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从四大发明开始 > 第五章 敖东县城

第五章 敖东县城

    几日后,敖东县城门口,一行人正在排队等待入城,正是张峰一行人,刘兴推着一辆平板车,板车上堆着些兽皮和肉,刘瑞和刘磊各提着一只布袋,张峰则是好奇地看着周围。

    排队的人很多,虽有几位衣着陈旧的,但其中并无衣衫褴褛之人,路边也是两排绿树成荫,树荫下坐着几位老者,养生的养生,下棋的下棋,也都惬意的很。初步看来,应是一个太平盛世,百姓基本上都能吃饱穿暖。

    随着队伍的前进,很快便轮到张峰他们。

    刘兴将手推车放下,从刘瑞兄弟俩手里接过布袋,解开了布袋,递给一个年长的城门将笑道:“李哥,今儿个是你当班啊!”

    “原来是刘兴啊,这段时间收成如何?”城门校尉李东笑着接过布袋,熟练地翻了翻,又顺手在板车上按了几下,便还给了刘兴:“收获不错嘛,好了,进去吧。”

    刘兴接过布袋,没有直接进城,而是转手又从布袋中取出两根山参,递了过去:“李哥,你在此值守,怕是很久未曾回村了,拿去多补补,别垮了身子。”

    “行,那我就不客气了,还是你小子贴心,这几日城中筹备百工大比,为防歹人作乱,也确实有些疲惫。”李东高兴道。

    “自家兄弟,有啥好客气的!那我们就先进城去了。对了,再给你介绍个人。阿峰,过来。”刘兴收好东西,招呼张峰上前,“这是张峰,是永安张氏子弟,如今在村子里暂为私塾先生,今次带他进城逛逛,领略下咱们边关的气象。”

    说完,又对张峰道:“阿峰,这是你李东叔,咱村子里出的大才,及冠之龄便参军入伍,立下过累累战功,乃是咱们县城少数的锻皮境武者之一,曾是本城县尉,虽年龄大了,但仍主动退居城门校尉之职,守在城防第一线。”

    李东笑骂道:“你个刘兴,就知道胡乱吹捧,我不过是侥幸获了些许战功,承蒙上官照料才得此殊荣。”

    说罢,转身朝着张峰一礼道:“早听说张公子以家传学问给众后辈启蒙,还写下众多书籍以供传承,此恩之大,难以言谢,若有何需求,某必定全力以赴!”

    张峰急忙避开,道:“不可不可,李叔您叫我阿峰就好,我是刘叔从山上救回来的,要不是他,我早已横尸荒野了,该是我感谢你们才是!”

    李东道:“此言差矣,有此传承,后辈便可多一条通天路,若后辈中出现及第之人,我虎威村便可成为大族一员了。张公子你所改变的是我们村子的未来啊!其它倒也罢了,蒙学书籍可是大族传承之根底,据闻世家大族均有族规,家学不得外泄。我曾向县里一大族以重金求取一册蒙学书籍而不得,却不想张公子你却为我们写出如此之多的书籍!”

    张峰闻言倒有些吃惊,这蒙学教材那么难得吗?不过他也没放在心上,可能对其他人来说是比较珍贵,对他而言只需10点积分即可,虽然目前还未有积分入账,但从新手礼包开出1000积分来看,应该是不贵。

    他对李东说道:“我此次险死还生,却是领悟了一番道理,欲抛开门户之见,为我大宋之发展添柴加薪。这些学问也来自别处,非是张家族学,倒也不存在违反族规之患。”

    刘兴在边上看了许久,此时插话道:“李哥,你也别跟他客气,我跟村里的族老也都商议过了,打算让部分年龄相仿的小辈追随张峰,重立永安张氏,若是有所需求,我虎威村全力相助。虎威村世代守卫疆土,在军中倒也有些力量。”

    李东愣了下,反应过来道:“却该如此,甚好!”

    刘兴将布袋丢还给刘瑞,重新抬起板车,笑道:“好了,我们便不要在此堵路了。李哥,我们先入城去了。”说着,就推车向城门走去,大家也都相继道别,跟了上去。

    走了几步便到了城门,城门极厚,通体由实木组成,门闸则是一根直径半米的铁柱,这让张峰有些大开眼界,这么粗的门闸,怕是城门破了门闸都断不了,起码有几十吨重,哪怕这个世界个个都是大力士,也要十余人才能抬得起来。

    张峰好奇的问道:“刘叔,这么重的城门闸,真要是有敌人袭击,来得及关门落闸吗?我看城门口也就五六个人啊,哪抬得动这么重的铁柱子?”

