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之三国王者 > 第四章 摆平袁珍

第四章 摆平袁珍

    明年就是184年,黄巾军起义会在二月爆发。本来大贤良师张角认为三月份乃是良辰吉日,但是叛徒唐周泄密首告,直接害死了渠帅马元义,官府大肆搜捕太平道成员,导致太平道高层的许多布置都被破坏。张角无奈,只能提前发动起义。

    留给郭盛的时间不多了。一支军队是需要见血才能够成长的,单纯的训练而不上战场是没有意义的,郭盛已经和父亲郭阳定下了计划,日后就要拿琅琊境内的山贼开刀。

    至于琅琊太守袁珍那边,对于郭阳这一段时间对于军队的大力掌控颇有微词。袁珍出身汝南袁氏,虽然为旁支庶子,但汝南袁氏此刻为天下顶级大家族,族内“四世三公”,权倾朝野。所以袁珍这郡守之位却是坐得稳稳当当,之前还有风声要高升到京城任职。

    本来袁珍对于郭阳把自己的亲信清除出军队很是不满,打算隔段日子参他一本,只要把郭阳从都尉位子上弄下来,那军队还不是在自己手心?

    不过自从郭阳来找过他一次之后,袁珍的态度就陡然一变。

    郭阳直接开门见山地表示,自己将带着军队扫荡琅琊郡内的山贼,获得的功劳将会大部分给袁珍,不过获得的金银财宝郭阳要拿大头。袁珍一听,真是心花怒放。本来他距离升迁只有一步之遥,如果在自己政绩上加上平定山贼这一笔,那自己就可以更进一步,顺利到京城做官享福了。至于金银财宝,说实话,袁珍在这太守位置这么多年,早就捞的太多了,他现在最需要的是政绩。毕竟他对于军事一窍不通,又贪生怕死,能够白拿功劳已经是喜从天降。

    袁珍的观点和大多数人一样,认为处在地方终究是不如京城,如果不能陪伴在圣驾前后,以后的官路是没有前途的。

    他之前辛辛苦苦安插亲信进入军队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能够利用军队来给自己刷政绩。他也不是不想直接命令郭阳进攻山贼,但是这样打了几次之后,袁珍发现郭阳能力很强,打完之后功劳都让郭阳和他的手下拿走了,自己跟在旁边也就够喝口汤。暗示了几次,郭阳就装作没听懂。

    于是,在那以后他就致力于把郭阳先从都尉的位子上搞下来,一直在拼命往军队里安插培植自己的亲信。而郭阳想要再剿匪,袁珍死活不同意,只有等山贼闹得大了,再不镇压自己这郡守位子都坐不牢了,才勉强让郭阳出手。如是几次,郭阳心里也就有数了。

    虽然无奈,但是郭阳也不想把功劳白给这贪污**的郡守,于是两个人的矛盾越来越大。

    而郭阳之所以要说自己拿金银财宝,一方面是为了掩盖自己练兵的真实意图,另一方面是为了抚恤战死的士兵家属。

    其实郭阳在儿子郭盛的影响下,越来越意识到了如今时局的严重性。朝中宦官掌权,十常侍把持朝政,弄得朝野上下乌烟瘴气。地方上,官吏贪污**,横征暴敛,平民百姓民不聊生,饭都吃不上了。而太平道的大张旗鼓活动他也都看在眼里,说实话,看到普通百姓对于太平道仙师的狂热,郭阳都暗暗心惊。尤其是听到儿子郭阳和他说,前一段时间,无数的百姓为了争着去看大贤良师张角,人人挤着往前,结果发生了严重的踩踏事件,道路之上死者遍地。

    再一想到太平道在周围几个州遍地的信徒,怕不是得有几十上百万,如此的一股势力,想想真是让人不寒而栗。这种情况下,军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之所以急着剿匪,甚至不惜把功劳让给袁珍,郭阳也是有考虑的。一方面,军队必须在实战中才能锻炼出来,这样才能在越来越乱的时局中派上用场。另一方面,袁珍走了,如果自己托人在京城的运作一番的话,自己也可以往上挪一挪了。

    虽然汉代明令世家子弟不能在本地任职,但是到了东汉末年,这则禁令已经不是那么严格。

    说起来,琅琊郡的山贼数量可不少,不只是琅琊郡,汉代末年,别的没有,山贼特别多。许多的流民,在家乡吃不上饭了,就只能迁徙,导致流民的数目特别庞大。而当最后实在吃不上饭了,就只能做山贼了。

    要说对于社会的混乱,袁珍能一点没有察觉吗?袁珍也是知道一些,但是作为顶级世家子弟,从小就没有接触社会底层,生活一直是富足状态,根本不知道百姓食不果腹时为了一口饭吃有多疯狂。

    袁珍的想法代表了当时权贵们的想法,那就是根本不把平民百姓放在心上,能让他们日夜记挂的,只有争权夺利,明争暗斗。

    郭阳这边与太守袁珍谈妥之后,事情就发展的顺利起来。袁珍在心里把郭阳剿匪当做了自己的事情,对于一应物资大力满足,严令各个部门必须全力配合郭阳,否则就是和他袁珍过不去。

    郭盛也是一直跟随父亲,一边学习战阵之术,一边作为军师出谋划策。父子齐心,再加上徐盛练兵有方,琅琊郡兵在剿匪过程中接受了血与火的洗礼,开始迅速成长起来。

    话说这一天,郭盛吃罢晚饭,独自回到房中。凉凉的秋风吹进窗户,郭盛头脑更加清醒。琅琊这边本土猛将暂时也只招募到了徐盛一位,想想将来曹老大,刘备,孙权麾下豪华的全明星阵容,郭盛十分眼馋。

    但是自己现在没有足够的名气与地位,父亲也只不过是一介都尉,在琅琊郡内地方上说话很有分量,出了境内就大打折扣,放在大汉实在不算什么大官。

    没有名气,自然也招募不到那些出身名门望族的谋臣武将。

    真是犯愁,该如何解决呢?还有没有以自己郭氏现在的地位能够招募到的猛人?郭盛坐在窗前,低头沉思。从吃完晚饭一直想到半夜,郭盛把脑海中自己有印象的武将谋士挨个过了一遍,想的头都疼了。

    突然,郭盛想起了一个人,这员武将在历史上表现十分突出,而且算算这个时间段正在徐州境内流亡,说不定真有可能招募过来。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重生之三国王者》,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