰,你运气再好点,丈夫变皇上,那你就是皇后。那么你在众妃子的地位上就居高临下了。

    但男子光有美貌可不行,光有一副好皮囊但没有真本事,那就如同银枪蜡头,徒有其表,那么你也不会有什么出息。当然,美貌是加分项,不是硬通货,美女趋之,“虽千万人,吾往矣。”那些可以收手握天下大权抱得美人归的男子都是集才华与美貌于一身。

    唐高宗一上来“新官上任,三把火”,实施改革。

    唐高宗即位之初就把太宗时的三日一朝改为一日一朝,勤勉执政。君臣都牢记唐太宗的遗训遗嘱,奉行不渝。

    继续执行太宗制订的各项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经济,唐高宗对群臣宣布:事有不便於百姓者,悉宜陈,不尽者更封奏。并日引刺史入阁,问以百姓疾苦;太宗训令崇俭,唐高宗即召令:自京官及外州有献鹰隼及犬马者罪之。提倡文教,由李勣、长孙无忌、褚遂良和唐小天共同辅政。

    在政事方面,李治鼓励大臣多进谏,特别是关于国计民生方面的问题。

    永徽五年,天下大旱,亲下诏书命令在京九品以上的文武官员“各进封事,极言阙咎”。

    九月,他又对五品以上的官员说:“先前我侍奉先帝时,见你们屡屡上书言事,终日不绝,现在为什么无人上书呢?难道真的是天下无事吗?从今往后,大家仍要勤于进谏,假如无法当面奏闻,可以随时呈递文本。”

    唐太宗在贞观十三年十月以后,因为身体原因,一般是每隔三天才上朝一次见一下文武百官,处理一下日常政务。但是李治每天都坚持上朝,风雨无阻。同时每天都召见十几个地方刺史,向他们询问民间的情况,并把这件事作为一项制度,每天执行。

    直至显庆二年五月,在宰相奏称天下无事,要求改为隔日上朝理事的情况下,才改为两日一临朝。

    在官员选举制度方面,唐高宗李治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了科举制度,并对这个国家首要的官员选举制进行了彻底改造。

    重新建立科举制度,选用了一大批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官员,这是唐高宗李治远比他的前辈伟大的政绩。他统治时期更多地通过科举制起用官员,而不仅仅是靠世袭的特权选拔。

    这个时期,中举和应试的人数开始迅速增多,科举制的影响开始在最高一级官僚机构中表现出来。高宗的几个宰相都有功名,相当数量的官员开始以这种方式走上仕途。

    八世纪盛唐时期实行的选举制度基本上是高宗时期传下来的。李治有知人之明,他身边诸多贤臣如:辛茂将、卢承庆、许圉师、杜正伦、薛元超、韦思谦、戴至、张文瓘、魏元忠等人,大多是自己亲自提拔,其中韦思谦曾受褚遂良打击,杜正伦被唐太宗冷落。李勣是太宗朝的重臣,太宗去世前故意将他外调,并嘱咐李治即位后重用李勣,使李勣受新皇之恩而忠诚不二。

    李治登基后,即遵父嘱。在位期间,多次下诏求贤。即位当年的九月,便颁布了第一道求贤诏,命京官及诸州荐举贤良。

    除频繁颁发求贤诏令外,他还对那些享有盛名的隐逸之士厚加礼遇。京兆华原人孙思邈医术精湛,誉满海内,隐居于太白山,绝意仕途。隋文帝杨坚为北周宰相时,曾召他出任国子博士,坚辞不就。李世民召他进京,授以官职,还是坚辞不受。

    等到李治在位时,孙思邈已是百岁左右的老人了,李治仍把他请到京师,授以谏议大夫之职。后来,孙思邈执意辞职,回到隐居之地,李治特地赐给他良马,并把郡阳公主邑司赠给他居住。

    在律法建设方面,唐高宗永徽时期也取得了重大成就。他敕令修订了《永徽律》。

    《永徽律》是中国现存最完整、最古老的一部典型的封建法典,为后世法律的制定提供了参考。

    永徽二年,以长孙无忌为首的一个由高级官员组成的组织把奉敕修订好的律、令、格、式的新版本奏报皇上。当年九月诏令向全国颁布新法。新法经过全面修订,成为唐代一系列法律当中最重要和影响最大的法律之一,称为《永徽律令》。

