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老洪拉着陈海和妙妙出走了书记办公室,到楼梯拐角处停下,说道,“丫头,听你这意思,你这么做是为了你的单位还是你要下海?”

    洪妙妙回头看了一眼她爹,露出了撒娇的微笑,“老爸,这是个好机会。我以前跟你说过,电视台里干的一点都不开心。不如趁这个机会下海。朋友的酒,好名字。我非常看好。”

    陈海总感觉自己被老洪上上下下的打量了个透,忙说道,“老哥哥,这事妙妙姐没有和我商量过。妙妙姐,你真的想好了?这事你要做了没有退路的。”。

    洪妙妙眼中光芒凌厉,说道,“我不想在一个乱七八糟的环境中浪费生命了,这两年我呆的够够的。我早就想清楚了,我要自己做一点事。陈海你让我看到了一个机会,这一次我要全力以赴打出个未来。”

    现在到了一个关键点,酒厂和洪妙妙都把未来的宝压在了台面上,已经不是信不信任的事了,而是沉默的博弈之后,能不能互相配合出一个好的结果来。

    时间已经是上午十点半,离下班还有一个半小时。办公室里烟雾缭绕,赵大海和领导层进行着集体决策。

    没有等太久,办公室的门开了,有人很客气的请陈海三人进去。

    赵大海摁灭烟头,站起来说,“我们没有退路,洪妙妙你刚才说的我们也听懂了,你要断了自己的后路给我们做广告。我们都是没有退路的人,所以希望我们合作愉快!”

    一张大手和一只小手紧紧的握在一起。

    赵大海继续说道,“洪妙妙你尽快拿出拍摄计划。如果是你自己的公司,我们厂给你三年的广告代理。希望咱们合作愉快!”

    陈海深刻的理解了,绝境中有一根稻草的感觉。扪心自问,自己写的歌,凭什么打动酒厂可以打出所有底牌?凭什么,让这一个没多少资历的年轻人来做广告供应商?真的是才华或者关系么,有才华的人有关系的人多的是,凭什么自己现在可以站在这里谈合作?

    这是因为格局、眼界、心胸,这是一个在岁月中经历却没有迷失自我的人能看清并看懂之后所能做出的选择。

    赵大海,是个高手。不疯魔不成活,所谓的疯魔是别人看到的,自身则清醒的追求自己的目标。

    在时代洪流中不会被裹挟的清醒者有很多,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要做到什么,知道自己会成为自己想要的模样。

    所谓的绝境,只是自己给自己的绝境,是曾经的经历告诉自己的绝境。可真的是绝境么,扪心自问,会有答案。

    这一刻,酒厂领导层和洪妙妙的形象在陈海眼中无限拔高。陈海笑了,这个年代,离新世纪还有几年的年代,一切还没有开始,一切皆有可能。

    赵大海把办公室的人叫进来,草拟合作协议,等洪妙妙的公司注册下来再换成正式合同。

    陈海暗中点头,天涯识君时,铁血丹心处,既然你们选了,那我就没看错人,不疯魔不成活,你们都准备好了么?

    当赵大海办公室的门再次打开时,洪妙妙当先走了出来,骄傲的天鹅颈修长雪白惹人心动。赵大海则带着厂领导集体握手送别。

    洪妙妙不管在身后摇头叹息又无奈的老洪,急着回去组织队伍准备器材。

    陈海则主动留下来。

    四楼会议室,陈海看到没有人围着地图了,就跑到地图前看起来,生产,包装,运输,进店,这些事很繁复,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若想在新年前做完所有的准备工作,对酒厂的每个人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

    琢磨了一会儿,发现旁边有块巨大的黑板,画着标语口号,黑板下有几盒粉笔和黑板擦。干脆把黑板擦干净,画起项目进度图来,也就是甘特图。

    陈海不打算画的很精细,因此速度很快。纵轴上从上到下依次列着调酒(包括产能摸底)、包装(包括包材)、运输(包括铺货)、资金、宣传(包括拍片和推广)等,横轴上除了时间就是负责部门具体负责人不过都空着。

    画完之后,陈海盯着宣传的横栏嘀嘀咕咕的琢磨和推演,一会儿便觉得需要找纸笔把想法记下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嘛。

    刚转身就被吓了一跳,赵大海几个人站在面前围着他,盯着黑板一言不发。

    陈海忙说道,“各位领导,麻烦让让,我要找些纸笔。”

