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再叙言 > 第八暮 锁尘缘

第八暮 锁尘缘

    小晏晏是个小可怜,于出生就被一高僧说是克星,必须要送至苘山寺超度七七四十九年,于是他她父母连夜赶着马车去往了苘山,吓得赶紧生了二胎。

    “可以了吧?”大师兄提笔抬起头来,问着撰写的诏晏。

    本以为写这些背着良心的话她就够羞的了,想不到她又神神兮兮的摇着头,开口:“再加上,‘热闹是你们这群和尚的,她什么也没有’……”

    也是够够的了。

    “这事你倒是轻车熟路的很。”大师兄不禁感叹,又手里迅速的仿写着小师妹的蚂蚁字。

    于是诏晏一身鹅黄色衣裳蹑手蹑脚的出了厢房,还不忘回头提醒对大块头大师兄,“轻点轻点,小心吵到了那老头。”

    外面天气阴阴,真是个写遗书的好日子。

    大师兄背着竹篮子,就这样大摇大摆的出了寺庙,扫地的小师叔还很开心的欢送,每次只要小晏大师兄下山,回来的时候准会带些好吃的。

    面对小师叔的热情,大师兄很是虚心的脸上堆着笑。

    这次小师妹可不只是下山偷偷玩那么简单。

    来到一则竹林,大师兄停了下来。

    “师傅同你说过了,这世间不是你想的如此之好。”大师兄轻轻放下篮子,打开盖子,小晏笑得灿烂,大师兄却是一脸忧愁的叮嘱。

    奈何心大的诏晏根本听不进去。

    “哎呀,大师兄您就放心吧,我没事的。”诏晏着急的出来。

    大师兄也是个老实人,想让他自己在山下转转吧,肯定像往常一样就会在一处打坐,于是她改变主意,“你就在客栈等着吧。”

    “那……”大师兄还未说完,诏晏便像挣扎出来的兔子,蹦蹦跶跶的跑了。

    他还是无奈的摇了摇头,轻轻祝愿道:“阿弥陀佛。”

    寺庙的后院飘起了一个燕子的风筝,她早于林公子约好,若是他想见她便在寺庙后放风筝。

    便次日就下山来。

    出了竹林则是一泽小溪,清澈见底,左右环视,却不见人影。

    他不会是在骗她吧?

    如此想来诏晏越气,欲要走却被蒙了眼,那人还细声细语问:“猜猜我是何人?”

    “林年!你是林年!”诏晏一下子扒开,转过身来,高兴的握着林年的双臂,很是欢雀。

    林年则为一二十约年,模样俊俏,翩翩君子,一身白纱,束着玉簪,温顺如玉。

    “饿了吧?”林年温柔宠溺的看着诏晏。

    诏晏点点头,“我们下山去吧!”

    于是二人伴行,皆是惬意。

    一街上一客栈,样子普通,客人极少,小二倒很是忙活。

    店老板敲着算盘,瞥着门口进来两个,一男一女,那女子笑得灿烂,一身鹅黄衣衫,小巧聪敏,便给了小二一个眼神。

    “为何要来到这里啊?”诏晏进来时觉得有些不对劲,这里如此冷清。

    林淡淡一笑,“这里我常来吃,醉虾最好,你最爱吃,不妨尝尝。”

    诏晏脸上晕红一片,心里很是开心总是挂在脸上,娇羞般的点点头。

    “小二,上茶来!”林年唤了一声。

    那小二伶俐,快快端着茶水来,放在桌上,“客官慢用,您的菜马上来。”

    “走了那么多山路,渴了吧?”林年倒茶来,先递给了诏晏,还笑着道:“果茶,知你不喜那茶苦。”

    诏晏笑着道好,接了过来,轻轻的抿了一口,果真一股清淡的桃子味,很是适宜。

    “随我走吧?”林年认真的看着诏晏,忽然说。

    何、何意?莫非?

    “我家世很复杂,招惹了一些朝中的人,我想与你私奔,可好?”林年一脸真挚的握住诏晏的手。

    忽然诏晏说不出话来,只感到困意,眼皮也是重的很,她全身无力。

    ……究竟是怎么了?

    慢慢的诏晏趴在了桌上,昏迷不醒。

    再是醒来时,已是在四处昏暗,在一破旧柴房里,她被绑着,依偎在柴火堆,嘴里被塞了一大口布,脑子极痛。

    一个刀疤男子推开门来,玩着手里的匕首,缓缓开口:“你和你的情人已经被绑了,你若是不说出你诏家的实情,你俩休想活命!”

