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吕如意摁下外放键,录音室里想起了编排好的歌。几人都默默的听着,只有吕如意在打着拍子的唱和。

    歌曲放完,几人都鼓起了掌,陈海的脸红了。洪妙妙看向赵大海,赵大海点点头。

    洪妙妙毫不客气的让吕如意复制了二十盘带子,找个塑料袋装好,就要带着人离开。

    吕如意拦住了他们,“妙妙,也许我不该问,但实在忍不住,这两首歌就这么完事了?你不打算到处播一播?”

    三人停下了脚步,互相看了一眼。洪妙妙心领神会,露出了狡猾的微笑,“想啊,不过这不是没有渠道么,干脆就给亲戚朋友们发个带子算了。”

    吕如意没看懂三人的默契,着急道,“别啊,咱们是干什么的!妙妙你知不知道现在台里的第一大事?”

    洪妙妙想了想,不确定的问道,“晚会?”

    吕如意拉着三人坐好,说道,“可不是么,要说妙妙你不愿意参活台里的大事小情,你还不知道现在台里的领导们都快愁死了,就为了节目。大牌的根本请不来,现在都是各企业事业单位在摊派节目。你说上面一发话,下面的就得跑断腿,现在没什么好节目,你要不要考虑考虑把这两首歌推上去?”

    赵大海眼睛一亮,但没有说话。

    洪妙妙沉吟了一下,“老吕,跟你说件事,你得帮我保密。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咱们南天酒厂的书记厂长赵大海。”

    吕如意一听,忙起身握手,赵大海做出了同样的反应。

    等二人坐下,洪妙妙接着说道,“这两首歌确实是我弟陈海写的,你没听过很正常。可你知道么,这两首歌是写给酒厂的。”

    吕如意不明所以,用疑惑的眼神看向几人。

    陈海接过来说道,“没错,我跟我姐今天得谢谢你。咱们南天酒厂这几年一直不太好,这不,机缘巧合,就有了两首歌了么,想着帮酒厂出出主意,弄个产品出来,你知道的,现在广告很重要。这两首歌就是用来宣传的。”

    吕如意恍然大悟,“我说呢,陈海,你就跟你妙妙姐一样叫我老吕就好,咱们不整虚的。我问你们,这两首歌加起来可有十分钟了,哪里能打这样的广告啊?”

    洪妙妙笑道,“话挑明了,老吕,你要不要加进来?天天在录音室多没意思,有没有兴趣玩一下。”

    吕如意一下陷入了沉思,良久才说道,“我明白了。妙妙,我能掺和进来?别逗了,我除了玩这里的这套东西啥也不会。你要我帮忙的话就直说。”

    陈海听到这样的话,不仅对这个文艺男高看了一眼,“行啊,懂分寸知进退,有点意思。”

    洪妙妙看看手表,说道,“老吕,赵书记和陈海还有事,我先陪他们去。咱们俩一会再说。”

    回到洪妙妙的办公室,时间已经快四点了。

    陈海问道,“妙妙姐,老吕人咋样?”

    洪妙妙说,“他是我下海后想挖的人,所以我今天没有对他隐瞒。他的能力很强,但在这混不开。”

    陈海一下子就明白了。

    洪妙妙把照片和磁带装好,递给赵大海,说,“市里的报纸已经打过招呼了,你们赶紧找人联系上。现在看其他地方都好办,省里得去一趟。赵书记你安排时间,我这得请假。”

    赵大海笑呵呵的说,“早就准备好了,明天咱们三个就出发,坐厂里的车子走。就是可能会辛苦点,坐货车。”

    洪妙妙点点头,觉得无所谓,效率最大。把二人送走后,找领导请了两天假,就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反复的计算着这次的行动还需要动用哪些资源。

    这时,老吕端着茶杯溜达了进来。

    赵大海和陈海赶回酒厂,会议室里,有人过来汇报下午的行动。听到已经准备出一批酒,基本可以覆盖到每个地市时,赵大海松了口气,问道,“卡在什么地方?”

    “包材供应不上,生产没那么快,这已经是最大能力了。”

    赵大海点点头,把宣传科长叫过来,把联络电台和报纸的任务交代下去,讲清了重点和目标。

    会议室的声音再次嘈杂起来,“请呼……让他立刻回电……”

    不一会,叮铃铃的电话再次想起,一片繁忙。

    到了下班的点,众人安排好值班各施其职,其他人赶紧休息,战斗今天还不会打响。

    陈海看没自己的事了,跟赵大海打了声招呼,骑车向自家的烧烤摊行去。

    自从有了夜市的雏形之后,礼堂前的小广场越发的热闹了,尤其是到了下班的点,总有人图省事找个摊子解决自己的晚饭,吃过之后发现味道确实不错,摊子及周边整的很干净,甚至比很多饭店都强。一传十十传百的结果就是来摆摊的晨练队伍在每天收摊后又累又开心。

