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逆旅寒蝉 > 第七章三个妹子春心动 各有情郎在心中

第七章三个妹子春心动 各有情郎在心中

    宜乡是座江南小城,在这九街十八巷的小城里,这三个同在匡卢女子中学念书的妹子都是数得上的大美人。

    淑珍五官清秀,眉宇间洋溢着灵性俏皮;倩倩秀气柔婉,举止有大家闺秀风范;至于继惠,许是家里做豆腐的缘故,她的皮肤就跟现在她们碗中的豆腐花一样,既白且嫩。

    她们三个人里,家境最好的是倩倩,其次是淑珍,再就是继惠。如果按世俗的眼光来说,她们本不会玩不到一起的,可由于她们喜好相近、脾气相投,自然就没有什么力量能阻碍她们友谊的小船航行。

    何况,她们的友谊的小船还得到各自家长有力的护航。就像现在,当继惠母亲听到倩倩说没看过做豆腐时,一等孩子们喝完了豆腐花后,就热情地邀请淑珍和倩倩去隔壁的豆腐坊看豆腐制作流程。

    本来淑珍是没有心情去看的,因为她看过,再者还有心事急着问倩倩,但受不住继惠母亲的热情邀请,只好硬着头皮跟着倩倩去隔壁看做豆腐了。

    在一间灯光昏黄的屋子里,淑珍和倩倩看到继惠的哥哥继贤在推磨磨黄豆,在这么冷的天气里,穿着一件单衣的继贤,头上还冒着汗。

    倩倩感叹道:“做豆腐好辛苦啊。”

    “是啊,人间有三苦,打铁、撑船、磨豆腐!”

    淑珍和倩倩寻声而望,原来是继惠父亲在说话。此刻,他坐在灶口烧柴火给大锅烧着热水……只听他继续说道:“做豆腐不但辛苦,还名堂多,要烫浆、筛浆、煮浆、点膏等十多个名堂……”

    “你们每天这样做,要做到几点钟才休息啊?”倩倩继续问道。

    继惠母亲回答道:“每天要做到凌晨三四点哦。”

    两个妹子听了连说太辛苦了,但继惠母亲却说道:“这没什么,习惯了,专心磨豆腐,善待身边人,只要你们喜欢吃这灵泉池的水磨出来的豆腐,我们就蛮开心了。”

    看完后,继惠母亲还给淑珍和倩倩每人一大包油豆腐要她们带回家去,弄得淑珍和倩倩怪不好意思的。

    她俩又回到继惠的闺房,一进来就把房门关上,只听淑珍首先问道:“倩倩,你爸今天上午来我家做什么?”

    “我爸来了你家?”

    “是的。”

    “他来你家做什么……”

    “我问你呢。”

    倩倩想了一下说道:“哦,我知道了。”

    淑珍问道:“知道什么了?快说!”

    倩倩笑道:“八成是我爸来给我找嫂子的。”

    接着,倩倩就把昨晚哥哥临走前发生的事讲给了淑珍和继惠听。

    当淑珍听到倩倩说她父亲说她和倩倩一个疯疯癫癫,一个癫癫疯疯时,立即咯咯笑起来了,笑道:“太好玩了,如果我做了你嫂子,我们每天上午把他搞得疯疯癫癫,下午搞得他癫癫疯疯。”

    一旁的继惠听了,鼻子嗤了一声:“见过没羞没臊的,还没见过这种没脸没臊的,姑娘家家的,还要不要脸啊。”

    淑珍知道继惠是在说她,赶紧忍住笑反唇相讥道:“你还说我,是谁经常打听我家的那个万哥哥啊。”

    淑珍话一出口,继惠立即紧张了,她噓了一下说道:“你小声点行不行,这是在我家呀。”

    “在你家怎么了,谁叫你先挑衅我。”

    “好好好,我不说你,你不说我,行不?”

    “不行!”倩倩说话了:“你们俩都有了,合着我就嫁不出去,难道我长得比你们更难看吗?”

    淑珍眼珠子一转,说道:“你急什么,我和继惠目标只有一个,连挑的机会都没有,你却可以二选一!”

    倩倩不解了,问道:“什么二选一?”

    淑珍朝继惠努努嘴:“这事只有找你小姑子了,她有两个哥,你可以随便挑一个。”

    “你,你叫我嫁一个做豆腐的?”倩倩脱口而出。

    继惠急了:“做豆腐的怎么了?”

    糟了,得罪人了,倩倩赶紧解释道:“我不是那个意思……”

    “我说了什么意思吗?”

    打嘴仗好像没赢过继惠,倩倩只好说道:“好好好,算我先承认你是我小姑子行吗?可这事也要我爸妈同意才行啊。”

    “哎呦,什么时候黄倩倩小姐成了听爸爸妈妈话的乖女儿啊,我以前怎么一点都不知道呢。”接着,继惠开始随意发挥乱说了:“倩倩,你听着,刚才参观了我家的豆腐作坊看清我哥了吗?”

    倩倩顺口而出:“我只看到一个。”

    “这是你同意做我嫂子的意思吗?”