    刘兴指着城门上方道:“哈哈,这就是我们边关城的特色了,也是百工的研究成果。诺,你瞧,咱们头顶有一个滑轮,这滑轮就可以一头连接门闸,另一头连接到起重器,只需摇动转盘,便可以轻松的将门闸放入门内,不过,这个转盘只有城门校尉及县尉大人才能用手中的钥匙启动,旁人无法使用,且装入后可选择锁死,若锁死,则需县尉大人与县令大人同时启动才可取下。因此,一般情况下都是不锁死的。”

    张峰一下子就理解了,竟然是用的机械传动,不过也对,机械传动很早就开始使用了,只不过原先时空无需用到钢柱最为门闸,这个时空个体力量更强大了,加固城门也是应有之举,安装方法自然也要更新,总不能随便来俩人就能从城内偷开城门。

    很快便过了城门,来到城内,街道两侧各有一条石板路,行人来来往往。中间是一条宽敞平整的道路,但却无人在上面行走,只有偶尔路过三三两两的车马,张峰倒也明白了,秦朝就出现了专供车马行驶的驰道,如今出现,倒也意料之中;两边古朴的屋子之间,也夹杂着几栋五六层高的小楼,这让张峰也有些惊讶,虽然也在情理之中,但也在张峰的意料之外,毕竟楼越高就越考验墙体的承重能力,砖楼要起五六层高的房子,地基就是个大问题,这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再者,砖墙之间的粘合又是用什么粘合的?现在有水泥了吗?

    张峰带着疑问向刘兴请教,刘兴答道:“用洋灰啊,很久以前就有了,据说最初是一百多年前胡人那边传进来的,后来大宋科学院改进了之后就传了下来,现在都用洋灰和钢筋打的地基,确实非常坚固。”

    张峰沉默,原来水泥也已经出现了啊,虽然朝代是大宋,但看科技,估计已经接近清朝时期甚至民国时期了。

    正思考间,身后忽然传来一阵由远及近的铃声,引起了张峰的注意,他转头看去,只见一辆汽车呼啸而过,让他瞠目咋舌,呆若木鸡,这不是古代么,哪来的汽车??

    刘兴见状,笑着介绍:“此乃自动车,无需畜力,乃是大宋科学院近年的新发明,只需要定期更换发条盘即可持续行驶,这辆是县令的专车。据闻,自动车打造极难,造价高昂,全敖东不出双手之数,每辆车起码需白银万两,且有价无市,友邦曾以黄金万两购买一辆,州中或有出售。”

    张峰仍然有些震惊,这还是边关小县城,就能看见汽车,这要是去了州府甚至都城,岂不是汽车满地跑?这世界不是没有四大发明吗,怎么科技发展还是那么快?发条盘又是什么东西?

    “刘叔,发条盘是什么?”不懂就问,是研发人员的基本素养。

    “发条盘就是发条盘啊,就是上紧的发条盘,大型的器械都要用发条盘供力。”刘兴有些疑惑的看着张峰,又恍然道:“阿峰你平时应是都在家中读书,可能未曾注意过这些事物。在百年前,大型器械是需要武者操作的,但是武者虽然力大,但力量控制较难,不说不同武者之间力量差距很大,同一武者也无法保证一直使用相同力道操作器械。因此,在大宋科学院的工程师研究之后,就拿出了发条盘这一利器。”

    “发条盘,其实就是一个大号的发条,利用水力、风力或者武者,将其上紧,每个发条盘都是同样手法打造的,所释放出来的力道都是稳定和一致的,配套变力器,就可以适应不同需求的器械。”刘兴骄傲的说道,“这发条盘发明之后,大宋科技突飞猛进,每年都有大量新器械出现。”

    张峰暗想,这世界虽然没有电力和蒸汽机、内燃机,但好像对自然力量的利用很高,水力、风力也都用上了,还没有环保压力,感觉不比前世要差多少啊!

    不多时,就到了坊市,刘兴便道:“阿峰,我跟小磊先去把货物售卖了,让小瑞先带你在集市逛逛,一个时辰后在此处会合。”

    张峰点头应是,目送刘兴前行,待他们转过一片街角后,便转身对刘瑞说道:“那就劳烦瑞哥引路了。”

    刘瑞笑道:“客气了,咱们走吧,先去械武区逛逛。”说罢,带着张峰就向械武区走去。

    械武区是一条不长的街道,有着几家店铺,最大的一家有五层高,门口挂着百兵楼的牌匾,店名下方则刻着一行字:大宋科学院授权。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