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天色最黑的时候,闹钟响了,五点半,这是前世多年十分辛苦才养成的习惯。

    前世的陈海不是很努力,只考到了苏省的一所大学,毕业后在社会上深造了几年后有了自己做的想法,苦熬打拼很多年,高山低谷走了个遍,才抓住契机直至敲钟。

    使劲睁开眼,穿好衣服,下床打开灯,眼前的一切一如昨夕。

    陈海笑笑,放下心结,叠好被子,收拾好房间。关灯后轻轻出门,沿着道路慢跑起来。

    “那就慢慢来吧,这次我有一辈子的时间,只会更加精彩!”陈海使劲挥舞双臂,心胸大开,充满了力量。

    凛冽的寒意扑面而来,脚下的积雪嘎吱吱的响。

    身上微微发汗后,陈海才向家走回去。厨房亮着灯,老爸陈向东在做早饭,一看就是清汤面和煎蛋,便宜实惠量很足。

    陈海过去抱住老爸,笑道:“老爸,又喝多了,行不行啊,要不我自己做早饭!”

    陈向东转过来瞪眼道:“你个臭小子,这么早就出去锻炼了,稀罕啊!赶紧去炉子边暖和暖和!你说你跟谁喝酒能喝成那样,你高三知不知道?还有多久上战场知不知道?下次再喝酒等老子抽你!一边去,等着吃饭。”

    陈海最感激陈向东和吴秀琴的家庭教育,把控住大方向后给予足够的空间,不过分干涉细节,因此从小到大一家人其乐融融。

    吃完早饭看看时间,六点半,陈海拿出书包仔细整理的了一遍,书包里课本并不多,各种习题和卷子占了大部分空间。

    陈海并不打算现在和父母聊太多,“时间有的是,慢慢来,慢慢的幸福多好!”

    六点五十,陈海准备出门,出门前又依次给老爸老妈一个轻轻的拥抱,惹得俩人一脸懵。陈海哈哈大笑,兔子般窜下楼去。

    上安市有三所重点高中,市第一中学、市第二中学、市第四中学。总体来说每年全市也就能出十个左右的水木或者帝大。三所高中为了每年的高考排名谁能压谁一头而竞争激烈,市一中虽然建校时间最长,但这几年已经显出暮气,已经三年老二了。

    早自习是七点二十到八点,陈海每天上学放学的单程骑车是二十分钟左右。

    市一中的校门有些陈旧,两边的围墙上各有四个红色大字: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进了校门后,很自觉的和周围的同学一样,下车推着走,到车棚停放自行车的时候,陈海的肩头被人拍了一下,扭头看到一个矮胖的家伙。

    刘国杰,十八岁,高中死党,身高170公分,体重190斤,眼镜度数600度,好咸湿,年级400人中排名96。

    “我说,陈海你够能喝的呀。一瓶酒你两三口就完了,我抢都抢不过你,也不说给我留点。咋地,表白失败就失败呗,天涯何处无芳草。你说你喝多就喝多吧,把你弄回去没给我累死。天寒地冻的我可不容易,你自己看着办啊!”

    陈海看着眼前的胖子有些愣神,前世这个胖子考到了鲁省最好的一所大学,毕业后去了莞城打拼,迷失在标准化服务中。后来回到上安,进了体制,混得不错。自己每次回家都会找他大醉一场,本劝着去帮自己的忙,胖子却说守家在地的没什么不好,至少能照顾老人。后来自己越来越忙碌,联系越来越少。

    刘国杰把手在陈海眼前晃了晃,陈海反应过来,背上书包,一把搂住刘国杰的脖子,亲热的说道:“胖子,你说那些菜是不是都是你吃了啊。还看着办啥?诶,我醉了没闹吧?”

    “闹?一声都不带吭的,就往那一趴一动不动,我都以为你过去了呢,吓我一跳。哪有那么喝酒的?表白而已,犯得上么。你说校花有什么好的,我去告诉她,让她改!”

    校花,突然觉得很陌生的一个女孩,好像很漂亮来着,长的什么样已经想不起来了。高中曾经喜欢过,前两天表白时被拒绝,自我感动后的伤心又幼稚的用酒浇愁,是这个胖子一直陪着自己。

    刘国杰拉着他说说笑笑,两人进了一楼的教室,已经有人在晨读了。

    一个班级八十人八十张桌子,满满登登,这年头没什么人数的限制,能塞进多少就会塞进多少,更何况这是重点班呢。

    教学楼共四层,高一在四层,高二在三层,各教研组和补习班在二层,高三全在一层。

    在教室门口时,问着不好闻的味道,陈海一阵恍惚,时空交错的感觉还是不太适应,完全想不起来自己坐什么位置,扭头问道:“今天该坐哪了?”