    那刀疤男子面子阴险狡诈,说起话咬牙切齿,很是凶恶。

    诏晏一头雾水,只听林年也被绑了,担心林年所在何处,又不解那男子话中诏家实情。

    那刀疤男子招了招手,随后从房外进来两名麻衣粗布、面目不全的男子,拿掉了诏晏口上的东西。

    “说与不说可在姑娘一瞬间了。”那刀疤男子蹲下来,把匕首在诏晏脸上滑来滑去,眼里尽是得意,斜视着她。

    “我、我什么都不知道……”她不知该说什么,一脸茫然。

    “不说是吗?”他身后的男子正了正手里的鞭子。

    随即过来扬手便是一道快鞭,打在她的身上,她来不及躲,顿时火辣辣般的疼,衣衫也被抽破,露出血肉来。

    脸上皆有一小道,肩上皆有一道。

    她惊慌失措。

    “姑娘可是想好了?您这副身子可撑不住啊。”那刀疤男子不怀好意,眼神到处在诏晏身上游走。

    她慌了,眼里都是恐惧,她害怕他们对她做出什么来。

    这里紧闭着门,他们有如此大声且松开她的嘴,不怕她呼救,索性是在没人的地方了,她该如何?

    “你、你们是谁?”她慌乱的往后退着。

    那刀疤男子见这女子轻易不说,便只好遵那位公子的主意了

    挥了挥手,那两名男子皆露出令诏晏作恶的色相来,冲她而去。

    她百般挣扎,绳子越困得紧,手脚皆不得动,大气喘着,哭喊着:“你们别、别过来,别过来!”看着那两男子压在她身……

    四月甘五,宫里进来一个莫名女子,年龄不过十六七,模样很是小巧玲珑,被困于东宫里,每每夜烛光通明,也每每从那里传来端着血盆的侍女。

    上朝来,百官觐见,当朝太子林居安神情自若。

    不惑之年的皇帝坐在龙座皆问向朝下,怎何治百姓饥苦?

    首提诏丞相答唯,他道:同饥同兴,将那些多地之地主于那些饥民,签字来助与耕地,饥民所收三分为己,自然来,不荒地不愁地。

    七皇子独建:国外一荒地,种地不好,多以虫害,没人以占,听闻度国一良药,根除虫害,让那些饥民聚集一起,搬于国外,开城扩疆,独自耕活。

    太子直言:将他们杀死便好了……

    听闻,朝下诏丞相嘴角一弯,尽是嘲笑之意,其他之臣皆为汗毛竖立,亦是这太子出口凶惨。

    皇上依旧不看太子一眼。

    那夜来一公公,手拿着针具,严刑逼供,诏晏还是不知。

    八月一,宫中变,皇帝病危,皇后急召于殿内,妇人不得参政,便于各位大臣商定,诏大人上奏奉举德仁的七皇子,于是老臣们接踵而至,令太子处身危矣。

    下朝来,林居安便脸色沉下,率着一众侍卫,背着手,行色匆匆的道于东宫之中,那气势令人不敢接近。

    踢开门来,透出丝丝缕缕阳光来,架上的女子,听到声音,微微抬起已肿的眼皮,从碎发缝里瞧出灿色,却看不全人来,她撑不起眼来,四肢早已麻痹,一身只识黑红血色。

    她只有一丝丝神识。

    侍卫皆都闯入门来,脚声很急很重,候在两立,林居安缓缓走来,脸上具是不爽。

    他来到诏晏面前,重重的捏着诏晏下巴,两眼已是青肿,丝丝眼缝来,她瞧不全,只感到一双眼。

    来自夜里的黑猫。

    满是怒火和仇恨。

    “你在坚持什么?”林居安竖眉来,发出低沉的声音。

    他从诏晏厚重的呼吸声中,听出她道一声弱语:“你、把林年怎么了……”

    她费了很大的劲,说完,便急急的呼吸。

    林居安听来,不屑一笑,放下手来,看着捏她手指上的血渍,又狠狠的揉了揉,很是嫌弃。

    随之,他缓缓开口:“就算这皇位不是本殿下,你、和诏家人都给本殿下陪葬。”

    诏家人,又是诏家人……

    诏晏勾起一丝微弧,朱唇微启:“他们、早与我没关系。”

    “诏晏,你真是好得很呢。”林居安咬牙切齿,怒气一甩袖转身离去,只道一字:“打。”

    那夜,东宫一里房发出一阵阵女子痛苦低吟。

    十月初九,七皇子继位,随下令,林居安随之流放。

    他被拉走那时,林居安冲着诏丞相大喊:“你明明知道你女儿在我手上!”

