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踏浪行天下之邬非鱼 > 第三零零章 尾大不掉

第三零零章 尾大不掉

    朝廷的羸弱,已经形成了执政真空,这就导致了权力过度的下放,原先权臣之间互相制约的格局就此荡然无存。

    节度使乃是封疆大吏,一方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大权在握,在自己封地妥妥的就是土皇帝。

    掌握了辖区的全部,掌政令,领属县,审讼案,征赋税,约官兵……

    最后两条尤其厉害,这就相当于钱粮和兵权都集中到了节度使的手中,在本地区他们完全可以为所欲为,一手遮天,比皇帝说话都好使。

    在这一亩三分地上,可以不知道皇帝是谁,若是不知道节度使的大名,那就活不到天黑。

    大家都是一方军阀,自然明白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道理,站稳脚跟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发展壮大忠于自己的力量。

    经过多年的经营,每一个节度使的能量都不可小觑,手下少则数万军马,多则数十万,一旦惹急了眼,还真不好收拾。

    朝廷也不是没考虑削权,但那比杀了这些大人们的亲娘还严重,他们也不是酒囊饭袋,绝不会束手待毙。

    因此,不到万不得已,也不想把他们逼得太紧,直接走上跟当局对抗的道路。

    主强臣弱还好一些,最多就是出一个暴君,臣下受苦,皇权却不至于旁落。

    但皇帝太过软弱,掌控力跟不上,那么政权的分崩离析也只是时间问题。

    借助叔父的力量,消灭了一切不安定因素,坐稳皇位之后,皇帝已经逐渐转变了原先谨小慎微的口风。

    从高喊‘放权’的口号,开始玩起了关于价值观的问题,更加重视政策的‘性价比’。

    思路决定出路,他立志做一个中兴之君,这一次的手段要更激进一些了。

    这也是无奈之举,再不赶紧集权,就只能让各方反抗势力做大,在这场博弈中被淘汰出局。

    当断不断必受其乱,伤害的是帝国的根基,最终遭殃的还是皇权。

    于是,最终皇帝下定决心要雄起一次,开始对这一系列顽疾动手了。

    现在的局势,唯一有利的消息就是,看起来四下里冒烟,到处起火,可暂时还不能形成燎原之势。

    关键在于这些反抗势力缺少一个众望所归的带头大哥,只能各自为战,就是一盘散沙,这也给了朝廷各个击破的良机。

    所以谁也不想做出头鸟,都在一边积蓄实力,一边观望,毕竟时局并不明朗。

    几经推演之后,决定在反贼们形成气候之前,利用节度使大爷们的势力,先把周围的毒瘤给清除干净,比如匪患,起义军,地方豪强,等等。

    不削权可以,但是一定要消灭辖区内的其他势力,斩断他们‘养寇自重’的念想,同时可以对耗。

    能成为一方诸侯,自然不是傻瓜,大家也都看穿了这‘驱虎吞狼’之计。

    万事开头难,所以这第一枪打在哪里,就很有讲究了。

    朝廷既能吃得下,还不至于遭到反噬,同时还要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杀一儆百。

    斟酌再三,最终这个突破口,就选在了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的战略枢纽——乐安郡。

    而凌若虚的这一次突访,就想着趁着他们还没拧成一股绳,抢先拿下沈家鑫,毕其功于一役。

    甚至已经做好了撕破脸的思想准备,关键时刻需要霹雳手段,才显菩萨心肠。

    可是,在这个世界上,所谓的强权,永远是强者独享的资格。

    如果弱者也想要强势,那是要付出代价的,一个失败者承担不起的代价!