    把自行车放进院子里,看看没有屋子亮着灯,知道没有人在,便穿戴好烧烤服,锁好院门,一拐弯就是自家的摊子。

    这两天都是吴秀琴一个人在张罗,所以只摆出来两个烤架,自己用一个,另一个留给客人们。

    陈海走到摊位后,接过了吴秀琴的活,让吴秀琴赶紧歇会,今天老爸估计是来不了了,晚上回家也不知会在几点。

    吴秀琴让开位置后,没去休息,反而去帮着忙不过来的摊子忙活。

    今天吃烤串的都是年轻人,估计大学中学都放假了,乘着有时间赶紧多联络联络,便宜实惠的烤串自然是很好的选择。

    “好了,这是您点的三十串肉串和五串羊排,少加辣,您先吃着,有啥说一声就好,都是帅哥,要不要来瓶白酒暖和暖和,我跟你们说啊,这酒是咱们酒厂出来的,纯粮酿的,不口干不头疼。”

    “行啊,那就来一瓶,那几个杯子。嗯,这几串多加辣,多加孜然。”

    陈海很喜欢这样的烟火气,温温暖暖干干净净,不需要去考虑太多,只要把手里的活做好了,眼前的客人们吃的开心了,就会有一些收获。

    正忙碌着,一个熟悉的声音喊道,“你小子终于来了啊,找你好几天了。先整点串拿瓶酒,让我暖和暖和。”

    抬头一看,正是老宋,语文老师宋红卫。

    身后跟着高马尾一晃一晃的田小雨和胖乎乎的黑框眼镜的刘国杰。

    陈海笑了,知道学校里的事应该是有了一定的结果才来找他。起身在靠近自己的地方摆好三个小椅子,从泡沫箱里点出五十串来放烤架上开始忙活。

    刘国杰伸头看看,嚷到,“这点够啥,再来点羊排,这几天快累死我了,我要好好补补,有腰子没,也整上。”

    刚说完,脑袋上就吃了一个脑崩,老宋说道,“哟嗬,快累死了,这话你也好意思说?你看看人家田小雨,比你认真的多比你参与的多。”

    田小雨只是笑着,眼眸闪闪的看着陈海。

    烤架前呆了一会觉得身上暖和了,老宋摘下了帽子,叼起根烟,端起杯正准备喝两口舒缓下,就听有人喊道,“握草,老宋!哥几个,是宋老师!”

    宋红卫扭头,看到几张熟悉却叫不上名字来的脸,知道都是自己带过的学生,一个个端着杯凑过来要敬酒。顿时脸色就有点变,好不容易找到陈海,可不能还没把事说清楚就喝多了。

    可酒不能怂啊,得用拖字诀,老宋赶紧摆摆手,说道,“你们这是都放假了?你们让我垫垫肚子,空着肚子喝酒你们就得看我耍酒疯了。一会的,一会的。”

    那几个人一看也是,干脆就把自己的串递过来让老宋先吃。老宋一瞪眼,“干啥?你们也都垫垫肚子,我找你们学弟,额,也就是这个家伙先说点事,一会咱们再喝,谁都不许走啊,你们点的东西够不够,多点点儿,今天我请客了。”

    陈海没想到老宋还能这么场面,笑呵呵的看着摊子上的热闹,手里忙个不停,顾不上说话,更顾不上那几个人看着自己的惊奇的表情。

    田小雨到旁边的摊子上点了碗馄饨,端回来放在老宋面前,老宋赶紧先暖暖胃。刘国杰在一旁有点发酸的瞅着,陈海也不管他,但对田小雨的行动也是不住点赞。

    老宋边吃边和陈海说这次找他是什么事。

    陈海最后几天没去学校,还真不清楚,这几天忙的晕头转向的,更是早就把学校的事忘的一干二净。

    原来,校长郑春生在会议上宣布了,通过调查和研究,认为陈海三人的办法具备可推广性,高三下学期整体将采用此套办法,要求各科教研组尽快调整高三冲刺阶段的备课,自己挂帅,每个科目指定负责人并担负保密任务,陈海作为发明人、田小雨和刘国杰作为第一批取得良好结果的使用者作为辅助。要求在年后补课开始前做完所有准备工作,目标直指第一次市级联考。

    因为陈海没去学校,田小雨和刘国杰成了各科老师争抢的对象,没办法只好把自己做好的各科资料分发出去,老师们在其基础上进行补充完善和调整难度层级。

    这次来找陈海,是在几天的紧张工作后有了一定的进展,但大部分老师对最终结果的实现有一定的怀疑,受郑春生所托,让陈海去一趟学校,跟老师们沟通一下。

    陈海听完之后陷入了思考。

    旁边的那几个人早就等不及了,看到老宋说完,凑过来就开始敬酒。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