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从四大发明开始 > 第四十三章 汴州八景之隋堤烟柳

第四十三章 汴州八景之隋堤烟柳

    广济河岸的柳道,从城外远远的延伸过来,到了城墙底下便看不见了,不过并非没有,只是暂时被城墙所遮挡罢了。若再上一层,就能看到护龙河两岸柳道与其相接,一路通往汴河的隋堤烟柳。

    休息之后,众人便又继续向上攀爬,一直爬到第九层,看到了黄河如带,奔腾而去,气势磅礴。这是炎黄子孙的母亲河之一,从古至今,养育着整个华夏大地,祖先就依水而居,发展至今。黄河两岸自然不再是原先的河道,而是由朝廷筑成的防洪堤,堤坝上同样种了杨柳,广济河就从此处并入黄河。

    此时刚入夏不久,河岸上的杨柳郁郁葱葱,而在下方的河道两侧,黄河水还未涨到的地方,也有点点嫩绿覆于其上,体现着生命的顽强。

    登顶之后,便是直入云霄,顿觉祥云缠身,和风扑面,犹若步入太空幻境,故也有“铁塔行云”之称。当然,此云也是艮岳之云,而非天上之云。

    “如此登峰造极!”诸葛廉感叹,“”五十多米高的塔,屹立千年不倒。近百米的假山,经过几百年天地之力的洗礼,更是如同天地自然造化所成,亘古长存一般。

    “诸葛兄也是头一回来吗?”张峰问道。

    “惭愧,我入学大宋皇家械学院已有三年,但却是一直未来过此处。”诸葛廉道。

    黄旭笑道:“诸葛兄是一心扑在了械师之道,每日在学院中待着,只为更进一步。我倒是来过几次,但每次来此,还是会惊叹于此处之景!”

    赵梦瑶也道:“不得不说,徽宗皇祖虽说稍有些……但在艺术这块确实独树一帜。诗词书画样样精通,还自创了瘦金体,可谓是艺术大师。他若未登上大宝,恐怕都能千古流传、流芳百世。”

    “当初确实是文化的盛世,奈何太过于沉迷艺术了。不过他最大的问题其实是识人不明,太过放权于奸臣,当年很多鱼肉百姓的命令也不是他所下,而是奸臣为谋私利所出。”诸葛廉分析道。

    几人聊到这里,也不再继续谈论这个话题了,毕竟涉及到的是曾经的皇帝,公主也在场,却不好多说。

    又聊了一会,看过了风景,也休息好了,众人便下了楼去。

    从铁塔下来,就在杨楼草草吃了些午餐,就往柳道行去。

    往东走了半刻钟时间,就沿着广济河出了城门。此时乃是午后,两岸的石板路上虽有行人来来往往,但大都是身着长衫的文人,还有一些外域胡商,寻常百姓倒是不多见。若是到了傍晚,京城内的居民们便会成群结队的沿着护龙河一路散步纳凉,那才是盛景。

    几人顺着护龙河一路向南面走去,路边的柳树枝叶繁盛,一根根柳枝从树上垂下,随风飘荡。

    “诸位,我的木牛流马快要成功了,如今图纸已经画好,就等制作了。我打算这次回去之后,就闭门打造木牛流马,在下个月将其上交至山长处审核。”诸葛廉边走边说。

    黄旭惊讶的道:“诸葛兄你已经完成木牛流马的复原了?前几日还听你说有些关节没想通。”

    “前日在路上,见一老汉赶牛,忽然有了灵感,回去便修改了图纸,昨日修改完成,大致复核了一下,应该是没有问题了。”诸葛廉解释道。

    “恭喜诸葛兄得偿所愿!”张峰祝贺道。

    黄旭也祝贺道:“恭喜诸葛兄!不过诸葛兄要将其上交山长,是否打算以此作为今年的考核之物?”

    “不错,祖上所创木牛流马在五代十国战乱之时失传于世,我诸葛家一直致力于复原,械学院也将此事列入了目标之中。如今我有望成功,自然是打算交由学院验证,以此完成考核。”诸葛廉点头肯定了他的想法,“而且学院在考核完之后,会进行公布和宣传。”

    “那就预祝诸葛兄马到功成!”张峰祝福道,其余人也纷纷祝福。

    “多谢,多谢!”诸葛廉谢过众人后才继续道:“几位若是有时间,到时不妨过来一观。”

    众人纷纷应下。

    走走停停的逛了一个多时辰,众人才走到了隋堤。

    隋堤,即汴河之堤。因是隋炀帝时开通的运河,沿河筑堤故名隋堤。

    隋堤烟柳风景秀丽,名扬天下,加之处于京城之地,又是交通要道,曾有众多名人都来此游玩,并留下了很多相关的文章诗词。

    隋堤之上盛植杨柳,叠翠成行,风吹柳絮,腾起似烟。每当清晨,登堤遥望,但见晓雾蒙蒙,翠柳被笼罩在淡淡烟雾之中,苍翠欲滴,仿佛半含烟雾半含愁,景致格外妩媚,是一幅绝妙的柳色迷离的风景画。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隋堤柳》诗中写到:“西至黄河东至淮,绿影一千三百里,大业末年春暮月,柳色如烟絮如雪。”赞美汴河隋堤的胜景。

    宋代乐雷发也题诗《汴堤柳》一首:万缕春风窣汴堤,锦帆何处柳空垂。流莺应有儿孙在,问著隋朝总不知。

    此外,还有周邦彦、王观等诗人在此作诗,流传千古。

    众人从护龙河一路过来,到了隋堤,明显感觉到了差异。隋堤的历史感较广济河两岸更为厚重,更不用说后面才修建的护龙河柳道。虽然经过了一千多年的修缮,但隋堤的底子仍然是当年隋炀帝开运河之时所留下的基石,可以明显看到历史在其身上所留下的痕迹。

    运河上,大大小小的船只,来来往往,在水面上留下了一道道荡漾的波纹。其中还能看见几条逆水而上的船只,有些使用的是明轮,也有使用风帆的,当然,其中更是少不了依靠发条盘作为动力的船只。

    “这里的柳树,每年都有人检查,若是有得病的或者枯死的,便会从别处移植活力十足的新树过来,因此隋堤烟柳才能保持至今。”赵梦瑶介绍道。

    “有所耳闻。”黄旭笑道,他可不是诸葛廉那种窝在学院不出门的技术宅。他经常出门玩,自然对很多地方都了如指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