    该战略若是成功了,就能以乐安郡为根据地,慢慢分化蚕食周围的各方势力,来一个中心开花。

    一旦缓过眼前这口气来,朝廷中兴有望,未尝做不到一统江山,再振乃祖雄风。

    但想要平衡各方势力,只凭皇权的影响力已经做不到这一点,要不然沈家鑫这个老滑头也不敢一再虚与委蛇,一拖再拖。

    凌若虚来了之后,已经和他密谈了一夜,这个老狐狸果然不是一盏省油的灯,口号喊得山响,一手太极玩的出神入化,一点干货都没有。

    一点无关痛痒的蝇头小利还可以让步,但牵扯到根本性的东西,那就免谈了。

    就像一个平民说‘我如果有一百万两银子,我愿意把五十万献给朝廷’一样,看着好像慷慨激昂、十分大气。

    但要是问‘如果你有十两银子,你愿意上交五两给朝廷吗’,或许就会不愿意了——因为他可能真的有十两银子。

    可是牛不喝水总不能强按头吧,凌若虚又不想出师不利,第一炮就放了个哑炮,更不想和沈家鑫撕破脸。

    这个老狐狸在乐安郡苦心经营十几年,还是有不少的底牌,若是霸王硬上弓,他还真没有多少把握。

    所以,狠话说说还行,可一旦真的翻脸,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打乱整个布局。

    困难是早就有所预料,但要如何破局,凌若虚却一直没有什么好办法。

    想要达成这个小目标还需要多方助力,而眼前闺女的这个救命恩人,或许就是个不错的借力对象。

    经过沈家鑫和叶玄机的试探,这小子能说会道,又比较上道,手底下也确实有两下子,这也让凌若虚感觉此事大有可为。

    以后有很多自己不方便出面的脏活儿,完全可以让他去顶雷,然后再小施手段,双管齐下,相信效果会好很多。

    希望他不要让自己失望才好,要是能更识趣一点,再配合自己唱一曲双簧,那就最好不过了。

    对此,凌若虚不敢有太大的奢望,按照闺女的说法,这小子一贯不按套路出牌,根本就不知道带来的是惊喜还是惊吓。

    见面之后的第一印象,感觉他除了善解人意之外,似乎并没有传说的那么邪性。

    这只有两种可能,要么就是自家傻姑娘和沈家鑫这个江湖老油条,被这小子忽悠了,没有透过现象看清本质;

    要么就是这厮手段高明,太会扮猪吃虎了,连自己都看走了眼,掉进坑里了还不自觉。

    所以说,只能争取最好的结果,做最坏的打算。

    但是,这一切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他们的大鑫山庄,有这个实力才行。

    想要借刀杀人,首先刀子必须要足够锋利,钝刀子可对付不了沈大节度使。

    不过,借刀归借刀,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借一把控制不了的刀子去杀人,不小心砍到自己,也是很疼的。

    驱虎吞狼,你至少得是一只狼,若是食草动物上去,那叫送菜。

    邬非鱼最近名头虽响,但凌若虚并不认为他有那份实力,能够力压沈家鑫一头。

    不过,如果形势需要,倒是不介意提供一些来自朝廷方面的帮助,这样双方才能势均力敌,互相伤害。

    而且越想越觉得这个计划可行,即便是演砸了,也不过是再玩一招舍卒保车,反正有这个赘婿做背锅大侠。

    凌若虚越想越妙,忍不住揽须微笑,至此,才有了那么一点‘丈人看女婿,越看越欢喜’的意思。

    若是此行顺利拿下乐安郡,这小子又表现出色,不妨提拔一下,给他一个入赘的机会,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万一这个吊儿郎当的年轻人,其实就是一个另类,败絮其外金玉其内呢?

    那自己岂非憋到宝了?赢了血赚,输了不亏!

    在自己的调教之下,假以时日,早晚有一天会一飞冲天,绝对不至于辱没门庭!

    至于他会不会答应,凌若虚根本就没考虑,而之前的拒绝,也被理所当然的归为半推半就了。

    即便是邬非鱼有天大的能耐,还是太年轻了,就是一个江湖小白。

    虽然来历神秘,但这也意味着得不到背后宗门的支持,最终的成就不会太大。

    在他看来,只要大把的荣华富贵扔下来,傻子才会拒绝,哪里还有不同意的道理!

    年轻人总是容易被美色所吸引,哪里知道这世上唯有权势,才是最美妙的东西,可见草莽就是草莽!

    只不过理是这么个理,其实这还真是凌若虚的一厢情愿,远远低估了邬大少的尿性。

    并不是什么人都会贪恋荣华富贵,屈服于强权,至少眼前的这个‘乘龙快婿’,就是一个例外。

    如果他知道凌若虚的打算,肯定会嗤之以鼻,别闹了,就凭丈人杆子这两下子,连个乐安郡都搞不定,还想驾驭小婿,确定你们有那道行吗?

    凌若虚一马当先而行,沈家鑫落后半步,陪着上司边走边谈,邬非鱼和沈辰宇紧随其后。

    凌小乔跟在后面走的极慢,心事重重,一直在想着怎么才能把父王的打算,透露给便宜相公。

    但是邬非鱼就像一直没有看见一样,只是和沈辰宇低声交谈着,不时发出几声轻笑,差一点就要大打出手的两个人,此时居然十分投机。

    心急如焚的她,一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机会,心里很是着急,直欲发狂。

    在心里暗恨道:“你还真是个冤家……求求你了,就不能走慢点,难道看不出来人家有要紧的话吗……平时你不是挺精明的嘛……”

    凌小乔还是很了解自己父亲的,虽然透露了招揽之意,但是在得知他的桀骜不驯之后,也露出了一丝杀意。

    赤裸裸的表明了自己的用人之道,只要不为我用,那就谁也不用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