    赵大海狠狠的拍了陈海的肩膀好几下,挪开身体,让他出去,随即又堵在黑板前,拿粉笔仔细的写起来,不时的和周围的人商量一下。

    陈海受到洪妙妙和赵大海的刺激,脑中灵光一现想起了后世常见的推广方式,细细的推敲半天,觉得现有条件下有可能实现,可以跟赵大海他们说说。

    一个是加入“再来一瓶”的有奖销售,就在瓶盖内部印上有奖的图案。陈海把这个大杀器拿出来,唯一担心的是产量能不能跟上、质量会不会下滑,白酒和饮料不同,白酒需要时间的发酵,这就要看酒厂领导真正的魄力了,毕竟后世的某池就是典型的例子。

    另一个办法是不设账期,现款交易,有多少钱拿多少货,尽快盘活资金,不能陷在三角债里。通过人为的制造紧张气氛凯实现某种程度的饥饿营销,所以第一批的铺货就不能走传统的供销社或糖酒公司,最好是前期单独设点或者人海战术,这是个挑战。

    第三个办法是重新定位,和汾老大拉开价差,毕竟汾老大的应用场景最为广泛,上到商务下到自饮。朋友的酒的场景则多是朋友同学聚会,自饮太孤单,商务还不太够。那就是瞄着孔酒拉低一个档位,主打四十元到六十元左右的市场。目前这个市场的竞争相对最小。

    陈海抬头,就见到黑板上已经被密密麻麻的填满了,不少人在围着观看,赵大海在不断的提问,被点名的人则拍着胸脯回应。

    大战前的气氛十分紧张。

    任务安排下去后,赵大海回自己的位置上喝口水润润嗓子,心潮有些澎湃。

    几年前自从扩建完酒窖和生产线后,酒厂上下都以为赶上了好时候,没想到市场竞争的突变把大家打了个措手不及。原本在自己的地盘上可以很滋润却被外来的产品打的落花流水,中低端全线溃败。无奈只能在低端市场上靠往年的口碑来苟延残喘,新开发的高端品更是不叫好也不叫座。

    口味在名气前不堪一击,口碑在面子前无立锥之地。

    根本没有做好准备,甚至不知道如何准备,就败的彻彻底底。酒厂领导们的心不甘啊。

    艰难度日,厚着脸皮跑上跑下,能想的办法都想过了,除了贷款的利息越来越多以外,连输在哪里都不知道。

    竞品都仔细研究过,赵大海可以拍着胸脯说,南天酒厂的酒质绝对可以拿得出手。

    酒香不怕巷子深,时代变了。酒香还得勤吆喝大声吆喝到处吆喝,可厂里的资金已经要见底了。酒窖里的酒陈的年头再长酒质再好,换不回来钱也只能是放着。

    直到看到厂里的年轻人跟着陈海一起唱歌时,赵大海的心才被触动,敏锐的发现把酒具象化,赋予一种感情、形象、符号,是酒厂整个领导层到目前为止见到的最有可能成功的,何况整体成本还那么低,根本没法和孔酒比,可以说是零头的零头。

    这也是自己能说服整个领导班子,以集体决策来执行整合计划的核心原因,哪怕这次失败了,就算是死也知道是怎么死的。更何况还有陈海和洪妙妙这俩孩子,一个脑袋中装满了好东西,一个不给自己留退路全力拼一把。

    陈海拿着自己写好的三个办法,走过来递给赵大海,“有些想法补充一下,书记你看看,能做的话多一分把握。”

    赵大海拿起来仔细的研读,翻来覆去的看了好几遍,手指不断的敲打着桌面。

    随即招手把其他厂领导都喊过来,发下去让大家都看一看议一议。

    这时,办公室的人拿上来几个空酒瓶,是包材商抓紧时间做出来的样品酒瓶,要厂里定下一个标准,就可以大量备货了。

    透明的瓶身较为简洁粗壮,握感十分舒适。金色字体做了三四种的处理,与背面的语句形成了不同的搭配效果。扭帽上分别做了玻璃质地的盖帽和金属扭帽等不同材质的样品。

    整体来看都非常好看。

    众人传看,纷纷点头,委实不好决定。

    赵大海看看表,也快到了下班的时间,干脆把人都撵回家赶紧吃饭。

    自己则带着领导班子和陈海去了自己的办公室,正式讨论一下陈海的三个办法和包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