    先帝驾崩,传至寺庙人祈福,一行僧人浩浩荡荡进入宫里。

    那夜一女子华丽服饰,提着一盒子,挑着灯来,行于小道,步步生莲,不慌不慢,脸上无一神色。

    到至一闭门外,将灯笼放于檐角前。

    推门便一眼看到生死不如的一乱发女子,身上脸上皆都是伤,被架着,很是楚楚可怜。

    四周倒是通明。

    女子脚步很轻,关上门来,撅着眉子。

    “谁?”夜里很静,那架上的诏晏轻声警惕道。

    放下盒子来,打开,她冷声回道:“还活着呢?”

    盒里是包子。

    这女声,她不认识,倒是语气很是冷淡。

    “活着便好”女子又叹了一口气,起身来,手里拿着一个包子。

    来到诏晏面前,一股清香扑鼻,女子拨开诏晏的碎发,她没有躲,因为她闻到了肉包子味,胃里早已翻江倒海。

    女子眼里却有这泪光,还有丝丝歉意,轻轻的碰了碰诏晏眼上许久未好的紫肿。

    一个姑娘,却成了这个样子,还是因为他。

    “你是什么目的?”诏晏微微抬起头来,想看清那身上有着好闻的女子,可惜她早已睁不开。

    女子撕开一小口包子,递到诏晏的嘴边,“我想要你活下去。”

    见她还是不开口,那女子竟暗暗涕泣,哽咽道:“我知道,都是他的罪过,还愿姑娘命硬一些,我阻止不了他,但时间会的,还望姑娘、活下去。”

    怎么?唱白面红面,诏晏轻笑,毫无生色,所显的都是死寂,她身上泛着的,不像这位姑娘,胭脂粉呛得她不敢相信,“不管是谁、我都不会相信你们……”

    “不相信?”那女子眼里一闪,惊语,便放下手,垂下眸,徐徐开口:“他是林居安,是东宫的太子,他也是林年……”

    诏晏听来,惊心悼胆,身体一颤,用着已睁不开的眸子朝着那女子方位,一动不动。

    极其认真的听她道:“他打探来,你是诏丞相唯一最后的亲人,便想你道出诏丞相的把柄……”

    诏晏苦笑。

    夜深了,不是静悄悄的,是寂静得可怕。

    她来这每一夜在想林年如何处境,今日不想了,她只觉得好累……

    忽然她想整日碎碎念念,不肯给她吃肉的师父了,她不该老是揪师父的胡子,她不该老是打扰师父诵经……

    她不该……

    她的憨态可掬的大师兄一定还在客栈等着她,正等她玩完了乖乖回去。

    心里多委屈,她不敢想那些的遭遇,只一鼻子酸楚,流出泪来,她想哭,却哭不出声来,只觉得两泪热流。

    忽然房内燥热起来,只听见劈哩叭啦柴火烧的声音,屋外很多人嚷嚷着救火,她闻到烧焦的味道。

    她要死了吗?

    她看不见。

    她想大师兄。

    “小晏!”

    她以为她听到了幻觉,可一遍遍的叫声让她激动起来,她感觉有人来到她的身边,给她松绑,她看不见。

    “大师兄……”她闻到了大师兄身上的香火味,便哽咽着道。

    “大师兄在,小晏别害怕……”

    大师兄松完绳子以后,她四肢无力,被大师兄背起,四周火势升起,朝着后门奔去。

    来到一处偏地,大师兄打开竹篮子,将诏晏轻轻放进去,看着一身伤的小师妹,她已不在顽皮活泼,现在的样子像是被丢弃的玩物。

    “大师兄、带你回家……”

    背起,一摇一曳,相似小时候一般,诏晏觉得无比怀念,在篮里喃喃道:“大师兄……我不下山了……我再也不下山了……”

    她身上渐渐不知疼痛了,慢慢步入了睡意。

    一方夜色,一竹林,一踱步和尚背着竹篮子,挑着灯,奔向山上亮着灯一寺庙。

    苘山寺小师叔在门外一身袈裟披身,来回渡步,见着夜色已深更为担忧。

    老和尚正处一台石打坐,泰然处之。

    小师叔很是疑惑,老和尚同他们说的小晏是在宫里,让小晏大师兄去救,多时来,为见得两人归来。

    他想去问状况,却发现老和尚气息微弱,已然感觉不到呼吸。

    他恍然大悟,原来是老和尚为救小晏才道出天机,以余年得以偿罪……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