    刘国杰笑道:“咋滴,酒还没醒啊,今天你坐那。快过去吧,你看田小雨那野蛮的丫头都在看书了,你们俩可是打过赌的,看谁期末考的好,谁输了谁要请客的!”

    陈海找到靠墙中排的座位坐下,扭头看了眼不远处的那个女孩。

    田小雨,高中时的好朋友,高马尾,干干净净的白色高领毛衣,眉目如画,如漆双眸,性子野蛮的很,一句话不对后不是拳头就是脚。上了大学后却温柔了许多,变的又美又飒。大学毕业后去了大洋彼岸,联系越来越少,直到变成MSN上长亮的一个头像,再也没有共同语言。

    心中暗想:“年轻真好!”转而又对自己这个难以言说的心态表示鄙夷。

    陈海把书包里的东西翻出来,准备早自习。

    田小雨抬起好看的眼眸看了看陈海的背影,嘴角微弯,又低头沉浸在学习中。

    陈海翻看着自己的卷子,不住皱眉,不住咧嘴,十分想给自己来两下。先不说会不会,就卷子的字迹来看就不是很认真,字体飘忽,答题格式随心所欲,“自己以前就是这样?手下这样的员工得第一时间开掉!”

    还好能看出来底子不错。算算时间,七月七日高考,还有半年的时间,来得及。

    同桌好像是个齐耳短发的女生,陈海想不起来她的名字,只记得她十分八卦,因此关系并不好,不知道为什么,现在还没有来。

    早自习十分无聊,语文老师宋红卫在教室门口喊了声大家自己自由安排复习后消失不见。

    时间过得很快,陈海认认真真的听了一天课。中午回家吃饭睡午觉,下午继续认真听课,晚上十点结束最后一个晚自习。

    一天下来,陈海的收获是趁着课间休息,拽着刘国杰把校园重新走了一圈,好好的回忆了遍青春。只有青涩,没有狗血,倒是略有些遗憾。

    现在的学习还没有十分紧张,应该是到下学期进入冲刺阶段,整个年级才会紧张到疯狂。

    灯下,书桌旁,陈海双目微闭,左手指有节奏的敲击着桌面,在疯狂的思考,竭尽全力的融合所拥有的信息。

    毫无疑问的是,经过后世信息爆炸的他,有着超出这个年代的信息和眼界,但这些东西并不是可以走捷径的保障,只能作为助力。

    做事,做成事,需要的是坚定不移的信念、持之以恒的行动、天长日久的累进,还需要有一点点的运气。只有自己有实力,运气才会找上门来。

    而现在,就是做好每一天应该做的事,集腋成裘,积硅步以致千里。

    还有七个月的时间,没什么问题。

    陈海翻着学习资料,对那年的高考忘的一干二净。

    无奈摇头自嘲,穿越的福利呢?金手指呢?

    同志仍需努力啊!

    这种情况在预估范围内,还不是最坏的情况,至少高中的学习生涯十分清晰。

    现在是第一轮全面复习,估计会在3月份开始为期两月的重难点冲刺,然后在5月6月练卷,之后就是7月789号的高考。

    96年是2月19日的大年初一,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足够了。

    回想听了一天的课,陈海感觉到目前学校的进度和深度无法满足自己的需要,如果跟着学校来复习,最后的结果必然是在可接受范围内,但绝不会很理想。也就是能考上大学,但不足以考上排名前列的大学。

    跟随他人前进,不如自己开路。那句话怎么说来着,走自己的路,把别人都挤下去。

    为了考试而学习,才是世间最简单的事。

    推算了很久,陈海决定用思维导图来做第一轮和第二轮的复习总纲,做出知识宫殿后,用海量的真题或者针对性练习来充实提高。

    高考五科,语数外理化,每门150分总分750分,工作量不算太大。

    英语根本不用看,前世在工作中需要用到大量的口语和文件,早就滚瓜烂熟了。

    语文不用放太多精力,阅读理解和作文就是玩套路,得分靠感性,基础知识平时多背多记不要无谓丢分就够了。

    数理化容易拿分,容易拿高分,时间和精力应该先投放在这三科上。

    翻书,画图,描述知识点,题型分难度归类,整理知识框架,研究得分点分布,不知不觉间,陈海趴在书桌上睡了过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