    永徽三年,唐高宗大量招揽有学识的人,对唐律规定逐条进行解释,最后由长孙无忌等人将律文和解释编撰在一起,编成一部能用于法制教育的详细的刑法官方注释。

    这部形式稍作变动而成为流传至今的《唐律疏义》,在永徽四年九月完成并被送呈皇帝。它经过小的修改后在几个世纪中一直是刑法的权威性的注疏。

    经济上,唐高宗继续推行轻徭薄赋政策。轻徭薄赋是永徽年间行之有效的经济政策。

    唐太宗刚逝世,唐高宗就明令罢除军役以及土木营建;还在即位诏中申明“敬顺惟新,仰昭先德,宣布凯泽,被乎亿兆”,表白自己关心民疾的旨意。

    虽然这个时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但李治的政府仍提出了控制物价的措施,并取得部分成功,它们后来继续使用于整个唐朝。

    政府周期性地从自己的中央谷仓中拿出谷物以低价卖出。在贞观十三年部分重要城市发展常平仓的基础上,永徽六年京师成立了常平署,在物资供应充分时以高于当时市价的价格买回商品,物资短缺时再以低于市价的价格卖出,使物价浮动保持在一定限度内。后来每个州都设立了这种粮仓。

    在文化上,唐高宗时期,确定了进士考诗赋杂文的制度,对唐代诗文的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

    这一时期,史学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官方撰史方面,从唐太宗贞观十五年开始修撰的梁、陈、北齐、北周、隋五朝典章制度《五代史志》到显庆元年成书,后并入《隋书》刊行。私人撰史方面,有李延寿秉承家学撰成《南史》《北史》二书。

    李延寿之父李大师已决定撰写南北二史,可惜不久就去世了。李延寿决心继承父业,利用史馆提供的条件,以宋、齐、梁、陈、魏、周、齐、隋八代正史为依据,参考杂史1000余卷,用16年功夫,历贞观、永徽、显庆,终于写成《南史》和《北史》。

    另外,随着普通地主的大量涌现和以文词取士政策的施行,诗坛开始活跃。号称“初唐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对唐代诗歌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社会上,唐高宗永徽时期,在贞观之治的基础上,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物价也相当便宜。

    永徽五年,粮食大面积丰收,洛州地区粟米每斗两钱半,粳米每斗十个铜钱。

    军事上,李治登基后,文治武功并举。李治即位之后完成的第一件伟业,是用兵西域,平定西突厥阿史那贺鲁的叛乱。

    为了平定这场叛乱,李治用了9年时间,发动了三次远征。

    平定贺鲁后,李治在西突厥故地,设濛池、昆陵二都护府,唐朝的势力进一步越过葱岭、碎叶川,正式进入中亚内陆腹地。濛池、昆陵二都护府,位于中亚碎叶川(今中亚的楚河)东西两岸,下辖许多羁际府州,于倒以西、波斯以东、以及乌浒河(今阿姆河)以北的昭武九姓之地,都归其统辖。

    永徽元年九月,高侃擒突厥车鼻可汗,平定漠北,分置单于、瀚海二都护府。

    永徽二年正月,西突厥阿史那贺鲁破乙毗射匮可汗,自立为沙钵罗可汗。七月沙钵罗可汗攻入庭州,遣梁建方讨之。

    永徽三年正月,唐军在牢山之战中大败贺鲁军。

    永徽六年,唐遣程知节西击沙钵罗可汗,从此连年用兵西域。

    外交方面,唐高宗时期,中国第一次与征服萨珊王国的阿拉伯人建立了联系。第四位哈里发奥斯曼派出的第一个阿拉伯使团,在永徽二年向唐王朝贡献方物。

    永徽二年,大食遣使与唐通好,此后148年间,大食遣使来唐达36次。大食所辖阿拉伯一带商人到唐朝的也不少,长安、洛阳、广州、扬州、泉州都有他们的足迹,有的还在中国定居,在唐朝为官。

    永徽四年五月,日本派遣唐大使吉士长丹、副使吉士驹、学问僧道严、学生巨世药等一百二十一人,同乘一船来唐(据云尚有另外学问僧及学生十四人),同时另派遣唐大使高田根麻吕等一百二十人,乘另一船赴唐。至七月,高田根麻吕等所乘船,在萨摩国萨麻郡邻近遇难。此系日本大化革新后首次遣使来唐。

    唐高宗的统治都是贞观之治的继承与发展。虽然以仁孝著称的唐高宗对政治并没有特别独到的见解,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个出色的守成君主。开创之功固然需要胆识与才干,而遵行旧轨并非不需要能力。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