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从四大发明开始 > 第二十三章 入学

第二十三章 入学

    张峰有些奇怪,指着他身边的那些形如牛马的器械:“你的木牛流马已能自行行走了,还不是改进吗?”

    “并非如此,这些器械稳定性不够。适才你应该也看见了,木牛在行进过程中,有可能直接散架,如此设备如何能用?”诸葛廉回道,“先祖留下《作木牛流马法》,内述木牛流马之法:牛者,方腹曲头,一脚四足,头入领中,舌著于腹。载多而行少,宜可大用,不可小使。特行者数十里,群行者二十里也。曲者为牛头,双者为牛脚,横者为牛领,转者为牛足,覆者为牛背,方者为牛腹,垂者为牛舌,曲者为牛肋,刻者为牛齿,立者为牛角,细者为牛鞍,摄者为牛鳅轴。牛仰双辕,人行六尺,牛行四步。载一岁粮,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劳。流马尺寸之数,肋长三尺五寸,广三寸,厚二寸二分,左右同。前轴孔分墨去头四寸,径中二寸。前脚孔分墨二寸,去前轴孔四寸五分,广一寸。前杠孔去前脚孔分墨二寸七分,孔长二寸,广一寸。后轴孔去前杠分墨一尺五分,大小与前同。后脚孔分墨去后轴孔三寸五分,大小与前同。后杠孔去后脚孔分墨二寸七分,后载克去后杠孔分墨四寸五分。前杠长一尺八寸,广二寸,厚一寸五分。后杠与等版方囊二枚,厚八分,长二尺七寸,高一尺六寸五分,广一尺六寸,每枚受米二解三斗。从上杠孔去肋下七寸,前后同。上杠孔去下杠孔分墨一尺三寸,孔长一寸五分,广七分,八孔同。前后四脚,广二寸,厚一寸五分,形制如象,杆长四寸,径面四寸三分。孔径中三脚杠,长二尺一寸,广一寸五分,厚一寸四分,同杠耳。”——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裴松之,东晋-刘宋

    张峰听的一懵,这都什么跟什么呀?

    看到张峰的表情,诸葛廉叹道:“是鄙人多言了,如无他事,鄙人还需继续钻研,无法陪同了。”

    张峰顿时感到浓浓的学霸压制气息传来,也不敢再说什么,离开了此处。

    张峰离开后,就直接去了械学院执事处登记。

    前面还排着几个人,这些是今年京城百工馆的通过之人,如今也在此登记造册。

    械学院有三位执事同时工作,办事效率极快,很快就排到了张峰。

    “姓甚名谁?身份牌何在?入学凭证何在?”执事照例问道。

    “鄙人张峰。”张峰一边说着,一边将身份玉牌和入学凭证递了过去,这入学凭证乃是通过考核后,百工馆总馆主冯进亲手交给他的。

    “嗯,张峰,欲……嗯?张峰?哪个张峰?”那执事正打算登记,忽然感觉这名字有些耳熟,抬头看了一眼,却发现没什么印象。

    旁边却忽然响起了一声呼叫:“张峰?是那个获得了异等的永安张氏张峰吗?”

    张峰转头望去,一个学子正在那里手舞足蹈,看架势,若非周边有学院护卫维护秩序,怕不是要直接冲上来了!

    而听见他的话后,周围顿时喧哗声大起,有知情的向不知情的普及,也有亲眼见证考核的在炫耀。

    张峰有些感慨,自己在大宋竟然有了粉丝。

    那执事听到那一声呼叫,也反应过来了,低头看了看手中的身份玉牌,果然是永安张氏张峰,那入学凭证也与一般学子有些不同,普通凭证长三寸,上书“学子某某,可至某某斋”较普通凭证略长,上面写着“异等学子永安张氏张峰,可自选学宫,题名后引至鲁班殿”

    被认出来后学子们的敬佩之情和马屁之声就不再多说了,在登记完后,执事便依言带着张峰前往鲁班殿。

    鲁班殿位于学院的正中心,高四层,雕梁画栋,檐牙高啄,规模宏阔,舍宇壮丽,是学院院长、副院长等高层以及诸位名师办公之所。

    “老院长,张峰张修撰到了。”执事敲开院长房间,汇报道。

    “哦?张峰到了?”院长从面前的书卷中抬起了头,这是一个典型的学问家,戴着一副眼镜,头发稀疏花白,但却打理的井井有条,眼神虽不锐利但却闪烁着睿智的光芒,浑身透露出一种浓浓的书卷气。

    “张峰见过老院长!”张峰见礼道,他事先了解过,这位就是大宋皇家械学院的老院长赵康,乃是当今官家的叔祖,经历了三代皇帝,先皇开始就当任院长,直至如今已四十多年了,如今老院长已经八十高龄,前几年已经将院长之职交给了宗室的另一位才智非凡的隽秀,乃是嗣怀王赵律,但重大事情仍然亲力亲为。

    “欢迎!”老院长哈哈大笑,“如此年轻就能发现磁石的天理,并依此制造出指南针,果真是年少有为啊,我大宋百工后继有人啊!幸甚!”

    “老院长谬赞了,小子只是得天之幸,偶有所得。”张峰自谦道,“院长老当益壮,宝刀未老,峰,听闻您老去年改进了发条盘,令其在同样的尺寸下所能发挥的力量增加了两成有余,惊为天人,不愧是我辈之楷模啊!”

    “哈哈哈哈,一桩小事,莫要再提了。”赵康抚着胡须笑道,心中却是给他加了不少分,“先谈正事,不知道你选好了以后学习的方向了没?”

    “惭愧,这几日都在选择,但思虑万千,却总是感觉有些不周全,直至如今还未定下。”张峰低头道。

    “既如此,老夫就为你讲解一二。”赵康喝了口茶,“大宋皇家械学院虽名为械学院,实际上可以称为诸子百家学院,所传授的其实不只是器械,就如同百工一般,包含万千,虽以公输家和墨家为主,但名家、农家、道家、阴阳家等各家学问皆有传授。”

    “其余几家,儒家自然是进太学院,兵家则在武学,法家需入律学,医家自然是医学。”

    “大宋皇家械学院将诸子百家合并分类,分为了四个学宫,每个学宫各分阴阳,又分为两斋,共有八斋。”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