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梅儿盈盈 > 42 戏台底

42 戏台底

    村里有个戏台,我从西面那条路去姥姥家经常路过戏台底,也是去合作社的必经之地,我对戏台有一种莫名的敬畏。

    村里有文艺宣传队,这个组织大都是一些能歌善舞长相出众的20岁左右的年轻人。也有少数年龄偏大一些的,不是领导者就是负责乐器的。平常不需要表演的时候这个宣传队依然是一个集体组织,好像是叫做林业队,具体给村里干什么活我说不清,既然叫做林业队估计和植树造林有关。反正后来知道我要好的一个女同学的父亲是那里的领导。

    每年春节后村里的宣传队都要连着几天在戏台上表演样板戏。有时其它季节偶尔也表演,比如某个不好好下雨的夏天,村里也会让宣传队在戏台上演戏。

    我爷爷在本村有三个堂兄弟,这三个爷爷家都在戏台的西面。其中三爷爷家正好在戏台底下的空场地的西面。三爷爷家有一儿一女。儿子有20岁了,女儿比我小两岁,但我叫她二姑姑。

    奶奶每次带我去看戏都先到三爷爷家,然后奶奶和三奶奶坐在大炕上聊家长,三爷爷则把我和二姑姑扶到他家的东厢房的房顶上,站在房顶的墙沿里正好看到东南方向的戏台上。

    再后来大弟也跟着来看戏,自然也被扶到房顶上。二爷爷家的小女儿小儿子也都来了,结果往往是三爷爷家东厢房的房顶上趴一溜小孩。

    戏台下黑压压全是人头,中间的场地上也有许多人,他们都是从自家搬着凳子坐着看戏,搬着小矮凳的坐在前面,高凳子的靠后坐着。不少大人站着看,再靠后就是家长扶着自家小孩站在高凳子上看。

    我非常庆幸有三爷爷家靠近戏台,不用提前跑到戏台底占地方。

    有一次学校组织的一些儿童节目居然也在戏台上表演,都是一些比我高年级的哥哥姐姐们,但似乎也有比我大不了多少的。非常羡慕这些人能在舞台上歌舞。我爬在三爷爷家的墙沿幻想着,什么时候自己也能登上舞台就好了。

    经常是戏台上戏还没有结束,奶奶就催促让我回家睡觉,我和大弟不情愿地被三爷爷一个一个接下来。

    大点我就不好意思到三爷爷家上房看戏了。

    有时我也会向别人一样提前搬个凳子去戏台底占地方,或者委托我家附近要好的小伙伴帮忙占地方。

    反正只要是村里演戏的日子我是绝对不在姥姥家住的,原因是姥姥看管的太严,压根就不允许孩子半夜三更在外面而不回家睡觉,即便出来看也是一小会儿就被带回去。有过两次经历后我就长记性了。

    看的次数多了,我慢慢对村里宣传队一些扮演主要角色的人已经记住了,比如演阿庆嫂的方脸高个子大姐姐,唱歌的声音好听,还沉稳大方。后来才知道她就是我们老师的亲妹妹。还有扮演李铁梅的俏女子和扮演李玉和的高挑男人,一个个都是一板一眼的唱腔,动作也是恰到好处。我崇拜这些人,他们就是我心目中高高在上的明星。

    虽然耳熟能详的样板戏就那么几个,每年春节反复演来演去,我依然要去看戏,似乎有点百看不厌的意思。

    直到二年级以后才不再专心看戏,白天到戏台底会到处乱串,就为了在人群中找自己的同班同学。找到几个后再找下一个,然后继续钻来钻去,仿佛在捉迷藏。似乎不为看戏,只为戏台底下那份热闹。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