    倩倩不说了,因为在她脑海里出现了一个帅气的后生——王继惠的二哥王继良。

    二哥今天不在家,是因为到乡下进黄豆去了。

    三个妹子闹够以后,淑珍和倩倩就起身告辞,离开了继惠的家。

    古时候,宜乡的宜水河在城外,它由西向东流淌,无意中变成了宜乡城的护城河。早在南唐时期,也就是那个写“春花秋月何时了”的南唐后主李煜的哥哥李璟中主,就派人在此联舟12只为梁,搭建了浮桥,说起来到民国时期也快一千年了。

    此刻万厚谋就站在浮桥南岸码头上等着淑珍。

    刚来时浮桥上还是人来人往的,有推独轮车的,有挑担子的,还有双手叉在袖子里低头赶路的……所有映入万厚谋眼帘的对万厚谋来说都是司空见惯的景致。

    时下是战争时期,按理说城里城外的人应该风声鹤唳、倍加紧张才是,可在万厚谋看来,这里的人好像没有感受到战争的存在,他们一如既往的安居乐业,一如既往的歌舞升平,一如既往的妈妈死了女儿哭,儿子生了爸爸笑。只有在偶然看到一些因躲避战争而逃到宜乡的难民,这才会——哇!外面还在打仗啊。

    是的,外面还在打仗,万厚谋看到的只是表面,据史载:当时连省城都沦陷了,铁路、公路遭到破坏,城里布匹、食盐等生活品匮乏,物价上涨。一些商户冒险雇脚力往浙江等地购进布匹、染料,从庐陵肩挑食盐入城。由于宜乡是附近未沦陷区的货物集散中心,歪打正着,批发业务反而发达起来。以致萧忠楚这些日子常感困惑,总觉得自己好像有点不地道:前方将士在流血,后方他在发国难财。

    由于突然让淑珍叫出来,万厚谋走得急,忘了穿棉袄出来,所以站在浮桥头上让河里的风一吹,顿感凉梭梭的。为了保持体温,万厚谋先是把在老家学的一套南拳练了几下,而后又从浮桥这头跑到那头的来回跑了起来……

    后来天下雪了,铺着木板的浮桥开始打滑,使得一不小心的万厚谋摔了个四脚朝天。于是万厚谋不敢再跑了,赶紧来到城墙洞里躲雪。

    如果是下雨,城墙洞里肯定早就人满为患了,但下的是雪,所以除了墙角里坐着一个铺着草席的乞丐外,并无第三人。

    以前在城墙洞里路过时,总会有夏凉冬暖的感觉,可今天万厚谋除了冷还是冷。就在他牙齿冻的打颤的时候,谢天谢地,淑珍来了。

    淑珍看着嘴都冻得发紫了的万厚谋,多少有点感动地说道:“没穿棉袄啊,你呀,真蠢,冷就先回去啊,不然把你冻坏了,某些人会骂我的。”

    万厚谋刚想问谁会骂你,不想一个喷嚏打了个震天响,把个淑珍吓了一跳。

    万厚谋赶紧说对不起,淑珍却说道:“没事,只要没吓得我花容失色就行。”

    此时雪已经停了,万厚谋回头看了一眼已像银龙卧江的浮桥,拿着淑珍递过来的那包油豆腐,说道:“回去吧。”

    回到家里,万厚谋就一脸病态躺到床上了。萧忠楚见他不对劲,就摸了一下他的额头,滚烫滚烫的,于是赶紧请来萧家巷的郎中过来。

    郎中七十多岁了,是个前清秀才,当他把了一下万厚谋的脉后就说道:“你这后生受了点风寒,没什么事,煎几副药就行了。”

    把郎中送走以后,看着躺在床上的万厚谋,萧忠楚实在不明白,就算他没穿棉袄出去,一个血气方刚的后生,怎么这么抗不住冻?于是他想向淑珍问个明白,可淑珍说困了,要睡觉了。

    其实淑珍哪里睡得着,白天发生的事首先足够她激动到半夜都睡不着。

    是啊,没想到倩倩爸爸会为他儿子亲自来提亲,这说明他已经接纳这个儿媳妇了。还有继惠看上了万厚谋,倩倩好像有意王继良,虽然现在八字没一撇,但毕竟方向有了。如果真的有了这一天,那不都成了亲上加亲的美事。

    现在要做的是,首先要把万厚谋这个障碍搬走,明天一早,就要把豆腐佬女儿喜欢他的事告诉他,然后像倩倩帮她和她哥一样,给他俩创造条件约会去。

    至于倩倩吧,好像是有点困难,但她相信倩倩的能力和她一样,是能够说服父亲按照女儿的“旨意”去做的。

    问题是,现在她还没有把她父亲的工作做通,还有那个哥,会不会按照她的意思喜欢继惠?而这,才是最重要的。

    想到这,淑珍还真是睡不着了。

    外面,传来了“咚!——咚!咚!咚!咚!”的打更声,紧接着更夫喊着:“寒潮来临,关灯关门!”

    在这寂静的小城之夜,更夫的声音尤其显得格外幽远而又冷清。

    只是不知道的是,这种幽远而冷清还能陪伴这寂静的小城有多久?因为日本人的炮声好像隐隐传来了,只是这座小城里的人都进入了梦乡,他们没有听到;而像淑珍这样的人,更加听不到,因为她们听到的只是爱的呼声。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