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星海南城 > 第两百三十三章 找不到个会拍电影的?

第两百三十三章 找不到个会拍电影的?

    胡新辰无奈的苦笑一声:“你这句话的意思就像是再说,中国十几亿人难道还找不到十几个会踢足球的人!”

    “话不是你这么说的,能不能从中找到合适的,不能从总人口里面找,而是要从各自的人口里面,比如踢足球的有足球人口,派电影的有电影人口。”

    毛楠楠虚心的看着胡新辰一副虚心求教的样子,胡新辰继续道:“中国内地电影起源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真正开始有了发展那就是千禧年了。”

    “但是这些年中国的大导演们,擅长的类型虽然越来越丰满,但是在科幻电影这一块,却一直都是一块短到不能在短的短板了。”

    “在这片好莱坞大导们的自留地中,中国导演很难出一个真的适合指导的人才,更别说空幻世界还是一部架空世界如此宏伟的小说,一般导演就更不行了!”

    本来以为选个导演就是直接拿着名单点兵点将,但是没想到现实却是这么的麻烦,毛楠楠感觉自己还听胡新辰这么说下去的话,都快要疯掉了。

    于是他立刻喊停,然后带着同情的眼神看着胡新辰:“好啦,师傅你别说了,我现在知道问题的严重性了,那这个导演这么难找,是找不到了吗?”

    胡新辰白了毛楠楠一眼:“要找肯定是能找得到的啊,只是我和冯刚还有王忠都不希望敷衍了事,毕竟你招人的时候随便,到时候上映的时候票房找的也很随便。”

    “其实今天开会的时候我倒是有留意到他们说过的一个人,我觉得还蛮靠谱的,他叫郭阳今年38岁,是南加州导演系毕业的。”

    “后面又去法尼亚大学进行了表演系的进修,算是一个标准的海龟高材生,回国后本来励志成为中国的斯皮尔伯格或者是詹姆斯卡梅隆。”

    “但是却因为国内的这个科幻电影实在是有些烂泥扶不上墙,加上自己本身就是一个青年导演,所以可想而知这日子过的肯定是很惨的!”

    “这倒是很像那种励志故事的开头,但是这样一个根本就没有实战经验的导演,你凭什么说他能行啊,难道就真的跟王菲唱的,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他一眼?就没能忘掉他的容颜?”

    胡新辰被这小妞说的都有了画面感,好像自己已经化身为了一个基佬一样,于是乎他立刻狠狠的瞪了她一眼,赶紧阻断了她心中的腐蚀情况发展。

    “想什么呢,他又不是一个肤白貌美樱桃嘴的妹子,快四十多岁的谢顶大叔有什么好看的!”

    说到这胡新辰顿了一下,然后继续道:“不过你要说看的话,他还真是有吸引我的地方,不过不是他个人,而是这个!”

    说完胡新辰便打开酒店提供的笔记本电脑,连上网然后在百度上开始搜索起一个叫做玩具世界大战的视频起来。

    当他找到这个视频后,立刻点击观看起来,很快电脑屏幕上边开始出现两个国王利用象棋来代替真的士兵来开始运筹帷幄的打起仗来。

    虽然这部微电影时间很短,只有短短几分钟,而且制作起来也不是很精细,但是最让胡新辰为之动容的就是。

    他在这部电影里面所增加了都是一些未来战争的画面,里面甚至还充斥了许多好莱坞永恒科幻经典,星球大战的一些元素。

    让即便不是忠实科幻迷的胡新辰看完后,都仿佛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试想,科幻电影最重要的是什么?一是特效,这是必须的,毕竟要是没有真实到身临其境的那种代入感,观众凭什么给你买单呢?

    然后就是剧本,一个好的剧本是电影的最基本条件,这点不管是国内还是好莱坞,又或者是欧洲电影,都是一样的。

    最后第三点很多人的意见就不一样了,有的人觉得是演员,有的人觉得是导演。

    但其实胡新辰觉得应该被他们很多的说法总结起来,应该称之为一种态度,一种剧组从上到下都想要做出一部真正能得到观众认可,并且能走出国门的电影。

    他在网上查阅了许多关于郭阳的资料后,发现他曾经不止一次说过想要做中国科幻的第一导,帮助中国科幻开启属于自己的元年,只是他的这些豪言壮语一直被人当做是茶余饭后的一种笑谈而已。

    而回国这么多年,时间在变,观众甚至都在变,但是唯一不变的却是他的这份执念。

    即便是在最近的微博发言上,他还在感叹属于中国的科幻电影,到底什么时候能够到来呢,如果有他真的很希望成为第一人。

    几乎不用去想,这篇微博下面的留言肯定是本地的好莱坞科幻迷们一致的嘲讽,认为他这是在炒作和不切实际的幻想。

    虽然偶尔也有一些爱国主义者去替他辩解,但从他们说出来的话中就不难看出,这些人也并不是真的看好郭阳看好中国科幻,只是单纯的看不惯那些崇洋媚外的人而已,才出来对线的。

    只不过,在当下现实所导致的情况下,这些偶尔几条评论也并不能改变所有,一般进行到最后的结果就是评论区一边倒。

    毕竟郭阳自己有的时候也会亲自下来对线,一条条的回怼过去,给这些人列举中国科幻电影的可能性。

    但只是就跟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一样,说了别人不愿意去承认的事实,人家还跟脱氧一样把头埋在沙子里面呢,根本就当不知道。

    这些内容看在眼里,都让胡新辰想起了当年我国伟大的空气动力学专家,现代载人航天奠基人钱老回国的时候。

    他也曾经带着帮助中国推进氢弹原子弹的艰巨人物前行,当时美国人普遍认为,在各种技术匮乏,甚至连零部件都不能自给的情况下,是肯定不可能制造出来。

    但事实证明,人定胜天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在所有科研人员以及军队士兵们,还有那些后勤人员的辛苦努力下。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