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练气十亿年 > 第二十八章 百姓

第二十八章 百姓

    “哦?”

    赵灵均自然知道这吴姓青年最擅长画仙神人物,只是没想到陈梓凝竟然也一语道出这青年擅长的领域。

    其实,就连赵灵均都没有意料到会有如此巧合,他们歇脚的地方正好处于吴姓青年的家乡。

    这吴姓青年自然就是轮回纪里赵灵均的好友——画圣吴道子。

    只是,此时的吴道子还只是一位为了生活奔波的落魄书生罢了。

    “百姓啊……”吴道子闻言有些诧异的抬头看了看眼前的陈梓凝,他没有想到陈梓凝竟然会给出如此题目。

    他也才弱冠之龄而已,还画不出这么大的题目。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赵灵均见状,缓缓低吟了一首诗,“如此,是百姓。”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亦是百姓。”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这也是百姓。”

    一觉连三首诗,不只是吴道子为之动容,一旁的陈梓凝闻言更是不可想象。

    “我,我羽化子民就真如你所说的这般么?”陈梓凝有些难以置信。

    “丰年人乐业,陇上踏歌行。”赵灵均只是想提点一下旧时好友,没成想陈梓凝闻言竟然有些道心不稳,只能摇头浅吟道。

    “其实百姓要求的很简单,丰衣足食如此而已。”

    “丰年人乐业,陇上踏歌行么……”陈梓凝闻言轻轻点了点头,喃喃重复着赵灵均的话。

    “好,好一个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正在众人思索间,忽然听到身后传来一声洪亮的言语。

    “快看,是上郡来的大人物!”

    “上郡来的啊?果然不凡。”

    赵灵均等人本来就气度不凡,自然也引起了一阵围观,众人不懂这些诗词之妙,可却认得近几日盛传的上郡大人物。

    毕竟,能有一众本县官员跟随,岂不惹眼。

    “没想到我闲极无聊间,竟能偶遇如此大才之人。”那上郡老者抚须而笑,“不知小哥如何称呼?”

    “区区在下当不得大人夸赞。”赵灵均先是躬身回礼,然后开口道:“学生赵灵均。”

    不怪赵灵均如此谦逊,这老者可是隐士大儒,其修为也是十分了得,丝毫不比李七爷媳妇弱上半分,心中更是养出了一缕浩然之气。

    要知道,羽化皇朝之所以能够下御诸多势力,可不仅仅依靠上界的羽化大帝,而是自有制度。

    其治下官员也是有修为门槛的,一般来说一二品官员需化神期修士担当、三四品官员最低也要元婴期修士任职、五六品官员则由金丹期修士领配、七八品官员倒是修为达到筑基期即可、九品及治下皂吏只是炼气期便可担任。

    羽化皇朝下统九洲,一二品官员不计其数,是以,才能令诸多势力臣服。而眼前这名老者,则是儒家大贤,借由游历以作突破罢了。

    这世间有三处势力不受地域限制,其门人弟子可入职各大势力范围,其中佛家引人向善、道家领人养生、儒家教人治世,而儒家学说正是羽化皇朝的推崇学说。

    不说这老者的地位,仅仅是他的学识,也足以令赵灵均尊重了。

    就如同世俗佛教需要门下僧侣养出慈悲之心才能晋升为罗汉一样,儒家弟子也需要养出浩然之气才能成就大儒,从而被上界儒家所承认。

    而养出浩然之气的基础,就是领悟出儒家两大经典传承的真意。

    “不知赵公子师从何处?”老者见赵灵均彬彬有礼,心生好感道。

    “倒是令大人失望了,在下师从道门清风宗。”赵灵均不卑不亢的说道。

    轮回纪中,赵灵均倒是与这老者见过几面,是以观感也还不错。

    “哦?那倒是可惜了。”老者闻言抚须叹道,“不知是何原因令公子有如此感慨?”

    赵灵均笑着解释道:“我等想请吴公子作画一幅,题目正是这百姓二字。”

    说着,赵灵均指了指早已起身而立的吴道子。

    “学生,学生吴道子,参见大人。”看到赵灵均都如此模样,吴道子更是惶恐,他又哪里见过如此大人物。

    “道子啊……”老者看着局促不安的吴道子,又是一阵轻叹。

    虽然他只是刚刚见到赵灵均,但只是通过几首诗词便已看出他的不凡,而能令赵灵均如此出题的吴道子,又岂会是凡俗之流。

    “倒是我打扰到你们了,如若不嫌弃老夫老迈,就让老夫在此观看如何?”老者倒也好奇如此题目,吴道子会怎样解答。

    “老大人敬请观看便是。”陈梓凝倒是不认识这老者,羽化皇朝化神修士多如过江之鲫,她又没怎么出过皇都。

    老者闻言看了一眼陈梓凝,只觉得有些熟悉,也没再多想,遂从芥子袋中取出一套桌椅,安心坐了下来。

    “快看!是储物袋!”

    “不愧是上郡大人物,竟然随身携带储物仙宝!”

    一众围观百姓可没机会见识芥子袋,是以,见到老者如此气定神闲,顿时议论纷纷。

    “安静。”

    看到周围乱糟糟的,几位跟在老者身后的官员连忙出声制止,他们可不敢叫治下之民打扰到这位大人的雅兴。

    “这……”吴道子见状,有些局促的看了看周围,他哪里在这么多人面前作过画。

    “吴兄不必紧张,说起来,你才是这里的主人。”赵灵均看到吴道子有些慌乱,出声安抚道。

    “呼——”

    “如此,请诸位久侯。”吴道子稳了稳心神,抚了抚衣袖,坐了下来。

    “丰年人乐业,陇上踏歌行……”

    只见吴道子沉吟片刻,便缓缓落笔。

    ——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