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梅儿盈盈 > 98 知识青年

98 知识青年

    知识青年简称知青,是村里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进入我的认知是上学后,大概在我上学前村里就有一批批的知识青年,只是和我的生活没有太多交集。

    知识青年的到来,仿佛给有些沉寂的农村注入新鲜血液,他们都讲着普通话,20岁左右的年纪,是那样朝气勃勃。我知道他们都来自城里,是见过世面的人,懂得很多,我的内心默默地崇拜着。

    在我学龄前,我家的东屋临时住过几个男知青。后来村东头的旷野圈了一个大大的院子,专门给知青盖了很多房子,就像一个小学校似的。所有的知青都搬到了这个院子里居住生活。

    白天,每一个知青到安排的地点上工。大多数分别安排在各个生产队参加集体劳动,少数安排在电磨当会计或看机器,也有一些多才多艺的安排在学校当老师。

    很羡慕明哥的班里的班主任换成了一个女知青,我是多么希望安排一个知青当我们班的班主任老师啊!

    直到三年级的时候我们班才有一个女知青临时当了几天音乐老师,她弹着风琴教我们唱一首好听又委婉的歌,每个同学都专注而投入地跟着一句一句学唱,学会后一起连贯地唱起来,歌声在整个校园的上空飘散:红岩上红梅开……

    农忙的时候,学校会安排全校的学生分组到生产队帮忙干农活。我很喜欢和在生产队干活的知青一起干活,当他们的下手。其实主要是想听他们讲好听的普通话,也爱偷听他们彼此一边干活一边聊天。我管同组的一个漂亮女知青叫姐姐,一起干活的男知青似乎想引起女知青的关注,做鬼脸开玩笑对我说:你可以叫她阿姨。

    我有些讨厌生产队年轻的未婚男青年有意无意地靠近讨好女知青。不长时间就听说某个女知青和村里的哪个机灵又帅气的小伙子好上了,隔年便听说有三个女知青真的嫁给了村里的小伙子,算是真正要在我们村里扎根了。大队领导应该很看重这样的事例,偶尔我会在大喇叭里听到念表扬稿。

    倒是没有听说村里的大姑娘和哪个男知青恋爱的,可见那时村里的女子相对来说胆子小,也或许多少有些自卑,会觉得与知青不是一路人。

    再后来,同一批来的知青有的陆陆续续返城了,又补充了新一批知青。

    除了已婚的女知青长期留在村里。也有几个知青很长时间都不走,一直留在村里。

    有个瘦小又机灵的男知青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他似乎在村里住了很多年。最后他居然学会了赶马车。秋天的时候,经常看他赶着拉满庄稼的马车,他一个人或站或坐在车辕上,右手悠闲地举着鞭子在空中游着。

    我无名地喜欢这个男知青,他有点痞气,也有一丝玩世不恭的幽默。我很爱听他说话,也爱看他那一副无欲无求的天马行空做派。

    许多年后,我的脑海中依然有这个人赶车的画面。除了嫁人的几个女知青,他大概是留守村里的最后一个知青,直到我上了初中之后他才离开。

    村东头知青住过的大院子空置了许多年,每次路过时,我都会张望半天,回想曾经热闹的场景,不知道永远离开的那一批又一批年轻人是否也会想起这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